目录

丁一、前行(明信品等五品)分三

《大乘庄严经论释(未定稿)》 ︱ 弥勒菩萨.造颂︱全知麦彭仁波切.科判︱益西彭措堪布.译科并编释 ︱

以上所说的五明之中归摄了一切小五明 [1] 等教典,若对此五明未精进通达,则比小乘圣者更为殊胜的大乘殊胜补特伽罗何时也不能获得一切智智,何以如此呢?因一切智智即通达一切所知法,而一切所知法又无余赅括于五明之中,故未通达五明则不可能成就一切智智。是故,大乘种性者自然是利根,且发心与智慧广大,故在胜解行位时,就已开始精勤地修学五明所摄的一切所知法,并将此回向成为获得一切智智之因,以此等流力在未来多世中也会再再串习五明。得地后,由等持与智慧力,不必费力而能通达尽所有诸所知法,并且在无量生世中自然串习,故大乘圣者尤极精勤于五明学处并致通达,不可能不通五明的。此颂的意义应如是理解,不应低劣地理解成唯有成为殊胜圣者后方才开始学习五明。在有学道,如同药方上所需之药全有可称药已齐全,又如应出席者全到可称人都到齐,如是对五明不愚的智慧圆满时,可安立因地菩萨为遍智五明所摄的一切所知。当此因至于究竟圆满,则于如来地现量证悟五明所摄的一切法,至此,方得真实一切智智之名。

精勤利他的菩萨如果精通五明,便会真实在饶益众生方面具有能力,而且能成就一切智智,所以为了以句、义胜伏颠倒说法的外道等众生,故宣说了声明与因明;为了摄受总体有情与个别有情而勤学工巧明、医方明;为了自己通达尽所有、如所有的一切法而勤学内明,对如是的五明学处,菩萨精勤地学习。《报恩经》云:“菩萨应分别勤学圣法——十二部经、因明或比量明、声明、医方明以及世间工巧明,若菩萨不学此五明,则何时亦不能得无上正觉一切智智,故为得无上菩提,应当勤学五明。”如是所说也。

庚二、以何种作意求法

以下十三颂所宣说的是能长养波罗蜜多界之作意。从知因作意开始,念依作意,共果作意,得喜作意,不退作意,随修作意(断除违品及修习对治的作意),净信作意直至我胜作意之间的作意,观修此等作意,能使自相续中的波罗蜜多界得以增长。

知因 念依 共果 信解

1       2       3       4

四意随次第,修习诸善根。

(1)知因作意:安住种性的菩萨首先观察自己是否有能修持如来之因——六波罗蜜多的种性力或种子,由见自身已有想寻求佛果与想入波罗蜜多的欲因后,便知自己已有成佛之善缘。内心再再欢喜作意,由此令阿赖耶上波罗蜜多之种子得以增长。

(2)念依作意:此后发起无上菩提心,以菩提心是诸波罗蜜多之所依,自念:我今已发大心故,诸波罗蜜多决定当得圆满。如是心生欢喜,对彼发心以不忘正念与智慧作意,故能使波罗蜜多界得以增长。

(3)共果作意:行持六波罗蜜多及所得之异熟果,不仅是为我一人而是愿自他共同获得,如是回向作意亦能使波罗蜜多界得以增长。

(4)信解作意:如同三世诸佛行持六波罗蜜多而现证无上菩提,我今亦愿行持六波罗蜜多而现证佛果,依此信解也能使波罗蜜多界得以增长。

如是缘因之欢喜、随念发心、想行持六度及与众生同得彼果以及求无上菩提的四种作意能使阿赖耶识上具有的六波罗蜜多的种子(善根)越来越增长。

同样,以下所有的作意也能使六波罗蜜多界得以增长,上下之次第也按颂词的顺序了知,在这里只对颂词作简要的解释。

得喜有四种 二恶不能退

5               6

应知 随修 义,此复有四种。

7

藏译:

以力等四相, 欢喜 定不怯

5       6

能障分对治,是 随修 四相。

7

“以力等四相欢喜”其义如下文所释,由见自己具自在力或四种勇猛,而得欢喜作意。“定不怯”即自己具力或具勇猛,念我能圆满佛陀之法以及成熟众生,无有怯心或不退作意。又对违品与对治法,以不退作意,为修菩提遣除诸波罗蜜之违品悭吝等以及修对治等的四种作意当能产生。

(5)得喜作意:四种力是断除波罗蜜多违品之力、令波罗蜜多资粮成熟之对治力、饶益自他之力、未来依异熟等流二果修持波罗蜜多之力。①什么是断除违品之力呢?即明了布施能断悭吝等,其余波罗蜜多分别能断相应的违品——破戒、嗔恨、懈怠、散乱与邪慧。②所谓成熟资粮,即明了六波罗蜜多能积累福慧二资并令成熟,其中布施、持戒、安忍是福资粮,静虑、般若是慧资粮,精进则同属二者。③如何饶益自他呢?以施后欢喜无悔,能令自己今生后世得益,以惠施与人能直接利他,如是以持戒、安忍能不害他人,以精进能成办他利,以禅定力能除他病痛及诸灾害等,以般若能说法利生,应知诸波罗蜜多(利人尚如是),则彼能利己更不待言。④未来生起何种异熟、等流果呢?布施能得丰裕资财,持戒能得人天之身,安忍能得相好庄严、眷属圆满,精进能得诸事成办,禅定能得身安无病、心安堪能,般若能得通达一切所知,这些是异熟果;等流果则是无论转生何处,对成办布施等皆能欢喜、行持,且以此道成熟自他。此即是四种力。

(6)无厌作意(不退作意):以四摄成熟有情无有疲厌;依止善知识听闻正法等,自成熟或圆满如来之法无有疲厌;此后,自己行持波罗蜜多,也把众生安置于此,彼时面对众生的邪行以及饥渴、寒热、劳累等,任生何苦均无疲厌之心,行持正法永无满足。

(7)随修作意:分四,即波罗蜜多的违品悭吝乃至邪慧都是恶业非是善品,若出现彼等应各自忏悔;对自他所行布施等六种对治生随喜心;劝请诸佛转深广波罗蜜多法轮;以忏悔、随喜、请转法轮三种功德为例的一切自他善根为得无上菩提普作回向。如是经云:“一切罪障分别忏悔,一切善根普皆随喜,劝请祈祷一切如来,愿自他获得无上殊胜智慧。”观修此等作意能令相续增长波罗蜜多界。

净信 领受 乐说 披甲

8       9       10      11

起愿 希望 方便 复七种。

12      13      14

(8)净信作意:所谓净信,即对六波罗蜜多之法与义生起清净信解,其中,宣说波罗蜜多之能诠句为法,其所诠义为义;或者因波罗蜜多为法,彼果为义。总而言之,六波罗蜜多是一切圆、净、熟之基(根本),对无量果法功德生起信解而作意。

(9)颂中“领受”指的是,如是产生信解后,寻求宣说波罗蜜多之法真实领受者,即是领受作意。

(10)乐说作意:即以彼法欢喜为人广说。

以上三者是于传法期间之作意。

(11)披甲作意:即对修持无量波罗蜜多披宏誓铠甲。

(12)起愿作意:愿自己一切生世值遇圆满六波罗蜜多之因缘——师、财、身、侣等具足无缺,而能不断行持六波罗蜜多,如是发愿作意。

(13)希望作意:在一切生世中,对于无上菩提之成就正因——诸波罗蜜多,从内心深处欢喜行持。

以上三者是依波罗蜜多教授而趣入之义。

(14)方便作意:即非但自己力行诸波罗蜜多,且对他人所修亦生随喜、共享圆满诸波罗蜜多之作意。

勇猛 怜愍 ,如是二作意,

15      16

应知二差别,一一有四种。

(15)欢喜作意(勇猛作意):分四,即①对得六波罗蜜多之力的欢喜作意;②对成熟一切有情的欢喜作意;③对依止善知识的欢喜作意;④对供养如来的欢喜作意。其中①如布施可分施施乃至施智,如是每一法门又分六分,共计有三十六分,以此种方式能得入波罗蜜多之力,此是第一欢喜作意。布施等六波罗蜜多每度又分六分,其中每一波罗蜜多之自体安立为布施之布施等,其余,则从利益众生的角度说为布施;从严禁恶行、修集善根、饶益有情的角度说为持戒;从安忍危害的角度说为安忍;从于诸事精勤的角度说为精进;从不为违品所夺专心一缘的角度说为静虑;从于名言通达诸波罗蜜多之因、果,于胜义以无缘三轮体空摄持的角度说为般若。②以六波罗蜜多为摄物方便,以四摄成熟一切有情,为第二欢喜作意。③在六波罗蜜多中,对诸佛以布施作利敬供养,以余波罗蜜多作修行供养,为第三欢喜作意。④依止宣说波罗蜜多法的善知识为第四欢喜作意。如是分别对波罗蜜多、四摄法、供养以及依止四者作意,能使波罗蜜多界得以增长。

(16)怜愍作意:有慈悲喜舍四分,如下文四无量品中所说。其中悲心之作意,即对心住于六波罗蜜多违品或以彼因而具痛苦者生起悲心,不仅生悲且尽力拔除其苦,令彼舍悭吝等远离痛苦,安置于波罗蜜多之中;慈心之作意,愿一切众生具足安乐,不仅生慈且安置彼等于安乐之因——诸波罗蜜多中。喜心之作意,对众生具足布施等乐因或彼果之安乐由衷欢喜,且令彼等不离安乐之因——波罗蜜多。舍心之作意,即无有贪嗔,故对具足安乐的众生,愿彼于乐不生贪执,而对所有资产惨遭洗劫等遭遇苦难者,愿彼于害不生嗔恼,如是观修,为远离贪嗔之心而宣说波罗蜜多之法门。

有羞 有乐 ,及以 无屈 心,

17       18          19

修治 称说 ,此复为五种。

20      21

(17)有羞作意:对于从未行、未圆满行以及以悭吝自利之作意而行诸波罗蜜多等低劣之事,心生羞愧之悔心。

(18)有乐作意:在恒常修习诸波罗蜜多时,缘境不散乱一心专注且欢喜者,是有乐作意,亦称坚固作意。

(19)无屈作意:趣入施等六波罗蜜多时,若心生疲厌,便念:此是得无上菩提之障,如是作怨敌想,是无屈作意。

(20)修治作意:为人宣说六波罗蜜多之相关法门而救度彼等,以如是发心将所化众生安置于相应的经典中,此如菩提分品中所说,应须了知。

(21)称说作意:随顺众生的意乐差别而宣说,是称说作意。此处所说是了知世间人的相续,在菩提分品中是明了与世间相违的真谛,是通达胜义。

依度 得菩提,非随自在等,

22

过恶及功德,此二亦 应知

23

(22)依度作意:布施等六波罗蜜多是正等觉菩提之所依,自在天、梵天不是得菩提的所依,如是了知即是依度作意。此作意是由具足四依1 [2] 的智慧所生。

(23)应知作意:违品悭贪等有贫乏等过,布施等有相反之功德,如是以智慧分别了知违品的过失与对治的功德而作意,是应知作意。

[1] 小五明:即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和星象学。

[2] 四依:即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