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丁二、种性分三

《大乘庄严经论释(未定稿)》 ︱ 弥勒菩萨.造颂︱全知麦彭仁波切.科判︱益西彭措堪布.译科并编释 ︱

种性品第四

在《胜乘甘露喜筵》中,全知麦彭仁波切说:“三乘之道不论何者,首先须要皈依,对于各乘之道,诚信它是能彻底解脱轮回痛苦的道后,为了获得解脱,心中将开示道的导师以及已入此道的僧众取为殊胜的皈依处,从而趋入正道。否则,若不能诚信三宝是真实的皈依处,必将无缘修持解脱法。因此,首先宣说皈依品。此后,虽然大小乘二者平等皈依三宝,但其中有些皈依大乘,有些皈依小乘,会出现三种种性,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呢?为了断除此疑,继而宣说种性品。其中具有殊胜种性的补特伽罗会发起无上菩提心,故此后宣说发心品。而发起菩提心之作者的加行为修行,故发心品后宣说二利品(修行品)。须要附带说明的是,本论前后两次出现了修行品(前者是第六二利品,后者是第十四随修品),其中前者对大小乘修行的差别仅仅是以分别所知而总说,后者则从讲修中的实修的角度宣说。”

丁二、种性分三:一、宣说具有种性;二、宣说不具种性,三、以赞叹大乘种性的方式摄义

戊一、宣说具有种性分二:一、总标略说;二、其义广说

己一、总标略说

过恶 功德

③1   2    3   4   5④    6    ⑤    7⑥

金譬 宝譬 ,九种各四种。

① 8       9               ②

种性共有九种差别,即①一般成立有不同种性;②其中以大乘种性为殊胜;③种性的自性(体相);④种性的相貌;⑤种性的分类;⑥障碍苏醒种性的过失;⑦种性的功德;⑧种性的黄金譬喻;⑨种性的珍宝譬喻。如是九义,以下均以四种差别作宣说。

己二、其义广说(依略说次第)分九:一、成立有不同种性;二、成立大乘种性为殊胜;三、种性之自性;四、种性之相貌;五、种性之分类;六、障碍苏醒种性之过失;七、大乘种性之殊胜功德;八、种性之黄金譬喻;九、种性之珍宝譬喻

庚一、成立有不同种性

由界及由信,由行及由果,

由此四差别,应知有性体。

所谓“存在种种不同的种性”,应当如何认识呢?以下从界、信、行、果方面具体分析:

①由界:无著释云:“由界差别者,众生有种种界无量差别。”这里界、种子、种性是表达同一义的异名。芸芸众生的界(性)互异,有着种种差别,有些贪欲炽盛,有些嗔心粗猛,有些则愚痴深重,又或属声闻种性,或属缘觉种性,或属大乘种性,总之种种性向不一故决定有种种的界性,即一贪中亦有极多差别。如《毛诃子经》云:“于长宽各一由旬之地域,堆满丸子,随取一丸表一种性,说此是声闻种性,此是缘觉种性,此是具强力贪心之种性……如是数数拾取,丸子速尽,然众生之界犹不能尽。”

②由信:所谓信之差别,即以种性或界不同,故信解也有种种不同的差别。以饮食来说,有人喜甜,有人喜酸……如是等等,可表示有无量不同的信解。从解脱道的角度来看,不论阿阇梨宣说与否,有者(天性)只对声缘乘有信心,大乘不能令其生信。以此类推,可知有不同信解的存在。

③由行:在能否行持六度方面,有些能修,有些则修不了,众生的根性有种种不同的差别。

④由果:再看解脱之果,菩提可分上、中、下三种,下等为声闻菩提,中等为缘觉菩提,上等为大乘殊胜菩提。

如是,见四种根据,可断定说有不同种性,因为倘若无有不同种性,则以相同因应成不能有不同的信、行、果,但事实并非如此,所以,应成立有不同种性。

庚二、成立大乘种性为殊胜

明净及普摄,大义亦无尽,

由善有四胜,种性得第一。

大乘种性由四种因缘得为最胜。①由善根明净,大乘善根远离二障并且明净,此唯以大乘种性作因而成办,所以超越小乘种性;②由善根普摄,即大乘种性能作地、度最终之果所具有的十力等一切善根圆满的因;③由善根大义,依大乘种性可生起自他二利的修行,故能作善根广大义的因;④由善根无尽,即入无余大涅槃时,十力、四无畏等善根,乃至轮回未空之际无有穷尽,能作此善根无尽之因。

以此四因,故大乘种性最胜第一。因为如是四种殊胜,声闻乘等中没有,故以彼等种性不会作成办如是善根的因。

庚三、种性之自性

性种及习种,所依及能依,

应知有非有,功德度义故。

大乘种性共有四种自性,即①性种自性,又译为自性住种性;②习种自性 [1] ;③所依自性,即是性种自性;④能依自性,即习种自性。以上是由不同异门分作四种。

①性种自性,《胜乘甘露喜筵》中说:“依唯识的观点而言,《瑜伽师地论》云:‘从无始以来,彼等有情内六生处之差别依法性而获得。’(即是所谓大乘的自性住种性,因为诸菩萨内六生处之差别是从无始以来一一相续不断等流而来的,是以法性自性获得的。)并且唯识派说:自性住种性是如是存在的,谁也未造、未去改变、具足能成佛的种子,由于具有如是种子,故承许有机会获得菩提果。犹如石矿中,有些含藏黄金,有些含藏铁,有些含藏铜等,它们之间不会互相转变,如是承许也。

彼唯识宗承许五种性,即三乘中每一乘的决定种性、三乘不定种性以及断解脱种的阐提种性,虽然本论也讲过如是之义,而诸中观师暂时也不破斥有如是五类,因为佛经中说:声闻决定种性在未得自道之寂灭果前,佛再如何方便引导也无法转变其性向;又有贪心极重、根本不生舍弃轮回之心的一类众生,在此期间,即便诸佛也无法将彼等安置于解脱道。如是应当承许有这种情况存在,因为乃至轮回未空之间,必定存在众生,在有众生的期间,虽有众多佛数数应化世间,然仍有未得解脱的众生。是故唯识所承许的观点,从一个角度看也无有不合理处。然而,一切众生心的自性本是无生自性光明的如来藏,何时也离开不了,如火之热性一般,是心之法性,故如是之法性一切众生不可能没有,因此中观宗不承认一阐提的观点。如本论《菩提品》云:‘一切无别故,得如清净故,故说诸众生,名为如来藏。’诸如此类,宣说了一切众生皆具如来藏,又本论《随修品》云:‘不离心真如,别有心性净。’在究竟意义中,自性住种性即是心之法性——明空双运的实相,如《宝性论》中所广述的那样。对于此点此处并未详细展开来论述。

②所谓习种自性,亦名清净修习之种性。由于安住自性住种性的菩萨某时值遇阿阇梨,发菩提心、修持菩萨行,此时名为随增种性或清净修习之种性。

关于性种自性、习种自性二者,有种种不同的解释。就菩萨种性来说,如果一开始就入大乘,则名自性住种性;如先入声闻乘,后经大乘阿阇梨的引导,方转趋大乘,则名习种自性(清净修习之种性)。或者,坚慧论师在广释中说:“诸决定种性,开始即入各乘,名为自性住种性;诸不定种性,被大乘阿阇梨摄受、引导后,成为大乘种性,彼等名为习种自性。”

所谓种性,义即是因,因此仅仅安住自性住种性时,只具因相,非有果相,故为“有非有”,依靠自性住种性发生随增种性,因此观待前者(所依),随增种性是果(能依),而依随增种性产生后后之道,故又是因。自性住种性是至于佛陀十力等功德之间的因,因为依靠它产生诸道及果。种性,梵语云“郭扎”,义为功德度,即依此种性,发心后从胜解行位、经历十地、终至佛果的所有功德皆能圆满度越。

庚四、种性之相貌

大悲及大信,大忍及大行,

若有如此相,是名菩萨性。

种性的相貌虽有多种,但归纳而言,如果某者具足本颂所讲的四相,则知彼为大乘种性,如同以烟可推知有火一般。是哪四种相呢?①大悲:入大乘道前,即尚未发大乘菩提心时,见到众生的痛苦,自然生起大悲心;②大信:仅以闻大乘深广法为缘,即便不知其义,亦油然生起大信乐心;③大忍:听到为求利他须行持种种难行的教言,不但不生畏惧、疲厌之心,反而内心随喜暗叹此诚希有,由此心能安忍;④大行:对六度之善根,自然以喜心踊跃行持。以上四种确切界定了大乘种性的相貌。不具大乘种性者,其相与上述情况相反。

[1] 又译为随增性。佛性之依于造作可成佛身者,以闻思修习为缘,造作长养,从而增长广大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