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丁二、正行(业伴品等四品)

《大乘庄严经论释(未定稿)》 ︱ 弥勒菩萨.造颂︱全知麦彭仁波切.科判︱益西彭措堪布.译科并编释 ︱

唐译:

有财而自用,及用施众生,

得喜施喜胜,三乐养心故。

略释:此偈说大悲受用差别。菩萨有财自己受用所生的欢喜与用财布施众生所生的欢喜相比,施喜为胜。何以故?因为由布施心中能生三种欢喜——布施喜、摄他喜与菩提资粮满足喜。

辛七、宣说生起悲心之因

藏译:

悲悯贫及悲暴恶,悲错乱及悲放逸,

悲悯为境所主者,以及悲悯著邪者。

由彼苦乐因,菩萨生大悲,

因师自性修,菩萨之悲也。

对远离六度修行的诸有情产生悲心。

对以悭吝令心相续贫乏不能作少许布施的众生,以悲心宣说悭吝的过失与布施的功德后,将彼等安置于布施法中;相续恶劣可恶者行持杀生等罪业,以悲心对彼等宣说持戒之法后安置于戒律中;对相续被嗔心扰乱的众生以悲心宣说嗔心的过患及安忍的功德后安置于安忍中;以喜爱平庸琐事之懈怠不作善业的放逸众生,以悲心对彼等宣说具足能断懈怠的精进法后安置于精进中;对妙欲五境以不自在恒常心散乱的众生,以悲心宣说静虑诸法后安置于静虑中;对有漏诸蕴执为常乐我净的颠倒耽著众生,以悲心宣说邪慧过患后安置于真实智慧中。

菩萨生起悲心之缘有四种。所缘缘者,是于一切三界有漏乐受以变苦周遍、于一切苦受以苦苦周遍、于一切舍受以行苦周遍,故任受何者均不超越痛苦故,缘彼后兴悲。颂云“由彼苦乐因”大疏中解释为苦乐舍三受之随眠,然彼者是习气之自性,故是舍受,在未断除彼随眠之间,再再引生苦乐二受故,行苦之微细苦也是彼者,或者具有苦乐受的有漏蕴彼因也可解释为行苦。实际中缘具有三苦的有情后,菩萨生起悲心。

由其他生世中串习悲心,在阿赖耶上积累了悲心习气,是悲心之因缘;从善知识处闻受正法而生悲心者是增上缘;由前前悲心自性产生后后悲心,诸前前者是等无间缘。如是由因缘等三者中产生菩萨的悲心。

唐译:

悭恶嗔放逸,缘着及邪着,

如是六蔽者,悲令六度增。

略释:此偈说大悲增长诸度。悭者,即是少物亦不能舍;恶者,即是破戒及恼害他人;嗔者,即是于稍不饶益便起大嗔;放逸者,即是于诸善不精进行;缘著者,即是五欲乱心;邪著者,即是外道无慧执著邪道。如是为六过所障蔽之人,菩萨以大悲说其过失令彼等六波罗蜜多得以增长。

唐译:

苦乐不苦乐,因力及善友,

自体相续流,大悲四缘义。

略释:此偈显示生悲之缘。

①所缘缘:苦受为苦苦,乐受为坏苦,不苦不乐受为行苦,由缘具三受的有情生起大悲。

②因缘:即于阿赖耶识中所藏大悲因种之力。

③增上缘:即是大乘善友。

④等无间缘:即是悲心自体相续而流,以前前刹那悲心产生后后刹那悲心。

辛八、菩萨之悲心以平等超胜

藏译:

菩萨之大悲,知等意乐故,

修故无贪故,无缘清净故。

菩萨的悲心当知是平等。其义如何呢?诸世间众虽对亲友眷属能生悲心然对怨敌不生悲心反生嗔心,对诸中间者也不能生悲;声闻缘觉只对具痛苦者兴悲,而对一切有情不能产生平等悲心,故彼等悲心不是平等;菩萨之悲心如上所述对具有三苦的有情从有顶乃至无间地狱无有分别地产生平等大悲,是故如是对一切有情具有如是意乐发心故,由意乐平等故,悲心也平等。

如救度地狱等有情之痛苦般,如是乃至有顶之间救度一切有情故,由修行平等故,悲心平等。

对任何种类的有情均无贪嗔,由远离贪心故,悲心平等。

于我、有情、悲心三轮之相无缘,通达一切皆一味空性故,悲心平等。

三轮无缘的智慧从第八地获得,无有精勤及清净相之动摇,于此地以上能获得清净故,悲心平等。

唐译:

行相及思惟,随顺与离障,

不得亦清净,六义悲平等。

略释:大悲以四缘生起,又当如何得平等呢?大悲平等有六种:

①行相平等;即对具有三受之众生平等知是苦故。

②思惟平等:即由平等怜愍,平等愿拔彼等之苦。

③随顺平等:即以修行平等救济。

④离障平等:即平等不作恼害。

⑤不得平等;即自他及悲三轮平等不可得。

⑥清净平等:即八地无生法忍时平等得故。

辛九、悲心超胜

藏译:

以自心慈等,胜解修法及,

意乐及自及,无分别一胜。

就一般修持慈等四无量心而言,色界诸天及声闻缘觉虽然也有,但菩萨修持四无量心较彼等更为超胜者,即诸菩萨以自心修持慈等,以往昔生中修持慈等之习气,在今生来世中也不断增上,故如是修行较其他修行更为超胜。对宣说四无量心的诸经典具足胜解并具信心以及具足上述九种意乐差别、对三摩地自在或者尤于八地等时无勤能任运产生慈心等自在,菩萨修持慈等四无量心者对修者、对境有情、所修四无量心以无有相执的无分别智慧摄持,从获得第八地后进入彼等的所有菩萨事业均圆融一体而趣一义之殊胜,故是超越殊胜。

唐译:

慈等令无上,自意修亦五,

信心通方便,和合如前说。

略释:如前由五种自意修习可令四梵住得成无上,即是:

①由净信:即由对大乘经所说梵住处生起净信。

②由深心:即由九种心修持梵住。

③由神通:即由虚空藏等三摩地而得自在。

④由方便:即以无分别智慧摄持。

⑤由和合:即以一果入一切果故。

己四、彼等摄义

藏译:

如是于世尊,生起清净信,

以物大恭敬,具极相续供;

恒依具众德,能利善知识,

悲悯于众生,当得诸成就。

如是如上所述,对诸正等觉出有坏具有不可思议功德之自性产生信解的清净心,以法衣、妙衣、鲜花、薰香等物供养,并顶礼、赞扬、转绕等以及依教奉行而修持,以大恭敬作供养,彼供养亦非短期而具足长期供养故,能获得自他二利之一切世出世间成就;如是前文所说善知识的功德,另有诸多经藏等以及教典中宣说善知识的功德,若依止具有如是功德的善知识,则能产生众多无量功德,在今生以及所有生世中恒常依止作利益的善知识将会得到一切成就;对一切有情具有以爱怜自性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对众生已作利益,也能获得成就。

以供养依止二者主要宣说自利,以四无量心主要成办他利,如是于大疏中宣说。一般而言,任何一者皆能成办二利。

《大乘庄严经论·供依无量品第二十一》释竟


觉分品第二十一

戊四、此菩提分品主要宣说修行,故分三:一、因;二、本体;三、修法能增胜支分

己一、因分八:一、知惭;二、坚固;三、无厌;四、通达论典;五、了知世间;六、了知四依;七、宣说四无碍解;八、二种资粮

从安住如何发誓的戒律到以具足闻思积累资粮之间宣说,也就是以知惭、坚固、无厌三者不违越学处,以了知论、精通世间理之闻以及以四依四无碍解之方式具足思所成清净智慧,由此精勤积累二资,故彼等依次宣说。

庚一、知惭分八:一、知惭之体相;二、惭之处;三、惭之分类;四、无惭之过失;五、知惭之功德;六、赞叹具惭者;七、具惭愧之相;八、愧成为最殊胜

辛一、知惭之体相

惭舍彼障分,具无分别智,

无罪及劣境,熟有情智者。

知惭有愧二者断除违品不知惭无愧后,成为知惭有愧之自性。此亦,观待自己称为知惭,观待他人称为有愧。菩萨若已舍弃自己所学的大乘道而学声缘行为,此者非我菩萨所为,如是知惭;以其他菩萨也将对此呵斥,如是有愧,是彼二者之自性。

具足以无分别智慧摄持之助伴者,即对自己、其他有情以及知惭有愧的三轮相无缘。

所缘者是小乘道,倘若入彼则为羞惭,此亦,入声缘乘者虽无烦恼罪业,然以唯求自利故意乐、智慧、修行、果德都是较大乘低劣之境故,故诸菩萨缘彼境以入彼道为可惭。

作用者,即菩萨以知惭有愧能成熟诸有情。如是知惭有愧只属于坚固者即是菩萨,诸声缘不顾成为自己亲友的诸有情而舍弃后,只为自求寂灭安乐,观待菩萨而言,彼等的知惭有愧微少,如续云:“于自子亦无贪著,诸声缘众缘分劣,利乐一切诸有情,善缘吉祥金刚手。”

唐译:

治障及合智,缘境亦成生,

菩萨有羞相,如是四差别。

略释:菩萨有羞有四种相:①自性;②助伴;③所缘;④作业。

①治障:即离无羞为羞自性。

②合智:即以无分别智慧摄持为羞助伴。

③缘境:菩萨以声闻缘觉为可羞之境。

④成生:菩萨有羞能成熟众生,即是羞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