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丁二、正行(业伴品等四品)

《大乘庄严经论释(未定稿)》 ︱ 弥勒菩萨.造颂︱全知麦彭仁波切.科判︱益西彭措堪布.译科并编释 ︱

辛六、赞叹悲心之功德分二:一、总说三种异门;二、别说难点

壬一、总说三种异门

一、产生大功德

藏译:

大悲功德出生处,于诸有情不兴悲,

如是如彼等苦亦,兴悲当生乐无量。

大悲是究竟果地十力、四无畏等无量功德的源泉自性,故具慧者谁不于有情生悲,理应兴悲。若想:对有情生悲,为彼等义自己也感受痛苦,甚为难忍。实际并非如此,菩萨虽如是为众生利益而痛苦,或如是为彼等众生的利益发起悲心而受苦,然此苦与其他痛苦根本不同,因为以悲心所生或痛苦可令一切苦次第消尽并能产生超胜声缘及一切世间的无量安乐故。

二、不贪之功德

藏译:

诸悲摄慧主,心尚不住寂,

更何况贪著,世间乐自命。

若想:发起悲心贪爱众生后,以执著岂不束缚?

不然!以悲心摄持相续的诸菩萨对如声缘般寂灭痛苦之涅槃尚且意无贪著并不住,何况对如世间凡夫般于有漏世乐及自身命生贪呢?故对轮涅何法亦无贪爱之心。

三、超胜之功德

藏译:

但凡为慈心无罪,及出世间亦非有,

以诸慧悲慈无罪,以及是为出世间。

在世间,母亲对孩子慈等,如是慈爱并非无罪,亦非超出世间,因为贪著孩子等为彼等造罪以及对与彼诸不和处则生嗔恨等,由彼夹杂烦恼故,并非无罪;具法我、人我之我执迷乱故,未超世间。诸具慧菩萨悲愍一切有情而生的慈心则无罪过并超世间。

藏译:

痛苦具浪无明暗,凡是依彼而成之,

引出世间之方便,如是何不成无罪。

世间菩提缘觉之,诸阿罗汉无彼慈,

较彼其余何需说,如何不成出世间。

若问:如何无罪?依于果——漂泊于三苦波涛汹涌或动荡的轮回以及彼因——不知四圣谛之无明黑暗的一切世间者,为将彼等引渡至解脱的大方便因——菩萨相续中的慈心与悲心彼等如何不成无罪?可信任是最殊胜之无罪。

如何是超出世间?于此世间,即便证悟尽无生智的利根独觉罗汉亦无如此之事,此外的声闻、世间人又何需说。如此慈悲心如何不是出世间呢?即连出世者声闻缘觉尚且超越,故是出世间,此不必说。

唐译:

大悲利益作,谁于他不起,

于苦胜乐生,乐生由悲故。

略释:以大悲可作一切利益,故谁于他有情不起大呢?应兴大悲。因为虽于利他之苦然大悲可生起殊胜安乐故。

唐译:

菩萨悲自在,寂静尚不住,

世乐及身命,此爱云何起?

略释:此偈说大悲无著。一切世间均爱执世乐以及自己的身命,一切声缘虽不爱世乐及自身命,然于涅槃有耽著心,菩萨不然,以大悲自在故,于寂静涅槃尚且不住,何况对于世乐及身命的二种耽著云何生起?

唐译:

贪爱非无障,世悲亦世间,

菩萨悲爱起,障尽亦过世。

略释:此偈说大悲爱胜。世人于亲友之贪爱并非无障,因为贪爱自体即是障碍;世间悲心虽不是障仍属世间,因为具有我执。而菩萨的悲爱既无罪障亦超世间,此即是大悲慈爱最胜之所在。

唐译:

有苦及无智,大海及大闇,

拔济以方便,云何不障尽?

罗汉及缘觉,如是悲爱无?

何况余世间,岂得不过世?

略释:于果之有苦大海、因之无智大暗中能作拔济之方便即是大悲,故此大悲云何不成障尽?

阿罗汉、辟支佛尚且无有如是大悲慈爱,何况其余世间者,如是菩萨大悲岂不超越出间。

对以上所说“为利他虽苦也是安乐”之义广说者,即是:

壬二、别说难点

藏译:

菩萨无痛苦,以悲凡是苦,

于彼初起畏,触已极欢喜。

由悲所生之痛苦,映蔽一切世间乐,

诸已办利亦不具,较此何有更希有?

可以解释为:诸菩萨彼时虽然自无痛苦,或按大疏所说,“为了令他无苦以慈悲为他利自心受苦”此点不成怖畏之处。诸劣慧者心想:若细想众生痛苦时,极为怖畏且难忍受,与有情无量相等,痛苦也有无量,故于彼苦谁能遣除?对布施头颅手足及各别有情恩将仇报的邪行亦极难忍;倘若受生于轮回中,则有生老病死,并于此间还须受种种痛苦;具苦有情众多故,如果自己承受彼等之苦,则自己何时方能从苦中解脱?不应这样想而令心怯弱。何以故?于有情生悲所生的此种痛苦如所述般,仅仅于最初胜解行地时会生怖畏而已,因为尚未得自他平等性、未通达轮回及彼痛苦之空性故,因此对诸具菩萨种性者,最初不宜以轮回痛苦及对彼生厌离心的法门作主要宣说,而须说悲心、诸法如幻以及赞叹佛菩萨的功德,如是同经中所说般。

在所谓“触”即得圣者初地后,证悟法界遍行的体相时,由得自他平等之心,以悲心为救度一切具苦有情,纵然真实受地狱之苦,然以此成为救度他人之大义故,对菩萨而言,此因唯成大乐,如此之乐为诸世间天人、声缘所无故,成为一切安乐中之殊胜及上品。如是以悲心所生的痛苦能映蔽一切天人等世间安乐,并且寻求自利的诸声缘罗汉也不具如是安乐,较此何有更希有者?

如是虽于得地后不畏轮回痛苦,但从胜解行地仅仅思维轮回自性而了知是大苦聚,然以种性力及愿力等,即便于凡夫位菩萨也不会去思维轮回前际等不可思议之处后使自心怯弱,因为:无始至今,自他一切有情于此三有中感受种种苦,虽有时也感受种种安乐,然以今观昔,此诸感受已无任何利害;虽然未来无边,如是有情界亦无穷尽,但新生的佛菩萨亦如是无尽故,又虽然世间边际、虚空边际、有情边际及痛苦边际也是不可思议,但其自性本如幻化故,如同有情界之时方无边际般,若我也生起“随学三世诸佛菩萨之行行持伟大菩萨之道”的铠甲发心后,祈祷诸佛菩萨愿能如是成就,进而将一切善根为此作回向,(如此)则于大乘道中不会退转且速得无畏之安慰。

藏译:

坚固者之具悲施,凡是作布施之乐,

其中受用三界者,较彼乐一分未能。

为利有情以大悲,不舍苦性诸轮回,

诸大悲主利他故,何以不能取彼苦。

以坚固菩萨于他具悲之布施,对布施的回报与异熟无所希求,唯一为利他而施,自不守财施舍予人,如是以圆满利他的布施所生的安乐,若与受用三界资财的诸安乐相比,后者不及菩萨相续所生布施安乐的百千等分之一。如是诸菩萨虽为利他在显现上感受痛苦,但实际彼相续中不仅无有任何痛苦,且以施身及一切受用所生的欢喜,为任何世乐所不能及,故诸菩萨何以会受轮回之苦?应知何时亦无痛苦,为利有情以大悲何时也不舍弃痛苦自性的轮回,彼具悲者为饶益一切有情为何不取受彼等有情之苦?应能全然纳受他人的一切痛苦。

藏译:

具慈菩萨悲布施,受用以及由彼慈,

以摄受生及彼力,慈之乐得烦增长。

“具慈菩萨悲、布施、受用以及”,颂末的“增长”此词是句尾通用词故,应对此三词一一对应连接,即以慈心行施能增长悲心、增长布施及增长受用。增长之因者,即以悲心力行施,一切生中悲心能不断增长;以悲心力,一切生中布施不断增长;以布施力,一切生中受用不断增长。

由彼增长三种安乐果者,即由发心欲拔除有情痛苦的悲心,能生安置一切有情于安乐的慈心,在行施时,于彼菩萨能增长由慈心所增长的安乐,如母亲赐予孩子饮食、财物时以慈心对彼母引生欢喜般;尔后,以彼施摄受有情所生的增长安乐者,即见彼布施对有情有利益后,在菩萨相续中能增长殊胜安乐;以及彼布施所得安乐,是以布施力使诸菩萨具有无尽受用后,对一切有情具饶益能力故,由彼力所生的安乐,对诸菩萨能得增长,因为若无受用则虽欲布施然不能满受者愿,而具有受用故,见满彼愿增长殊胜欢喜。如是诸菩萨于有情能作多少利益便能生起多少安乐欢喜故,为了以承担拔除他苦能成自己得安乐,虽舍弃身体受用然非痛苦,生起安乐故。

唐译:

得悲诸菩萨,舍苦而起苦,

彼初起苦怖,证时欣乐甚。

略释:此偈说大悲无厌。诸得悲菩萨欲舍弃他苦而生起自苦,仅由最初胜解行地时未证自他平等性以及未如实知苦之法性故,于生起痛苦中产生怯怖。一旦证悟二者,则于起苦之中产生极欢喜的安乐。

唐译:

悲苦最希有,苦胜一切乐,

更乐悲生故,办非有况余。

略释:此偈说大悲苦胜。由悲悯有情而利他所生的痛苦最为希有,即此悲苦超胜于一切世间的安乐。何以如此?彼菩萨更以悲苦为乐,因为此苦从大悲生故。彼安乐所作已办的阿罗汉尚且无有,何况其余世间?

唐译:

施与悲共起,能令菩萨乐,

三界中乐受,比此无一分。

略释:此偈说大悲施胜。如果布施与大悲共同生起,则能生起菩萨的殊胜安乐。三界中的乐受相比于大悲布施所生的安乐,不及其一分。

唐译:

生死苦自性,不舍由悲故,

起苦利他因,云何舍不习。

略释:此偈说大悲忍苦。菩萨由大悲故,不舍痛苦自性的生死。既然菩萨起苦是利他之因,为何会舍弃生死而不修习安受自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