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二、正行(业伴品等四品)
《大乘庄严经论释(未定稿)》 ︱ 弥勒菩萨.造颂︱全知麦彭仁波切.科判︱益西彭措堪布.译科并编释 ︱
庚一、宣说四无量心分六:一、本体;二、所缘;三、分类;四、果;五、违品;六、功德
藏译:
智梵住舍障,应无分别智,
所缘入三相,成熟诸有情。
菩萨的四无量心具足四相,即①菩萨相续中的梵住——慈悲喜舍四者次第遣除各自的违品——嗔心、恼害心、诸不喜心、以贪嗔心不平等;②具足无分别智慧助伴;③趣入缘有情、缘法以及无缘三相;④作用不舍一切有情并令成熟,具足此四种法相。此亦,以慈心断嗔愿值遇安乐为第一;修慈心者、所缘有情、所修慈心此三轮无缘为第二;趣入三缘为第三。
凡夫与诸外道的慈心观我与一切有情皆实有故,是缘有情;声缘的慈心虽(证悟)所谓的我与有情均无实有,然缘仅是五蕴多分、无常、痛苦自性的诸多法后生起慈心;得地菩萨与佛的慈心于胜义中有情与法皆无缘,也就是说,虽然自性空,但诸有情如幻化般在自相迷乱之中感受痛苦,证悟彼等本体是空性后,虽无缘同时能利益无量有情。
缘有情之四无量者是凡夫、外道、声缘、菩萨、佛陀五者所共,缘法慈等是声闻、缘觉、菩萨、佛陀四者所共,无缘慈等是诸佛菩萨之不共。如是为《瑜伽师地论》中所说。《圣者智慧无尽经》云:“初发心诸菩萨的慈心缘有情,未现量证悟二无我故;一至七地之间入于行位的诸菩萨是缘法慈,现量证悟清净法界故;八地以上诸得无生法忍者的慈心是无缘,无分别念同时无勤能生慈心故。”如是宣说也。
唐译:
梵住有四种,一一有四相,
治障与合智,转境及成生。
略释:菩萨之梵住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一一均有四相,即:
①治障:即对治四种障分。
②合智:即得三轮无分别智慧的对治为殊胜。
③转境:即转于众生缘、法缘、无缘等三相之中。
④成生:即成熟众生。
藏译:
诸智者愿彼等乐,为苦所困以及乐,
具烦恼者及诸论,彼真如性中极转。
彼义真如性之故,以得寂灭清净故,
二业烦恼得尽故,慈心为无所缘也。
诸坚固菩萨的慈等四无量心的所缘者:缘愿得安乐之有情,慈心是愿有情具足安乐的心态;悲心是愿具苦的悲惨有情远离痛苦的心态;喜心是缘具安乐有情愿彼不离安乐的心太;舍心是缘以遇乐受及亲友等生贪、遇苦受及怨敌等生嗔的具烦恼有情,愿其对彼等不生贪嗔、无有贪嗔住平等舍的心态。以此等宣说了缘不同内心之有情的差别。
缘法慈者,缘宣说四无量心的大乘经后,所缘众生观为仅仅是有为法之相。
无缘慈者,缘所缘四种有情以及大乘法二取空之真如后极为转入。
无缘慈等实际意义可分四类,缘众生及诸法真如故,可称为无缘慈,由彼对我法以及内外均无缘故,于八地得无生法忍时获得寂灭分别念与勤作,以四无量心的种子增长究竟后,无有勤作、寻思而任运故,成为极其清净,故将彼安立为无缘慈等;慈之身语二业虽是慈心等流生起,然以摄于色蕴中故,彼等无有分别,故安立为无缘慈;断尽诸贪嗔等烦恼,故诸圣者的慈心称为无缘,因为以对所缘境特别耽著故对诸烦恼称为心之所缘故,如经云:“遣除心结故断缘。”如是之缘无有故,由此理也是慈等无缘。如是依四种根据,慈心乃为无缘。
唐译:
乐苦喜烦恼,如是众生缘,
法缘说彼法,无缘即彼如。
及彼如义故,忍位得清净,
身口业所摄,亦尽诸烦恼。
略释:问:何种众生是众生缘?何种法与无缘是法缘及无缘?
四种众生聚是众生缘,即①求乐众生聚;②有苦众生聚;③有喜众生聚;④烦恼众生聚。其中,以慈心对于求乐众生聚生起与乐行;以悲心对于有苦众生聚生起拔苦行;以喜心对于有喜众生聚生起不离行;以舍心对于因诸苦乐受起烦恼的众生聚生起令离行。此即是众生缘。
缘宣说彼四种无量心的大乘经,即是法缘。
缘真如于诸法无分别者,即是无缘。
以及由四种根据安立无缘慈之含义:①由彼缘真如义故;②于八地无生法忍位时由断除无量心的障分而令一切善根得清净故;③由慈心等起的身口二业所摄者,是色法故,安立为无缘;④由诸烦恼是所缘,烦恼之所缘断故,说为无缘。
藏译:
彼等动不动,以贪谓非受,
菩萨不动摇,离贪而极住。
慈等四无量心后来具坏失或减退者,称为动摇;具安住或增上者,称为不动摇,彼者无有退失;虽得四无量等持然对禅定以贪受味并以彼知足,不求上界功德,是具烦恼;不受味及不知足者,称为无烦恼之无量心。如是共有四类。其中诸菩萨的四无量是不动摇,彼者远离受味与知足的贪心而安住,不是动摇与具烦恼二者。
唐译:
有动及不动,亦啖及不啖,
应知四梵住,如是行差别。
略释:四梵住应知有四种行差别,即动摇、不动、啖、不啖,其中动者退失分,可退故;不动者安住分及成殊胜分,不可退故;啖者染污,贪著希求乐味无大心故;不啖者不染污也。此四种行是梵住的差别,而诸菩萨的梵住安住于不动及不啖中,不住于动摇与啖中。
藏译:
非根本性小,中以及劣地,
意乐劣有慢,别彼劣胜性。
此外四无量心的分类:依于非入定欲界心的四无量是小品;色界无色界称为入定,此亦,彼初禅可分三处:梵众天、梵近天或梵辅天、大梵天;二禅分少光天等三;三禅分少净天等三;四禅分无云天等三,无烦天等五净居天,共八种 [1] 。其中,梵众天之四无量为小品,梵近天之四者为中品,大梵天之四无量为大品,如是为入定地所安立的小、中、大三品无量,其中小中二品可摄于小品中,如是有小品、大品二种。
又所谓的劣地即是下下地劣,上地相续中的无量为超胜。胜解行地所修四无量下劣且是小品,一地所修超胜并且广大;又一地之彼四下劣,二地彼四超胜,观待彼彼地而安立大小。
所谓“意乐劣”,由不能利他故,声缘的四无量是小品;一至七地之间具分别念之勤作故,具我慢是小品。
如是非入定及入定的小品、中品二者,劣地——下下地意乐下劣具我慢,彼等劣故是小品。其余入定时之大品,非劣地之上上地,非意乐低劣的佛菩萨之无量心,八地等三清净地无有分别念之勤作故不具我慢,彼等的四无量当知即是殊胜或大品。
唐译:
前六及前二,下地亦下心,
相似等为下,翻下则为上。
略释:下上之差别可分五类:①前后:即观待根本定上界之无量心,非根本定之欲界无量心前六品为下;②前二:即观待广大根本定,梵众天、梵近天之小品、中品为下;③下地:即观待上地,前七地菩萨为下;④下心:即声缘之四无量心为下;⑤相似:即未得无生法忍菩萨为下。应知与五种下品相反者即是上品。
以梵住住之,具慧生欲界,
因此圆资粮,亦成熟有情。
一般而言,修四无量心之果能往生色界,然恒常安住于此等梵住的诸具慧菩萨心极调柔,以具足不可思议等持故,恒常为利有情而转生于欲界之中,即是异熟果;诸菩萨修持四无量心由此令福慧资粮圆满,即是自在转或增上果;具足四无量心的诸菩萨,使未入佛法诸有情趣入佛法,而已入者亦令辗转增上而成熟,即是依靠精进的丈夫果或士用果;以今生串习,于未来一切生中永远不离梵住,即是等流果;四种梵住远离违品嗔心等四者,即是离系果。
藏译:
遍不离梵住,远离彼障分,
放逸亦彼缘,不以难忍变。
串习梵住达到修量之瑞相,即是纵然在嗔等的对治慈心等未特意修而平庸安住或无有防护之时,产生嗔心等缘虽无尽现前,但仍不可能退失慈心等,此即是串习梵住并且远离违品的象征与瑞相。此义若以宣说果之旁述的角度而言,则可摄于彼科判中,若单独划分作为串习四无量之瑞相的第五科判,则应分七个科判。
唐译:
所生欲界报,满聚亦成生,
不离及离障,具足五为果。
略释:以四梵住能得几种果?以四梵住为因可得五果。
①为利有情受生于欲界是异熟果。
②二资粮聚圆满是增上果。
③成熟众生是士用果。
④一切生中不离梵住是等流果。
⑤所生之处恒时远离嗔等障碍是离系果。
唐译:
设遇重障缘,及以自放逸,
欲知菩萨相,梵心无退转。
略释:在此四梵住中,以何等为菩萨之相?此菩萨相可由两种情况下梵心不动而了知,即假设遭遇重障因缘然心终无变异,或以自放逸、能治不现前时心亦无异,则此即是菩萨相。
[1] 二禅有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天;三禅有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有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以及五净居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