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前行(明信品等五品)分三
《大乘庄严经论释(未定稿)》 ︱ 弥勒菩萨.造颂︱全知麦彭仁波切.科判︱益西彭措堪布.译科并编释 ︱
由离法性外,无别有诸法,
是故如是说,烦恼即菩提。
于贪起正思,于贪得解脱,
故说贪出贪,嗔痴出亦尔。
如是了知烦恼自性本来清净后,若能通达烦恼本自解脱,则不须依靠其他对治力。若有烦恼其本体不是解脱,则谁也无法使其解脱、将其断除。因此,显宗了义经典中宣说诸法本来无缚无脱,如是果乘密宗《喜金刚续·二观察语瑜伽品》云:“决定诸有事清净,即是所谓之真如。”又云:“自证本来清净性,非以余净得解脱。”如是等等,此诸密要均同一味,更无任何差别。如是宣说无明与菩提同一,其所指也是法界之外更无余法,因此烦恼自性即是菩提,对此具慧菩萨了知佛的密意后也如是承许,如诸经所说“烦恼即菩提金刚之基”等。
问:既然以烦恼便可解脱烦恼,为何所有的具惑众生不同得解脱?
此问没有如实了知密意。(因为所谓束缚,只是)彼等不知贪等之真如反而由生起此等彼等的执著相而束缚。菩萨已证得贪等烦恼的真如法界自性,故能从平庸的贪等烦恼中得到解脱,是故以贪心等即能解脱彼贪心等,因为不见有贪等的有事与形相存在,故不生任何贪嗔。因此证悟贪等自性,则现证本来无尽与本来无生之义,获得无尽、无生智慧之大菩提。“贪等本体虽是实有然已断尽,在自相续中不复生起”如是而了知的声闻菩提对真如愚昧,如《现观庄严论》云:“若有余实法,而于所知上,说能尽诸障,吾以彼为奇。”圣无著菩萨在《摄大乘论》中亦云:“具大方便之菩萨,惑成菩提之助缘,轮回本寂之法性,是故善逝无有边。”诸如“轮回即涅槃”、“烦恼即菩提”之类的教理在显宗也有明说。若不能以智慧如是证悟,则不能获得轮涅不住的大菩提。在果乘中则不隐藏地直接宣说与此证悟相应的方便道,由此(亦知彼)是成佛的捷径。
其次宣说不舍众生的方便即是成就大菩提的方便。
菩萨处地狱,为物不辞苦,
舍有发小心,此苦则为剧。
虽恒处地狱,不障大菩提,
若起自利心,是大菩提障。
略释:
菩萨为利众生置身于地狱之中不辞大苦,若舍弃三有轮回发小乘自了心,菩萨以此退大乘道之苦最为深重。此义应如何理解?因为菩萨为利众生虽恒处地狱,但不会由此而障碍广大、清净的菩提功德,故不以此为苦;但若起自利希求小乘涅槃之心,则是成就大菩提的严重障碍,故为大苦。
藏译:
为有情住地狱之,难忍苦无损菩萨,
寂有功过住劣乘,分别善不害具慧,
具慧住狱恒常中,无垢菩提广不断,
余乘寂分别自利,极乐处亦作间断。
为了众生的利益入地狱受烧煮等无尽的痛苦,对诸佛子来说,不仅不会造成身心的损害以及成为大乘的道障,反而由此会产生如幻如化的智慧、为利益众生而善披悲心铠甲。由对寂静涅槃执为功德、对轮回执为过患而入小乘道的种种分别念看似善法,其实是具慧菩萨之道的障碍。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具慧菩萨安住地狱时只有片刻之苦,不会永久或长时障碍大菩提的无二障之十力等广大功德,如匝哦女和力士巴夏达的传记那样。(相比之下,)在余乘声缘的道果中,为了自利欲断烦恼、寂灭痛苦,唯一为自己寻求安乐,尔时彼者虽然暂得安乐,但却障碍了无上菩提的成就,如虽已入大乘道但以眷属的邪行舍弃无上菩提的发心而入声缘涅槃者一般。
无体及可得,此事犹如幻,
性净与无垢,此事则如空。
一切诸法胜义中无与显现中有,此二者凡夫视为相违不能证悟其义,故而心生怖畏。对于“自性虽无烦恼然以暂时客尘染污清净”产生相违之想,由此对大乘不起信心且生恐惧,这是由于不知甚深密意而导致的,如能了知其理,则绝对不会有相违之处。为什么呢?因为以仅有显现而言,此等法虽然存在,但如幻化梦境般并非实有,故在名言中虽然有见但于胜义中不见相,故证悟如虚空般,所以有缘、无缘二者并不相违。
譬如工画师,画平起凹凸,
如是虚分别,于无见能所。
譬如清水浊,秽除还本清,
自心净亦尔,唯离客尘故。
譬如善巧画师依靠符合法度的绘画技艺,以种种色彩描绘各种图画,画面上虽无真实的高低起伏,然于眼前所见的手、足、面等均有高低起伏的显现,同样,在未如实证悟诸法实相的虚妄分别心前,能所二取虽无有他体之相,但却似有显现。因为有实相与现相不同的显现,故实际无有而显现,如是有显现也并不相违。
虽然自性清净,然后时远离垢染时显现清净,二者并不相违。譬如清水与尘虽不会互相融入,但与尘混合则变为浊水。水的自性与尘土并不是无别溶合。水性是水,但显现为污浊,后来变成清水时,也只是原有的水性现为净水,并非从污水中另外产生,净水不过是原有的水去尘离垢而已。同样,虚空虽然自性清净但也可有有云无云的差别;从污泥中取出的黄金虽然本体无垢,但也有有垢、无垢的分位差别。
已说心性净,而为客尘染,
不离心真如,别有心性净。
与比喻相同,虽然自性本净,但显现上也有净与不净的差别。自心的本性或实相即承许恒常本来无垢的自性光明。与心之本性并非不可分离的偶然罪垢——贪等非理作意的烦恼,以彼等染污自心,故除无可染污的法性光明心外,其余心识分别或虚妄分别心并不是光明。无垢法性心或光明智慧指的就是所谓的心之自性或本性——明空双运。
菩萨念众生,爱之彻骨髓,
恒时欲利益,犹如一子故。
由利群生意,起贪不得罪,
嗔则与彼违,恒欲损他故。
如鸽于自子,普覆生极爱,
如是有悲人,于生爱亦尔。
慈与嗔心违,息苦苦心反,
利则违无利,无畏违畏心。
对待一切众生,菩萨如母爱独子般,无有虚假唯有发自内心的大慈之心,因此是如此的发心恒时饶益有情,何时也不舍弃。为了利益众生,菩萨生起对众生的贪爱,以此菩萨不会造下堕罪,因为这种贪爱是执众生为我所而不舍弃。然而倘若如是安住慈悲心、发菩提心的菩萨对众生产生嗔心,则与“一切众生成为我所执”相违,因为若生嗔心则会舍弃彼等而成损害,故经云:“即便菩萨多劫之中造作贪爱之罪,亦不及刹那生起嗔心的罪重。”因此,以慈心摄受众生,即是对众生的慈爱,但应知这并非是烦恼的贪爱。比如在家菩萨对自己的妻儿虽有贪爱心,然此贪爱与大慈心并不相违,故彼贪爱对菩萨不造成任何堕罪,比如鸟类中的鸽子较其他鸟类贪心尤大,故对自子极为爱执,从蛋壳孵出一直到双翼坚固之间,始终怀抱幼子,以自己的身体、翅羽覆护,源此慈心,何时也不会对自子生起嗔心。同样,菩萨对其他众生也视如亲子,因为菩萨本是欲令众生得安乐之具慈心者,与生起害心之因的嗔恚根本相违。为什么呢?因为菩萨唯欲息灭众生的烦恼与痛苦,故与使人生起痛苦的害他之心相违。再者,菩萨欲奉献自己的身财受用饶益有情,故与欺骗众生的狡诈心相违;菩萨以利乐之水滋润众生的心田,唯以见菩萨身、闻菩萨名即能从怖畏中得到救度,故与殴打等粗暴行为相违。
因此,发自内心深处、无有狡诈之心、唯以大慈大悲不舍众生,以及以无分别智慧断除执轮涅为他体的执著,此二者乃是菩萨的殊胜修法。
善行于生死,如病服苦药;
善行于众生,如医近病者;
善行于自心,如调未成奴;
善行于欲尘,如商善贩卖;
善行于三业,如人善浣衣;
善行不恼他,如父于爱子;
善行于修习,如钻火不息;
善行于三昧,如财与信人;
善行于般若,如幻师知幻;
是名诸菩萨,善行诸境界。
为获得无上菩提,菩萨故意在轮回中受生,然于轮回无有贪执,断除一切有情的痛苦,并且担荷起对有情的利乐之事。
比如病人努力寻找疗病的妙药,虽然了知轮回的痛苦但却能承许,好比虽知药味苦涩,但为了治病而尽力医治一样接受轮回。为获得远离一切二障疾病、二利任运的大菩提,从而趣入轮回而不是舍弃轮回。
如同具有悲心与善心的医师对于被痛苦所折磨的病人对症下药一般,(如是菩萨)为使一切众生遣除烦恼病而广施正法妙药,成办各种利乐。
如同为使不听吩咐等的刚强仆人顺从,主人以打等作调伏一般,自心为烦恼控制而成刚强、对利他生厌等,以如理作意而制伏,对自己内心的种种不良之心进行严厉的治罚,此义在《宝积经》中以驯服野马的比喻已经宣说 [1] 。
如同为了养家育子从极微劣的财货起家不断增值升高而谋取盈利的商人一般,依靠自己所拥有的妙欲财富,通过布施而成办五种妙欲功德及受用圆满,尔后为一切众生发放布施、成办利乐,即是布施的修法。
如同染色师对各类衣物精勤浣洗并且再再染种种色一样,菩萨清净自己身语意的十不善业且广修十善,即是戒律的修法。
如同在成长过程之中尚未成熟的少年,因为行为不检而作出一些轻微的罪行,但父亲对他不仅不起嗔心反更以慈爱关怀,同样,具安忍菩萨面对众生以愚痴而造下各种罪行,非但不作危害、无有嗔恨,而且不断地增上修持悲心。
如同求火者摩擦草叶,在未起火前不断用力摩擦一样,(菩萨)在善根未圆满前,不会中途停滞,以大精进心恒时修法。
如同令保信人掌管宝库以及一切资产,彼虽可自由提取然无贪著自利而取一般,菩萨虽使胜行禅定学处未圆满者得以圆满,然对禅定无有贪染。
如同幻师以幻化咒语与缘起物聚和可化现出种种马象等有法,但幻师心知这仅仅是幻变的现象实际并不存在,同样菩萨虽成办诸波罗蜜多,然对一切所知法均了知其自性,依此智慧二谛双运而作修持。
如是对应比喻所宣说的意义,承许是菩萨如何修行。
常勤大精进,熟二令清净,
净觉无分别,渐渐得菩提。
以上所述如是具有恒常行持无量波罗蜜多的大精进故,对于圆满二资或成熟自他极为精勤而修持,此即是以无有烦恼所知垢染、三轮无分别的殊胜智慧,从资粮道开始直至十地究竟之间依次修行,定能入于无上菩提。
《大乘庄严经论·随修品第十四》释竟
[1] 《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二·普明菩萨会第四十三》云:“譬如善调马师随马悷即时能伏。行者亦尔。随心所向即时能摄不令放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