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丁一、前行(明信品等五品)分三

《大乘庄严经论释(未定稿)》 ︱ 弥勒菩萨.造颂︱全知麦彭仁波切.科判︱益西彭措堪布.译科并编释 ︱

教授品第十五

尔后,令修法增上的因即是教授与随示,故于此处宣说教授品。

戊三、教授与随示分四:一、如何求得教诫;二、对教诫如理作意;三、由此行道之相;四、教诫的深义

己一、如何求得教诫

行尽一僧祇,长信令增上,

众善随信集,亦具如海满。

聚集福德已,佛子最初净,

极智及软心,勤修诸正行。

自后蒙诸佛,法流而教授,

增益寂静智,进趣广大乘。

略释:菩萨尽一大阿僧祇劫不断修行,尔时长养信心令极增上。当信心增上时,一切众善也随之积聚,如是相续中的善根具足,如同大海水湛然圆满。如是聚集福德后,佛子得最初清净、多闻之极智、离盖障之软心、以调柔之心堪能勤修诸正行。从此以后,菩萨以等持力能于十方佛前得法流教授,由此增益奢摩他与毗钵舍那,于广大乘进趣深入。

藏译:

僧祇劫定生,信解令极增,

如以水满海,亦以众善圆。

如是积资粮,佛子本清净,

善知及善心,于修极加行,

尔时从法流,从诸佛得到,

止及大智故,得广大教授。

在胜解行地,经一大阿僧祇劫积累资粮,定能获得出世初地的果位,尔时对大乘道的信心能不断增上,如四方大河汇入大海般,依靠福慧资粮的诸善法亦令相续中的清净功德得以圆满,之后在世第一法位边际趣入无垢圣地。

如上所述,积累资粮的佛子在往昔多劫之中便已相续无染、持戒清净、广闻大乘深广之法并如实精通其义,且以相续不存五盖的柔软心趋入加行道修持,即是极加行。由于往昔积资已得圆满,故已具证悟初地智慧的因缘。此时可成就法流等持。什么是法流等持呢?即由安住某等持中,可于无量佛前闻受无量圣法的教诫,并能对其句义相续不间断地受持。如是利根人在资粮道便可获得法流等持,但也有某些补特伽罗到世第一法位方能获得的说法。当此等持成就时能使功德不断增上,安住法流等持的菩萨由等持力可于诸多殊胜善知识出有坏正等觉前,为获得一地圣者智慧之因——广大寂止与胜观智慧,获得数十万经典无量教诫的广大教授。

己二、对教诫如理作意分二:一、对教诫以思如理作意;二、对教诫以修如理作意

庚一、对教诫以思如理作意

想名 了句 思义 义知

1       2       3       4

法总 义求 ,六心次第起。

5       6

略释:如是已得教授之后,次应生起如理作意的六种心,即①根本心;②随行心;③观察心;④实解心;⑤总聚心;⑥希望心。与颂词对应如下:

①想名:即根本心,首先对经藏等法观察无有二义,唯是想名聚集而已。

②了句:即随行心,其次依照文句决定了知其差别与次第故。

③思义:即观察心,其次对于文义以心正思惟故。

④义知:即实解心,对于所思维之义如实了知故。

⑤法总:即总聚心,再将前面的种种法义归摄而总观故。

⑥义求:即希望心,对于彼义趣,寻求证悟其义。

藏译:(①根本心)

首先勤律仪,契经等之法,

抉择无二义,心住经等名。

求得教授之后,首先精勤持戒的菩萨对于经藏等十二部教法,即对能抉择显示无二取或远离有无的无二真如之义的经典,如《十地经》《楞伽经》《月灯经》等,心安住其名,也就是“此经名为如是”而作思惟,此即是根本心。

藏译:(②随行心)

由是如次第,观察句差别。

尔后,彼持戒者依次思惟经典的词句,从“如是我闻”开始到最后圆满之间的所有词句都细细思惟,全经品、颂、文字各有多少也详细观察,此称为随后观察或随行心。

藏译:(③观察心)

各别中如理,辨别彼之义。

此二句解释为“于经典各别之中”也未尝不可,然依坚慧论师的大疏则应解释为对各别意义如理思维。实际上,对经典的词句观察后,句义应如是如是而了知,而辨别所诠义与能诠句中,所谓“义”者,包括数、量、分别、各别分别四种。

①数:即五蕴、十八界、十二生处的数目。如色蕴可分为十处和法界一方的无表色,共十一法;受可分为由六种触所生的受等。总之,对异门义以计数而作观察。

②量:对于数目不增益亦不损减,决定数量,对彼体相各别衡量而思惟。

③分别:对于安立如是数目决定之法如安立色等之根据,以具足正量而寻思。

④各别分别:对以上三种内容的自相、总相分别观察思维。

总而言之,即是观察所诠义划分的数目、如数不增不减而衡量、以理观察如是安立此数目的理由以及对每一内容的自相总相分别辨别。

能诠字“A”等单独无法表示意义,但合字成词、连词成句、连句成段、合段成文,便可宣说所诠之义。如是文字具有无义与有义二种观察,此称为观察心。

藏译:(④实解心)

由定持彼义。

对各句义之相与意义的数量等及其分类与体相,以智慧无误地了知,即是实解心。

藏译:(⑤总聚心)

于法作总聚。

以此四种心对经藏等法的句义,不只是概略而是极详细地作抉择后,所谓于法作总结即是将所有的经典义作归纳,(心中决定)其要义唯是如此如此而作思维,如《十地经》广说十地的安立,一切均可归纳在十地中,故所有内容均可归摄于一个经名“十地”的所诠义中,如是归纳于根本心者,把一切内容归纳于一法中,称为归纳心(总聚心)。

藏译:

当得彼义故,由此彼发愿。

总而言之,在众多经典中虽然作广泛宣说,但有些宣说道的功德,有些宣说次第,有些宣说果,有些宣说所断等,此等虽然都应如实了知,但由领会到目前自己所应修持之法的精华要义唯在此点,如是而将实修关要归纳,如是对经典所说之义无疑惑时,对经典所说如十地等义,为使自己获得,瑜伽士生起勇猛的希求心,定要成就此种佛法的境界,称为发愿心。

以六种心如实作意经藏等教法之义,共有十一种作意。

唐译:

有求 有观 一味 止道

1       2       3       4

观道 二俱 拔沈 抑掉

5       6       7       8

正住 无间 ,于中亦 尊重

9       10              11

置心一切缘,作意有十一。

颂词中显示了十一种作意。即⑴有寻有伺作意;⑵无寻有伺作意;⑶无寻无伺作意;⑷寂止作意;⑸胜观作意;⑹二相应作意;⑺起相作意;⑻摄相作意;⑼舍相作意;⑽恒修作意;⑾恭敬作意。与颂词分别对应如下:

⑴有求:指有寻有伺作意,以意言相续观察诸法。

⑵有观:指无寻有伺作意,虽然无寻亦以意言相续观察诸法。

⑶一味:指无寻无伺作意,在远离意言的境界中相续观察诸法。

⑷止道:指寂止作意,仅缘诸法的名句。

⑸观道:指能观作意,仅缘诸法的意义。

⑹二俱:指二相应作意,能于一时同缘名、义。

⑺拔沉:指起相作意,若缘名心入于昏沉时能策励奋起。

⑻抑掉:指摄相作意,若缘义心入于散乱时能摄持不散。

⑼正住:指舍相作意,若心入于平等能安住于舍心。

⑽无间:指恒修作意,能依于正住修习不会废弃。

⑾尊重:指恭敬作意,能于修行过程中尊重名、义。

藏译:

由意言相续,所求别别察,

作意无所诠,一味而所伺。

颂中“意言”指的是意分别。

⑴以意识对名、义混淆而了知如是如是之义,即是分别意识,依靠分别意识对圣教的句义不间断地寻求并且思维观察,即是初禅未至定以及初禅普通正行的有寻有伺之心。

⑵无寻有伺则是初禅的殊胜正行以及获得二禅之心,这是坚慧论师注释中的观点。

⑶到入三禅与四禅正行时,寻与伺二者均无,故以意言的寻伺不能宣说,而于三摩地中一味而所伺。

以上有寻有伺作意等三者是心识体性的三种分类。

藏译:

法名此亦摄,当知为止道;

观道者当知,观察彼诸义;

双运之道者,当知摄彼二。

⑷(寂止作意)也可摄于六心中安住法名的根本心以及安住法句的随行心。所谓将全经之义摄入一法句中,比如将宣说般若经的众多句、义如《般若十万颂》等摄为“般若波罗密多”一法句中,应知即是寂止之道。

⑸将彼经之义以数、量等四种方法作观察,应知即是胜观之道。

⑹所谓止观双运之道,当知即是摄彼句、义二者,在止观未双运时,以寂止缘句,以胜观缘义;一旦二者双运之时,则于句义无有分别而一时能缘,以止观双运而作观修。

以上寂止作意、胜观作意、双运作意三者是从道的方面所作的分类。

藏译:

坚持昏沉心,而掉举当静,

由此所缘中,平等而住舍。

又以境可分三种相,即寂止相、起相与舍相。

⑺当心散乱掉举时,思维散乱与轮回的过失,令不外散,住心于内,称为寂止相作意。

⑻当心昏沉、怯弱时,观修胜观相作意,对佛陀与等持的功德或诸法的自相与共相作意,令心拔除怯弱而奋起。因为掉举与胜观相似,故以胜观不能对治,应以寂止作意对治;昏沉、怯弱、睡眠则与寂止相似,故应以胜观对治。总之,怯弱心以胜观相作意对治;掉举心以寂止相作意对治。

⑼远离怯弱与掉举的平等时,应安住此境界中不动摇,以舍相作意安住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