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二、于能诠大乘教断诤
《般若品释•净水如意宝》 ︱ 全知麦彭仁波切.撰 ︱ 益西彭措堪布.译 ︱
初于汝不成。
大乘师说:你说的“二前成此”不是必然的。这不是生来就在两人前成立的。当你刚从母胎里出生时,你不知道有什么《阿含经》,它在你面前成立是圣教吗?或者你才几岁,话都不会说时,你承许《阿含经》是圣教吗?
你说“大乘教没有‘二前成立’,就不是圣教”,那在刚才这些时候,小乘教也没有“二前成立”,也就不成立是圣教了。
对方说:这个我们不谈,我再说真实的理由。
第一、《阿含经》等有传承:是佛传给迦叶,再传给阿难等七尊者,一代代传到我们师父这里,他们不说妄语,确实是代代传下来的,所以有传承的根据。
第二、从义理上看,我们的三藏宣说了戒定慧三学。律藏宣说了调伏烦恼的戒学;经藏宣说了定学;论藏宣说了五蕴、四谛十六行相等有漏法、无漏法的自相和共相,如实地开示了诸法体性,因此宣说了慧学。这样的三藏宣说的是真实能成办解脱的三学,当然是圣教了。
何缘信彼典,大乘亦同具。
不然二许真,吠陀等成真。
大乘回应:你说的这些能成立《阿含》等是圣教的缘由或根据,我们大乘一个不缺地同样具足。
第一、传承:大乘教的甚深部分是由佛传给文殊、再传龙树等一代代传下来的。大乘教的广大部分是由佛传给弥勒、再传无著等这样传下来的。这是有传承的根据。
第二、大乘教的经律论三藏同样宣说了戒定慧三学,不但宣说了,而且更深、更广、更增上地宣说了。
不然,像你说的,只要两个人承许就成立是真实的教,那像吠陀等形形色色的外道门下,至少有两个人承认,由此这些教就全部是真实的教了!
大乘有诤故。
声闻说:《阿含经》等的声闻藏没有任何诤论,谁都是承认的。但你的大乘,诤论多得很。有诤的缘故,不可靠。
外与教有诤,教内亦互诤,
有诤故应舍。
大乘师回应:如果以“有诤”的缘故就成立不是圣教,就总体佛教来说,外教和佛教是有诤论的。比如佛教说无我,外教说有我,佛教说有前后世,外教说无前后世,这不是诤吗?第二、在佛教里面,像声闻十八部,很多方面都有诤论。
这样以外教和佛教有诤的缘故,整个佛教都不成立是圣教。而且,你们声闻十八部里互相有诤论,连你们的教也因为有诤的缘故,全部要舍弃了。
教本为比丘,彼亦难安住。
心有所缘者,难得入涅槃。
进一步说,圣教的根本是比丘,或者圣教的住世要依赖比丘。比丘有五种:名想比丘、自称比丘、乞食比丘、圆具比丘、胜义比丘。只有后两种是殊胜。按你的说法,后两种也不存在了。
怎么说胜义比丘不存在呢?“心有所缘者,难以入涅槃”,按你的说法,如果空性不存在,一切法就都是实有的,这样,原本全是实有的法,心就始终有对实法的所缘,就难以入涅槃了。起码,你的心里始终缘着有我,执我的心是息不下来的,贪嗔等也就止息不了;贪嗔等止息不了,业、苦就息灭不了,一分涅槃也不能得到。以这个道理,没有空性的话,就不存在息苦的道,因此就不会出现胜义比丘。
这一颂也附带说到了圆具比丘不存在。比丘戒要依靠仪轨来得到,仪轨源于佛说的律藏,如果按你所说“有诤就不是圣教”,那在受戒各方面的说法上,声闻各部有诤,以有诤的缘故,受戒所依的律藏就不是圣教而是伪教了,依于伪教怎么能得真实的戒呢?因此圆具比丘也不存在。
若断惑解脱,彼无间应尔,
彼等虽无惑,犹见业功能。
如果断烦恼就得到究竟解脱,彼阿罗汉断尽了烦恼,应当无间得到究竟解脱。事实上,彼等阿罗汉虽然没有了烦恼,但还见到他们身上有业功能成熟而受报,比如目犍连尊者被外道打死就是例子。这证明阿罗汉还被业系缚,并没有究竟解脱。
谓初无取爱,故定无后有,
对此,声闻说:虽然有余阿罗汉由于宿业还没有报完,有这些业力现象,但他心中没有最初的后有近取因——爱,所以决定不受后有。这就成立阿罗汉得到究竟解脱。
懂得十二缘起支就知道,取后有的直接近取因是爱、取、有这三支,其中爱是第一个,所以用“初”字表明。既然最初的爱断尽了,随爱生起的取和有也就无从生起,所以决定不造新的取后有的因,因此就说“故定无后有”。
此爱非染污,如愚云何无?
由受缘生爱,彼等仍有受。
中观师反驳:虽然十二缘起支中属于烦恼的爱在阿罗汉心中是没有了,但我要说的这个爱是非染污的爱,它就像阿罗汉还有愚蒙比如不了知遥远刹土的事那样,怎么会没有呢?原因是:由受的因缘,和无明结合,就必定生爱,彼等阿罗汉仍有受的缘故,不可能不生爱。
这一偈当中,“此爱非染污”是有法,“非染污”是断除疑惑,就是如果怀疑:“这是指染污爱吗?”就断疑说:不是染污爱。染污是烦恼的别名。“如愚”是比喻。“云何无”是立宗,反问:“怎么没有呢?”就是说“有”。后两句“由受缘生爱,彼等仍有受”是能立或理由。
这样,声闻又说:虽然有余阿罗汉是有这些,但当入无余涅槃时,五蕴相续已经完全寂灭,不但没有了色蕴,也没有了受想行识,应当成立究竟解脱。中观师回答:
彼有所缘心,犹于某中住,
诸离空性心,灭已复当生,
此如无想定,故应修空性。
阿罗汉并没有证悟一切法都是空性,他的心还耽著有、无等的所缘,因此彼有所缘的分别心就还在某些戏论中安住。像这诸多远离空性的分别心,虽然在灭尽定中暂时息灭,但灭后还会生起,这种情况就像无想定。也就是在阿罗汉相续中有生意生身的因——无漏业和无明习气地,而且没有生起它的对治——圆满证悟法无我的智慧,所以在出定时一定再次生起分别,现起意生身。
总之,没有空性就证不到三乘任何涅槃,所以求涅槃者应当修空性。
【于承许“由见四谛则断烦恼,如薪尽火灭般入于涅槃”,以上成立实无“不证空性而见四谛”。此外尚有它过,由见人无我仅断烦恼障,此非究竟解脱,若仅断烦恼即解脱,应成断尽烦恼无间解脱,许无系缚故。】
这一段是承上启下。“由见四谛”等一句是声闻的立宗。以上是针对前半句“由见四谛则断烦恼”,阐明四谛中的无我就是空性,绝不会有不证空性而见四谛的情况。“此外尚有它过”是发起下文,就是对后半句“如薪尽火灭般入于涅槃”再指出过失。“薪尽火灭”就是火因的木柴没有了,火就随之熄灭。比喻阿罗汉已经断尽了五蕴相续而入究竟涅槃。对此破除说:阿罗汉由现量见人无我只是断尽了烦恼障,这不是究竟解脱。如果断尽烦恼就得究竟解脱,那应成无间就获得究竟解脱,再没有系缚的缘故。
(“无间”两个字很关键,如果断烦恼就是解脱,那在断尽烦恼的同时,不必隔一个刹那,当下就得解脱,因为再没有了系缚。比如绑在身上的所有绳子全部断掉,那就无间而得解脱,不必要延迟一分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