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丁二、于能诠大乘教断诤

《般若品释•净水如意宝》 ︱ 全知麦彭仁波切.撰 ︱ 益西彭措堪布.译 ︱

【答:如是承许。】

声闻回答:的确如此,阿罗汉得到了究竟解脱。

【驳斥:虽无烦恼,犹见圣阿罗汉目犍连等宿业功能成熟,故有违害。】

反驳:虽然阿罗汉断了烦恼,但还见他身上有宿业功能成熟,所以安立阿罗汉得究竟解脱就有正理违害。

比如目犍连由前世骂母的业力成熟,被外道打死。还有阿罗汉曾经对母亲说粗语:“你去喝灰水吧!”后来他证果时得不到水,在干渴中死去。还有当年佛和父王见面时带口信的那位阿罗汉,也在王宫中被人砍杀而圆寂。像这些都是宿业功能成熟而遭苦报,不成立是究竟解脱。

这里是对“无间解脱”的驳斥。意思是阿罗汉在一段时间里还被业系缚,现起种种业报,当然不是无间解脱。

【回应:无此过失。虽于宿世惑业所引彼身上,见有业功能成熟,然后有初始近取因为爱,以无爱故,定不与后有连缚。】

对方说:圣者目犍连等由宿世业力成熟,是有这些受报的事。但不妨碍他得究竟解脱,因为取后有最初的近取因是爱、取、有三者中的爱,阿罗汉断了爱,当然不与后世连结。

附带一提的是:《释量论·成量品》在比较了爱和无明后,说取后有直接的近取因是爱。法称菩萨认为:虽然无明痴心也是后有的因,但让自己的心引生后有的直接近取因是爱。阿罗汉断了爱,所以不受后有。

这里对方也回答得很好:所谓受业报只是过去造业的果报,现在已经没有了取后有的近取因,因此就会在宿业报尽之后,得到究竟解脱。

【驳:尽管声缘罗汉不为惑业所引而与诸有连缚,然此并非如你宗所许似灯焰相续息灭般的寂灭,其上成就意生身的因缘和合具足,且无违品故。】

“尽管”和“然”是说“尽管是一分解脱,然非究竟解脱”,教他认清暂时解脱和究竟解脱的差别。当然阿罗汉不再被烦恼和业的力量牵引而和三有的种种生处连结,这是解脱了轮回。“然此并非如你宗所许似灯焰相续息灭般的寂灭”,就是你宗承许阿罗汉得解脱是五蕴在像油灯熄灭的寂灭界中没有了(小乘认为寂灭界是无为法,是实有的法),但这一点并不成立。“其上”一句是说出理由,也就是阿罗汉虽然没有凡夫四大微尘合成的身,但他心上成就意生身的因缘和合具足,又没有违品——圆证法无我的智慧,所以虽没有由惑业感召的身,但有从意化出的身。

【是何因缘?此阿罗汉相续中的爱,虽非以我执所生染污,然如非染污愚即你宗亦许有不知境、时隐密事等的愚蒙般,云何无有非染污爱?由此,以因——愚蒙不退故,其果分亦不退,即:“由受缘生爱”,彼阿罗汉亦有受故,如是以“因聚数量具足”之因得以成立。】

再说成就意生身的因缘是什么?就是阿罗汉心中还有非染污爱,意思是,这样的爱虽不是我执所生的染污法,但还是有非染污的爱,就像你们也承认阿罗汉有不知境、时隐密事等的愚蒙那样(不显是隐,不为自己所知是密。比如舍利子见不到母亲生在何方刹土,是不知道遥远的事。华杰施主请求出家,阿罗汉见不到他久远劫曾种过善根,是不知道久远的事。)。这样因上没有退掉愚蒙,果就不会退去,也就是“以受为缘生爱”,阿罗汉还具有受,受和无明结合,就生起非染污爱。像这样以“因聚数量具足”的正因得以成立。

(“‘因聚数量具足’之因”:“因聚”指因的集合,“数量具足”指生果的因缘全部都有了。“具”是具有,“足”是满足,一个也不缺少。最后的“因”是用以成立结论的理由。)

这个“因聚数量具足”要这样思维:通常,生果要很多因缘,如果只有一个因或部分因,不决定能生果。如果所需的因全部具足,又没有任何违品,又到了无间就生果的阶段,那是非生果不可!当然,“有因就决定生果”的说法是不对的,有因只是有可能生果,不是决定生果。但如果因缘具足,又没有违品,那就不只是有可能生果,而是决定生果。(比如产生灯光,要有灯泡、电线、电路、按动开关等因缘,如果这些因缘具全,又没有发生切断线路、损坏开关等的障碍,而且到了手已经按下开关的阶段,那就决定要生果,无法遮退。)

【也即是,未断无明习气地及彼所致无漏业、意生身、不思议变易死故,实非究竟解脱,细蕴相续也未断绝,由此才需从起点趣入大乘,未断极细所断也是由于未证未修圆满法无我故。】

“也即是”是进一步阐明。由阿罗汉没有断除无明习气地等四者的缘故,不是究竟解脱。无明习气地是指唯一由如来智慧才能断的极微细的习气,比如粪桶里的粪全部倒掉,但在粪桶上还有臭的气氛,比喻虽然根本烦恼和随烦恼已经断尽,但能作这些烦恼所依的习气还存在。由于这些习气能作障碍的所依,所以称为地。

其次,无漏业是指圣者的无漏思业。第三意生身是以无明习气地为因、无漏业为缘而生的果,虽然这不是有漏的三有业报身,但还是意的自性的身,比如净土中所得的身就是意生身。第四不思议变易死,舍弃意生身是这里说的死,比如阿罗汉起灭定而生在净土莲花中,就舍了前面的身,这是一种变易死。在经论上常说“不思议变易生死”,就是由无明习气地和无漏业所感的三界外的净土果报,是阿罗汉以上圣者的生死。由于妙用难以测度,叫做不思议。虽然没有色法形相的胜劣以及寿命的短长,但是虚妄的分别渐渐寂灭,证悟渐渐增上,有这样的迷悟迁移,叫做变易。“所致”就是后三者以初者为因而生。以有这四种的缘故,不是究竟解脱。

“细蕴相续也未断绝”,就是入无余涅槃的阿罗汉,虽然没有了色蕴,但其它细蕴都没有间断。“由此才需从起点趣入大乘”,就是由于细蕴相续凭小乘道无力断绝,由此就要趣入大乘道,从起点上进修。为什么阿罗汉没有断除极细的所断?原因是对圆满的法无我没有证悟以及悟后起修。

【对此,虽有释言:“应释为‘仅断现行烦恼即解脱’,不应释为阿罗汉”,然此唯是顺己所欲而说,因为:对方明明不许“仅断现行即解脱”,出此过失,应成无关;其次,印度诸释同以阿罗汉目犍连为例,正颜齐声而说,又是以理证成的论之大要,故不应泯没真义。】

“对此”就是对“若断惑解脱”这一句,上面解释为:阿罗汉虽然由断尽烦恼而证得圣果,但这不是究竟解脱,理由是目犍连受报等。

有些注解不是这样解释,他们说:印度很多注解解释为阿罗汉是不合理的,应当解释为:“只断现行烦恼即解脱。”但这不是寂天菩萨的本意,而只是随顺自己所欲的说法。原因是:对方自己明明不承许“只断现行烦恼就得阿罗汉解脱”,这样还给他指责过失,就成了无关。也就是,说过失要按对方自己的立宗来说,不是对方的立宗就不能拿来指责过失。而你们说:声闻(有法),应成仅断现行烦恼即得解脱,承许见四谛得解脱故。所立中的“仅断现行烦恼”,并不是对方所承许的,这样拿来说过失就成了毫不相干。

再说印度的这些本品注解都是举目犍连等的例子来解释。当然,不能因为是印度的注解就说一定正确,但这些是得到寂天菩萨口传、有近传传承的解释,而且解释得都一样,这足以作为证据。

加上这是以理证成的大关要,就是像上面我们说“若断惑解脱,彼无间应尔”,对方答:“是这样!”那就再破:虽然断了烦恼,但不是究竟解脱,因为“由受缘生爱,彼等仍有受”等等。这样以理证成的不是一般关要,而是“究竟一乘”这个极重大的关要。

总之,这是论主传下来的,又是印度注解一致解释的,又是以理证成的安立究竟一乘的大关要,所以不应当泯没它的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