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丁一、于自等离八法

《般若品释•净水如意宝》 ︱ 全知麦彭仁波切.撰 ︱ 益西彭措堪布.译 ︱

如是于自性空之一切诸事中,有何利养等的得、失呢?如是,有何敬事、轻凌呢?有何苦、乐呢?有何喜、忧呢?真实性中,以正理观察,于何境生贪?谁在贪著?若善观此存活世间 (世间分情、器两种,这里指有情) ,于此三有之处,云何死亡?谁为来世当生者?谁为前世已生者?谁为亲人、朋友?一切诸法皆如虚空。当如我 (指寂天菩萨) 般,以观察实相之慧受持后,远离世间八法。

所谓“自性空”,是指诸法本自是空的体性,不是由因缘的力量使得不空的法转变为空,所以经上说:“如来若出世若不出世,诸法自性本空。”总之,既不是由圣者的证悟使诸法的体性转变为空性,也不是由正理观察,使不空的法变为空性,而是诸法原本空性。

在这自性本空的一切因、体、果的诸事物中,有什么利养、恭敬、名闻等的获得与失去呢?有什么他人的恭敬、承事和轻蔑、凌辱吗?有什么身体的苦与乐呢?有什么内心的喜与忧呢?丝毫也没有啊!

真实性中以理观察:贪的人和贪的境也是没有的。这在上面“受念住”中已经解释过。如果善加观察一切存活的有情,谁在这三有的处所中死亡呢?并没有什么实有的有情死亡。而且有谁在来世将出生呢?有谁在前世已出生呢?谁是亲友呢?观察时也都了不可得。

“一切诸法皆如虚空”:由这样观察就认识到一切诸法都如虚空一样没有实法可得。

“当如我般”一句,就是应当如我寂天一样,以观照实相的智慧受持空义,而远离世间八法。

世间八法是一切顺逆境缘的总称,通常说是称、讥、毁、誉、苦、乐、利、衰,本论讲的是得、失、敬、轻、苦、乐、喜、忧,这两种解释大同小异,总的就是指顺境和逆境。那么怎样止息对世间八法的耽著呢?这有世俗谛的修法和胜义谛的修法,比如本论第八品——静虑品讲的就是世俗谛的修法,也就是通过思维顺境的过患和逆境的利益来止息对它的耽著。

顺境方面,比如我们在得到利养、恭敬时,心会不自觉地耽著在上面,这就是被顺境的风吹动了。这时就要思维耽著利养、恭敬有哪些过患,在认识到心耽著在上面有很大的过患之后,就能停止耽著;逆境方面,比如遭受衰败、讥毁、轻凌等时,心里会忧虑、气愤、不满等等,这又是被逆境的风吹动了。这时又要思维这些逆境能给自己带来哪些利益。在认识到这是极好的事之后,就欢喜了、乐观了,能一改以往忧伤、苦闷等的心态。

世俗谛的修法全靠自己的心如理作意来转变心态。多往好的方面思维,就是积极地在帮自己调整心态。比如说得到了利养、名誉,心会马上贪著在上面,如果这时候思维利养、名誉是毒药,受用它就像舔食刀刃上的蜜糖,暂时是有点甜头,接着就会受到割舌大苦,这样一警醒,就会停止它对利养、名誉的贪著。或者想到:如果我的心耽著在这上面享受惯了,那就跟人吸毒上了瘾一样,以后没得到时我就会心里不甘,为了求取到它,就会不择手段,造下各种罪业;或者想到:这样贪著会让我沉迷在享受中难以自拔,这会损坏我的出离心、损坏我修法的功德。又想到:一个人得多了荣誉,比如得到了很多奖、很多表扬时,如果没有防好自己的心,一次次地耽著在名誉上,就会养成很深的执著,以后在名誉受损或者得不到时,内心就无法平静,会产生极大的忧苦。利养也是这样,享受惯了,养成了习性,稍微差一点点就接受不了,所以耽著利养就是在埋下将来受苦的苦因。

像这样,理智地做过思维之后,就认识到贪著利养、名誉确实有很大的过患,如果不能制止贪著,就会导致自己堕落。这样就开始停止对利养、名誉的贪著。

逆境的方面,比如受到侮辱、打击、陷害,人就觉得苦闷、冤屈,心里无法接受,想不通就生起怨尤之心、报复之心或者自哀自怜的心念,像这些都是烦恼!我们学佛的人就要对治这些。

世俗谛中对治的办法,就是从积极的方面多想想逆境能带来的利益。比如我们身心受苦的时候,要想到现在这样受点苦能让我寻求出离,能让我对苦难的众生生悲愍心,能让我想到这是我以前造恶的报应,从而发起断恶行善的勇悍心、对以往造恶的忏悔心、对三宝的皈依心,而且这能成就我安忍的修行,像这样多想想受苦、受磨难的利益,就觉得受苦、受磨难是特别好的事,是特别难得的修行机会,就会心甘情愿地顺受,欢欢喜喜地领受。所以事情本身没什么好、坏的定性,关键要看你的心怎么看待它!

同样,遭受到别人侮辱打击等时,心里也会受不了,会想不通:为什么他老是为难我、跟我作对呢?我明明没做错事,他有意地刁难我,或者无端地侮辱我、欺负我,这时人就受不了啦!能在这时候换一下想法,就可以把心态转过来。就是以前只会想我被他伤害,现在能转过来想到其实我得到了利益。这个得利益的想法能有力地生起,就可以转变成欢喜的心态。

比如这么想:我的这位善知识有意扮演反面角色来磨炼我的心,让我成就安忍波罗蜜,就像乒乓球教练为了成就队员的球艺,对队员发出各种进攻一样,所以这是让我成就安忍波罗蜜的极好机会,我应当欢喜地接受考验。或者又从业果上想:这一定是我过去曾经伤害过他,现在果报成熟就受这样的报应,如果我能心甘情愿地顺受,就能很快消掉业障,所以我应当欢喜接受,况且遇到这样的逆境只要能安忍不动嗔,就能积累广大的福德资粮。像这样用佛法的道理做思维,观念就会转过来,会视侮辱、歧视等为求之不得的好事,这样连生欢喜都来不及,哪里会悲伤、哀愁呢?这时已经不认为是在受屈辱了,而认为得到了极好的修心机会,从而欢喜无量地去接受。

像这样,就是世俗谛中由思维过患和利益来转变自己的心态,让自己不陷在不良心态里面。事事能这样做积极地思维,就能远离消沉的心态。所以自己的心态要懂得怎么调整,会善巧地用佛法的道理做思维,就能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欢喜,就会让一切事都成为好事、值得欢喜的事,也就不会陷在烦恼中了。

而这里讲的是胜义谛的修法,叫做“等离世间八法”,因为已经认识了世间的顺逆境界都只是影像,现而不可得,所以就没有什么要取著、要厌舍的,这样无取无舍而放下,就是远离。比如恶骂的声音和赞美的声音都一样是空谷回音,毫无实义,但是自己的心迷惑时,就会认为前者不好、后者很好,随着就缘恶骂生嗔、缘赞美生贪;但是能识得这两者是一样的空谷回音,毫无实法可得,就不再著声音的相,赞美不生喜、恶骂也不生忧。

其它方面也是这样。财富多一点也是幻化,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少一点也是幻化,不必要为此而苦恼。我们在世间只是随缘度日,受用好一点就过得好一点,受用差一点就过得差一点,心里不去计较分别,这就是“平等远离”。

世间法说起来无非就是财富、名声、地位、衣食受用、别人怎么对待等等,而这些通通都是假相,没有丝毫实义。只是我们样样看得实在,心里特别在乎这些,才对着虚幻的影像不断地分别、执著,是这个实执奴役了我们,让我们日夜不断地奔驰、取舍,由此就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烦恼、苦恼。

其实把一切八法都看空了,认识到一切都只是空花水月般的幻相,就不再在上面攀缘、耽著,也就开始止息轮回了!其实并没有什么实有的苦、乐、喜、忧、成功、失败、这个意义、那个意义等等。所以这里很干脆,它是从根本上平等远离八法。“远离”,是说这世间的相只是虚幻的相,没有什么可取、可舍的,心放下来,就是远离。这不像世俗谛的修法,要从过患想转成利益想,或者从利益想转成过患想,来转掉不好的心态。这是见到空性之后,心里无取无舍、不做任何攀缘,所以叫“远离”。认识空性实在是修道的关要,我们就生活在此起彼伏的幻相当中,在这时候,如果不认识幻相的空性,心就会去追逐它,一直不停地追逐,世俗的生活也就是在不断地逐取肥皂泡,破了不知道是空的,还要追其它肥皂泡……如果知道这一切只是泡影,不管是好的泡影、差的泡影,都没有什么东西,然后任它幻起幻灭,心不去攀缘、耽著,就是“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