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丁二、别说各自体相分四

《宝性论释·善说日光(未定稿)》 ︱ 弥勒菩萨.造颂︱全知麦彭仁波切.科判︱益西彭措堪布.译科并编释 ︱

癸二、真如之喻义:

由于自性无变异,以及胜善及清净,

是故宣说此真如,与彼真金性相同。

如《般若经》云:“若佛出世若不出世,诸法法性恒常安住。”所谓心的自性看似与烦恼痛苦相连,然而清净光明实无迁变,由此称为真如。因为如真金的不变,在一切分位彼自性毫无迁变;如黄金的庄严,彼自性本善而殊胜;如黄金唯以垢秽而净,法界真如自性清净,所以宣说真如与真金之性相同。

癸三、种性之喻义分三:一、以喻显示二种性;二、由此获得三身之理;三、彼等与比喻对应。

子一、以喻显示二种性:

犹如地藏及果树,当知佛性有二种,

无始自性住种性,真实纳受胜种性。

如同不须新作、自性安住地下、具有无尽受用的宝藏,以及依勤作在园中渐次生起的果树,当知能生三身的佛种性也有两种,即无始以来自性安住的法界清净自性住种性,以及缘彼(自性住种性)依靠听闻等勤作重新真实纳受的善根,成为顺解脱分故而殊胜,彼是增上种性。

子二、由此获得三身之理:

承许依此二种性,获得如来三种身,

依于初者得初身,依于后者得后二。

承许依此二种性之因获得正等觉如来三身之果。彼亦,初者自性住种性以智慧资粮究竟而远离一切客尘障垢获得初者具有二种清净的法性自性身,依于后者增上种性究竟福德资粮,获得后二者相应远近众生 [1] 显现的报化身。

子三、彼等与比喻对应:

当知庄严自性身,犹如珍宝之佛像,

自性本来非所作,摄集功德宝藏故,

具大法王国政故,报身犹如转轮王,

唯是影像自性故,化身犹如黄金像。

当知,胜义自性身本来清净光明并具功德庄严,犹如珍宝所成的佛像,以自性本来安住、非是以勤作新生的所作法故,及十力等功德如无尽宝藏故。具有大乘深广法圆满的王政故,对清净圣者显现的受用大乘的报身犹如自在受用七宝、四洲的转轮王。依靠现前胜义身的功能在所化众生前显现的种种影像,唯是显现之自性故,在共同所化前显现的化身犹如黄金铸像。

己六、所说义以信心了知:

自生诸佛之胜义,唯是依信所证悟,

犹如日轮光晃耀,无眼目者亦不见。

本来任运自成非依他缘新生的无为法自生诸佛的法性胜义如来藏,是诸凡夫、声闻、缘觉、初发心菩萨唯一依于了义经和解释其密意的论典以信心信解的所证,因为不具见甚深真如的眼目不能如实现量证悟的缘故,犹如光明晃耀的大日轮无眼盲人也不能现见一般。

己七、认定所证空性:

此无任何所遮遣,亦无纤毫所安立,

真实正观真实性,真实见已即解脱。

具有分离之体性,如来藏以客尘空,

无有分离之体性,藏以无上法不空。

远离二边的空性自相如何呢?自性清净如来藏之种性胜义谛真如,于此,丝毫无有所遣的前际有的杂染过失,以本来远离一切客尘障垢是其自性故;如是,也丝毫无有重新所立的前际无的清净功德,以十力等诸胜义功德本来任运自成无分离的法性是其自性故。如是远离所境二边的真实义法界真如,以能境了知胜义的智慧真实现量见且入定观修串习究竟,以及以如实现量见真实法性的智慧渐次生起后,从所断客尘障垢中获得解脱。彼亦,见道位从见道所断障垢中获得解脱,修道位从修道所断障垢中获得解脱,究竟道位从一切二障及习气中获得解脱。

因此,于法性具有别别可分离的体相且能遣除的客尘障垢诸世俗有为法,如来藏以彼等空故,是远离有边;于法性具有不可别别分离的体相且不能遣除的自性胜义无上如来法,如来藏以彼等不空故,也是远离无边;互相相违故,也解脱有无二俱边,以此也解脱遮破彼二者的非二边,故是解脱二边或四边的空性,唯此是无颠倒之理。

己八、以彼等宣说之必要分二:一、以问答略说;二、其义广说。

庚一、以问答略说分二:一、提问;二、答复。

辛一、提问:

处处经说诸法空,如云如梦如幻相,

此中如来云何说,众生皆具如来藏?

犹如不坚且无自性的云、虽有感受然无自性的梦以及虽有种种显现然无自性的幻相,如是,在二转无相法轮的广中等 [2] 般若经中,处处广说从色法乃至一切种智之间的一切所知法虽现一切相而空无自性,然而,在此第三转法轮胜义决定《如来藏经》等诸多佛经中,正等觉诸佛如来的谛实语为何宣说一切众生的相续中本来具足如来藏法界自性清净光明任运自成法?前面说无、此处说有岂不相违?

辛二、答复:

心怯轻慢劣众生,执著虚妄谤正法,

增上我执五过失,为具过者断彼说。

无有此二者相违的过失,因为先前说无是为破实执,故说无客尘障垢,此处说有是为了五种殊胜必要,故说有法界如来藏。彼亦,若不宣说有如来藏,诸有情由于不知自具胜义如来,故想如我如何能修菩提,由此心生怯弱而导致不能勇悍入道的过失;由于不知他众也具胜义如来,故视彼等有情为下劣而心生轻慢不敬的过失;由不知自他平等具有胜义如来,故有将无自性非真实虚妄诸客尘障垢执着为有而增益的过失,以及本有与诸真实功德无别周遍一切的法界反执为无有而毁谤的过失;由不知自他自性在法界中平等,故自身执著增上我慢的过失。何者具有此等强力五过,为了使他断除此等,并为生起希求无上菩提之勇悍、于一切众生之恭敬、证悟客尘本无之般若、证悟有自性之智、了知自他平等之大慈,宣说一切有情周遍具有如来藏法性真如。

庚二、其义广说分二:一、二转法轮宣说空性之密意;二、此无上续典中宣说法界如来藏之功德。

[1] 远近众生:远者指凡夫、声闻等障重众生;近者指地上大菩萨。

[2] “广般若”指《般若十万颂》,“中”指《般若二万五千颂》,“略”指《般若一万八千颂》,“极略”指《般若摄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