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丁一、抉择三宝各自体相分三

《宝性论释·善说日光(未定稿)》 ︱ 弥勒菩萨.造颂︱全知麦彭仁波切.科判︱益西彭措堪布.译科并编释 ︱

丁一、抉择三宝各自体相分三:一、究竟皈依处佛宝之体相;二、佛所说圣教法宝之体相;三、持此法僧宝之体相。

戊一、究竟皈依处佛宝之体相分三:一、以赞叹说佛宝;二、别说彼义;三、广说彼等对应。

己一、以赞叹说佛宝:

谁无初中后三际,寂静自觉而证知,

既已觉悟令他觉,宣说无畏常恒道,

执胜智悲剑金刚,割截一切苦苗芽,

摧诸见林疑虑墙,如是佛陀我敬礼。

佛陀无有初际生、中际住、后际灭的有为法三相故,是无为法;寂灭戏论与虚妄分别故,是任运自成;如来不依其他、唯以各别自证智自觉自悟故,是不依他缘而证知;如是由具有此等三法自已成佛后现量证悟一切所知故,是智慧圆满;欲令未如是证悟的众生都证悟自己所证的境界而为彼等宣说不畏轮回并能现量现前不退转常恒法身的妙道故,是大悲圆满;如是执持如宝剑金刚杵般的智悲,依次以宝剑般的智悲割截如苗芽般能生后后刹那痛苦的近取蕴,以金刚杵般的智悲摧毁如稠林般的我执我所执等诸见所围绕的如坚固牢墙般的疑虑故,是力圆满。对于具足如是六法及二利究竟的佛陀,我恭敬顶礼!

己二、别说彼义:

无为法体任运成,不依他缘而证知,

具有圆满智悲力,具足二利唯佛陀。

前颂宣说佛陀所具有的六种或八种功德是:非以因缘生故,是具有无为法不迁变的功德;毫无勤作故,是任运自成的功德;自证自知故,是不依他缘证知的功德;具足此三相故,是智慧功德;安置他众于彼中故,是大悲功德;能遣除众生的苦因与苦果故,是具力功德;以彼本体分为六种。或者,以反体分为两类,前三种是自利圆满的功德,后三种是他利圆满的功德。若总摄一切而言,唯独佛陀具有八种功德。

己三、广说彼等对应:

非初非中非后际,自性故是无为体;

寂静法身自性故,应知称为任运成;

唯以各别自证故,不依他缘而证知;

证此三相故为智;宣说道故为大悲;

依于智慧及大悲,断除苦惑故为力;

以初三者成自利;末后三者成他利。

以先前赞叹宣说的彼等根据及其后所说的分类依次安立并作宣说,即是:佛非是初中后三际生住灭的有为法自性故,是无为法;是无余寂灭一切身口戏论及虚妄分别等勤作的法身自性故,称为事业任运自成;唯是以各别自证自生智慧的所证故,是不依他人宣说等缘而证知;证悟具足如是无为法等三种功德的法界于一切有情无有差别故,是具足圆满智慧;为引导所化众生并将他们安置于究竟地,契合机缘极明显宣说出世间正道故,是具足圆满大悲;具足圆满力之事业者,是以上述智慧与大悲二者能遣除诸有情痛苦的近取蕴以及其因一切烦恼故;其中,以前三种功德成就自利圆满,因为法界无为法任运自成是各别自证智的行境,并且断尽一切有漏贫乏、具足无漏大乐故,自利究竟;以后三种功德成就他利圆满,因为如同智慧照见所化界般由大悲趋入后,以事业也随欲能成就一切利益。

戊二、佛所说圣教法宝之体相分四:一、以赞叹说法宝;二、别说彼义;三、彼等摄于二谛之中;四、广说彼等对应。

己一、以赞叹说法宝:

非无非有非有无,亦非非有非无边,

不可思量离言语,各别自证及寂灭,

无垢智慧具光明,能破一切攀缘境,

贪欲嗔恚愚痴暗,如是法日我敬礼。

圣法——法界真如自性胜义谛在各别自证的境界中具有故,不堕断无边;世俗客尘诸法从本以来无生故,不堕常有边;彼等不是别别异体遮另一者故,互相相违故,也不是有无和合的二俱边;由不成立有无二俱故,破除有无二俱之外的非二俱边也不可思惟衡量,是故从四边戏论中解脱;以能表名言不可言说并真实超越语言境界故,离能诠词句;以比喻及比量等无法抉择并超越分别心的境界故,唯是诸圣者各别自证智之所证,因此不可思议;寂灭轮回根本的业惑二者故,是不二;寂灭其因的非理作意故,无分别。彼等都是灭谛所摄。以无有根本烦恼及随烦恼习气的障垢故,是清净;以具足远离所知障的一切种智光明故,是显现;以尽断于一切所缘境中悦者生贪、不悦者生嗔、中品者生痴的如黑暗般的一切烦恼故,是对治。以三种义成为如日轮般的圣法,彼等为道谛所摄。我恭敬顶礼!

己二、别说彼义:

不思不二无分别,清净显现对治故,

何法依何离贪欲,具二谛相是为法。

前颂宣说了法宝所具有的六种或八种功德,即是:以名言与分别心不可思议的功德,无业惑二者的功德,无彼等之因非理作意的功德,清净烦恼障的功德,显明(所知)智慧光明的功德,遣除三毒烦恼的对治功德,以本体分为六种。或者,以反体分为两类,即前三者果之“何法”是离欲之灭谛,以后三者因之“依何”是能离欲之道谛。具有涅槃二谛体相的八种功德者,即是圣法。

己三、彼等摄于二谛之中:

远离贪欲自性者,灭道二谛所摄取,

如其次第彼等亦,应以三三功德知。

所谓离欲的自性是圣法,彼由离欲之果的灭谛及能离欲的道谛所摄。如其次第,应知彼等二谛依次以不思、不二、无分别三种功德宣说了具有二种清净的灭谛之义,由清净、显现、对治三种功德宣说了能净的道谛之义。

己四、广说彼等对应:

不思量故无言故,圣者自证故不思,

寂故不二无分别,净等三者犹如日。

以先前赞叹宣说的彼等根据以及其后所说的分类依次安立并作宣说,即是:所得究竟灭谛法者,执著有、无、有无二俱、非二俱四边的寻思分别不能思量故,非是声音、名言、词句等言说境界故,是圣者入根本定各别自证智证知故,由如是三种根据,以世间分别心不可思议;寂灭有漏业及能引生彼者的烦恼故,是不二;寂灭彼等之因的非理作意故,是无分别。如《不增不减经》云:“舍利弗,如来法身清凉 [1] ,以不二法故,以无分别故。”;能得此法身之因是见修道的功德——清净及“等”字所摄的显现与对治,当知此三相由三种相似故,犹如日轮,彼亦,与日轮的清净相似者是远离随烦恼的障垢,与能显色法相似者是能照见一切所知相,与对治黑暗相似者是能对治见真如的一切障碍的缘故。

戊三、持此法僧宝之体相分三:一、以赞叹说僧宝;二、彼等功德摄于二种之中;三、广说彼等对应。

己一、以赞叹说僧宝:

此心自性光明故,照见烦恼本无实,

真实证悟诸有情,无我真实际寂静,

见众如来常随逐,具有无障净智者,

见众清净遍无量,如是具慧我敬礼。

彼不退转菩萨已现量现前对治法的自性光明故,照见所断烦恼本体本来无生。从菩萨真实证悟一切有情自性无有人法二我之际或法界寂灭戏论的角度,是如所有智,从见法性正等觉如来法身周遍随逐于一切有法众生的角度,是尽所有智。彼等亦,如其次第于境著碍之障无有的智——出世间智具有的角度,具有了知一切有情之法界清净及彼于无边有情周遍的能境故,具足于一切所知智见清净,因此成为一切众生殊胜的皈依处。于彼,我恭敬顶礼。

己二、彼等功德摄于二种之中:

如所尽所各别证,智慧见者清净故,

具慧不退之僧众,定具无上之功德。

前颂宣说僧宝所具的两种功德,即是:缘如是本具的所境法性真如后,诸圣者与其他不共的内各别自证智之见以著清净故,是如所有智的功德;缘所境有法一切有情周遍具有法性后,诸圣者与其他不共的内各别自证智之见以碍清净故,是尽所有智的功德。由具有彼等故,于正觉大菩提不退转的具慧菩萨僧宝决定超胜声缘,故具有无上智慧的功德。 己三、广说彼等对应分四:一、广说证悟如所有法之功德;二、广说证悟尽所有法之功德;三、宣说彼等清净;四、宣说彼是一切众生之殊胜皈依处。

庚一、广说证悟如所有法之功德:

众生寂灭之法性,证悟故为如所性,

彼亦本来清净故,烦恼本来消尽故。

以各别自证智现量证悟一切有情之心是本来寂灭戏论的法性故,称为如所有智性。彼亦,由证悟心的本体是极为清净光明故,由证悟彼客尘烦恼以本来无生而消尽故。

庚二、广说证悟尽所有法之功德:

所知究竟证悟心,现见一切有情众,

具有遍知法性者,是故具有尽所性。

以证悟所境一切所知有事及彼究竟真如的出世间智慧心,现量照见一切有情周遍具有一切种智的法性如来藏,亦即以各别自证智现量见,故是具有尽所有智。此见者从一地开始生起,已证悟法界遍行义故。

庚三、宣说彼等清净:

如是证悟之彼者,依于各别自证见,

无垢法界无著碍,是故彼等为清净。

如是以如所有智与尽所有智证悟出世之道,即是以不共于其他的诸圣者各别自证智照见,彼亦,由转入周遍一切的自性无垢法界故,无烦恼之著,以及证悟彼者周遍一切所知故,无所知之碍,是故彼等二智观待仅见少分的智慧也是极为清净的。

庚四、宣说彼是一切众生之殊胜皈依处:

智慧见者清净故,佛陀智慧无上故,

不退转众之圣者,是诸有情皈依处。

以如所有智与尽所有智见所境以著碍清净故,邻近佛陀无上智慧故,现量见法性且于正觉菩提不退转的诸圣者是从痛苦中救度众生的皈依处。

[1] 清凉:即寂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