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庄严经论颂科判
《大乘庄严经论释(未定稿)》 ︱ 弥勒菩萨.造颂︱全知麦彭仁波切.科判︱益西彭措堪布.译科并编释 ︱
大乘庄严经论复习题 (一)
一、缘起品
1、解释论名。
2、略释颂词“义智作诸义,言句皆无垢,救济苦众生,慈悲为性故,巧说方便法,所谓最上乘,为发大心者,略以五义现。”,在这一颂中哪些方面分别体现了弥勒菩萨四无碍解的成就。
3、五义与五种譬喻是如何对应的?
4、依照全知麦彭仁波切的解释,譬喻中五种得欢喜,各表达了什么内容。
5、开宝箧的比喻在本论菩提品中亦明显出现,为何将其与圆成证得的内容相对应。
6、大乘经典本为佛所宣说,自性具足功德,有何必要再造论作庄严呢?
7、名词解释:梵行四德
8、以喻义结合的方式解释颂词“譬如饮药苦,病差则为乐,住文及解义,苦乐亦如是”。
9、解释颂词“譬如难事王,因事得威力,如是难解义,因解得法财”,其中“难事”与“因事得威力”各说明了大乘修行的什么特点?
10、解释颂词“譬如见生宝,不别则不爱,如是闻妙法,不觉亦不喜”。
大乘庄严经论复习题(二)
二、成宗品
1、以哪八种理论成立大乘法为佛所说?
2、若有人发难:“仅以佛未授记,不能决定大乘为不颠倒。”你应如何回答?
3、声闻乘认为,在同一声闻乘中,上根者能堪忍轮回痛苦,于三大劫中串习修持而成就佛果,因此除声闻乘外不会有单独的大乘法存在。对于他们的观点,你应如何驳斥?
4、解释颂词:有依及不定,缘俗亦不普,退屈忖度人,宁解大乘义?对于颂词中的“有依”、“不定”、“缘俗”、“不普”分别解释。
5、从所证智慧与所积资粮两方面,说明大小乘修行之间的差异。
6、导致怖畏大乘法且进而舍弃的原因何在呢?
7、解释颂词:无异即互无,有异即险处,无譬种种说,绕说当门说,非有如文义,诸佛甚深体,聪慧正观人,应知不应怖。
8、若有人认为“虽经观察但仍不能生起信解”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对此你应如何回答?
9、解释颂词:不解解不深,深非思度解,解深得解脱,诸怖不应尔。
10.在颂词“由小信界伴,不解深大法,由汝不解故,成我无上乘”之中,为何说“由汝不解故,成我无上乘”?
11.毁谤大乘法的罪过重大的原因何在?
12.通过本品的学习,谈谈应该以何种态度来看待大乘法门?
三、皈依品
1、以哪四种差别,大乘皈依超胜小乘?
2、大乘的皈依所具的四种一切遍差别,各是哪些?
3、大乘菩萨的殊胜誓言具有哪些殊胜差别?分别解释。
4、通过转轮王子善生、降生后具有超常之相以及具有四种特法的比喻,说明具有殊胜誓言的菩萨的不共之相。
5、以大臣喻,说明菩萨所具的四种功德。
6、解释颂词:福德及尊重,有乐亦苦灭,证乐证法阴,习尽有灭舍。
7、大乘皈依超胜二乘的原因是什么?相应于地道阶位,作详细的解释。
8、解释颂词;希望及大悲,种智亦不退,三出及二得,差别有六种。
9、分别解释皈依之自性、因、果、业、相应以及品类。
10、以大乘见解作皈依,具有何等大义?
四、种性品
1、所谓“存在种种不同的种性”,应当如何理解呢?
2、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大乘种性最胜第一?
3、解释颂词:性种及习种,所依及能依,应知有非有,功德度义故。
4、请描述大乘种性的相貌。
5、分析决定种性与不定种性的差别。
6、说明具有种性而不修行的过失。
7、解释颂词:功德亦四种,虽堕于恶道,迟入复速出,苦薄及悲深。
8、结合黄金比喻说明大乘菩萨种性的功德。
9、结合珍宝比喻说明大乘种性的功德。
10、对于不具种性,进行具体分析。
五、发心品
1、说明菩萨发心所具有的四种大,以缘二义,对菩提心下一定义。
2、以地之分位,对菩提心分类,且作解释。
3、解释颂词:大悲与利物,大法将种智,胜欲亦大护,受障及增善,福智与修度,及以地地满,初根至后竟,随次解应知。
4、有哪两种方式能获得菩提心?试分析其差别。
5、名词解释:四力发心
6、以何因缘,菩萨于初地产生殊胜欢喜?
7、分别解释胜义菩提心具有的六种殊胜。
8、如果远离菩提心,则会失坏哪四种安乐?
9、为何登地菩萨不怖畏轮回的痛苦?
10、为何菩萨安住于轮回之中不会失坏善根?
11、以喻义结合的方式解释颂词:自严及自食,园地与戏喜,如是有四事,悲者非余乘。
12、解释颂词:极勤利众生,大悲为性故,无间如乐处,岂怖诸有苦。大悲恒在意,他苦为自苦,自然作所作,待劝深惭羞。
13、为何菩萨须百倍精进?
六、二利品
1、从大依、大行、大果三方面说明菩萨修行的殊胜。
2、具体说明菩萨对三乘种性的众生所作的十三种利他事业。
3、解释颂词:不倒及不高,无著亦通达,能忍及调顺,远去亦无尽,应知此八义,成就彼十三。
4、说明菩萨修行超越凡夫、声闻的殊胜之相。
5、说明在一切无记威仪中,大乘是如何善巧转为道用的?
6、为何菩萨在利他时,能不厌众生的邪行?
7、解释颂词:胜出与寂静,功德及利物,次第依四义,说大有四种。
七、真实品
1、说明遍计所执、依他起与圆成实既非一体,亦非异体。
2、为何说胜义圆成实非生非灭、非增非减、非染非净?
3、以理推断遍计我与俱生我均不成立。
4、倘若无我,如何承许众生的束缚与解脱呢?
5、解释颂词:云何依我见,不见苦自性,迷苦及苦者,法性与无性。
6、具体说明在见胜义真实性之前,资粮、加行道的修行次第。
7、解释颂词:缘佛善成法,心根安法界,解念唯分别,速穷功德海。
八、神通品
1、名词解释:天眼通 天耳通 他心通 宿命通 神足通 漏尽通
2、如何获得大乘菩萨的殊胜神通?
3、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大乘菩萨神通之果超越了声闻缘觉。
4、写出大乘菩萨的六种作业,并逐一解释。
5、解释颂词:成熟众生力,诸佛所称誉,发语无不信,如是说相应。
6、写出神通之分类。
7、大乘菩萨的神通具有哪三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