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丁二、法无我分四

《般若品释•净水如意宝》 ︱ 全知麦彭仁波切.撰 ︱ 益西彭措堪布.译 ︱

谓彼即余乐,细亦乐一种。

对方又改口:确实生起大乐时没有苦的感受,但这是细苦没发出力量,就被大乐转掉了,转成大乐外的一般乐,也就是领受一种细乐的相,实际上它的体性还是苦!好比一块白玻璃用红染料整个涂红时,红色盖住了玻璃的本色,使它显不出来,显现成了红色的相,但里面不是没有玻璃。意思是“本质是玻璃,外现是红色”。同样,细苦的力量发不出,被大乐转了之后外现的是细乐的相,但体性还是原来那个苦性。

中观师说:“细亦乐一种。”意思是,你不必多费口舌,现在你说的细乐实际就是乐的一种,什么时候也不是苦。虽然你煞有介事地说:“有两种一般的乐:一种是体性是苦、外现为细乐的乐;一种是体性是乐、感受轻微的乐。”这只是你的幻想而已,实际上不存在。为什么呢?就抓住一句——“苦乐体性是相违的”,心正在乐的时候,哪里有苦呢!绝没有苦。所以不必分什么苦性的细乐、乐性的细乐。根本就没有两种体性,只要感受上是乐,就都只是乐的体性。在乐上还能分苦性乐性吗?心的感受是乐就只是乐性,不是苦性。

若生违缘故,苦受不现起,

他又说:这时是生起了违缘——强大乐的缘故,所以苦受不具因缘就没有现起。意思是说,这时生起了很大的乐,在听到别人骂自己时或者受用差一些时,都不会现起苦受,因为心处在很乐的状态中,生苦的因缘不具备。

岂非成立受,以分别耽著?

中观师说:这岂不是成立了苦乐不在境上存在,而只是以内的分别心耽著苦乐?这意思是说,境上没有苦乐的自性,如果有苦乐的自性,那在任何情况下受用它都应当有苦受或有乐受。但现在你说因缘不聚时就不现起苦,可见苦不是安住在境上。这只是具足生苦的因缘时,受用它就现苦的感受;不具足生苦的因缘时,就不现苦的感受,而现其它感受。这样就见到境上没有苦乐的自性,苦乐只是内心随缘幻变的感受。

所谓的随缘又是指什么呢?就是自己的心没有起耽著或计执之间,在内外的境上并没有苦乐的自性安住。苦乐就只是自心的幻变而已。换句话说,只是按内的分别心这么耽著、这么计执,就相应地变出感受。

比如:辣椒上有没有苦性或乐性呢?实际是没有的,如果有苦乐的定性,为什么不同的人吃了生起不同的感受?江浙一带的人喜欢吃甜,他们吃辣椒时很难受,四川人吃了却很舒服。如果辣椒上实有苦或乐的自性,谁吃了都应当起苦的感受或起乐的感受,但各人的习气不同,受用的感受就不同。可见辣椒上没有苦乐,是按人心怎么耽著,就怎么变现感受的。

又像过去60年代的服装,当时人们穿了觉得很舒服,但让现在的年轻人穿就觉得难受。服装上有没有苦乐的自性呢?根本是没有的。这是人内心的耽著或想法不同,导致穿在身上有不同的感受。按这样观察就会明白:境上没有实有的苦乐安住在上面。这样认为实有苦乐,而为着它辛勤地劳作有什么意义呢?不是盲目冲动吗!我们总以为境上实有苦乐,所以千方百计地舍它、求它。总是想:要创造什么条件或营造什么气氛来得到某种乐、舍去某种苦。这就是处在迷乱当中。

故于彼对治,此观串习修,

“彼”是指耽著实有苦、乐之后,取舍的分别相续不断的状态。这其实是凡夫身上都有的狂乱大病,发病的原因是误以为实有苦可舍、实有乐可取,病的状况是舍苦求乐的分别一直相续不断。比如现在人吃的、穿的、用的、住的,总在不断地换花样,认为这样做有实有的乐可以取到,有更好、更大的乐可以取到,为此就日夜不断地妄想分别,这种分别就像瀑布水那样相续不断。以这种作用力,就使得人一直马不停蹄地追逐求取,这就是非常严重的实执病。现在怎么医治呢?要治这个病,先要认识发病的原因是心里耽著实有苦要舍、实有乐可得,基于这一点才使得舍苦取乐的分别相续不断。现在医治的方法首先要开正见。就是对苦乐要有重新的认识,见到苦乐只是从自己心中幻变的假相,认识到它的不实有,之后就不再认为有能抓到的实有的乐、有要舍开的实有的苦,心就会渐渐歇下来。

总之,流转是因为执著苦乐实有,所以就不断地起舍苦的心、取乐的心,串习成非常坚固的习气。还灭就是串习苦乐不实有,停下向外舍苦、取乐的心。以前面的串习力,会使你不断地追逐求取;以后面的串习力,会止息你的狂心。

观察田生定,乃为瑜伽食。

按上面这样观察,它就像一处肥沃的良田,能从中出生美好的庄稼。好的庄稼受用之后就能长养色身、使心欢喜满足。同样的,通过观察受无自性而且串习,就会出生入定在受无自性义当中的禅定,这样的禅定就是瑜伽士的美食。为什么说是美食?因为受用它能得到离贪的乐,而且长养了悟无自性的智慧之身。

以前一直处在舍苦取乐的虚妄分别当中,现在知道苦乐只是心的幻变,就对此无取无舍,就是对幻变的苦乐既不去执取它、也不厌舍它,心里一点不粘著,这就是离贪。有贪就苦,又要去取什么、又要去舍什么,都是心上的紧张没有放松。等看清了没有实有的苦乐,心就放松了、离贪了,就得到乐了。同时这样入定在见到受无自性当中,能长养了悟无自性的智慧身。

己二、观察受因

分二:一、观察真实中无触;二、由此成立胜义中无受。

一般认为:舌头是真的触到了美味,就是由这个触发起了乐受!或者手真正触到了荆棘,由这样接触就生起了苦受。这样是由真实有触,来成立真实有受。

以下是从反面破除这种世间情见。首先是以正理观察真实中没有触,也就是既没有根境相遇和识境相遇,又没见到有根、境、识集聚,这样在见到没有触时,就会明白由触发起的受也只是虚妄的现相,真实中了不可得。

一、观察真实中无触分二:(一)不成立“相遇而触”;(二)不成立“根境识集聚而触”。

所谓的触,通常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认为两个法相遇就叫做触,这包括“根境相遇”和“识境相遇”两种情况;另一种是认为根境识三者和合而取境,叫做触。如果观察到真实中既不成立两者相遇而触,也不成立根境识集聚而触,那就会认识到“触只是虚妄的现相,并不存在实有的触”。

(一)不成立“相遇而触”分二:1、不成立“根境相遇”;2、不成立“识境相遇”。

1、不成立“根境相遇”分二:(1)略说;(2)断诤。

(1)略说

设问:有境根与境色等义彼二为有隔为无隔?若许前者,根境二者岂能相遇?有隔即不容相遇故,如东山与西山。若许彼二无隔,也应成一体。如是,以何有境遇于何境,如眼不可能自遇。

小乘宗认为根是微尘积聚的体性,不像唯识宗以上认为根是心识的体性。这里是在破小乘,所以着重观察微尘体性的根和境是否相遇。

中观师说:你们不认为“胜义中是离四边或离一切戏论的空性,世俗中不观察时是依因缘和合而显现”,你们承认根和境是色法,这样根和境是有间隔,还是无间隔呢?如果承许有间隔,这是不可能相遇的,就像东山和西山有若干距离,就没有相遇;如果承许无间隔,也应当成为一体,既然成为一体,是以哪个有境相遇哪个境呢?就像眼睛不可能碰到自己,手指不可能接触自己,因为是一体的缘故,分不出能遇和所遇两部分,因此成立不了相遇。总之,不论根境是有间隔还是无间隔,都无法成立相遇。既然成立不了相遇,就不存在“相遇而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