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丁二、法无我分四

《般若品释•净水如意宝》 ︱ 全知麦彭仁波切.撰 ︱ 益西彭措堪布.译 ︱

又说:现量取到了实有的所知或所量故,成立有识。

实事师又说:并不是只有由心识来证实“心识真实存在”,可以由“现量取到了真实存在的所知”来证成真实有识。

比如:现量取到了真实存在的红色,就证明真实有眼识;现量取到了真实存在的香气,也证明真实有鼻识。这样就是由“现量取到了所知”证成真实有心识。

问:依何者成立有所知呢?

问:你依据什么成立真实有这些所知呢?

答:依据识!心、境彼此以一者成立另一者。

回答:我是依据识来成立有所知的。总之,心和境是互相证成的。

比如看见眼前这一页书,“有眼识”和“有这一页书”是彼此证成的。也就是:怎么成立有这一页书?因为有对它的了别。怎么成立有眼识?因为有了别到的这一页书。

又比如舌头尝到了菜的麻辣,舌识和麻辣也是彼此证成的。也就是:怎么成立有麻辣的滋味呢?因为有对麻辣的了别。怎么成立有舌识?因为有了别到的麻辣。或者:耳朵听到乌鸦在叫,耳识和乌鸦叫也是彼此证成。怎么成立有乌鸦叫呢?因为有对乌鸦叫的了别。怎么成立有耳识呢?因为有了别到的乌鸦叫声。

像这样,就是“因为有了别它的心,所以成立有境;因为有所了别的境,所以成立有识”。

以下分两段破斥:1、“观待有”并非“自性有”,因此胜义中无心无境;2、以“父子喻”显示心境不能彼此证成。

1、“观待有”并非“自性有”,因此胜义中无心无境

破:此“有”并非以自性成立,彼此一者观待另一者而有,犹如长、短。因此,立一者时另一者不能为喻,尚未成立故。以此胜义中当无二者。

“由一者成立另一者”这样的“有”,并不是以自性成立的“有”,这样观待另一者而成立的“有”,就像长和短一样。也就是这只是观待其他法而成立的,因此不是本自成立的,也就没有独立的自体,不是实有的。所以心境二者当中,在安立一者时不能以另一者作根据,因为另一者的实有还没有证成。这样以“两者观待而有”就得出胜义中没有心、境二者。

长、短的比喻是说:“长不自为长,观待短为长;短不自为短,观待长为短”。单单自己无法成立长、短,只有观待另一个法才能安立长、短。比如说:树自己不成立是高或矮,相对小草是高,相对大楼又是矮,所以树的高矮是相对安立的。进一步,高矮的程度也是相对安立的,相对人,树是比较高;相对蚂蚁,树是特别高;相对大楼,树是比较矮;相对一万米的高空,树是特别矮。所以在树自己身上并没有真实成立的高或矮。长短只是观待而立的,不是自己成立为长短,所以胜义中得不到长、短。想一想,长、短只是心假立的,怎么可能在真实中存在呢?原本没有长、短。

同样“心不自成心,观待境成心;境不自成境,观待心成境”。也就是:观待是什么样的境,才成立是什么样的心;观待是什么样的心,才成立是什么样的境。在这之外,不是不观待境而自己成立是某一种心,也不是不观待心而自己成立是某一种境。

下面再举例讲讲这两层道理。先讲“心不自成心,观待境成心”:

比如你在电影院里看电影,当时生什么样的心完全观待看什么样的影片,电影里显现了什么人物、情节、声音,就生什么眼识、耳识和意识。这些心不是不观待境而自己成立的。当时生的心完全是观待境而发起的,没有离境独自成立的心。当时放的是喜剧片,就生起一系列观待它而生的心;放的是恐怖片,又生一系列完全不同的心。就在放同一部影片期间,每刹那的境不同,每刹那的心也就不同。所以心只是观待境而有的,不是以自性成立。

又比如进一家饭店吃饭,在吃饭当中会生什么心完全观待境。也就是进的是哪家饭店,里面什么环境,坐在什么座位上,见到什么人,听到什么声音,点什么菜,再怎么品尝。这期间刹那刹那生起的眼、耳、鼻、舌等识,完全是观待境界而决定它的内容。换在另一家饭店,见到不同的色、声、香、味、触,发起的就是另外一系列不同的了别。所以说“一番境界一番心,依缘幻现心无实”。

接下来讲解“境不自成境,观待心成境”:

比如,印度的恒河是什么样的境呢?有没有不观待心而自成的恒河?这是没有的。人的心见到是河水,饿鬼的心见到是脓血,天人的心见到是甘露,观待不同的心就现不同的境,所以心外没有自己成立的恒河。从反面想想,如果恒河是自性成立为水,那任何众生在恒河前都只见到是水。实际上,众生的心不同、所见的境就不同。可见境不是自有自成的,而是观待心成立的。

又像古代的孝子“孟宗”。有一年冬天,他父亲生病,孟宗就去找竹笋。找不到就抱着竹子哭,结果竹笋生出来了。还有越王把一杯酒倒进河里,三军将士喝了河水都醉醺醺的。又有李广小时候没有了父亲。他问母亲:“我父亲在哪里?”母亲说:“你父亲以前被老虎伤了。”李广带着弓箭去捉老虎。进到山里,天快黑了,他见眼前像是老虎,挽弓就是一箭,箭直接射入“老虎”,连箭羽都射进去了。等到近前一看,是一块大石头。

想一想,冬天哪来的笋呢?如果境是离心自成的,那孟宗抱的是没有笋的竹子,念“笋”的心再强也不可能现出“竹笋”。所以这竹笋不是自有自成的,是观待孟宗的心识变现的。再说李广的心当时认为眼前是一只老虎,所以才一箭射入,等看到是大石头时,再想射入就不可能了,因为心前现的是坚固的巨石。总之境是观待心而现的,毫无实有。

这样心和境互相观待而有,不是本自成立的有,因此都不成立实有。所以安立二者中的一者实有时,不能以另一者作根据。(比如安立眼识实有时,不能以真实有色法的境作为根据。安立色法实有时,也不能以真实有眼识作为根据。就像梦中现的心和境都是虚妄的,所以不能说:梦中真实有山,因为梦中的识看到了。也不能说:梦中真实有品尝山珍海味的心,因为梦中有所尝到的山珍海味。)

2、以“父子喻”显示心境不能彼此证成

譬如无子则无父,无施设父故。如是非父,子复从何而生?无因故,二者都不应理。

这是说,没有孩子的话,就施设不了父亲;没有父亲的话,孩子从哪里来呢?不观待父亲这个因,孩子不能独自成立。这样说有父亲和孩子就都不合理。

如同“无施设之子,则其前无父”,如是心境二者中,所立一者不成,如子;彼前能立另一者不容有,如父。以此最终将无心、境二者。

“孩子”指所立,“父亲”指能立。对方说:“境是实有的,因为有了别的心”;“心是实有的,因为有所了别的境”。“父子喻”表达的是:境还没成立实有,哪里成立心实有呢?心还没成立实有,哪里能用来成立境实有呢?换过来说:心还没成立实有,哪里成立境实有呢?境还没成立实有,哪里能用来成立心实有呢?

总之,针对实事师说的“心境互相证成”,中观师破斥:“如果是观待而有,那就不是实有,也就不能互相证成。”就像没有施设父亲的孩子时,就没有它前面的父亲,同样,如果心和境彼此观待成立,那所立的一方还没成立实有时,能立的一方就没成立实有,也就无法用它证成所立。

比如说:眼前的高山形状是真实有的,因为有对它了别的眼识。但高山的形状还没成立实有时,怎么成立有对这个形状的了别呢?这样眼识还没成立真实的话,怎么由它证成真实有高山的形状呢?又比如:狗的身体是真实有的,因为有对它形状、颜色等的了别。但狗的身体还没成立实有,怎么成立有对这个身体的了别呢?识还没成立真实,怎么能由它成立真实有狗的身体呢?

这就看出,如果承许实有,不论比喻上讲的父子、意义上讲的心境都无法成立,但就世俗观待而论,却都可以成立。所以中观宗非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