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于所诠空性断诤分三
《般若品释•净水如意宝》 ︱ 全知麦彭仁波切.撰 ︱ 益西彭措堪布.译 ︱
【因此,欲之源为虚妄分别,彼从戏论生,彼等虚妄分别的戏论则以空性断除。亦即:诸遍计由唯见真谛如了知绳上无蛇般断除,诸俱生则由串习对治渐次根除,最终识全分成为对治体性时,微细种子也以永不复生的方式而断,如日光前毕竟不住黑暗。】
“欲”指一切烦恼。一切烦恼都是从计执常、乐、我、净的虚妄分别中出生,而这些虚妄分别又是从计有、计无等的戏论中出生;所分别的这些戏论又由照见空性而能断除。
具体地说,烦恼障和所知障有俱生、遍计两种。也就是,无始以来熏习成性,对一切法妄生执著,这种妄执是俱生就有的,叫俱生障碍。被邪教邪师诱导,而起种种分别计度,固执诸法实有,这是遍计执著。其中遍计的部分只要见到真谛,就能像知道绳上没有蛇那样当下断尽(“唯见真谛”,就是见道现见远离一切戏论的胜义。“如了知绳上无蛇般”,就是见到只有绳子而没有蛇时,当即断除了计蛇的分别,从此再不会起这是蛇的分别。这是比喻见到实相远离一切戏论之后,再不会起实相是有、是无、是此、是彼等种种增益的分别。
俱生的部分指俱生的烦恼障和所知障,一般把二障分为九品(就是先分成粗、中、细三品,每一品中又分粗、中、细三小品,比如粗的粗、粗的中、粗的细等),这九品障在二到十地之间以串习对治逐分地断除。最终识全分成了对治的体性,这时微细种子也一断永断,不复再生。比喻是“日光前毕竟不住黑暗”。就是日光整个是黑暗的对治体性,在日光前绝对没有机会安住黑暗。
这里说的“串习对治”,对治是指现见法性的智慧,串习就是在修道位随念见道已证的法性,由此就能渐渐断除俱生的二障。“识全分成为对治体性”是针对修道说的,修道虽然有对治智慧,但还有虚妄分别的二障习气,一切识没有完全彻底地转依,因此只是一分对治体性。无学道转依究竟圆满时,一切识转依成智慧,所以全分成为对治的体性,这时连极微细的种子也不复存在。
以上是从正面阐明以空性之道能无余断除一切烦恼。
二、断除道不能遮止分别的诤论
【若想:如此的话,耽著有事与耽著空性都未脱出虚妄分别的戏论,如大象洗澡般反复堕入分别网中的你如何能遮止虚妄分别?无可遮止。】
有事上耽著有一根柱子、有一个人等,空性上耽著“柱子的空性、人的空性”等。这两者都没有脱开虚妄分别的戏论。这里“戏论”藏文是不住本性、往外攀缘的意思,也就是心往有事上耽著是妄动,往无事上耽著也是妄动。
这种情况就像“大象洗澡”。印度夏天的太阳很大,大象热得难受时,就冲进水里沐浴。等水里泡凉,又返回地上。过一阵子,热得难受,又冲进水里。这样反复进行,比喻:耽著有事时,心里就缘空性,说“这是空性的”;心里这样缘“它是空性”时,又有耽著空性的问题出来,因此又要说“这不是空的,是有的。”这样从耽著空里出来,又耽著在有事上,反复地堕在分别网里,怎样能止息分别呢?永远止息不了!
【驳:由串习诸有无自性的空性,便能断除与其相违行相的计执实有的习气。】
“诸有”,就是一切显现为有的事物。“行相相违”:指计执无自性和计执实有在心的行相上直接相违。比如心在认为“没有柱子”的时候,就不会认为“有柱子”;心在计执“无我”的同时,不可能计执“有我”。在心这么缘时,就遮住了缘它的反面,比如心里认为某人很坏的时候,就不会生起认为他很好的心。
就像这样,执空和执有在心的行相上完全相违,只要串习万有无自性的空性达到了量,就能断除计执实有的习气,也就是以前时时计执“这个人是实有的、那辆车是实有的”等的习气会被消除。
【尔时,“计执无实”也仅是一种遮遣他法的分别,于诸法实相中不成立,以缘起理抉择后,由串习实与无实何者亦无真实成立,后时也将断除耽著彼无者。】
“尔时”,就是在心里计执“柱子没有、人没有”等的这时候。这个“计执无实”其实也只是从心里生起的否认其他法的分别。比如计执“瓶子是没有的”,就只是心里生起的否认瓶子有的分别。这仅仅是观待瓶子有而安立的。以心计执“不存在实有”也只是遮遣“实有”的分别。它自身不是什么有形象的东西,只是观待实有而以心计执的,并不是在“实有”之外还有个独立的东西。
所谓以缘起理抉择,就是两条:以有事是观待因缘而生的缘故,无自性;以无事是观待有事而假立的缘故,无自性。运用缘起理抉择到名言中实法不成立,无实也不成立(或者,有事不成立、无事也不成立;空性不成立,非空性不成立)。这些都是观待其他法假立的,因此在实相中不成立。这样抉择之后,串习实和无实都不是真实成立的东西,后来也会断除耽著无实。
【如云:“有无二者乃无法,菩萨知此当出离。”】
“有无二者乃无法”,就是“有”也没有、“无”也没有,究竟远离一切戏论。如果哪一位菩萨知道远离二边的甚深义,他就会出离轮涅二边而获得佛果。“知此”就是知道诸法本来远离二边。它的作用就是会出离轮涅二边。
这样就可以对实事师答复:不可能遮了有又执著空,遮了空又执著有。最后是会出离有无一切戏论的!以空性的道能遮止一切虚妄分别!
三、断除遮无实不应理的诤论
【若想:如是有事以“无”而遮,彼能遮的“无”者如何遮呢?若遮彼又成有,即遮无为立有故;“无实”者,是对治等故。】
这是他想:有事是用“无”来否认(比如“生”是用“无生”来否认,“住”是用“无住”来否认,“我”是用“无我”而否认),但能否认的“无”者怎么也被否认呢?如果否认“无”,就又成立“有”了(比如否认“无食物”,就是“有食物”;否认“无钱”,就是“有钱”)。再者,在分别心的状态上,“无实”确实是“有实”的对治。“等”指其他原因。两个“故”就是他成立不应遮遣“无实”的理由。
【驳:首先在无始以来串习耽著实有的众生前安立“无”者而串习,因为:若不了知有事无自性,则于实相离戏毕竟无机会引生定解。】
这是讲众生长期以来串习耽著实有,做不到一下子对离戏引生定解,因此首先要在他心前安立无者,先让他按这样串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