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丁一、于所诠空性断诤分三

《般若品释•净水如意宝》 ︱ 全知麦彭仁波切.撰 ︱ 益西彭措堪布.译 ︱

【此处,一切学道功用极为寂灭而获得安住法界恒无动摇的究竟涅槃时,无功用分别而入利他事业。对此,以摩尼宝等喻表示,帝释影像等八喻亦同。】

“此处”指佛地。“功用分别”是指带有身口意功用的分别心。凡夫地和一到七地都是有功用行,从八地开始证得无分别自在,但也不是全无功用地极为寂灭,只有证入佛地,才完全没有出入定和功用分别心,得到了安住法界恒无动移的究竟涅槃。这时没有任何功用分别,任运地转入利益众生的事业。

凡夫和学道菩萨利益别人,首先要有功用分别,比如先想:“他很困难,我应该帮助他。我用什么办法帮助他?在什么时候去帮助他?”先这么分别,才能趣入利他。但佛根本没有这样动分别:“我想利益这个众生,我现在要传什么法来利益他,利益他的因缘是否成熟”等等,佛是没有任何分别,任运地作利他事业。这样超越常识的稀有事业相,本来不可思议,但为了让众生生起信解,会用类似的比喻来引导众生信入。就像二转法轮所说的现而无自性,实执众生很难信解,所以就用他认可的幻化八喻来引导他悟入,到后来,他也相信确实一切显现都是无自性的。三转法轮要让众生信解佛果无功用任运利他的事业相,同样施设比喻来作引导。像本品是用摩尼宝和如意树来表示,《宝性论》说了九个比喻,除了摩尼宝,还用帝释影像、法鼓等的八个比喻,都是表示无功用而任运利他。通过比喻才知道,有功用不是唯一方式,还有超越它的无功用行。

【主要宣说发愿者:如来色身、眷属、刹土等彼彼显现之因的主要者,即是学道发愿这一俱有缘。】

论文只说到由佛因地发愿的势力显现相应的佛身利益众生,也就是随众生的根机、意乐,显现相应于他的色身影像,在清净眷属——一到十地菩萨前显现报身,在不清净眷属——凡夫、声闻、缘觉前示现化身,推展开来,还有显现种种眷属、刹土等。

“彼彼”是指此种彼种千差万别的显现。比如身有报、化两种,一到十地菩萨的心前所见的报身有差别。化身也有现佛界的化身,现与九界众生同类的化身,现人身、现旁生身、现天身等等。刹土又有现报土、化土,国土中又有显现种种色、声、香、味、触的庄严。所有这无量无边的显现就是以学道的发愿为主要因缘,也就是因地时发愿:“在我成佛时应该具足这样的身相、光明、寿量,国土应当显现这样的光明、宫殿、虚空、大地,眷属要具足这样的神通、智慧、受用”等等,后来成佛时就按愿力不假造作,自然流现。这一切都是以学道的发愿为俱有缘而显现,因此是主要。

【实际上,彼种性如来藏或实际、法界、现空双融的真如,当以圆、熟、净三者究竟之力显现清净时,即称为不可思议智慧身,彼身由所化善缘和往昔愿力,显现彼彼调伏神变,相续不断。】

“现空双融的真如”:“现”指如来十力、四无畏等无量无数的功德,“空”指具一切殊胜相的大空性,是这两者双融不二的真如。《宝性论》说的萎花中佛像等七个比喻,就是显示如来藏完全是自性本具,远离垢染就现前清净。

要知道,如来藏才是流现以上种种色身、眷属、刹土的根本、依处或正因。这里要从两处观察:一、没有如来藏单有发愿能不能实现?答:实际上,没有如来藏的话,就算发百千万亿条愿,也一条实现不了,没有本具的自性功德,单凭发愿怎么能实现?就像对着石头再怎么发愿,也不可能让它流现无量色身、无量净土庄严。二、只有如来藏没有发愿能不能流现?这也不可能,比如六道众生都本具如来藏,但没有发起建立净土、普度众生的大愿,也只是随染缘变现秽土,轮转六道。再举世间浅近的例子,比如说,没有立下做医生救死扶伤的志愿,佛性并不会无因就显发起种种治病的智慧、方便和事业。所以,流现色身、眷属、刹土的关键因就是两个:一是如来藏,二是发愿。前者是根本,后者是俱有缘。

如来藏有很多异名,像佛性、心性、法身、法界、实际、真如等都是。这是诸佛和众生本具的清净体,不是因缘造作而成。因缘造作的法都是虚妄的生灭法,怎么会是本性呢?又怎么能成为一切悲智功德、佛果事业的所依呢?所以如来藏才是显现色身、眷属、刹土这一切的根本。在它远离客尘而现前清净时,就能从这法身智慧中化现千百亿身,流现无量的净土庄严。那么,怎么使它现前清净呢?就是以圆、熟、净三者究竟的修道力使它现前。“圆”是十度圆满;“熟”是成熟众生;“净”是严净国土。这三个是使法界现前离垢清净的圆满因。

大乘圣道修行的重点就在这三者上:分别心转为无分别智,自现净土,成熟有情。这三者到了究竟时就现前清净,称为不可思议的智慧身,下至凡夫、二乘,上至一生补处菩萨,都无法思维、言说,是这样的智慧身。“身”是积聚和依处的意思,就是在这样一个大智慧的体上,积聚有无量无数的无漏功德法。这样的智慧身由众生的善缘和往昔的愿力和合,就任运地显现彼彼调伏神变,在众生界尽之间,相续不断。

【如《宝性论》云:“诸佛法身如虚空,圣者六根受用因,令见非大微妙色,令闻清净微妙音,令嗅佛戒净妙香,令尝大圣妙法味,令受三昧妙乐触,令知甚深微妙理,细思令受胜乐者,佛如虚空离诸相。”】

以诸佛的智慧和愿力从法身中所现的报身,成为圣者六根的他受用身。这是常人无法见闻觉知的,只有圣者能受用,因此说是“圣者六根受用因”。(这里说的因,根本是佛的法身。)全知用《宝性论》这几颂来证明自己所说有圣教的依据。

那么,怎么来让圣者六根得受用呢?就是使圣者眼根见到非四大体性的妙色,耳根闻到清净的妙音等等。“细思令受胜乐者,佛如虚空离诸相”:细细思量能使圣者领受胜义妙乐的如来,也是如虚空般,远离一切相。意思是说,世俗名言中成了圣者六根受用的因,以胜义理观察时,佛也是像虚空一样,远离生灭、有无等的一切相。

以上寂天菩萨为了接引小乘论师趣入空性,针对他们一时还接受不了佛性、法身以及自性清净现前就成佛等甚深妙理的情况,因此只说由愿力显现佛身。实际上要以上面全知说的为了义。

【又想:现前无有以能化彼彼神变于彼彼所化作彼彼义利的如是功用,由宿愿力岂能如此成办?】

他的想法是:如果成佛以后心里一点分别也没有,就是根本不作这样的分别:我要以化现哪种身形、口说哪种教法等的能摄化的神变,对凡夫、二乘、菩萨的哪一类所化,作现前、究竟的哪一种义利,当然更没有以此发起的化现身形、口说妙法、意识观察等的作业。像这样现前没有任何身口意的功用,只凭往昔的发愿力怎么能成办这么广大的恒时、周遍的事业呢?

【为何不能?譬如修成大鹏咒者,以咒语、三摩地对大鹏像、灵塔、石塔等作加持后,不论谁见、触等,悉能息灭龙等毒害。作者虽已逝世久远,但在此塔存在期间,能以此直接息灭毒、鬼等害。因此,现前虽无功用,然由宿愿力牵引,云何不能利他?】

针对实事师“不起功用,单凭愿力不能利他”的立论,先是当头一喝——“为何不能?”这是粉碎他“要起功用才能成办事业”的执著。

先举“无功用而能利他”的事例:过去有位香根婆罗门,当他见很多人中毒受苦时,就发起善愿要遣除毒害,随后他精进专修大鹏鸟的咒语,后来他修成之后,就诵咒和安住在三摩地中对大鹏像作加持。以后不管谁见到这尊像,或者听到、接触到这尊像,都能息灭毒害。虽然作者香根早已去世,但在这座塔存在以来,以香根的善愿和所作的加持,石塔没有起任何功用,但能直接息灭毒害、鬼害等。所以,现前虽然没有功用,但由宿愿力牵引,怎么不能成办利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