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丁三、彼时之功德品

《大乘庄严经论释(未定稿)》 ︱ 弥勒菩萨.造颂︱全知麦彭仁波切.科判︱益西彭措堪布.译科并编释 ︱

缘真如智慧,无相异而修,

现证有无义,谓分别自在。

若谓:诸声闻圣者不也具有灭四种颠倒相的真实智慧吗?彼与以诸菩萨息灭缘二我的执著相的真实智慧有何差别?

答:菩萨修无相超胜声闻者,以菩萨缘真如之智慧,对轮回与涅槃无有分别执著相,轮涅二者的自性法界本来涅槃故,证悟无有轮回为所断、涅槃为所取的二种分别相,轮回即是涅槃,证悟一切法是空性而修持故,较声闻的修持无相殊胜。如《圣者智慧无尽经》云:“法界、轮回界、涅槃界、有情界及一切法之界悉皆相同。何以相同?彼等空性中相同,故说相同。”以诸声缘缘有相轮回、无相涅槃异体,对二者有如是分别,观轮回有生、老、病、死等苦,故视为不寂静相,承许欲断除彼者;涅槃无有一切痛苦、过患相,故视为寂静,承许欲现证彼者。如是以菩萨修持一切相于法界中无有分别而解脱时,能现证本有的二空自性圆成实;彼时本来能所二取遍计所执自性无有之义也能现证故,在获得能现证有与无的真实智慧时,以心任发何愿,均能如实成就,若愿从虚空中降下资具,即能降资具雨,此称为对分别驾御或自在。

凡夫障真性,普现非清净,

菩萨由除彼,普现清净性。

无义及有义,所谓不见见,

彼为转依也,欲行故解脱。

“若轮回的自性即是涅槃,为何一切有情本来不成涅槃?”若如是反驳。

答:轮回自性虽是涅槃,然因诸凡夫具有耽著人法之习气的罪障,以彼覆盖本来清净涅槃的真如后,显现诸非真实二取的轮回自性,如眼翳者见毛发及以错乱识误认绳为蛇般;诸菩萨对人法无有本体执著故,断除能所二取显现后,真实无二真如能得现前,如清净眼翳后见无毛发及以意识不错乱时知绳是绳般,因此,诸凡夫无功用而不见有者、反见无者,诸菩萨则无功用不现无义二取之相、显现有义真如之义。此亦,“有者能现、无者不现”可称为依他起自性的阿赖耶识转依;彼转依离一切相束缚故,自然心得自在而随欲行持,称为解脱。如从束缚中解脱之人可自由行动般,彼转依心也如虚空般,远离贪等诸烦恼之依他起故,能随意行持。

大义诸相中,各别现同类,

见是中断故,由通晓舍彼。

若谓:如是虽然心于一切束缚中解脱,但显现的广大外器世界如何隐没而灭尽处所之相呢?

对此宣说净佛刹土之理者。此外器世界显现也是由阿赖耶中具有的器世界习气相分似现出器世界,以内阿赖耶识缘此故仅现能取所取外,并无外在独立实有的器世界,如同梦中所现的器世界。如是乃至有显现相及对彼有耽著之间,不能显现佛净土而现平庸,对净佛刹土作障碍。

“若山河大地等器世界都是由阿赖耶识每一刹那的心前显现而无有外境义,则安住彼器世界的诸有情的境界中为何恒常坚固安住且前后所见之法无有差别?”若如是反驳。

答:对大地等诸器世界,虽是刹那法,然于前后刹那彼彼相似显现时,错认是一体。同样,投生此器世界的众生具有相同习气故,以彼习气力,对不同众生均共现一种器世界,不同者不现。若心之习气变化时,器世界也随之有显现不同的彼彼变化,如成就地行悉地时,能于地上见入地穴等般,因此,乃至有外器世界自相的显现与耽著之间,彼即成为清净刹土的障碍。

若问:那么以作何者方成就清净佛刹呢?

答:乃至对大地等器世界显现自相有及对彼执著之间,会成为净佛刹土的障碍,由此之故,首应了知彼障碍,尔后断除器世界相及对彼之耽著,复由安住无相真如中故,成就具有清净大地庄严等圆满排布的佛刹。

唐译:

缘彼真如智,观察无异相,

有非有现见,想作自在成。

覆实见不实,应知是凡夫,

见实覆不实,如是名菩萨。

不见见应知,无义有义境,

转依及解脱,以得自在故。

众生同一种,地境皆普见,

此即净土障,应知亦应舍。

略释:问:依他起性消尽有何功德?

答:以唯缘彼真如的智慧,无差别见别相及真如故,观察无有异体之相。此是宣说二乘与菩萨的差别,因为二乘是有相及无相有差别而见,如是见后舍弃有相,于无相界作意缘,入无相三昧;菩萨不然,于真如外不见更有其余相故,于无相界亦见无相,由菩萨智无种种相修故。如是于有之真如境界、非有之有相境界次第现见故,于显现除实执故,欲作神通等一切皆由忆想分别自在而成。

问:凡夫与菩萨二见云何显示?

答:凡夫被见所断无明障碍,无功用自然不见真如,见不真实相,菩萨消除见所断无明,无功用见真如不见不真实相。

问:已知差别,云何转依及得解脱?

答:不见无义境界——诸相及见有义境界——真如,如是说名转依;见所执境界无体及见真如有体,如是说名解脱。何以故?以尔时于无相得自在,随自意转自然不行诸相,于自心得自在故。如经云:“若有相则被缚,若被缚,则无解脱,不行一切境界即是解脱。”

问:云何如实知净土方便?

答器世界是大境界,一切众生同见一种类,皆言此是大地故。由作此见,即与净土方便而为障碍。菩萨知此想为障碍已,即应勤舍此想,是名对治。

辛三、安立传法菩萨之无量功德

所熟所清净,所得所能熟,

清净说之事,诸具慧无量。

安立传法菩萨的无量功德分五种即:①如是以真实智慧从执相束缚中解脱的菩萨,为成熟遍虚空界一切有情,将声闻、缘觉、菩萨三种种性者以各乘作成熟,将不定种性者以三乘中的任一乘作成熟,将断种性者安置于十善中而成熟于增上生,因此,此等称为无量应成熟有事;②无量应清净有事者,将器世界中的悬崖、峭壁、荆棘、粪秽等一切不净物清净为宝地、甘露池、如意树等庄严圆满的如来净土,如同何处有虚空何处即有世间界、又如锦绣处处有图纹般,数目无量;③所得法无量者,在善恶二法之中,断除诸恶法后所现前的十力、四无畏、十自在等无漏善法无量,即是所得;④无量可成熟有事者,除断种性者外,四种种性者皆可以三乘成熟,彼等也是无量。若问:所成熟有事与此有何差别?答:有种性者或无种性者虽然都是应成熟之有事,但可彻底成熟者,则是指成熟于解脱中,以此点说二者稍有差异;⑤真实传讲或传法无量者,调伏彼等所化有情的方便传法也是对贪欲者说不净观、对嗔心者说慈心等法门不可思议故,是无量。彼五者次第是安住何种器世界中、具足何种所得法、对何种种性者、以传何种法而成熟,应如是对应。以上所说五法是具慧诸菩萨的五种无量。

唐译:

应化及应净,应得亦应成,

应说此五事,菩萨五无量。

略释:菩萨有五种无量,即①应化事无量,即应教化一切众生界;②应净事无量,即应清净一切器世界;③应得事无量,即应得一切法之清净法界;④应成事无量,即应成熟一切可化众生;⑤应说事无量,即为化导众生,应宣说其方便之十二部经等。

辛四、安立传法所得果

发起菩提心,无生法忍者,

无垢眼小乘,漏尽果位及,

圣法得长住,知差别断用,

当知住其中,菩萨说法果。

安立传法所得果有八分:①以宣说大乘法能令其余补特伽罗发起无上菩提心。②于无生义得忍者,即由宣说大乘法,有者在胜解行地时,对无生法以总相方式得法忍,在忍位时趣入真如之一分,此称为小忍;有者在得一地时,现量证悟离二取之真如,对无生法义生起真实安忍者,观待第八地而言,此是中忍;有者第八地时得无分别任运故,是大品无生忍。如诸经所云:“说此法门之时,有多少人发无上菩提心,有多少人获得对诸法相似之法忍及得圣道,得无生忍。”③以宣说声闻法,于诸法能得无垢法眼,较大乘见道为下品,最终获得断除一切有漏法的阿罗汉果,有此两类。其中,得法眼者即是声闻见道,由生起见四谛法如眼般的智慧故;八忍是对治故,无有烦恼尘,八智称为于见道所断中解脱的无垢,如是获得法眼远尘离垢者,是从见道所断中解脱的预流果。④如是以得声闻见道者,依靠法断除三界所摄的修所断诸烦恼,获得断尽有漏法的尽无生智慧而成为阿罗汉,如是也同上述,如经云:“说此法门之时,有者于远尘离垢之法得法眼净,有者不受后有、于一切有漏中心得解脱。”如是所说也。⑤无论宣说大小乘何法,从一位传讲者渐次增多,令圣法久住世间。⑥能了知先前不知的诸法自相与共相的法相。⑦能断除一切有疑惑之处。⑧无有不知、疑惑而对法义产生定解后,受用无罪的圣法喜味。当知彼者是说法具慧菩萨的所得之果。

唐译:

发心及得忍,净眼与尽漏,

法住学亦断,受用为八果。

略释:此偈宣说菩萨说法能得八果,即由菩萨精进说法,诸听法者中①或发菩提心;②或得无生忍;③或于诸法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此为下乘所摄;④或得诸漏尽;⑤令正法久住,由正说法而得展转受持故;⑥未学义者令得学义;⑦未断疑者令得断疑;⑧已断疑者,令得受用正法无障大喜味。

辛五、安立大乘法及摄义

所缘为大及,如是修二等,

智慧作精进,成善巧方便,

清净修行大,佛之事业大,

具此等大故,定说为大乘。

大乘者,较小乘以七种差别超胜。①所缘大者,诸声闻仅缘声闻乘三藏,而诸菩萨缘大乘深广无量经藏。同样,②修持大者,诸声闻仅成办自利,以菩萨具足成办自他二利。③智慧大者,诸声闻仅证人无我,而菩萨证悟人法二无我。④诸声闻于三生或七生中发起精进,而菩萨于三大阿僧祇劫中发起精进故,精进大。⑤诸声闻对轮回产生怖畏后,寻求断除彼者的寂灭安乐故,不具方便,而诸菩萨以大悲虽不舍轮回然以智慧不被烦恼染污,犹如污泥中的莲花,具有善巧方便。此五者是能乘之因或道乘的差别。⑥诸声闻仅得阿罗汉果及十遍行、八胜处、六神通,最终得五蕴无余涅槃时灭尽,以菩萨乘的果德十力、四无畏等无量且何时亦无尽,成就真实大。⑦虽诸声闻得阿罗汉,不作成道、转法轮等,而诸菩萨成正等觉佛陀后,安住色究竟天宫中入胎、成道等事业乃至尽众生界显示的如来大事业。此二者是依照乘至的果乘而言。如是具有七种大故,定说是大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