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三、彼时之功德品
《大乘庄严经论释(未定稿)》 ︱ 弥勒菩萨.造颂︱全知麦彭仁波切.科判︱益西彭措堪布.译科并编释 ︱
恶恶法喜自性法,呵嗔法而勤善法,
定法自在无法迷,行主法者菩萨也。
不喜以悭吝不布施之法,对成为无过失功德自性之戒律欢喜,呵斥嗔恨法,对善法精进,以自在诸法的等持力心得自在,具足于诸法无痴暗的智慧故,是行主要真实法的菩萨。以此从不重财产、重视圣法的角度赞叹。
唐译:
乐法及性法,呵法亦勤法,
自在法明法,向法名菩萨。
略释:此偈以摄法门说菩萨相。
①乐法者是施,爱施等法故;②性法者是戒,自性护持故;③呵法者是忍,讥嫌嗔法故;④勤法者是进,勤行大乘法故;⑤自在法者是定,诸禅自在故;⑥明法者是慧,无上般若具足故;⑦向法者是愿,一向乐大菩提故。
受用定学不放逸,将护善法不放逸,
于乐于法不放逸,乘不放逸菩萨也。
①虽有受用然不布施而积累守护,是放逸。由受用终当耗尽故,为令受用具义而施他,是对受用不放逸。
②不防护佛制罪及自性罪,是放逸。以何人具戒三门调柔,心不为佛制罪与自性罪所染而调伏者,称之为不放逸。
③不忍他害而报复,由不护自他之心故,是放逸。对他人所作损害,菩萨心无扰动、不报复反作饶益,由兼护自他故,是不放逸的安忍。
④并非以散乱不修持善法的放逸,对世出世间的善法修持,是不放逸的精进。
⑤获得禅定安乐而无味着,是不放逸的安乐。
⑥执诸法为常、乐、我、不空之见,是放逸。证悟无常等不颠倒,是于诸法不放逸的智慧。
如是菩萨具有对大乘法如实作意的不放逸。以此,从具足不放逸修行六度的角度作赞叹。
唐译:
财制护善乐,法乘于此七,
七种不放逸,是故名菩萨。
略释:此偈以不放逸门说菩萨相。
①财不放逸,此由布施不施不坚、施则坚固故。
②制不放逸,此由持戒如佛说应作者作、不应作者不作故。
③护不放逸,此由忍辱护自他心、无两害故。
④善不放逸,此由精进常起正勤、行六度故。
⑤乐不放逸,此由修定诸禅乐受不味着故。
⑥法不放逸,如实真法此能知故。
⑦乘不放逸,此由大愿魔王来坏其菩提心亦不退故。
惭愧不敬愧生过,惭愧不忍愧退失,
惭愧散乱愧劣见,愧入别乘菩萨也。
①见乞不施,或变脸、詈骂不敬而施,对此菩萨羞惭,因为世间尚以富家分文不施乞丐且詈骂为羞耻,何况菩萨誓以大悲倾己所有供养众生,故若见乞不喜不予理睬,非菩萨之本分故羞惭。
②诸菩萨应对微细佛制罪与自性罪亦极谨慎故,对造微细罪也羞惭。
③诸菩萨应能安忍一切损害与痛苦故,若不忍损害而心扰乱,则羞惭。
④诸菩萨应是相续不断恒作广大精进故,若于修善中退失而懈怠,则羞惭。
⑤诸菩萨应是于无量禅定、等持心得自在,若身处聩闹之处、心为境转而住散乱,则羞惭。
⑥诸菩萨应是以小见仅人无我及于法不远离见相为己羞惭故,不入其余声缘乘,若趋入及修持小乘,则成羞惭。
以此,从不欲他乘的角度作赞叹。
唐译:
不遂及小罪,不忍退亦乱,
小见及异乘,七羞名菩萨。
略释:此偈以有羞门说菩萨相,①不遂羞,羞悭贪故;②小罪羞,羞微细罪见怖畏故;③不忍羞,羞不忍故;④退羞,羞懈怠故;⑤乱羞,羞退定故;⑥小见羞,羞余小执通达法无我故;⑦异乘羞,羞起小乘心舍大菩提故。
此生他生以及舍,具行以及得自在,
示平等及以大果,菩萨行于作利益。
如是修持彼等一切波罗蜜多,从成办他利为主而直接利他的功德角度作赞叹者:
以布施对贫者施财,令其今生得利益,及以布施等摄受后安置于戒律中,故对其后世也作利益;以安忍能令相续平静,于怨害不报复,住舍而利益有情;为他人之事,以精进作助伴或具足精勤而饶益;以禅定能得神通等功德自在,以此利益他人;以智慧,对寻求五明学尤其是寻求内明三乘诸法者,随其意愿宣说而利益他人。如是修持六度能得如来大果位,由此尽虚空界利益一切有情故,如是从因果两方面诸菩萨利益一切有情。
坚慧注释中宣说此颂是上述诸义的归纳。
唐译:
今世后世舍,起勤亦得通,
等说及大果,七摄名菩萨。
略释:此偈以摄生门说菩萨相。
①今世摄,即以布施摄现在众生。
②后世摄,即以持戒摄未来众生,得胜生处方能摄故。
③舍摄,即以忍辱摄有恼乱众生。
④起勤摄,即以精进摄懈怠众生。
⑤得通摄,即以禅定摄他方众生,往彼化故。
⑥等说摄,即以智慧摄下中上众生,以平等心宣说无增减故。
⑦大果摄,即以大愿若得佛果摄诸众生无有余故。
以上九偈以异门宣说六度及大愿,应知是菩萨相。
菩萨摩诃萨,具慧明锐胜,
佛子佛依处,能胜佛之苗,
具力及圣胜,商主名称胜,
具悲大福德,自在及具法。
此等也是从功德方面与实际意义相应的名,也可称为功德之异名。此亦,所有菩萨之名以菩萨等十六种名宣扬。
对二无我之自性的甚深所知法,心具净信故,称为菩提萨埵;或者为成就无上菩提而意乐坚定故,称为菩提萨埵;摩诃萨埵(大勇士)者,对大力具自在,于一毛孔中也能显示三千大千世界劫之成坏等。又可释为:我欲得无上大菩提果,称为菩提萨埵;欲将一切有情从轮回痛苦中救度后安置于涅槃故,称为摩诃萨埵。或以大智慧虽住轮回而不被轮回过患所染,由此称为菩提萨埵;以大悲为利益有情而兴无边精进故,称为摩诃萨埵。或可释为:发心修持无上菩提的菩提萨埵具足上述七种大故,称为摩诃萨埵。如是诸相都是从反体上作的分别,实际菩提萨埵、摩诃萨埵二者成为菩萨的总称,无有差别。
又以观待各地而言,诸前前者是菩提萨埵,诸后后者是摩诃萨埵。即胜解行地发心者称为菩提萨埵,得圣地者称为摩诃萨埵;不净七地称为菩提萨埵,清净三地称为摩诃萨埵。无论如何,修持无上菩提之因——难行的无量波罗蜜故,求证难得的无上菩提的发心无有怯弱故,安立是菩提萨埵。
具足深广智慧故,称为具慧;能释甚深密意、于十方世界普放圣法光明故,称为明锐胜或胜威严;能持佛种不断且生如来种性中故,称为佛子;是成佛之因故,称为佛依处;能胜自他相续中一切烦恼故,称为能胜;成为如来三身、十力、四无畏等如叶、花、果等法之因故,称为佛芽;降魔并超无明习气地故,是唯一勇士具力;较一切世间希有故,称为圣胜;令沉迷轮回苦海的众生到达解脱城彼岸故,称为导师;于十方浩瀚刹土中功德名称遍满故,称为大名称或胜称;具足不舍一切有情的大悲故,称为大悲;具足施等无量善根故,称为大福德;于世出世间一切圆满得自在故,称为自在;同样,以无罪故,称为具无漏法者。
如是主要以此十六名为例,还宣说无畏、勇士、坚固、殊胜有情等各种异名。
唐译:
应知诸菩萨,亦名摩诃萨,
亦名有慧者,亦名上成就,
亦名降伏子,亦名降伏持,
亦名能降伏,亦名降伏芽,
亦名为勇猛,亦名为上圣,
亦名为导师,亦名大名称,
亦名为有悲,亦名大福德,
亦名自在行,亦名正说者。
略释:菩萨之名有十六种,皆依义立。应知:为利他求菩提故,名为菩萨;具足七种大故,亦名摩诃萨;证悟甚深与广大故,亦名有慧;智慧较他超胜故,亦名上成就;为佛意子故,亦名降伏子;为成佛所依故,亦名降伏持;破四魔故,亦名能降伏;成为果十力等所依故,亦名降伏芽;具破四魔之力故,亦名勇猛;证二无我故,亦名上圣;令所化有情解脱轮回及以利乐将护故,亦名导师;以功德大而称誉故,亦名大名称;以具大悲故,亦名有悲;以积广大福德资粮故,亦名大福德;以功德自在故,亦名自在行;以具六波罗蜜多故,亦名正说者。
辛二、从证悟果之菩提的角度对菩提萨埵释词而赞叹分二:一、真实;二、其分类
证妙性善证大义,证诸义以及普证,
证诸方便差别因,由此是谓菩萨也。
证悟人法无我故,证悟真如;能成办自他广大利益故,证悟大义;能证悟以有为法、无为法、有漏法、无漏法所摄的一切所知义故,(证悟一切义);并非有穷尽之暂时证悟,而是在五蕴入无余界时智慧亦不穷尽故,称为恒常证悟;了知调伏所化应以何种化身、传何种法门等,了知调伏无边众生之方便。以此五种殊胜功德超胜故,称为菩提萨埵。“菩提”义为证悟,“萨埵”义为具心。
唐译:
实觉大义觉,一切觉恒觉,
及以方便觉,五觉名菩萨。
略释:由具有觉悟人法二无我之实义觉,觉悟自他大义之大义觉,觉悟一切有为法无为法义之一切觉,虽现涅槃觉悟无尽之恒觉,觉悟随所化机而作方便之方便觉,故名为菩萨。
证我以及证细见,证种种识及一切,
非清净分别证因,由此是谓菩萨也。
此外还有四种证悟。心、意、识三法之中,①心即是一切种阿赖耶识,由其显现一切器境、五义、根身,了知或证悟此义,称为随我证悟者,因为了知所谓“我”,无有其他有事,唯是自相续中刹那不断的阿赖耶识,对彼以末那识内观后仅缘“我”而已。②所谓意,是末那识,以彼缘阿赖耶识后执我,其眷属是五种遍行心所以及具足我见、我爱、我痴、我慢四法,遍行善、恶、无记心的阶段的有覆无记如是了知者,称为证悟细见,因为坏聚见是一切劣见与烦恼之因,故须认识一切见的根本彼微细者。③颂云“证种种识及一切”,即是了知六识之自性,缘色等六境,随行诸心所善、恶、无记三者,具足任何受之自性,了知此等法,称为了知分别种种心识。④如是彼等八识,虽无能取所取然分别为二取者,是虚妄分别仅依他起之自性一切如梦如幻般。能了知的是此四种根据故,称为菩提萨埵。此是了知世俗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