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丁二、法无我分四

《般若品释•净水如意宝》 ︱ 全知麦彭仁波切.撰 ︱ 益西彭措堪布.译 ︱

(四)断除“以能量识虚妄则量果空性不成立,修习空性也应成不合理”的诤难

若说:设由能量虚妄即不成立量果,则中观师你的能量识于胜义中也不成立为量,以此衡量而安立的宗义岂不也成虚妄?如是,以彼能观虚妄之量衡量真实性或胜义中空性而判断后,修习空性,也依据彼故,应成非理。

(先解释能量、所量、量果。“能量”指能衡量诸法体性的心,好比能衡量物体重量的秤;“所量”指心所衡量的诸法体性,好比秤所衡量的物体重量;“量果”指以心衡量后得出诸法是何种体性,就像用秤称量后称出的重量。)

数论师说:上面你说以能量的心虚妄,由它衡量得出的结论应当是不成立的,那同样你的能量识也在胜义中不成立是量(因为有能量和所量的对立,就只是虚妄的二取心识,而虚妄的心是无法衡量到实相的。),所以以虚妄的心对诸法衡量之后安立的宗义岂不也成虚妄?

这样观察者的心不是如实知,用它衡量真实性而判断诸法是空性后修习空性,也是依据它的缘故,应成不合理。(也就是依虚妄心识的所见来串习,决定只是盲修而已。)

其实,中观师说的真实性或“空性”只是由观待而假立的,并不是实有成立。但对方误以为中观师承许真实中有个“空性”存在,就发难说:你的能量识也不成立是量,量果——空性岂不也成虚妄!空性既是虚妄,修空性岂不只是盲修!这样不但你的立宗——“真实中是空性”无法成立,你修空性之道也成了盲修。

中观师分两步答复:首先申明自己并没有安立空性是实法;其次以理证成“有事无”的单空也是虚妄的。(“理”是指观待道理,指“无”是观待“有”而立出来的,所以所立的空性只是分别心的一种设立,不是有什么“空性”的实有东西存在。)

此处我等以理成立的结论——所谓空性,并未承许所缘是实有境而立宗义。何以故?未触或未依所观的瓶等事,则何时也不能单独取“瓶等无”彼事之无。因此,如瓶无或瓶空的同分或少分空性,也只是遮其他有事或遮遣分故,如是承许某事体性虚妄,“彼事无”也显然或定是虚妄的。 】(以上把颂文的“未触”换成“未依”,把“显然”换成“一定”,是为了帮助学人理解论义。)

首先申明,我们以理成立了一个结论——“诸法是空的体性”,但我们没有承许所缘的空性是实有的境而立宗义。所以你们说“量果空性也成虚妄”违害不到我们,因为我们承认这样的“空”是虚妄的。

为什么承认呢?因为:如果不依靠所观察的事物,就无法单独取“这个事物的无”。(比如首先要依靠观察瓶子,才知道瓶子无自性,随后心才执取“瓶子无有”。不可能不观待瓶子,独立就能取“瓶子没有”。又如:只有依赖“生”,才能发起对“生”否认的心,从而执取“无生”;不可能不依靠生,独立就生起取“无生”的心。)

所以,像“瓶子无有”或“瓶子空”这样的同分或少分空性,也只是“否认瓶子有”,或者只是自己的心对“瓶子有”作出否认这一点。像这样,如果某事物的体性是虚妄的,那“这个事物的无”也一定就是虚妄的。就像本来没有“空花”,观待“空花”而立的“空花的空性”也一定是虚妄的;不可能空花不存在,还存在一个“空花的空性”,或者有一个“无空花”的东西存在。

(注释里“同分空”是指分别心缘的“单空”影像和真实胜义有一分相同。哪一分相同?就是否认有边和能对治“执著有”这一分上相同。“少分空”是指这只是否认“有”这一边的单空,不是离四边的大空性。所以说“少分”。)

若问:那么,修习“诸事无有”有何作用呢?事之有、无同为虚妄故。 】(“事”指有现相的事物,区别不是龟毛、兔角等无事。)

既然“诸事无有”这样的空性是虚妄不可得的,那用心缘着这虚妄的相不断串习有什么用呢?因为事物的有和无同样是虚妄的。

这里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所缘的境是虚妄的,缘它修行有没有作用呢?

中观师的回答分二:一、首先须修单空;二、究竟不著有无二边。

一、首先须修单空

回答:无始时来串习实执能系缚于轮回,其对治首先唯是修习有事无性。

无始时来不断地串习执著诸法实有,以串习实执的缘故(主要指串习我执和我所执),就不断地由执著我和我所生各种烦恼、造种种业,这样就会把自己长劫系缚于轮回中。(这里“能系缚”指由执著我和我所等所起的烦恼和业,所系缚指轮回中的六道生处。也就是由串习实执就不断地生烦恼和造业,也就念念不断地连缚在三界生死上,所以说“能系缚于轮回”。

这样要对治轮回的根源——串习实执,就只有首先用心作反面的串习,也就是不断串习“有事无自性”的想,当这种想达到坚固时,就能消除“实有想”,由此就可以止息烦恼和业。(就像贪欲重的人修白骨观,所缘的白骨只是虚妄的相,实际中得不到,但作意虚妄的白骨并不是没有作用,而是能止息对异性的贪欲。)

以前,不论对房屋、车辆、衣服、饮食等哪种外物,都作实有想,不论对身体、感受、思想等哪种内在身心的法也都作实有想,由于心里认为这些是实有的,才求取它、维护它、美化它、舍离它……,而且为此生贪、生嗔等,发起无量的烦恼和业。如果能抉择认定万法都空无自性,再转过来对万法作无自性想、作梦幻想,不断地作意“这是无自性的”,“那是空的”。一旦作意得以坚固,就能止息实有想,从而制伏烦恼和造业。

所以,虽然心缘的“有事无自性”只是虚妄影相,但由串习“无自性”的想,能对治实有想从而制止烦恼和业,所以有很大的作用。

二、究竟不著有无二边分二:(一)分别有无同为虚妄;(二)不著有无方为究竟。

(一)分别有无同为虚妄

事之有、无二者同为虚妄故,犹如梦中生子,后梦子死而悲痛时,子无之想障于子有之想,然彼想亦是虚妄。

“事”指万物。“万物有”是虚妄的,因为万物现而无实;“万物无”也是虚妄的,因为万物不存在,“万物的无”就不会有什么存在。比如空花得不到,也不会存在一个“无空花”的东西。所以不论心缘“事物有”或“事物无”,都只是虚妄分别而已。

以这个原因,就像一个女人梦见自己生了孩子,就想“我终于有孩子了”,这是虚妄的想。接下来的梦境中这个孩子死了,女人又想:“我的孩子没有了!”虽然以念“孩子没有了”的分别,会障碍生起念“孩子存在”的分别,但这个分别也是虚妄的。(意思是:“孩子没有了”这个想法一定是观待“孩子存在”才出现,不会独立出现。现在“孩子存在”的分别是虚妄的想,“孩子没有了”的分别当然也是虚妄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