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丁二、正行(业伴品等四品)

《大乘庄严经论释(未定稿)》 ︱ 弥勒菩萨.造颂︱全知麦彭仁波切.科判︱益西彭措堪布.译科并编释 ︱

(其二,)又较后后前前为低劣,较前前后后为殊胜,故先说劣者,后说殊胜者。即是世间虽有布施者,但能严禁三门恶行者更为希有,故布施为下品,持戒为上品。同样,虽严禁恶行,但他人损害较彼难忍;纵能忍受,于善法恒时发起精进较其难行;虽具足些许精进,但以等持调柔内心较其更难;内心虽成就四禅、四无色界心,但证悟真谛的智慧较其更为稀有难得。易修者烦恼粗重,难修者观待彼而言烦恼微薄、功德广大,故从布施至智慧之间的次第如是而作安立。

(其三,)又以“粗及细之故”,诸粗相先说,诸微细者后说,即诸粗相易入易行,诸微细者观待粗相而言与前者相反。布施,从国王大臣等乃至仆人、下劣屠夫之间均能随分趣入,故是易知易行,是粗相,持戒较彼微细,安忍较彼更细,乃至智慧之间越来越微细,故较前前,后后的自性微细。从布施乃至智慧之间,由易行易入之粗者以及与彼相反的微细安立次第,如是而宣说。

唐译:

前后及下上,粗细次第起,

如是说六度,不乱有三因。

略释:安立六波罗蜜多的次第有三种因,即①前后因;②下上因;③粗细因。

①前后因:即依于前前,后后得以生起,具体是:由不顾资财故受持戒;行持戒后能起安忍;安忍后能起精进;精进后能起静虑;静虑后能通达实相。

②下上因:即前前为下、后后为上,布施较持戒为劣,持戒较安忍为劣,乃至静虑较智慧为劣。

③粗细因:即前前为粗、后后为细,粗者为施,细者为戒,乃至粗者为定细者为智。为何名粗?由易趋入易行持故。为何名细?由难趋入难行持故。

辛四、布施等各个词释

藏译:

作施舍贫者,得清凉忍忿,

胜加行持心,知胜义故说。

何故称为布施?梵语“檀那”,“檀”义为贫穷,“那”义为舍弃,故能舍贫穷名为布施,因为布施财物能使受施者今生舍弃贫穷,布施者则于他世能得广大财富,故能舍弃贫穷。如是具戒者,梵语“尸罗”,“尸”义为清凉,“罗”义为获得或取,故为获得清凉,若具戒今生远离种种以贪著外境为因所生的王法制裁等各种罪行的热恼,以及来世不堕恶趣,可得人天安乐以及最终涅槃安乐的清凉。安忍,梵语“羼提”,“羼”义为尽,“提”义为能作,能令自相续的嗔心穷尽,故名为安忍,此处颂词中的“与”等是连词,易解故不解释,他处也应如是了知。精进,梵语“毗梨耶”,“毗”义为殊胜或最胜,“梨耶”义为加行(或精勤),能于殊胜的出世间善法加行故,亦名胜加行。静虑,梵语“禅那”,义即受持,能持心一境而不散乱,故名静虑。智慧梵,语“般若”,(省略而言)“般”义为胜义,“若”义为了知,故是了知胜义,此等解说是按照声明学梵文归摄与补充的不共宣说方式而解释。彼等梵文若直接译为藏文的“云巴”(布施)等共称译法,应知也具有如此词释。

唐译:

除贫亦令凉,破嗔与建善,

心持及真解,是说六行义。

略释:能除贫穷故名施;能令清凉故名戒,由守持净戒能息烦恼热故;能破嗔恚故名忍,由安忍能破除嗔恚令彼穷尽故;能建善故名进,由精进力可成就善法故;能持心故名定,由静虑摄心不乱故;能解真法故名慧,由智慧了达胜义实相故。

辛五、对波罗蜜多如何修习之相

藏译:

一切修于事,及如是作意,

意乐与方便,自在说为依。

如何修持从布施到智慧之间的波罗蜜多法呢?一切六波罗蜜多各自的修持方式有依止有事而修、依止作意而修、依止意乐而修、依止方便而修、依止自在而修,共五种。其义如何?

(一)所谓有事,即义或事,依止布施等波罗蜜多有事而修持者分四:依止因、依止报、依止发愿与依止智慧力。

①依菩萨种性力之因,无论受生于何处,不须他人劝导,也能对修持布施等六波罗蜜多产生欢喜心。

②由往昔对于修持波罗蜜多串习故,在其他生世中得到自然趋入六波罗蜜多的身依。

③无论生于何处,均发愿:“愿对身体受用能不贪著而布施”等。以修持波罗蜜多的发愿力而修波罗蜜多。

④以智慧分别观察,了知受用不坚实、无精华义后,趋入布施等波罗蜜多,了知其功德而如理修行。

(二)依止作意修持,分四种作意:

①信解作意,即如宣说六波罗蜜多的大乘诸经中所说,产生信心与胜解,能使波罗蜜多界得以增长。

②味作意,即生起“往昔我所作布施等功德诚为善妙”之想,如是观其功德,并且忆念往昔所作而令心生喜。

③随喜作意,即对十方世界所有修持布施等波罗蜜多者如自己修持般生起欢喜而随喜。

④希望作意,即愿未来自他无论生于何处均能如是修持波罗蜜多,如是发愿对修持波罗蜜多生起欢喜心。

(三)依止意乐修持,分六:无厌或无满足意乐;广大意乐;胜喜意乐;利益意乐;不染意乐;善净意乐。

⑴无厌意乐可分四种,以布施为例,①于所施物无厌者,即是对一有情为作利益并且成熟,以满恒河沙数世界七宝布施一个有情,菩萨不会生起“我对彼已布施如此之多,今已足矣”的想法;②于施身无厌意乐者,每一刹那为一有情布施恒河沙数身体,也不会生起“我已施身如此多数,今已足矣”的想法,净修无厌足意乐而修行;③于时间无厌意乐者,为一有情如是布施身体受用,乃至恒河沙数劫中,须臾也不间断,然不会产生“如此多劫之中我均布施如是内外物,今已足矣”的想法,反而生起不厌足意乐;④于有情无厌意乐者,如是菩萨于恒河沙数劫中,为一有情布施满恒河沙数世界七宝及以身命,为把有情安置于无上菩提而作成熟,如是为二有情、三有情乃至尽有情界,同样安置于无上菩提果位,纵然令一切有情皆成佛道,亦不生今已满足之心,如是修心发起无厌足意乐,方能生起无有疲厌。

⑵广大意乐者,如是于每刹那中无不修布施等波罗蜜多乃至成就菩提藏果位间亦相续不断的意乐,为广大意乐。

⑶胜喜意乐者,如是以布施等摄受并得成熟的彼等有情,生起“彼等有情实为我得无上菩提之助伴”的欢喜心,如是彼所益有情却不能生如是的欢喜心,对彼有情极为感恩并且欢喜。

⑷胜利意乐者,菩萨如是饶益有情,不会生起我已利益彼有情的想法,反而生起所利益有情于我饶益之心,若无利益对境的有情,我必不能圆满无上菩提的资粮,利益彼等我方能得无上菩提果位,故彼有情于我作大饶益,如是思维之故。

⑸不染意乐者,菩萨虽对有情以布施等如是广作饶益,然无求回报心,也无有对增上生异熟果的希求,为利有情如此行持而不贪著自利。

⑹善净意乐,菩萨作广大布施,并非自享其果,以彼善根悉皆回向一切有情得无上菩提果位。

以上布施的六种意乐,持戒至智慧之间也可同样对照。

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彼处无有水等一切安乐具,即于彼地,非仅受一身之苦,而是如恒河沙数身;非仅百劫千劫等可计数劫,而是如恒河沙数劫寿;非仅以某一行为,而是以行住坐卧四威仪从一刹那持戒乃至终成无上菩提正觉,虽圆满所有戒蕴,然彼菩萨不生“我已圆满戒蕴今已满足”的想法,如是智慧亦可如是对照无厌意乐。乃至广大意乐等,均与此上所述共同。

(四)依止方便修持者,从“无论行持何种波罗蜜多均无对此者彼者的三轮所缘”的角度,宣说了三种方便法,但实际以无分别智慧摄持,则能成就一切作意及佛功德法并能清净故,称为方便法。

(五)依止自在修持者,在三清净地获得自在时,能对诸波罗蜜多无勤任运行持,由此最终获得佛位身语意圆满后,为利有情任运趣入六波罗蜜多,彼有身、行、说法三种自在,即一于法报二身、二于化身、三于语言宣说佛法,三者悉皆自在。

唐译:

物与思及心,方便并势力,

当知修六行,说有五依止。

略释:物即事,思即作意,心即意乐,势力即自在。解释与藏译相同。

辛六、六波罗蜜多之内分类

诸波罗蜜多虽然分类无量,若归纳而分,每一波罗蜜多均可分为自性等六种,各以二颂宣说,共十二颂。

藏译:

作施舍诸境,依于根本心,

圆满身和用,摄受二令圆,

彼相应无悭,施法财无畏,

由通解彼施,智者作净修。

布施波罗蜜多的分类:

①布施的自性或本体者:对功德福田、利益福田、痛苦福田,施予外内义或诸物,为本体或自性。

②因或处者,依止无贪等三种善心。

③果为获得圆满身及受用。

④作用者,利人以及自己于他世得大受用,故能摄受自他有情,以财施与法施圆满福慧。

⑤具足者,彼布施与无有悭吝无二而具足。

⑥分类者,无误宣说经典句义为法施,施舍内外物为财施,于王难、盗贼、水火等灾难中救护为无畏施,有此三种,如是了知布施的本体、因等,诸智者菩萨真实而修持。

唐译:

施彼及共思,二成亦二摄,

具住不悭故,法财无畏三。

略释:布施波罗蜜多具有六义。

①施彼:即布施自性,以己物施予受者为自性。

②共思:即布施因,以无贪善根与思俱生为因。

③二成:即布施果,以受用成就及身成就为果。所谓身成就,如《五事经》所说,施食得五事,即得命、得色、得力、得乐,得辨。

④二摄:即布施业,以能圆满自他二摄及大菩提为业。

⑤具住不悭:即布施具足,以具足安住于不悭吝中为具足。

⑥法财无畏三:即布施分类,以法施、财施、无畏施为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