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丁二、于他任运生悲

《般若品释•净水如意宝》 ︱ 全知麦彭仁波切.撰 ︱ 益西彭措堪布.译 ︱

(四)见众生不得正法光明、死后众苦相续,而油然生悲

彼中众生为三有强盛惑业所制,行善之力羸劣;行善所依之暇满身寿命又极短促;短暂存活期间,复为长寿而作种种养生,依止去病之因的药物等,饥饿、疲惫、睡眠、种种内外侵害、接触凡愚等,以无意义之作业令生命在无意义中迅速流逝。

世间的众生因为心识被强盛的惑业力控制,行善的心力非常微弱;而且,行善所依的暇满身,寿命又非常短暂;在短暂的存活期间,又去成办种种世间事务,而且生存的压力让人疲惫不堪,又有内忧外患、种种杂染因缘让自己迷乱、退堕,造各种轮回的业……,像这样,大量的时间都用在做无意义的事情上,也就让短暂的一生很快就无意义地度过了。

又,解脱三有之因——以智慧观察真实性义极为难得;于彼轮回险处,串习散乱之力犹如江河奔涌,如此焉有顿时遮止之方便?

再从正反面观察,正面是指解脱三有的正因——以智慧观察真实性义。三有的根源就是错认有我的萨迦耶见,源于它而起惑、而造业、而受生,所以解脱三有的正因就是以智慧观察诸法的真相。主因是观察空性,助缘是观察多体、无常、苦等等。对这诸法的真实性迷惑了,就会以虚妄分别变现生死;了悟了,就能放下妄执,停止轮转。但是以智慧观照真实性义十分难得。

它的难得就在于它需要很多善根、福德、因缘。首先要有善根能发心学佛;不但要发心学佛,还要具足福德因缘,有修学佛法的内外顺缘,能在善知识的指点之下,精勤不懈地闻法、思维,对于诸法无我生起定解;不仅要生起定解,还要有修法、求解脱的愿力,以愿力把持自心,恒时不懈地观照自心。但善根不深厚的人,是很难做到这个地步的。

这样不能以智慧恒时观照诸法空性,就遮止不了心迷在幻相里攀缘、耽著。这样从无始以来就开始串习的散乱习性,如果没有以智慧观照来止息它,那就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不断地流荡在欲尘当中。由此辗转地串习,增长势力,就变得极为粗猛而难以调伏,所以说“串习散乱之力,犹如江河奔涌”。既然散乱的习性如此强盛顽固,哪里有顿时就止息它的方便呢?而不能制止心神向外驰求,就一定会不断地攀缘造业,也就造成了绵延不绝的轮回。

非但如此,彼中为令世人堕于恶趣,魔王、魔众亦勤加为害,又有断、常见等诸多邪道,且无力引生真实之道——拣择所缘及行相之定解,而难以从疑中超出,以断疑之内外缘难得之故。

“非但如此”,就是不但自己身上的散乱恶习难以调伏,而且有各种魔障歧途,导致人堕落退转。在这三有中,为了把求解脱的佛子们拉下恶道,第六天的魔王和他的魔子们每天都发射五种毒箭,让人心生起种种贪、嗔、嫉妒等的烦恼,又有断、常见等的许多邪道。像这样,一旦内心着魔、误入邪道,就成了魔的眷属,千生万劫也难以回头;而且,又没有能力引生真实的道——拣择所缘和行相的定解。(修行时,心有个所缘、所观,这样缘时内心观行的相状,叫做“行相”。真实的道就是对“所缘是这样”、“行相是这样”已经获得确认无疑的定解。从生起了对所缘和行相的定解之后,就开始趣入正道;相反,不能引生定解,就难以超出疑网。)为什么说断疑很难呢?因为断疑的内外因缘极难集聚。

比如:有没有三世因果存在呢?有没有佛、法、僧三宝呢?佛、法僧三宝真的能救护我吗?我真能从苦海中解脱吗?万法真是无自性吗?轮回真是由我执造成的吗?……像这些都属于疑惑。一般人很难破除这些疑惑,原因是断疑的内外因缘非常难得。也就是外在很难遇到明眼善知识指点;即使遇到了明眼善知识,自己也很难做到如法依止;内在方面,自己能非常稳定、认真、精勤闻思修的善根、福德很难具备。毕竟这只有内、外各方面的因缘聚合了,经过了长期的闻思修持,才能对深广的佛法引生定解、断除疑惑,但这样的断疑因缘极为难得,所以一般人很难从疑网中超出。

如此,未能获得正法光明而死,则难再得暇满人身,难遇佛陀出世,更难获得勤修彼佛正法后,截断自相续烦恼瀑流之时。呜呼!众苦将接踵而来!

“如此”就是像上面所说自己已经散乱成性,又有内外魔障不断侵扰,一不小心就误入邪道;而且闻思修的内外顺缘又很难集聚,这一生一眨眼就过去了,心里还是一片迷茫,没有生起对佛法的定解而断除疑惑。

像这样没有能得到正法光明,只是在糊里糊涂中死去,生前没有断恶行善、发起愿力、修集福德,死后也就很难再得到具足暇满的人身,很难再遇到佛出世的时期,更难出现如法勤修佛法之后截断烦恼瀑流的时刻。剩下来就只有在极漫长的时间当中陷在无明黑暗里,以无明为根源,念念不断地起惑造业,将来就会变现出三界中无量无数的苦。见到众生将沉溺在没有边际的苦海中时,不禁悲愍而言:“呜呼!众苦将接踵而来!”

(五)见众生不知自苦、以苦为乐,而油然生悲

如是虽极苦难,犹不见自己居于苦海,而耽著三有。缘彼等住于苦流的众生,呜呼!当生悲愍!

这以下是见众生愚痴深重、贪欲炽盛,而油然生起悲愍心。

像这样,虽然是极苦的处境,却浑然不知自己正陷在无边的大苦海中,还念念耽著世间的声色货利、妻财子禄、欲乐定乐而不想出离,实在是愚痴深重啊!缘这些住在苦流中乐此不疲的众生,应当生悲愍心啊!

如人欲得清凉而数数沐浴,复欲求暖而数数入火,见如此轮番而作时,呜呼!彼等众生实堪悲愍!

其次,见到众生为贪欲驱使,不断地逐取乐受,结果不断地成为苦受。就像一个人想得到清凉,就进入水中沐浴。水凉了不好受,又从水中出来,钻进火中求暖;等火中热得难受,又从火里逃出,跳入水中……,这样反复不断地做。这是说众生逐取到了一种乐受,受用久了又成为苦受,又想从中脱离,逐取另一种乐受。受用久了,仍然变成苦受,就又追求另一种乐受……,这是由于不认识乐受是苦性,就会一次次地被贪欲驱使,一次次地求乐,又一次次地变成苦。这就可怜啊!就像一次次地吸毒取乐,又一次次地堕入苦中;一次次地饮酒取乐,又一次次地酒醉而苦。这样因苦而逐乐,受乐又转苦,始终以乐颠倒引动贪欲,以贪欲而盲目求取。见到众生一直陷在这样苦中求乐、最终成苦的状况,就悲叹而说:“呜呼!彼等众生实堪悲愍!”

如是虽住极苦中,然为贪爱所牵,自以为乐之时,似若无老死降临、逍遥行乐的众生,先为死主无可遮退而残杀,随后沦堕恶趣,备受难忍之苦。

尤其生活优越、衣食住行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的众生,更是“逍遥自在”地行乐。当他们正被贪心牵引、尽情地享受五欲生活、自以为快乐的时候,似乎衰老和死亡根本不会降临。这些沉浸在享乐中的众生,首先会很快无法抵御地被死主杀戮,随后沉沦在恶趣深渊,旷日持久地感受极为难忍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