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丁二、法无我

《般若品释解义疏》 ︱ 全知麦彭仁波切.撰释︱ 智圆法师.疏解 ︱

壬二、实有之观察不应理

彼宗于心境,极难立谛实,

若由识成境,依何立识有?

由境立识有,依何立境有?

由互观待有。二俱成无实。

无子则无父,子为从何生?

无子必无父,如是二皆无。

如由种生芽,从芽知有种,

由境所生识,何不知有境?

以彼异芽识,虽知有芽种,

然于知彼境,以何知有识?

这里所谓“实有的观察”,指不但观察者的心实有,而且所观察的境也实有。“不应理”指“以实有的心观察实有的境”这一立论不合正理。对此,以下按略说、破救、总结这三个次第展开论述:

一、略说

若按实事宗所说,心境二者极难安立实有,无能立之量故。

中观师首先做出简要的论断说:按照你们实事宗所说,心境二者极难成立实有。因为:要成立心、境实有,必须用量来成立,而你们没有能成立心境实有的量(“量”指无欺的心或者符合事实的认知)。

接下来是不断破除实事师的补救:

二、破救

(一)破除“心境彼此证成”

若说:由“识成立量”成立有境义 [1] ,即以此识量,见其有故。

针对中观师所说的“心、境无法成立实有,因为无有能成立的量”,实事师答复:由“识”这个能成立的量,成立“实有种种境义”。即:由于识见到了境,所以成立境义。比如:以眼识成立实有色法,原因是眼识见到了色法;由耳识也成立实有声音,因为耳识确实听到了声音。所以以“识”这个量可以成立种种境义,并非没有成立的量。

破斥:依据何者成立识实有呢?对它,以识自证,胜义中不成立;由他识成立,也应成无穷;此外别无能立。

中观师破斥:你们说真实中有这些色、声等境,理由是:“眼、耳等识见到了它们存在”,那么你们是依据什么来成立“真实有识”呢?能证知这一点的,要么是心自己,要么是心之外的他心。但是,“心证知自己”在胜义中无法成立,“以他心证知而立”也成了无穷。像这样,自证不成立,他证也不成立,这之外再没有成立的方式。这样,你们说的“由识成立境有”就没有能立了!

这里要领会的要点是:名言中不审察时,由向外取境的识能成立有种种境,以内明知的识能证知自己,然而实事宗承许的是实有的识,因此自证和他证都无法成立。

又说:现量取到实有的所知或所量之故,成立有识。

实事师又回应说:由“现量取到了实有的所知”这一点能证成真实有识。

比如:现量取到了真实有的红色,可以证明实有眼识;现量取到了真实有的香气,也可以证明实有鼻识。像这样,就是由“现量取到了所知”这一点成立真实有识。

那么,依据何者成立有所知呢?

答:依据识!心、境彼此以一者成立另一者。

中观师对此质问:你们是依据什么来成立真实有这些所知境呢?

实事师回答:我们是依据识来成立实有所知。总之,心、境是互相证成。

举例说明,我们看见眼前这一页书,“有眼识”和“有这一页书”是互相证成。也就是说,如果问:怎么成立有这一页书呢?回答:因为有对它的了别。那又怎么成立有眼识呢?回答:因为有它所了别的这一页书。又好比舌头尝到了麻辣滋味,舌识和麻辣味也是彼此证成。也就是:怎么成立有麻辣味呢?因为有对麻辣味的识别。如何成立有舌识呢?因为有它所识别的麻辣味。

总结来说,就是“因为有了别境相的心,所以成立有境;因为有所了别的境相,所以成立有心”。

对于这个立论,中观师按照下面两步来破斥:

1、“观待有”并非“自性有”,故胜义中无有心、境

破斥:此“有”并非以自性成立,彼此一者观待另一者而有,如同长、短。因此,立一者时另一者不能为喻,以尚未成立故。以此,胜义中当无二者。

中观师破斥:你们说的“由一者成立另一者”这样的“有”,并非以自性成立。这样观待他法而立的“有”,就如同长、短观待安立那样。意思是:这只是观待他法而立的缘故,无有独立自性,或非实有。所以在心、境二者中,当安立一者时不能以另一者作为根据,因为另一者还没成立它实有。像这样,因为心、境二者只是观待而有,所以胜义中并没有心、境二者。

“长短喻”的意思是:“长不自为长,待短乃为长;短不自为短,待长而为短”,即长、短并非独自成立,而需要观待另一法才有此安立。

例如:树自身不成立高或矮,相对小草是高,相比大楼又是矮,所以树的高矮只是相对假立。进一步,连高矮的程度也是相对安立,比如相比人,树比较高;相对蚂蚁,树特别高;相对大楼,树比较矮;相比万米的高空,树特别矮。像这样,树自身上没有自性成立的高、矮,故胜义中必定得不到高、矮或长、短的实法。试想一下,长、短仅是心假立,哪会在真实中存在呢?

懂得这个“长短观待而立”的道理,类推可以了知心、境也是如此,正所谓“心不自成心,待境而成心;境不自为境,待心以成境”。意思是说:观待具体的境,才成立是哪种心;观待怎样的心,才成立怎样的境。此外“不观待境而独自成立为某一种心”以及“不观待心而独自成立为某一种境”都是没有的。

下面就举些例子来说明这两层道理:

(一)“心不自成心,待境而成心”

比如我们在电影院中看电影,当时生起怎样的心完全观待面前在放映什么影片。也就是说,电影中出现了怎样的人物、情节和声音,就生起相应的眼识、耳识和意识。这些心识没有一个是不观待境而独自成立。即当时生的心完全观待境而发生,没有一个独自成立。比如看的是喜剧片,就生起一系列观待它而生起的欢喜等心;看的是恐怖片,又生起一系列完全不同的恐怖等心。在放同一部影片的过程当中,每个刹那的境相不同,每个刹那的心也就不同。所以心仅仅是观待境而有,并非自性成立。

又好比我们进了一家餐馆吃饭,在吃饭的过程中会生起哪些心一定观待着环境。也就是说,我们进的是哪家餐馆,里面有哪些环境设施,我们坐在哪个席位上,看到了什么人,听到了什么声音,点的是哪些菜,怎样品尝。这个过程中生起的种种眼、耳、鼻、舌等识,唯一观待境界而决定它的内涵。如果我们换到另一家饭店,见到的是截然不同的色、声、香、味等,那发起的必定是另一系列不同的了别。所以说“一番缘境一番心,随缘幻现心非实”。


[1] 境义:指境上色、声、香、味、触等义,比如一棵树有枝、叶、花、果,种种形、色、香、味等,即是树境上的种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