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名义等

《般若品释解义疏》 ︱ 全知麦彭仁波切.撰释︱ 智圆法师.疏解 ︱

在疏释正文之前,首先解释本注释的名义。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这里“般若”是梵语,译为大智慧。

般若可分为三类: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三者的关系是:依文字生起观照,由观照证入实相。又可分为基、道、果三种般若。基般若,即实相般若,指一切众生自心的灵知本性。道般若,就是观照般若,包括有学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闻思修空性的智慧,真实的道般若则是指出世无分别智。果般若,指无学道佛地智慧。

“般若品”,是《入菩萨行论》中的第九品。“般若”二字表明本品的所诠义为般若,按照麦彭仁波切的观点,它特指道的主要或道般若。对能诠文取所诠义——般若的名称,故称“般若品”。“品”是对全论划分章节品类。“易解”,指对寂天菩萨这品论文没有用很多辞藻修饰,而是朴实、直接地讲明论义,很容易就使人得到理解。

“净水如意宝”,比喻这本注释就像能净化污水的如意宝。在有污垢的水中放入它,尘垢就从中分离,水就变得澄清。“水”,比喻学人的心;“垢”,是指学人对于大中观义,内心存在的无知、邪解、疑惑三种垢。“如意”,就是能满足学人的愿望。学通了这部论释,学人心中对中观无知、邪解和疑惑的尘垢就能得以遣除,生起殊胜定解,所以取名为“净水如意宝”。

敬礼文殊师利尊!

“礼”的内涵是“敬”。用身体五体投地而礼敬,用语言称扬赞颂而礼敬,内心缘念功德或契会圣心而礼敬,就是身语意三种敬礼。

所礼境是“文殊师利圣尊”,文殊师利译作妙吉祥。身、语、意三门以烦恼障、所知障所摄的粗涩无余远离,是“妙”;尽所有智与如所有智圆满具足,是“吉祥”。

文殊师利是作者(麦彭仁波切)不共尊奉的本尊,而其自身又是文殊师利的化现,因此对本尊、对化基敬礼。后代学人开智慧要得到智慧本尊文殊师利加持,所以代后人向智慧本尊三门致敬。

以下作者敬礼本论作者寂天大菩萨,之后立誓撰写本注释。

大圣文殊欢喜光,住于彼心莲花蕊,

佛子行香遍十方,寂天尊前我敬礼。

前三句是缘念寂天菩萨圣德,第四句是至心敬礼。其圣德即为:得到大圣文殊的加持入心,开发了周遍十方的希奇佛子行。文殊师利被敬称为大圣的原因是:从本地而言,文殊师利久远劫前早已成佛;就示迹来说,是位居十地即将成佛的补处大菩萨;而且是一切诸佛的长子,因此是超胜阿罗汉和有学道一至九地菩萨的大圣者。

大圣文殊师利熙怡欢喜,犹如日轮放出光明,往下照到寂天尊者内心的莲蕊上;得到加持日光的照触,心的莲花顿然盛开、增长,周遍散发佛子行德香。在这样的寂天尊者足前,我(作者)三门恭敬而礼。

此为比喻的写法。大圣文殊师利熙怡欢喜,好比日轮放出光明。“日光下照,安住在莲花蕊上”,表示文殊师利智慧和大悲的加持日光入在寂天尊者心间。“莲花得光明照触,盛开繁茂,周遍散发妙香”,表示得文殊师利加持入心,寂天菩萨总的行持六度万行和特别七种稀有传记的德香,周遍传到了十方世界。

为使撰写本释顺利圆成,便首先对论主寂天大菩萨以身语意至心地敬礼。

礼敬作者之后,再表白自己立誓撰写注释的心意。

甚深大乘妙中道,唯仗佛力与宿习,

此外大 [1] 慧勤难证,况如我者何须言。

这是作者的谦辞。这样表现谦虚是要让学人明了:本品的所诠义单仅凭自力非常难通达、证悟。

“深大”这两个字修饰“乘”。是说相比声闻缘觉二乘,大乘的发心大、修行大、智慧大、方便大等,因此是“大”;大乘中,中观深于唯识,因此是“甚深”;在甚深大乘中,应成派抉择离边的大空性,而为“妙中道”。“中道”,指不住一切边的道。远离常、断等的一切边,是“中”。但不能理解成离了诸边而住在“中”上,这样又是相对“边”立了“中”,成了细二边。中道就是无所住。这唯一是无分别智所证,不是分别心所行,离文字相、言说相、心缘相,因而是“妙”。

“唯”是决定词,指这样的妙中道唯依仗两种因证得。一、仗佛力加持入心,二、仗宿世对大乘妙道有深厚的熏习。此外,没有得佛力加持,又没有宿世深厚熏习,即使有再大的俱生智慧和精勤,也难以证悟,何况我(作者)没有大慧和大勤,肯定是证悟不了的。

确实,显现上麦彭仁波切几乎对《入行论》没下过功夫,只是在华智仁波切座前听了七天《入行论》的传讲,这七天也是很略地讲一点。这以外没做过什么听闻、阅读、思维等,所以说“况如我者何须言”。

然随圣教以谛理,善见智者妙道时,

尽离邪曲偏执行,无疑行此寂静处。

“然”是转折词。意思是说:虽然我没有大智和大勤,更没有证悟,但不是没希望通达,还是能通达。那么怎么能通达呢?随圣教和依据事势理就能通达。

“随教”和“以理”开示了通达大中观应成派所说妙谛的方法。“随圣教”,就是依随佛护、月称的圣教,以及无垢光尊者、荣素班智达等极为可信的圣教;“圣教”,说的是纯粹为大乘修行现证圣者的教量。“谛理”就是“事势理”,必然如此成立的理。总的是指万法的体性如何,就如何衡量到了的心,即与诸法的体性相符的真正的能量——现量和比量。比如,由通达诸行无常的心所衡量到的无常义,在一切有为法上必然成立,永远不可能改为常的体性。

“善见”,就是如实而见,符合万法本相而见。这里是特指见到了远离一切戏论的诸法的本性,以及现证实相的智者所行的不住二边的妙道。这不像是见到实有或单空,以及执著有无等边的不妙的道,所以是“善见”。“时”,是指这样随教、以理善见了智者所行的大中观妙道的时候。

“尽离邪曲偏执行”:“邪曲”修饰“偏执”,“邪”是不正,“曲”是不直。这里说的“正直”,是指凡是以教、以理真实成立的法义,就诚恳接受并遵循,不因为是他方所说就有意不承认;如果自己的立宗以教理不能成立,也老实承认,不因为是自方所立就拒不认错。总之,唯一以真理是从,毫无自方他方的偏执。反过来,如果他宗明明以教或以理成立,自己仍然以宗派偏执拒不承认;或者,自方的立宗已经有教理违害,还固执不舍,这就是邪曲的偏执心行。完全没有这样的偏执,就是“尽离邪曲偏执行”。

“无疑行此寂静处”:“无疑”就是无丝毫疑虑,跟任何人辩论,心里都无畏惧、不胆怯,而有把握。因为自己有教量和正理的依据,依靠教理完全确定了寂天菩萨现证的是何种境界,寂天菩萨宣说本品字字句句的心意是什么,就像日光下明见色法,是明明了了地见到了;而且观察自己的心,不是出于宗派偏执而撰写本释。所以就毫无疑虑地前往此寂静处。

所行的“此寂静处”,就是指大中观离一切戏论的极为寂静之处。这可以说是大中观宗的妙义,也可以说是本般若品诠释大中观的论文,又可以说是圣者根本定寂灭一切戏论的行境,也就是本品所说的“彼时无余相,无缘极寂静”这个寂静处。“行”是前往,就是开始撰写本品的注释了。

得蒙大圣文殊摄受、于菩萨行海咸得自在之稀有妙传遍传大地之共称具德寂天尊者,所造大论《入菩萨行》之《般若品》,即此处所诠之法。

“蒙大圣文殊摄受”,是寂天菩萨七种稀有传记中的一种。尊者小时候从一个乞丐处得到一篇仪轨,修了后见到文殊菩萨,从此一直得到文殊菩萨的摄受。

“于菩萨行海咸得自在”,这是说寂天菩萨对于六度、四摄、三十七道品等无量甚深广大菩萨行海,全部获得自在,没有一个行持不了或者行持起来有困难。“稀有妙传”,总的指“于菩萨行海咸得自在”,特别指七种稀有传记,这是常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也是其他菩萨身上没有显现过的,所以是“稀有妙法”;“妙”是殊胜希有的意思。“遍传大地”,就是寂天菩萨的传记传遍了南赡部洲,好像整个大地都在传颂尊者的传记。

这位被大众共称的具德寂天尊者所造的大论《入菩萨行》中的第九品《般若品》,就是此处将要诠释的妙法。

那么,为什么只写这一品的注释呢?

答:这是考虑到前八品的所诠义没有特别难解之处,而第九品中有很多大的关要,是学者难以领会、不能断定的,或者有种种疑惑,甚至可能误解,因此为了清楚、确定地显示出寂天菩萨写本品的真实密意,就专门对本品撰写注解。

真正通达了本品所讲的深义,就会通达大中观义,不必再另觅途径。

因为有这样大的必要和重要性,麦彭仁波切发心写这本注释,来帮助学人净除各种对大中观义的无知、邪解和疑惑,由此对甚深的大空性如愿引生定解。

此亦分二:应须生起道之主要——般若之理;正明般若波罗蜜多。


[1] 第三句“大”字要双贯于“慧”、“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