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丁一、于所诠空性断诤

《般若品释解义疏》 ︱ 全知麦彭仁波切.撰释︱ 智圆法师.疏解 ︱

因此,应成派论典虽在胜义中遮阿赖耶,名言中则未遮,但也未施设建立。

正因中观师着重在用胜义理抉择空性上,所以,应成派论典虽然在胜义中否认阿赖耶,但在名言中没有否认,也未施设建立。

如是,又有人说:“名言中许自证识唯是由串习因明之力所致,不应承许。”

又有人认为:因明书里讲了很多自证识的内容,学因明的人串习多了,就误以为名言中真的有自证识,但这只是由串习力所致,实际不应承许。也就是,“自证识”在二谛中都没有,建立自证识纯粹是寻思者的分别。

此亦是低劣之谈,因为:抉择胜义时虽不需自证识与阿赖耶,观察名言而建立时则不容缺少;又若由名言量成立,则无道理说其名言中亦无而遮遣。

名言上是从肯定方面建立“是此”、“是彼”的体性;胜义上则从否定方面抉择,对一切“是此”、“是彼”一概加以遮遣。所以抉择胜义时不需要自证识和阿赖耶,但观察名言而建立时,却不容缺少。也就是像上面所说,建立一切见闻觉知等名言的根本因王,唯一是这自证现量识。所以名言中必须承许自证识,不然就有导致断绝一切名言相续的过失。

其次,观察名言中万法的真相时,遮遣识外有境而建立万法唯识,阿赖耶是能变现器情万法的习气的根本依处,或一切烦恼障、所知障和各种业种的储存处。如果不建立阿赖耶,就导致一切有情的三世相续、共与不共的因果现象都没有施设处了。总之,依据大乘经的密意而言,阿赖耶是一切有法的依处,是变现一切杂染法的根源,也就成了三乘道转依的根本所转法,最终转依为法界体性智等等。总之,名言上建立起大乘不共的“万法唯识”的宗义,其根本依处唯是阿赖耶。

而且这个“仅排除无心色法”的识,自己就是明知的体性,也就是自己的心自己知,这是以名言事势理成立的。没有道理说连名言中也没有自证识而予以遮遣。

若说:怎无道理?岂不见月称、寂天等论中有众多正理?

对方答复:怎么没有道理?在《入行论》和《入中论》等论典中,不是宣说了很多遮遣自证的正理吗?

驳斥:境识 [1] 也与此相同。

中观师反驳:在中观论中,同样用了很多正理遮遣境识。比如在《入中论》破他生和宣说十六空等处,就遮遣了境识;在本品“根境若有隔,彼二岂相遇”等处,也抉择了根识不成立。如果按你们的说法,凡是中观论中以理遮遣的对象,就是名言中也遮遣它,那应成月称、寂天等论师在名言中也不承许境识了。

回应:不同!名言中不遮境识故。

对方回应:遮境识和遮自证识情况不同。因为遮境识只是胜义中遮,名言中不遮,而遮自证识是胜义中和名言中都一并遮遣。

驳斥:同理,名言中如何能遮自心领受乐等?即不能遮。

破斥:你们说名言中不能遮境识,因为名言中有对色、声等境的了别。那么同样,名言中也有自心领受乐等,怎么能否认这一点?无法否认!

下面再细致地讲明这个意思:名言中就境识来说,有所见、能见、见这三轮,也就是有所见的瓶子等境、能见的眼识等有境和以眼识见瓶子等。类似地,自证识也有所受、能受、受这三分,也就是有所领受的苦乐等,有能领受的心,以及自己的心领受苦乐等。虽然这不像境识,是对自己之外的境明知,但自己的心很肯定的:我有能明知自己的心(能受),苦乐虽不是外面的对境(所受),但心自己完全有觉受(受)。名言中能真实成立这三分,即有自证识无法否认。

以此还须了知:于承许识实有之宗,自证不应理,然于承许无实之宗,建立自证名言极为应理。对此,昔日也鲜有人如实通达。

由此还要了知:对承许识实有的宗来说,说有自证是非常不合理的;但对承许识无实的宗而言,建立自证的名言是极其合理的。

“自证”,是指证知的方式不同于他证,由此立名为“自证”。比如眼识明见柱子,是一个法证知了自己以外的法,叫做“他证”。没有异体的能证、所证,自己证知自己,就称为“自证”。

如果承许识实有,那一定是无分的实“一”,成立不了“自证”,因为实“一”上分不出能证、所证两分。但如果承许识不是实有的法,就可以安立所受、能受、受三分,由此建立“自证”是非常合理的。

庚二、断虚相唯识师之诤

“断诤”这一科的内容是次第断除凡庸、小乘、实相唯识和虚相唯识师的诤论。为什么最后才破虚相唯识宗呢?因为虚相派承许一切粗细现相都不是心外之法,超胜凡庸和小乘;又承许现相虚妄不可得故,因此说它是一、异、来、去等,都成了戏论,此点与中观宗的离戏很相似。唯一的差别是还执著心是实法,如果破除了这个执著,就与中观宗无别。虚相派的宗义最接近空性的缘故,最后破除。

幻境非心外,计无异亦非,

若实岂非异,非异则无实。

境无实可见,心能见亦然。

轮回依实法,否则如虚空,

无实依于实,云何有作用?

汝心无助伴,应成独一体,

心离所取时,一切成如来,

若尔于唯识,观察有何德?

虚相唯识师思量后说:如幻的外境义现相并非心外的外境义,以外境义不成立故;计内识现外境义亦不成,若与心不异,即是一,则失坏无分唯心故。

凡夫认为柱子、瓶子等境相是心外的粗法;小乘行人认为是心外的微尘细法;实相唯识师则认为这些境相是心的体性,并且实有。虚相唯识师思量了他们的观点后,说:柱子、瓶子等现相既不是心外的粗法,也不是心外的微尘细法,又不是与心不二的实法,仅仅是识前显现的虚相。

虚相派否认了如下两点:

一、如幻的外境义现相并不是心外的外境义,因为外境义本不存在(以六尘围中尘等正理可破除)。

二、内识显现外境义也不成立,因为如果境与心无异,也就是一体,则失坏了无分唯心。

实相派认为:如幻的外境义现相是由内识显现。譬如梦中显现好像是在心外的山,实际是梦心所现,与心无异;如是,一切境相都仅仅是心识所现,因此是识的体性。

这样承许有何违害呢?虚相派破斥:如果境与心并非异体,那就与心是一个;这样,显现的境相有多少分,心也就有那么多分;有多分的缘故,则失坏无分一体。比如显现的山的境相,可以分成上、下、左、右等无数个部分,如果山与心一体,那心也就有无数个部分,不成无分一体。

总之,境相在方位、色、声、香、味、触等上都可以分成多分,如果境相和心一体,则成了心有多个部分,与谛实的一个心相违。

这时对方补救说:我们说的是由一个极细的心显现一个极细的境,心与境一一对应、数量相等,因此这是无数个心显现无数个境,其中每个心都是实法。

虚相派破斥:这样也避免不了过失。因为最细的心上,仍然有见、相两分,既然有两分就失坏了无分的“一体”。

须明确,此处所说的“失坏无分唯心”,是指分至究竟时,多分假合的“一”都没有了,只剩最后的无分的“一”,对于这样无分的“一”,若说还有见、相两分,绝对不成立。


[1] 境识:向外缘取色、声等境之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