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十九、受乐同于漏尽愿

《弥陀四十八大愿大义》 ︱ 智圆法师. 编述 ︱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这一愿称为“受乐同于漏尽愿”,又可以称为“受乐无染愿”。

首先讲这一愿和前一愿的关系,前一愿是愿国中天人受用自然,而这一愿是使天人受乐无染。为什么这样发愿呢?这是从明见集谛的智慧而来,比如我们观察集谛,因上虽然只是一念染著,但会引出连绵不断的后果。就像以一粒微小的种子,会发展出成百上千的枝叶、花果。又比如男女最初只是用眼睛看看,后来逐步发展,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贪染心理和行为。又比如上网,从第一次眼、耳等的接触之后,会发展出无休无止的网上作业;而烟民们当初也只是嘴巴接触一下香烟,结果一辈子抽个没完没了。像这样,法藏菩萨发现一个人只要一刹那染著在乐受上,就会发展出汹涌不断的轮回业浪,而淹没在无边生死苦海中。所以生起大悲心,立愿要成就清净无染的国土,使天人们不论受用什么,都得到身心安乐,而且在得安乐的同时不生染著心,湛然清净。

“国中天人”是这一愿加被的对象。“所受快乐如漏尽比丘”是这一愿给予净土人天“受乐无染”的利益。唐译中说:“诸众生类才生我国中……皆获资具心净安乐,如得漏尽诸比丘者。”这是指受用衣服、饮食、花香、妙乐等资具,得到清净安乐,就是指受乐的同时不起染著的心,所以说“心净安乐”。

这一愿的成就文是:“如是诸钵(七宝应器),随意而至,百味饮食,自然盈满……但见色闻香,意以为食,自然饱足。身心柔软,无所味著。”这是指百味饮食现前的时候,见到食物的色、闻到食物的香,意念上一领略就已经受用到了,当时身心柔软、无所味著,可见享受美味而得安乐时,心不会染著滋味。

在七宝池里沐浴的时候,水能随人的意愿,冷暖适度。这水灌到身上或者饮用时,能开神悦体,荡除心垢 [1] (就是能打开你的心,顿时消除你内心的障垢)。这又是一个例子,证明在享乐时不仅不生染著,还能开明神智。

再说,极乐世界的风吹着罗网宝树时,会发出微妙的法音,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凡是闻到的人,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到身上都得到如灭尽定的快乐 [2] 。这样举例就知道,极乐净土的圣众,内心湛然寂静,对于所受无所耽著。


[1] 本经云:“调和冷暖,自然随意。开神悦体,荡除心垢。”

[2] 本经云:“自然德风……吹诸罗网及众宝树 ,演发无量微妙法音,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 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皆得快乐 ,譬如比丘,得灭尽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