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丁二、思惟所修之六神通分七

《大乘庄严经论释(未定稿)》 ︱ 弥勒菩萨.造颂︱全知麦彭仁波切.科判︱益西彭措堪布.译科并编释 ︱

所安立

一、以八种理论破斥三种邪见。

声闻人谤大乘非佛语

破斥之理论

大乘为佛灭度后受魔加持之外道、寻思者所造

①未授记  ②同行  ③非行境  ④成就

大乘为声闻乘中一种,利根声闻经三大劫串习声闻乘法而成佛

⑤体  ⑥非体

⑦能治

大乘不入经藏、不现律藏、不符论藏法性

⑧文异

(一)破除第一种邪见。

①以佛现量见诸法的智慧、护持正法的大悲以及无碍悟入三世,不可能见未来乱法之事而不授记,以佛未记,故大乘非寻思者所造。

②以佛住世时,大小乘同时产生,故大乘非佛灭度后所造。

③以大乘所说甚深之空性、广大之地道非外道、寻思者之行境,因为:寻思者之境界必定只能以自他所见所闻为依,且对诸法并未真正了知,这样仅仅以观现世量相续的根识所能了知的范围,即仅凭缘世俗境界的了达,根本不能周遍一切尽所有法、无法了知如所有法——甚深空性。如是对于甚深、广大之大乘实际义,以其有限智力,无法衡量,故大乘并非外道、寻思者所臆造。如云:“能仁胜士夫密意,非是干慧人之境,亦非凡夫之行境,超出心及心所故。”

④相反,若能宣说甚深、广大之大乘法,则此能说者必定不须所依现量知见,以具一切智智遍知尽所有法、如所有法,故以此正好成立造大乘经者是自己在地、度等方面圆满证悟的佛陀,由此大乘经即是佛经。

(二)破除第二种邪见。

⑤、⑥如果于声闻乘外单独有大乘体,则同时不同于大乘、不依如来之道、仅自利求寂灭的声闻乘也可安立;如果声闻乘外非有大乘之体,则应成声闻乘同样无有,因为对一乘不可能安立有两种故。如是无一切智智之道→无有佛果→无有佛说声闻乘,或声闻果即成佛果。

其实声闻乘与大乘绝不可等同,因两种乘的体相有明显相异之处,即如下表:

声 闻 乘

大 乘

发 心

以唯求自得为发心

以欲置一切众生成佛为发心

教 授

四谛、十二缘起等自得寂灭之法

令自他究竟成佛的甚深、广大之法

加行(方便)

为自寂静而修道之加行

为自他得大涅槃而修道之加行

所依(住持)

唯有少许施等功德和证人无我之智慧,资粮之所依少

以广大施等功德与证二无我智慧为所依

时 节

最快者以资粮、加行、圣道各于一生发起,许三生解脱

于三大阿僧祇劫中精进

大 乘

小 乘

如所有智

远离一切戏论

仅证人无我

尽所有智

遍见万法之差别缘起

具时不知因、境不知因、细不知因、多不知因等

圣法

证悟无量法门

仅说四谛法

福德

如海无量

微少如蹄迹水

因此,唯有大乘宣说尽所有之地度等广大法,如所有之甚深空性,修持大乘法才能依广大福资成熟自相续、证悟甚深空性产生无分别智慧,故大乘所宣说的深见、广行正是修持无上菩提色身与法身双运的方便。

再从能治来说,以大乘法能断尽烦恼、所知二障,而声闻乘仅凭人我空的智慧,只能断烦恼障,无法断尽所知障,故并非一切智之道。

如是小乘中无有宣说成佛之方便,所以依声闻乘再如何长时串习修持,亦无法现前佛果,所谓大乘为声闻乘中一种,实无有任何能立的根据。《宝鬘论》云:“彼小乘经中,未说菩萨愿,诸行及回向,岂能成菩萨。”

⑦破除第三种邪见。

小乘人认为:大乘宣说诸法体性无故,不入于经藏;以“无佛”等语而堕罪故,不现于律藏;宣说无蕴故与法性相违。所以大乘应非佛语。

以同等理破。因为在小乘之中,诸正量部舍相应空性之经,诸大众部舍说中有之经,而律藏之仪轨和阿毗论藏亦有诸不同,故以互不入于经藏等理由,同样应成小乘自己各部之经也非佛语。

如说:虽然自宗各部互不转入,然彼等各自入于自部的经藏等故,应是佛语,如是亦以同等理安立:若如此,则大乘法亦以宣讲菩萨心学故入于大乘自己的经藏;而调伏分别,故现于自律藏;又宣讲甚深智慧与广大方便,故与法性不相违。因此并无大乘非是佛语之过失。

在《入菩萨行·智慧品》中有类似的辩论,现引全知麦彭仁波切《澄清宝珠论》之释文以供参阅。

若谓:“任何语言中,若宣说定学者,即入或符合经藏;宣说戒学者,即现于律藏;宣说慧学者,即不违论藏之法性,则此语即可许为佛所说之语,然大乘不相同于小乘之三藏故,大乘教非佛说之语矣。”

答曰:多数经藏等大乘教典,亦岂非许为与汝经等相同耶?则云何汝宗不许为佛说语?

彼谓:“非尔,因为大乘教中说五无间罪等,有些不必受果报,说报身是常有,轮回即不空,及色等说为无有等故,现见与小乘经藏不同矣。”

答曰:设若因为一部不摄于小乘经藏之大乘不共同所说经藏者,便一切大乘教皆成有过或非佛说,则当成以与小乘一部经义相同之理,为何一切大乘不成立佛说之语耶?是不必唯一方与小乘相同,若所说三学而言,则彼于大乘亦增上而有,如《经观庄严论》云:“入于自经藏,亦现自律藏,甚深广大故,不违论法性。”如是所说也。

若谓:“此广般若等,若是佛说之语,则大迦叶等应直得证悟彼义,亦该有不断传承上师,然无彼之故,即非佛语耶?”

答曰:诸圣者大迦叶等亦于此大乘佛语之深处,尚未能尽测,彼者即汝宗自己未理解是佛说,谁以如此理由而舍弃大乘教?可知大乘甚深之故,实为难证也。如《经观庄严论》云:“若我不知佛亦然,甚深何非分别境,深义为何脱离理,彼事不应所畏处,欲劣界性亦极劣,周围彼等诸劣友,深广善说此等法,于此成立无信心。”

⑧其实,大乘所说的“一切法无”等语,并非如文字表面那样,连世俗中也遮破,实有其他密意,因为大乘在随顺名言时,也宣说生灭、轮涅、所断能断等,也承许仅仅遍计所执有的三宝、蕴界处等法,然与声闻乘所说这些何时均为谛实、无欺不同,大乘在抉择根本慧定的境界时,说色法乃至一切智智均平等无有自性。

龙树菩萨在《宝鬘论》中如是成立大乘藏为佛语,论云:“施戒忍进禅,智慧悲为体,此即是大乘,有何错误语?由戒施利他,进忍行自利,定慧解脱因,总摄大乘义。自他利解脱,总则佛圣教,六度中全有,因此是佛语。佛说菩提道,福智资粮体,此即是大乘,诸痴盲不忍,德如虚空量,说佛德无量,因此于佛陀,大乘说当忍。圣者舍利佛,犹不知戒蕴,故佛大功德,无量何不忍。大乘说无生,余说尽空性,尽无生义同,是故应忍许。空性法身体,若如理观察,二乘于智者,如何不相等。”

二、教诫应断除对大乘法的邪见(根据萨迦派无著之注释)。

分五:①怖畏之因;②不怖畏之因;③不应以现量而舍;④不应以比量而舍;⑤不应以下劣而舍胜乘;⑥不应以非量而舍。

①怖畏之因:即不具大乘种性;与谤大乘之恶友为伴;此生未修大乘甚深法;宿世未种敬信大乘之善因。

②不怖畏之因:大乘于说空性的同时,亦周遍一切诸法,宣说地、度、蕴界处等广大种种法门;即彼空性,也以不同名称、文句再再宣说,故于空性教法有极大必要;且所说“诸法无”等,非如表面之义,实有甚深密意。如是不应暂时难,解而起怖畏,应于大乘密意作如理观察。

③不应以现量而舍:

声闻乘:如是大乘义,声闻独觉之各别自证智亦不见,故非佛语。

大乘:此实依于大乘资粮、加行道之如理闻思修,由如理思择所现前之大乘见道各别自证智方能现量触证。《三摩地王经》云:“眼耳鼻非量,舌身意亦非,若诸根是量,圣道复益谁。”如是既未现前各别自证智,仅以寻思妙慧如何能了知呢?

④不应以比量而舍:即不应以我未知、佛亦不知甚深义、非寻思者能解、唯证甚深义得解脱四者而舍弃大乘。

⑤不应以下劣而舍胜乘:因若不能对大乘起信解,正说明自己信解下劣、界性下劣、友伴下劣,以此恰恰成立大乘法殊胜,非下劣者堪能领受。

⑥不应以非量而舍:

(A)不应以未解而舍:既有无量甚深大乘之法未曾听闻,对大乘义未能如实了知,如何能确定大乘非佛所说。故应精勤多闻。

(B)不应以倒解而舍:若对具密意之大乘义仅依文解义,且师心自量固执自己的颠倒恶见,如是不从智者虚心请益,便会使善解义理之慧转而退失、不能得见大乘深义;更由此是,以大乘非佛语进而舍弃,则造重于无间业之大罪。

(C)不应怀疑而舍:既知嗔恚是自性之毒,于无情法起嗔尚不应理,何况缘大乘甚深之法,故即便暂时不能起信,亦应存置不论,如是方为善巧,以免造谤法重罪故。《宝鬘论》云:“如来密意说,非易了知故,说一乘三乘,存置护自身。由置不造恶,嗔毁集非善,故欲爱自者,不应嗔大乘。”

《大乘庄严经论·神通品》释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