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丁一、于所诠空性断诤

《般若品释解义疏》 ︱ 全知麦彭仁波切.撰释︱ 智圆法师.疏解 ︱

对方说:刹那性若非胜义,立为世俗亦成相违,由此应成不属二谛。其为世俗如何相违?以理、教二者相违。一、世俗是可共见、凡夫亦行之境,而世人承许上午瓶下午不灭而常住,不许刹那性,彼不可见故,不属世俗。二、世尊也说:“见刹那性,即见有事实相”。

对方诤论说:你们说刹那性不是胜义,而安立刹那性是世俗也成相违。这样,刹那性就成了不属二谛的法!但任何法都摄在二谛中,哪有不属二谛的法呢?

那么,安立“刹那性为世俗”如何相违?以正理和圣教观察都成相违。首先以理观察:世俗是能被世人共同见到、凡夫心也能行于其上的境界,而刹那性不能为凡夫心见知。比如一人上午向瓶中倒水,下午再倒水时,认为就是上午的瓶子,这是世人认为瓶子常住,不承许瓶子刹那灭尽。如此,以刹那性不被世人见知之故,不属世俗。因此,“立刹那性为世俗”不正确。

其次,依据圣教观察:佛说“见刹那性即见有事实相”,可见刹那性是实相,这也与安立刹那性为世俗相违,以世俗是虚妄的现相故。

如此,刹那性并非胜义,立为世俗也成相违,所以成了不属二谛的法。

以下中观师断诤 分二:一、理无相违;二、教无相违。

一、理无相违

驳斥:实则世人并未现见瓶等常住,而仅是缘同类相续由错觉引起常执。因此,凡庸识不知刹那性,而观名言实相的瑜伽师见其为刹那性而了然时,彼刹那性是按世俗现相之故,无有不属二谛之过。

对方认为刹那性决定不是世俗,因为世俗是世间能见的法,而世间见不到刹那性。对此,分成凡庸和观名言实相的瑜伽师两种情况来解释:

首先,凡庸的状况:前五识现见万物时,其实并没有见到万物常住。比如声音刹那灭尽,耳识是一刹那取一种声音相,前后各刹那的声音相是别别他体,所以耳识并没取到常住的声音;河流刹那生灭,眼识取河流也是一刹那取一个相,前后各刹那的河流是别别他体,所以眼识并未取到常住的河流。像这样,由于有为法都是刹那灭的体性,所以前五识取境时并没有取到常住的法。

那么,为什么世人认为万物常住呢?这“仅是缘同类相续由错觉引起常执”。例如瓶子念念生灭,只是同类现相的相续,但由于前后刹那的现相极其相似,在眼识取境的第二刹那,第六意识分辨不出前后的差异,就错认为前后是一体。

以见瀑布为例来说明:远观瀑布,认为是不变动的一片白条。由于距离遥远,眼识所取刹那灭的瀑布相极为相似,第六意识分辨不出前后瀑布相的差别,就误认为“瀑布不变动”。走到瀑布前,消除了错乱因缘,才见到瀑布原来刹那迁变,之前认为瀑布不变动完全是错觉。

总之,凡庸的前五识实际见的是刹那性法,只是第六识不能明知刹那性。

其次,解释观名言实相的瑜伽师的情况。妄识所现称为“名言”,此显现的世俗真相即是“名言实相”。瑜伽师由内心寂止而见万物刹那性时,其心了然明知,就如同世人见河流瞬间迁变般明了。所以,瑜伽师明见了世间现相的刹那性。

其所见的刹那性是妄识现相的世俗体性,属于世俗谛,因此没有不属二谛的过失。

二、教无相违

(一)正说

观待凡庸执常识而言,见彼刹那性为见真实,即见名言真实性故。

对方以佛曾说“见刹那性即见实相”为依据,成立刹那性不属世俗。

回答:“实相”一词既可表诠胜义实相,也可表述名言实相。就名言实相而言,万物是刹那灭的体性,因此凡庸识执著万物常住是见虚妄,而瑜伽师的心见万物的刹那性是见真实,因此佛实际是说“见刹那性即见名言中万物的真相”,这与“安立刹那性为世俗”并不相违。

(二)反证

否则,若观待世间亦无见真、见妄的差异,则成世间执女身清净也能害于串习女身不净而明知不净者,因为识上无有见真、见妄之差别故。

这一句是反面证成“名言中也有见真实性”。

“观待世间”,即观待不见名言真实性的凡庸识而言,“也无”的“也”是放低一层而言,即:按见胜义的圣智而言,无论见万物抑或常住还是生灭,都属于妄见,并无见真、见妄的差别,但如果仅就名言也无见真、见妄的差别,那就成了“世间也能违害明知女身不净的心”。这里“世间”指凡庸执女身清净的心;“知女身不净”则是由串习女身不净(修不净观),而认知不净的心。世间心所违害者,是此知女身不净之心。

为什么成“计执女身清净的心能胜伏明知女身不净的心”呢?因为认知的心没有见真、见妄的差别。

举例说明:对同一女身,甲心执著为清净,乙心认知为不净,如果这两种心没有正确、错谬的差别,则成甲的知见并非错谬,也就无法否认。而且,当时甲的心确实见知了清净相。如果硬要说甲心前的相不清净,那决定站不住脚。这样就甲的知见来衡量,乙的知见肯定败负。

然而见不净能害执净,反之永不能害。

但是,见女身不净的心能违害执清净的心,反之,执清净的心永远不能违害见不净的心。

意思是说,甲消除错乱因缘后,会见到女身本是秽物的积聚,随之会否决自己以往的知见。比如,当他见到解剖开的女身,只是血、肉、屎、尿等秽物时,就发现:原来女身是不清净的!以前认为女身清净完全是颠倒。此后,计执女身清净的妄见,再也不能违害这一正见。

这样分析就知道:就名言现相而言,也一定有见真实和见虚妄的差别,刹那性属于世俗,见刹那性属于见有事的名言实相(真相),所以没有实事师说的过失。

总结“教之断诤”:

实事师对中观师所说的“诸法空性”兴起诤论:“一切法空”是不对的,因为佛说了有蕴界处,而且蕴界处的体性是刹那性等,所以真实中有实法存在。

断除此诤的方法是区分胜义实相与世俗现相。就众生妄识的现相而言,的确有蕴界处的现相,而且对这世俗的现相,也的确有见真实和见虚妄的差别,由此可以说“见刹那性是见实相”。但在抉择胜义法性时,真实中得不到蕴界处,更没有刹那灭的体性,所以不承许有蕴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