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十疑

《净土十要第四要·净土十疑论讲记》 ︱ 蕅益大师 选定 隋天台智者大师 说 智圆法师 讲解 ︱

问:今欲决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行业,以何为种子,得生彼国?又凡夫俗人皆有妻子,未知不断淫欲,得生彼否?

提问:在了解了往生西方的殊胜以后,现在想决定求生西方,不知道做什么行业,以什么为种子,能达成往生彼国的妙果?再者,凡夫俗人都有妻子,不知道不断淫欲能否生到彼极乐国土?

这里提出两个问题:一、决定达成往生的业行或者能成就此果的种子是什么?问者知道求果必须满因,因满果自然成,无因绝不生果。这就落到实修上,在自心上要走怎样一条路?修集什么样的业行能感得这样的胜果?或者种什么种子滋润它能得以往生?这问到了成办往生很重要的缘起问题。二、在家俗人有妻室,没断淫欲,也不免担忧是不是生不到呢?或者该怎么努力才能跟西方相应而得以往生?

下面分成略答和细答来说明。首先略答。

答:欲决定生西方者,具有二种行,定得生彼。一者厌离行,二者欣愿行。

回答:想决定往生西方的话,具足两种行就决定能生:一、厌离行;二、欣愿行。

诸法都是缘起性,缘起又在心上,而心的关键在于欲。因此这里说,往生西方作为果,它的因缘是发展出相应西方的厌离行和欣愿行。这里有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内涵。厌离此方是出离心。知道净土殊胜,自利上为了得解脱想生西方,这是出离心的内涵;为了尽快得成就度众生想生西方,这是菩提心的内涵。

厌是消极地要舍此方,欣是积极地要取彼方,这两分合在一起就是具相的净土愿。由此发展出各种净行,就是它的行。有了愿,当然摄持一切善根都往西方回向,往西方进发,当积聚到一定程度就决定往生西方。因此要知道,往生西方的缘起在愿上,信和行也摄在愿里,因为有切愿必然有真信和实行。

接着对于厌、欣这两分做细致解释。

一、厌离行

言厌离行者,凡夫无始已来,为五欲缠缚,轮回五道,备受众苦。不起心厌离五欲,未有出期。为此常观此身,脓血屎尿,一切恶露,不净臭秽。故涅槃经云:如是身城,愚痴罗刹,止住其中。谁有智者,当乐此身。

所谓的“厌离行”,要看到凡夫从无始以来,都被贪色声香味触五欲的贪欲所缠缚,由此起各种烦恼,集各种业,为业力所牵,在地狱、饿鬼、旁生、人、天五道里轮回不已,备受各种各样的苦。如果不起心厌离五欲,还贪著它,由于因没断,轮回的苦就断不了,因此没有从生死超出的时候。知道贪欲的过患后,就要常常观这个身是不净的体性,里面有脓血屎尿等一切恶露,一露出来就是让人见了恶心、无法忍受的臭秽不净相。

过去认它为宝贝,现在看到不净后就想:这个身体的城市,愚痴的罗刹住在里面,哪个有智慧的人会欢喜这样的身体呢?如同《涅槃经》中所说。从此心里就不再想多管这个身了,不再想做它的奴隶,为它操办各种五欲,做各种呵护了。贪的源头就是护惜身体、保爱身体,一旦发现它不是要爱著的地方,感觉这个厕所一样的身体吃两口能维生,有件衣服裹裹就可以,这样就能从为身贪五欲中脱出了。

这又分两分:

(一)理趣;(二)实修。

(一)理趣

理趣上要看到,凡夫整天为私我寻求色声香味触,起无数烦恼,造尽了业,在轮回里受无数世苦,所以一定要离五欲。贪著五尘就要不断受苦,真是大灾难。眼识贪著色法,就像飞蛾烧死在灯火里;耳识贪著妙声,就像野兽闻琵琶声被猎人杀死;鼻识贪著香尘,就像蜜蜂贪著花香闭死在花笼里;舌识贪著美味,就像鱼儿被铁钩钩走;身识贪著触尘,如同大象陷在淤泥里。这就是轮回无数迷乱显现的根本、无数苦的根源。像这样,心贪著五欲,被贪欲缠缚是诸苦之本。“诸苦所因,贪欲为本”就是这个意思。

然后想,只有远离对五欲的贪著才能从苦中脱出。那要怎样放下五欲呢?要想到,贪声色享受、贪异性、贪影视、贪美食、贪妙衣、贪小车等的任何色声香味触都是为了身体。最保爱的就是它,认为世上最需要呵护、尊重、供养的就是它。现在一定要看清身体的本相。当发现它是污秽的行动厕所,是最大的出苦基地,还会为它贪吗?没必要。这时就起了厌离,不想再为它做什么了。

譬如在同一个医院里抱错了孩子,把怨家的儿子当成自己的儿子领回家,几十年含辛茹苦精心养育,当成心肝宝贝。忽然有一天别人告诉他真相:这是怨家的儿子。这才知道先前都白做了,从此再也提不起为他做什么的心,这就是起了厌离。同样,一旦发现身体是这么一堆污秽的东西,还要为它做什么?而且它是万苦之源、万苦之器,没有比它更大的制苦机器、出苦容器了,还要为它干什么?马上感觉这是轮回苦患的身,要舍开,不要再护它、为它贪、为它求,造尽了业,招得来生大苦连绵,这时就会生厌离。所以,重点就是要观自己最保爱的这个身是不净、苦的体性。

分说有不净和苦两类,总说就是一个“苦”字。见到它唯苦无乐,就只想尽快脱掉它,再也不想为它干什么了。这样就能从缘身体而发生的对五欲的贪著中舍开。厌舍了这个身,就在根源上厌舍娑婆了,然后就想换掉此身,求得净土的清净身。这就是修厌离的方法。

又经云:此身众苦所集,一切皆不净。扼缚痈疮等,根本无义利。上至诸天身,皆亦如是。

分五:

1、此身众苦所集;

2、扼缚喻的涵义;

3、痈疮喻的涵义;

4、“根本无义利”的涵义;

5、“上至诸天身皆亦如是”的涵义。

1、此身众苦所集

观察对象是此五取蕴身或相续,不仅仅是肉身。此五取蕴身是无量诸苦的集聚处,这有两个涵义:

(1)制造诸苦之处,称为“苦器”,是机器的意思;(2)出生众苦之器,是容器的意思。

出生众苦之器又有五点:

1)将成众苦之器;

2)出生众苦之器;

3)苦苦器;4)坏苦器;5)行苦性。

1)将成众苦之器

依靠所受的这个蕴,能引来生以后众苦。现前已成的五取蕴有色、受、想、行、识五种法,以此起惑造业,能引来世以后的众苦。或者由于阿赖耶识中带有过去世的各种苦种子,在今世如果没有感苦,也将在来世出生众苦。

2)出生众苦之器

已成就的五取蕴,是此世老、病、死、衰、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众多苦的依处。目前已经造成的蕴体,将不断出生这一期生死中的各种苦恼,它是发生苦的大器具。

3)苦苦器;4)坏苦器

苦苦、坏苦两种苦种子在蕴体中随逐不离,因此,遇缘时会从中不断地产生苦苦和坏苦。

5)行苦性

自从最初造成了五取蕴,就变成了行苦自性,从此以后,一切行都随着宿世的惑业力他自在转,即是行苦。也就是当初一念迷失,以为有我、我所,这样起惑造业,就产生了五取蕴的自性。从此一直免不了随惑业力他自在转的状况,一直都是迁流自性,没有回归,因此叫“行苦性”。就像黄河从源头开始涌流,从此滔滔不绝地往下流,从未截断过。只有取得圣位,以无我空慧截断它才开始返流。在出现对治之前,一直处在迁流中。也就是自从一念错认有“我”,之后以我执的力量起惑造业,从未停歇。因此,在果出现时,仍然是这股力量引发出后后的蕴。这样刹那不断地相续,从未截断过,它就成为行苦性。

总之,取蕴是五种苦的器具,因此称为“众苦所集”。

再从不净来看。自从一念错乱,此后就失去了清净,完全是疯子状态,没有的认为有,有的认为没有。以执著我和我所的力量,不断地起各种错乱想、错乱执著。在私我、私欲的驱使下,起各种烦恼和业,这些都是因的杂染。以这种迷乱力现出的果报哪里有清净自性呢?所以果叫做“生杂染”。总之,从因至果的状况都是杂染,这叫做“一切皆不净”。因上只会发生烦恼杂染和业杂染,故不净;果上是轮回三界的生,叫做“生不净”。或者从身心两方面来看。人身由三十六种不净物所成,纯粹不净。心里无非是执著私我而起贪嗔痴等的各种烦恼,以及发起为我求利的各种运行,这就是烦恼和业的不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