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附录一 唐五台山竹林寺法照传

《净土十要第四要·净土十疑论讲记》 ︱ 蕅益大师 选定 隋天台智者大师 说 智圆法师 讲解 ︱

法照大师,唐朝僧人,其生卒年、籍贯均不详。五会念佛的创始者,通称“五会法师”,谥号“大悟和尚”。著有《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等,流传至今。后人尊为莲宗四祖。

大师曾经有过这样一段经历:

数睹台山秘境

释法照,不知何许人也。大历二年,栖止衡州云峰寺,勤修不懈。于僧堂内粥钵中,忽睹五彩祥云,云内现山寺。寺之东北五十里已来,有山。山下有涧。涧北有石门。入可五里,有寺,金榜题云:大圣竹林寺。

僧人法照,不知道是哪里人。大历二年,他住衡州云峰寺不懈地勤修。一天在僧堂内用斋,在吃粥的钵里,忽然睹见五彩祥云,在祥云之内显现出一座山寺。在寺院的东北五十里之内有一座山,山下有一处水涧,涧北有石门,进去大约五里又有一座寺院,匾额上有金色的字:“大圣竹林寺”。

虽目击分明,而心怀陨获。他日斋时,还于钵中五色云内,现其五台诸寺。尽是金地,无有山林秽恶,纯是池台楼观,众宝庄严。文殊一万圣众而处其中。又现诸佛净国。食毕方灭。

法照虽然眼睛看得非常清楚,但心里还是感到失落,不知这是哪里。又一日用斋时,又在钵里五色祥云中,显现五台圣境的诸多寺院。里面都以黄金为地,没有山林草木等秽恶之处,纯粹是池台楼观,并以众宝作庄严,真是微妙净土。文殊圣尊为主的一万圣众安住其中,又显现诸佛清净国土。等到饭食完毕才隐没。

心疑未决,归院问僧,还有曾游五台山已否。时有嘉延昙晖二师言曾到。言与钵内所见,一皆符合,然尚未得台山消息。

法照大师心里疑惑不决,于是回到寺院问僧众,有没有人曾游历过五台山?当时有嘉延、昙晖二师说曾经到过。他们所谈论的情景与大师在钵中所见的景象完全符合,然而他们还未得到五台山有关文殊菩萨的消息。

暨四年夏,于衡州湖东寺内有高楼台,九旬起五会念佛道场。六月二日未时,遥见祥云弥覆台寺。云中有诸楼阁,阁中有数梵僧,各长丈许,执锡行道。衡州举郭咸见弥陀佛,与文殊普贤,一万菩萨,俱在此会,其身高大。见之者皆深泣血设礼,至酉方灭。

到了大历四年夏天,在衡州湖东寺中有一座很高的楼台,法照在九旬即三月期内建起五会念佛道场。到了六月二日未时,远远见到祥云弥覆整个高台寺宇。云中出现了诸多楼阁,阁中有数位梵僧,各个都身长一丈多,持着锡杖行道。衡州全城的人都见到阿弥陀佛,和文殊、普贤一万菩萨都在此道场会中,他们的身形很高大。见到的人都非常感动,泣血恭敬礼拜,到酉时方才隐没。

遇缘发足前往

照其日晚,于道场外,遇一老人告照云:师先发愿往金色世界,奉觐大圣,今何不去。照怪而答曰:时难路艰,何可往也。老人言,但亟去,道路固无留难。

那天夜晚,法照在道场外面遇到一个老人,告诉他说:“师父先前发愿前往五台山金色世界,觐见文殊大圣,现在为什么不去?”法照非常惊讶,回答说:“现在时局不太平,道路很艰难,怎么能到呢?”老人说:“只管快去,道路没有障难。”

言讫不见。照惊入道场,重发诚愿,夏满约往前,任是火聚冰河,终无退衄。

老人说完就不见了。法照很惊奇,再入道场,重新发起至诚的誓愿:等到结夏期满后一定要前往,纵然路上有猛火堆或者河水结冰,终究无有退却。

至八月十三日,于南岳与同志数人,惠然肯来,果无沮碍。则五年四月五日到五台县,遥见佛光寺南,数道白光。六日到佛光寺,果如钵中所见,略无差脱。

到了八月十三日,在南岳和几位志向相同者顺利安然地前往,果然没有阻碍。到了大历五年四月五日来到五台县境内,远远见到佛光寺南边有数道白光。六日到了佛光寺,果然如钵中所见,没有丝毫不同。

入竹林寺秘境

其夜四更,见一道光,从北山下来射照。照忙入堂内,乃问众云:此何祥也,吉凶焉在。

当夜的四更天,见到有一道光从北山射下来照在法照身上。法照连忙进入堂内,问大众说:“这是什么祥瑞?是吉还是凶?”

有僧答言:此大圣不思议光,常答有缘。

有僧人答复说:“这是文殊大圣不可思议的光明,常常回应有缘者。”

照闻已,即具威仪,寻光至寺东北五十里间,果有山,山下有涧,涧北有一石门。见二青衣,可年八九岁,颜貌端正,立于门首。一称善财,二曰难陀,相见欢喜,问讯设礼,引照入门。

当时法照听后,立即整束威仪,寻着光明来到寺院东北五十里左右的地方,果然有一座山,山下有一道涧,涧北有一扇石门。见到两位青衣童子,约八九岁,相貌端正,站在门前。一人自称“善财”,一人名叫“难陀”,法照见到他们,彼此都非常欢喜,互相问讯作礼,之后二位童子引着法照进门。

向北行五里已来,见一金门楼。渐至门所,乃是一寺,寺前有大金榜题曰:大圣竹林寺,一如钵中所见者。

法照在二位童子的带领下,走了五里左右的路,见到一座金门楼,渐渐来到了门边,乃是一座寺院,寺前有一个很大的门榜,上面题有金色字:“大圣竹林寺”,完全如当初钵中所见那样。

方圆可二十里,一百二十院,皆有宝塔庄严。其地纯是黄金,流渠华树,充满其中。

寺院里面方圆约二十里,有一百二十个院落,都有宝塔作庄严。地面纯是黄金铺成,流渠花树在寺院中充满。

照入寺,至讲堂中,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各据师子之座,说法之音,历历可听。

法照进入寺院,来到讲堂里,见到文殊大圣在西边,普贤大圣在东边,各自坐在狮子座上,他们说法的音声可以历历清晰地闻见。

文殊左右菩萨万余。普贤亦无数菩萨围绕。照至二贤前作礼问言:末代凡夫,去圣时遥,知识转劣,垢障尤深,佛性无由显现。佛法浩瀚,未审修行于何法门,最为其要。唯愿大圣,断我疑网。

文殊大圣左右有一万多菩萨,普贤大圣也为无数菩萨所围绕。法照到二大菩萨前作礼问道:“末世的凡夫,距离古圣时代很遥远,见识也转而低劣,垢障特别深重,佛性无由开显。佛法浩瀚没有边涯,不知道修行哪种法门最为切要?唯愿大圣为我断除疑网。”

文殊报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径要。

文殊大圣回答说:“你现在念佛正是时候。各种修行法门没有超过念佛和供养三宝,依此二门福慧双修的。这念佛和供养两门最为径捷要妙。

所以者何?我于过去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今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诸法之王。汝当常念无上法王,令无休息。

为什么说这最为直捷要妙呢?我以自身的修证作证。我于过去无数劫中,正是由于观佛、念佛、供养三宝,如今得到了一切种智。(它是成就种智的正因妙道。由于念佛就开发本性,由于供养就圆成佛道。)所以,一切诸佛的法要,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乃至诸佛无上菩提,都是从念佛而生。由此可知,念佛是一切法中的王。你要常念无上法王,使心念无有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