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人无我
《般若品释解义疏》 ︱ 全知麦彭仁波切.撰释︱ 智圆法师.疏解 ︱
以下用绳蛇之喻,明示由妄执有我到现见无我的历程:
譬如天色渐暗,眼根不明者见花绳为蛇时,生起执蛇之心,乃至未依缘时则不退去。花绳,喻蕴;黑暗略降、眼目不明,喻错乱之缘——愚蒙;蛇执,喻我执。
“天色渐暗”指天快黑又未全黑之时,因为全黑时连花绳也不见,更不会缘花绳妄见为蛇。
譬喻中首先说到,当天色渐趋黑暗时,视力不好的人将前方的花绳错认为蛇,当即起念:“前方有蛇!”内心马上恐惧起来。这便是生起了执蛇之心。
执蛇之心乃至未依灯照明或手触绳子等因缘期间,不会自然退失。即只有依靠相应的因缘,见到只有绳子没有蛇,执蛇之心才退去;不依相应的因缘,并不会自动消失。
譬喻中把花绳看成蛇是出现错乱,它是因缘所生。也就是外界有黑暗略降,内在眼根又不好,因缘和合就出现了错觉。比喻自己的心不明了蕴的真相,以此愚蒙导致把五蕴错看成我,并且妄执不断。这样就认识到我执是因缘所生。
接下来要这样思维:如果不依靠如理观察等的因缘见到无我,那么错乱之因——愚蒙就始终存在,也就会不断地由此发生我执,无法止息。所以一定要透过观察来见到无我。
其次,“暗中以手摸索未触到蛇,然蛇执犹不退,心处在惊惊惶惶中”,比喻按“头是我吗?手是我吗?……”等了知不是后,遍身观察都不得我,然于无我未生定解,原因是观察尚未到位。
“其次”是指进入观察的初期。譬喻中说,那个生起蛇执的人想知道到底有没有蛇,他就在黑暗中用手不断地摸索,一直没触到蛇,但他的蛇执心还是退不下来,口里仍然说:“蛇在哪里呢?怎么没摸到呀?”心也还在惊惊惶惶当中。
比喻表达的意思是:凡夫的心一向忠心耿耿地随从我执而转,不是轻易能退得掉的。没有深入地观察和串习,只是大概地了解了无我,并不能透彻地断定。
虽然没达到真正断定,但是这样观察“头不是我”、“脚不是我”等的时候,很快就会明白这些都不是我。但要知道,这不是对无我生了定解。一出门,遇到有人赞叹自己,心里就耽著起“我”来,边笑边说:“你这么欣赏我!”稍微讲两句不好听的话,马上变脸:“你凭什么讲我?”像这样,心里根本没有无我的定解。
复次,如在暗室举灯照明全屋,断然明见何处所见之蛇本是花绳,其处无蛇,仅是于花绳错觉为蛇。境上见无蛇后,随之静息执蛇之心。
“复次”指到了观察到位的阶段。譬喻中说,这就像在漆黑的屋子里举起灯火,顿时就亮堂起来。这时候就断定地见到原先所见的“蛇”只是一条花绳,在计执有“蛇”的地方根本没有蛇,仅仅是自己的心错认绳子为“蛇”。这样断定地见到境上没有蛇之后,计执蛇的心就逐渐静息下来,惶恐不安的心归于平静了。
如是,若出现“于蕴妄计之我唯是假立,此外无有”,如是疑之悬绳断落时,如彼持续串习,以此将现见无我。
以前自己心里始终有疑惑,就像绳子悬在半空当中,一直没落下那样。现在透过观察,断定地见到“我”除了只是假立之外,丝毫也没有。像这样顿时断落内心疑惑之绳后,就按决定解了的那样持续不断地串习,由此会现量见到无我。
古印度外道的各类邪见多达三百六十种,归纳为六十四种。各派承许的“我”都不相同,但总的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承许“我”是心识的体性;二、承许“我”是色法的体性。再没有第三种。只要破除这两种承许,就破除了承许遍计我的一切支分见解。因此下面就以数论派和胜论派为代表,破除这两类遍计我。
首先破除数论派承许我为识的教义。该派将万法摄归为二十五法,二十五是数目,由此得名为“数论派”。此派教义如下:
数论派说:一切所知摄归为二十五法,其中“我”即心识神我,承许为一切变异的食者或受用者,其为常存之事,非作者、离三德、无作用。其一切行境皆从自性而生,即:忧、喜、暗或苦、乐、舍三德平衡时,称为自性,是生二十三种变异之因,如瓶因之泥。
这段文是说,数论派将一切万法归摄为二十五类法。其中神我是心识的体性,不是色法或物质。这个神我承许有五种特性:
一、一切变异的受用者:即神我能见色、闻声、嗅香等,是一切变异现相的能食者或受用者。(“食”是受用的形象表达,神我能吃(受用)色、声、香、味等变异,所以叫“能食者”。)
二、常存之事:指神我不会灭掉,永恒存在。
三、非作者:指神我除了受用境界之外,不造作任何法,所以不是作者。因为二十三种变异所摄的万法唯一是由自性出生,神我什么也没造作。
四、离三德:指神我远离忧、喜、暗三种德。(数论外道说的忧、喜、暗,等于佛教说的苦、乐、舍。)
五、无作用:指神我周遍在一切法当中,所以没有伸、缩等的作用。
具此五种特性的“我”全是计执假立,所以是“遍计我”。
神我所行的一切境界都是从自性出生的。“自性”,指忧、喜、暗三德平衡的状态。这三德是色法的体性。“平衡”指三德的成分达到均衡(比如忧是一斤,喜是一斤,暗是一斤,没有轻重的差别),这时就叫做自性。它是出生二十三种变异的本因。“如同瓶因之泥”,就像用泥做成千形万状的瓶子,这些瓶子都是泥的变异,其实都是泥的体性。“根本自性”就像各种瓶子的因——泥,“二十三种变异”好比泥变出来的瓶子。
以下是从自性生起二十三法的次第:
从自性生起觉或大,觉如双面镜,外内二面双现外五唯与内神我之影像,能作此二似乎相合的连结。由受用境界而生慢。慢者有三:变异慢、喜慢、暗慢,皆由功德致使。其中,初慢出生声、触、色、香、味五唯,复由此等功德依次生空、风、火、水、地五大;喜慢生十一根,即眼等五知根,口、手、足、腔门、密处五作根,及共通意根;暗慢能作余二慢之助伴。
当神我识希欲受用境界时,自性就和神我相合,随后从自性生起觉或者大。觉就像双面镜,外内两面分别显现外在色、声、香、味、触五唯的影像和内在神我的影像,能作这二者似乎相合的连结,从而使神我受用五唯。
神我因受用境界而产生慢,包括变异慢、喜慢和暗慢,这是由境界的功德致使的。
在三种慢当中,由变异慢出生声、触、色、香、味五唯,再以五唯依次生起五大,即声生起空,触生起风,色生起火,香生起地,味生起水;从喜慢产生十一种根,即五知根、五作根和意根。眼、耳、鼻、舌、身这五种根能了知外境,即眼能见色,耳能闻声,乃至身能觉触,所以叫做五知根。口、手、足、腔门、密处这五种根能作业,如口能说话,手能搬运,脚能行走,腔门能排泄,密处能生喜乐,因此称为五作根。意根则通于身体的五知根和五作根,所以是这十种根共通的根;三种慢中最后的暗慢能作其余变异慢和喜慢的助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