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丁二、于能诠大乘教断诤

《般若品释解义疏》 ︱ 全知麦彭仁波切.撰释︱ 智圆法师.疏解 ︱

回应:如是可信之缘由,大乘也同样具足。因此,你若具慧且内住质直,则近于成立故,这也是在你我二者前能成立的,并非不能成立。不然,若任何二者共许或在其前成立,其教即为真实,则吠陀等也应成真实,以非仅一人、多人承许其为正教故。

大乘师驳斥:你说的这几点可信的缘由,大乘教法同样具足。大乘甚深的教法由佛传给文殊,再传与龙树等;广大的教法则由佛传与弥勒,再传无著等,如此代代相传到现今的善知识处。而且,如同《庄严经论》所说,大乘经教同样是现于律藏、入于经藏、不违论藏法性而阐述真实道的圣教。因此,你所说的缘由都在大乘教中具足。

如果你是有智慧的人,心能安住于质直中,那么“般若经等是佛经”这一点就能很快成立。(具慧、质直是这里的条件。若心不具慧,则纵然举出百千教理来论证,也如盲如痴,不生信解;倘若不质直,内在有贪著自宗、嗔恚他宗的偏执,那么即使是正确的立论也不肯承认。)现在你说的两种缘由,大乘教法同样具足,这样的缘由是你我二者前都能成立的,不是不能成立。所以具慧、质直的你应当点头承认了!不然,仅以二者前共许就决定是正教的话,外道吠陀等教法也应当是正教了,因为不只一个人,而是很多人都承认它是正教。

总之,不能以“信奉者众多”为理由,成立某教是正教。判断正教的标准唯一是它宣说了解脱正道。

若说:小乘无有“是否为经”的诤论,大乘却有此诤,故非佛经。

这时对方又以“有诤”为理由,成立大乘教法不属佛经。

驳斥:仅以“有诤”不决定为非真实教。不然,于内道总体佛教,外教有诤;持部分圣教后,各派及声闻十八部等内亦有诤,由此你也应舍弃小乘了。

在这段驳斥中,中观师首先指出只以“有诤”不能决定为非圣教。“不然”以后一句是纵破:若以有诤就决定不是正教,那么外教对总体佛教有诤,佛教内部也有诤,如此你的小乘也成了非正教,而应舍弃了。

“佛教内部有诤”,比如执持部分圣教后,在见色法的认识上,有部承许以眼根见,经部则承许以眼识见;对于非择灭无为,有部承许有自体,经部则承许无自体;在律藏所说的一分戒中,谈到造佛制罪时,是造了重罪还是只造轻罪,以及理眉毛是恶作罪还是非恶作罪等,声闻各部派的主张都有差异,这样以有诤的缘故,小乘经教也是伪经,应当舍弃。

再者,圣教之本 [1] 即圣教住世的所依为真实比丘,彼等比丘也成难以安住或存在了。戒经中说有名想 [2] 、自称 [3] 、乞食 [4] 、圆具 [5] 、破惑 [6] 五种比丘,其中前三者徒有其名,后二乃殊胜,故是圣教根本。尤其,殊胜的胜义比丘定义为断烦恼,也将难以存在,因为不可能有断惑之因——现见真谛,你许无有诸法实相——空性之故。又,圆具比丘也因各部承许有差异等,以有诤故,亦由上说,可附带推出难以存在。

中观师继续驳斥:本来现见空性才能断烦恼,而你们却说没有空性,如此则成不存在胜义比丘。而且近圆比丘也不存在,因为传戒师、羯磨师、羯磨僧团等,各需具备哪些条件,小乘各部派存在诤论,以有诤论故,所依止的经教应成不是佛经,如此则无得戒的近圆比丘。

小结:

中观师首先引用圣教,证明三乘行人都须修习空性。对方破斥:你们依据的教法并非佛经。由此展开了大乘教是否为佛经的诤辩,最终成立般若经等确为佛经。

以下则是以理成立“三乘行人都须修空性,才能得菩提”。

对方说:为何无有破惑比丘?虽无空性,然见四谛故。

对方质问:为什么说“没有空性,就没有破惑比丘”?虽然没有空性,但由现见四谛,就能断除烦恼,所以并非“无破惑比丘”。

这时,他仍然把四谛和空性看成互不相关的两个法。

驳斥:对此,四谛中的无常等并非主要,道之主要——根除烦恼的正对治,乃是证无我慧。如《释量论》云:“我彼从缘生,是无我见依,空见得解脱,余修即为此。”

中观师驳斥:对“断烦恼”而言,四谛中的无常、苦等并非主要,道之主要,即能根除烦恼的直接对治法,唯是现证无我的空慧。此义应当按《释量论》所说的这一颂来理解。

“我彼从缘生,是无我见依”:我所承许的经教中,彼“从众缘所生的刹那性”即是有漏法行苦的自性,五取蕴并非自在而转,唯是因缘招引的刹那即灭的体性,因此是行苦自性(“行苦性”指五取蕴随惑业他力而转、全无自在的苦性)。此“了达五取蕴为行苦自性”即是见无我的所依。也就是说,若知五取蕴毫无自在,唯随惑业力转,则会明白此中无有主宰性的“我”。

“空见得解脱,余修即为此”:现见本来无“我”,就能放下对“我”的执著,由此会从起惑、造业、受生的生死轮转中解脱。故称“空见”为解脱的根本,其余无常、苦等修习,都是引生无我空见的方便,其修持目的都是为了助成无我空慧。

因此,离于空性、心有所缘者难以入涅槃,未彻断我执而无由断烦恼故。彻断彼者,当如《四百论》所云:“见境无我时,诸有种皆灭。”

因此,心若不识无我空性,一向耽著五蕴等实有,则难以入寂灭涅槃。原因是:耽著蕴实有,只会引生我执,不可能断我执;不断我执,则无从止息贪嗔等烦恼,因此无法趣入涅槃。

若想根除我执,则应如《四百论》所说:在境——五蕴上见到无我,恒时住于无我中修习,则能灭尽三有种子。

如是,除见境之空性外无法断根,因为:若未遣除著境习气,虽暂由静虑等力压伏,也终将复生,如无想定。其义下文当述。

正如《四百论》所说,唯除瑜伽现量现见到蕴上无我之外,无法根除烦恼。因为:若未消除耽著境的习气,则纵然暂时仗静虑等力伏住烦恼,不令现行,然而至定力穷尽时,烦恼仍将遇缘现行,这就像无想定的状况。此内容留在下文阐述。


[1] 圣教之本:圣教住世的根本——比丘。无论传比丘戒、比丘尼戒,或安居、诵戒,或担任阿阇黎说法、引导等,都依赖比丘,其他身份无资格做。

[2] 名想比丘:自己明知不是比丘,还现出家相、穿三衣等,别人也心想他是比丘。

[3] 自称比丘:已破根本戒,不再是比丘,但自称是比丘。

[4] 乞食比丘:以乞食谋生的比丘。

[5] 圆具比丘:居士戒、沙弥戒、比丘戒都渐次圆满的比丘。

[6] 破惑比丘:已断烦恼的圣者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