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许无罪十三条,持余法衣持双钵,
触宝触火离法衣,再食攀过高人树,
不与取食与伐树,青草上撒不净物,
未许损种食蓄物,此外取舍同比丘。
沙弥十戒如果以包括所属的方式分,共三十三条。
首先,四根本戒。
杀生的同分包括杀旁生、有含生的草抛至水中、使用有含生的水三种。
以前都是用滤器过滤后再使用,在我小时候,藏地还有这个习惯,现在已经很少了。怕里面有小含生,若是肉眼能看到的话,就不能用了。这三条是杀生戒的同分,在比丘和比丘尼戒里有规定,沙弥和沙弥尼也是要守持的。
妄语的同分有十二种:
无因诽谤、借故诽谤、破和合僧、随顺破和合僧、厌烦家室、明知故妄、诽谤私情、诽谤执事、谤为少食而说法、谤僧、故犯学处以及为取超分淆用鬻盖。这些在比丘戒里都有,在这里只是简单讲一下。
无因诽谤,就是没有任何理由诽谤他人,尤其是诽谤比丘、比丘尼或沙弥、沙弥尼这些出家修行众。
借故诽谤,就是找一些借口、理由进行诽谤。
破和合僧,自己亲自去破和合僧。
随顺破和合僧,不是亲自去破和合僧,但有人破和合僧,自己随顺他。以前佛在世的时候,提婆达多破和合僧,很多比丘随顺他。
厌烦家室,“家室”是在家人的意思,让在家修行人生起烦恼,生起邪见,让他们对出家人、对僧众生起厌烦心。
明知故妄,明明知道这是妄语,还这样说。比如当着僧众的面,明明知道应该说实话,但没有说实话。
诽谤私情,僧众当中有专门的管理人员,经常要为僧众分一些东西,若诽谤分东西的比丘给自己的亲属和关系好的人分好的,没有给其他人分好的,就犯这条戒。比如我们现在分房,诽谤管理人员给与他关系好的人分好的,给与自己关系不好的人分不好的。而实际上他没有这样做,但如果有人这样诽谤,就算犯戒了。
诽谤执事,说管事的人的过失,这样就犯戒了。
谤为少食而说法,比如僧众特意安排有些比丘到二僧那边说法、传法,传法的人不是为了食物传法,但是其他比丘诽谤他是为了供养、为了食物而去传法等,这也是犯戒的。
谤僧,以僧残罪来做诽谤。
故犯学处,比如说“不能轻易割掉青草”这条戒,有的人不以为然,认为“说是这样说的,肯定没什么事”,以轻视的态度破坏戒律,这就是故犯学处。
为取超分淆用鬻盖,分食物的时候,大家都拿钵接。如果自己特别喜欢吃米饭,就用菜来盖住米饭,然后说“没有给我盛米饭”;如果自己喜欢吃菜,这个时候用米饭来盖住菜,然后说“没有给我盛菜”。尽管他没有想偷的心,只是想多要点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但这也是犯戒的。
饮酒戒。
“舞等”包括唱歌、跳舞、弹乐器三种。
“鬘等”包括装饰、涂香、涂脂粉三种
“大床、高床”,这是两种。
“非时食”,就是过午不食。
取金银戒。
合计三十条,加上即将要宣说的三种失毁,即是三十三违犯。
三种失毁是指仅仅出家之时就要守持的三条戒:第一条,失毁断明显穿着白衣等在家相;第二条,失毁持法衣等出家相;第三条,以轻侮心不祈祷堪布。出家是要在堪布面前出家的,所以要经常祈祷堪布,比如说自己有什么事要问自己的堪布。
沙弥戒概括地讲就是十条戒,细分就是三十三条。除此之外,沙弥也有很多戒条是和比丘、比丘尼一样要守持的,尽管这些学处条不是所受戒,但也是相关的,所以都是要尽量遵守的。
下面接着讲佛对沙弥特意开许的无罪十三条,这些沙弥可以不守,其他的都要遵守。
“持余法衣”:
比丘、比丘尼不能用多余的法衣,比如说三法衣等不能用两套,要通过加持等这些方法,否则是不可以的。但是沙弥可以,沙弥可以多备几套。
“持双钵”。
比丘(尼)有一个比较如法的钵就可以了,不能再用第二个了,若是用双钵也是犯戒的。但是沙弥和沙弥尼可以。
“离法衣”:
“法衣”指的是三法衣。三法衣都是要通过加持的,加持之后不能离身。“不能离身”主要指的是晚上法衣要放在自己所在的地方,即放在自己的界内。晚上睡觉,三法衣必须要在自己的界里,若是离开了,比如早上黎明的时候自己和三法衣没有在一个界,这样比丘和比丘尼就会犯戒。沙弥没有这条,沙弥(尼)的法衣只有两件,没有祖衣,他也不用加持三法衣。
“掘地”
:掘地就是挖土。比丘、比丘尼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挖土的,但是沙弥和沙弥尼可以。若是都不挖土,可能也很困难,也不方便,所以当时佛就开许沙弥可以挖土、动土。
根据戒律,比丘和比丘尼是不允许挖土的,但是有时基于需要再加上僧众有允许,这样做不算犯戒。现在我们修大乘法、修密法,有时可能有一些特别的做法。但是按别解脱戒,根据当时小乘的观点有些是不允许的,但若是为了僧众,在僧众也允许的情况下,做也是可以的。
“触宝”
:沙弥、沙弥尼可以接触珠宝等,可以碰,但不允许收藏、贮存。这里的“收藏”与我们现在收藏古董的“收藏”不同。
“触火”:
比丘(尼)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触火的,但是沙弥是可以的。
“再食”
:比如说你刚才化缘得到饮食,用餐以后,自己心里下决心不再用了,心里决定:“我今天用完餐了,不再用餐了。”如果这时又碰到一个好施主,施主也很热情,而且还没有过午,这个时候能不能再吃点呀?如果是比丘(尼),就不能再食,但沙弥是允许的。
当时很多沙弥年纪都小,经常是现在吃了一会儿饿了又要吃,所以沙弥、沙弥尼就没有不能再食这一条。
“攀过人高树”:
比丘(尼)是不允许爬树的,沙弥(尼)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是可以的。
“伐树”:
比丘(尼)是不允许伐树的,沙弥(尼)可以。
“不予取食”:
以前比丘(尼)吃饭前要有沙弥给端饭,要通过这样的仪式,若是直接受食是犯戒的。但是沙弥没有事,可以直接吃,不需要通过这种仪式。沙弥(尼)是为比丘(尼)做这件事的,快要吃饭的时候,他们就为比丘(尼)端饭。
“青草上撒秽物”:
就是在草上、树上不能随便抛一些不净的东西,或者在草地上面拉撒,这些比丘(尼)都是不允许做的,沙弥(尼)却没有这条戒。但也不是说沙弥(尼)就可以随便了,只是沙弥(尼)即便做了至少也不犯戒。佛当时对沙弥做了开许,也是有意义的,有必要的。
“食蓄物”:
自己剩下的饭或在施主那儿多要了几顿饭,把它贮存起来,预备下次再用,这对比丘(尼)来说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的,但是也可以通过一种仪式、加持,之后可以贮存,可以下次再用,若没有通过加持,没有通过仪式,直接享用就是犯戒。沙弥(尼)没有这条戒,是允许的。
“未许损种”:
若要击打这些农作物的种子,或在切瓜果的时候是必会损坏里面的种子,这样的事比丘和比丘尼是不允许做的,如果需要做就要通过允许,这是一种情况。还有一种开许的情况,比如说瓜果被鸟已经咬了,有一点腐烂了,就可以直接打、切。若不是这两种情况,就需要特意做一个仪式,如拿火或东西来扎一下或碰一下,然后才可以用,才可以打。沙弥(尼)直接做这些事情时,是允许的。
这些是对沙弥开许的无罪十三条,这是《毗婆沙论》中所说的。在此基础上,藏地诸位律师又加上相同的六种,如云:“置月积蓄离静处,未说悔欲未圆寝。”
“置月”:
对比丘(尼)而言,比如说你今天得到了一块布料,尚不够做法衣,可以不通过仪式加持而继续放一个月。过了一个月以后,若是还没有得到全部的材料做法衣,就要加持、处理了。但是沙弥(尼)没有置月这条戒,所以也不会犯这个戒。
“积蓄”:
如果比丘(尼)没有通过加持仪式,积蓄食物是犯戒的,吃这些东西也是犯戒的。但是沙弥和沙弥尼贮存食物不犯戒,吃也不犯戒,因为他们没有这个戒。
“离静处”:
在寂静处(山洞等)修行,若遇对生命、对戒律有直接危害的时候,比丘(尼)可以下山,如果当时走得特别急,三法衣放在山洞里了,等到这些危险情况解除的时候,比丘(尼)就要回去,必须跟法衣在一起,否则就会犯离法衣的戒。而沙弥(尼)没有这条戒。
“未说”:
比如说今天要做增净法,界内所有的比丘或比丘尼都要到场,如果有人突然有事要离开,必须要请示僧众,他要向僧众这样说:“我今天虽然特别想参与这个修法,但是实在有事要离开,请大家允许。”僧众允许了,他才可以离开。若是他没有这样做就离开了,就是犯戒的。因为做羯磨仪轨,如果比丘(尼)不到场,还不请示,就会影响做法事。但是沙弥(尼)若不参加做羯磨仪轨,对法事不会有影响,因为沙弥、沙弥尼没有这个戒。真正做羯磨仪轨的是比丘、比丘尼,沙弥和沙弥尼是不允许听的。
寺院藏族僧众做羯磨仪轨的时候,那些小沙弥们都在外面玩,这个时候是最开心的,因为大人都在里面,也看不到,外面这些小孩子就可以到处跑,可以淘气一点了。以前我小的时候也是这样,在外面可以随便一点,因为大人都在里面么。
“悔欲”:
做羯磨的时候,界内所有的比丘或比丘尼都要到场。若是不到场,会影响做羯磨。不属于这个区的比丘、比丘尼就不用来了。若这个时候有人不能来,可以说明一下:虽然自己来不了,但是同意大家做羯磨,这样才不会影响做羯磨。若当时他同意,但是在正在做羯磨仪轨的时候,他又说不同意了,这样就犯戒了。沙弥(尼)没有这条戒。
“未圆寝”:比丘和沙弥,比丘尼和沙弥尼不能同住,否则对比丘或比丘尼而言是犯戒的。但是对沙弥就没有这条戒了。
《毗婆沙论》中对沙弥开许的有十三条,再加上藏地诸位律师对沙弥开许的六条,如此承认共有开许无罪十九条。除此之外,一切取舍都与比丘相同。
沙弥的所有堕罪均可包括在唯一的恶作中。沙弥只犯恶作戒,分三种:
其一,四根本戒是失毁戒律之因,因而是他胜相同之恶作。比丘、比丘尼会犯真正的他胜罪,但沙弥和沙弥尼是他胜相同的恶作。
其二,三十三条戒律中,除了四根本戒之外的二十九条戒,若是有违犯,需要如理如法忏悔,因此是所忏恶作。这些戒条已经在堪布面前亲自受持了,若是犯了这些戒,要亲自去忏悔,专门有这样的偈颂、仪轨,每半月就要做一次。比如我们每个月做增净法的时候,沙弥也要参加,他们要在比丘面前忏悔。忏悔时,要求一至三人做忏悔,三个以上就不允许了,因为四人就成僧团了。而忏悔的对境是一位比丘,是一位僧人,所以不允许他接受“僧团”的这种忏悔。比如你们受具足戒的时候也是有这样的要求,每一坛最多三个人,再多就变成僧团了,这样是不允许的。
其三,除了前述两种情况外,其他的学处都要和比丘(尼)一样受持,这里不包括对沙弥(尼)所开许的十九条。必须以观想守护比丘(尼)的一切所断,这些是所守恶作。他们虽然没有亲自受持这些戒律,但也是要遵守的。若是犯了这些戒,心里忏悔一下就行:“哦,这也是不对的,也不应该这样做……”意念做忏悔就可以了,通过意念观想,通过意念忏悔。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