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己二(摄集善法戒)分二:一、总义;二、详述。
庚二、详述:
菩萨戒有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和饶益有请戒。菩萨所有的学处,菩萨所行持的一切善法都包涵在六波罗蜜多中,也可以说六波罗蜜涵盖了所有的善法。前面讲了总义,包括法相、定义等。今天具体讲六波罗蜜
多。
摄善法戒修六度,为除贫困三布施,
以断心持三戒律,当忍怨害苦深法,
擐甲摄善与利他,即行此三之精进。
修世出世之静虑,行深闻思修智慧,
在此处,分别从本体、定义和分类三个角度分析和解释六波罗蜜多。
“为除贫困三布施”:讲的是布施度。
本体:具足四种特法的施舍善心及其种子。“度”是波罗蜜多的意思。它的本体是具足四种特法的施舍善心及其种子。四种特法,即远离违品,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摄持,具有满足他众意愿的作用,成熟三菩提果。布施主要是要有施舍心。“善心及其种子”,施舍本身就是一种善心,还有善心的种子。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昏迷的状态、睡眠的状态和入定的状态等,没有粗大的意识,不会有善心和明显的施舍心,但是有种子,所以这时也具足布施波罗蜜。再如,菩萨入定后,没有明显或粗大的施舍心、善念,但是有种子,用种子代替,这样也有布施波罗蜜多。此处之所以要强调“种子”,就是这个意思,即在无心,也就是在没有意识的状态中,也可以具有布施波罗蜜多。虽然这个时候没有明显、粗大的意念,也没有施舍心,但是有种子。这是布施度的本体。希望大家通过如上内容和特点去了解布施度。这是从本体、自性的角度来讲的。
定义:梵语“达那”,意思是遣除对方的贫穷,故称布施。人有身体上的贫穷和心灵上的贫穷。有的人虽然物质条件很好,但是精神很贫乏,这种人是精神上的贫穷,是内心贫穷。布施就要遣除对方心灵上的贫穷和身体上的贫穷,或者说精神上的贫穷和物质上的贫穷。这是从作用的角度来讲的。
分类:布施度分三种:法布施、财布施和无畏布施。
第一,法布施,即观察法器而以大悲心应机施教,发放正法喜宴。
首先以智慧观察,“哦,某某众生成为法器了”,然后以大悲心应机给他说法、传法。前面也讲过,首先要观察这个众生的相续,是不是法器?他有没有意乐?若他是法器,也有意乐,就以大悲心给他说法、传法。不能为了自己得到恭敬、供养等暂时利益而收弟子、传法,这样发心不纯,是一种罪过,是不允许的。也不能为了自己能解脱、成佛这些究竟的利益而传法,否则也是一种过错。菩萨要以慈悲心,纯粹为众生摆脱痛苦、获得安乐而以大悲心说法、传法。
应机施教,即根据他的意乐和根基传法。每个众生的根基和意乐是不同的,他的根基在哪里?他的意乐在哪里?若他是小乘根基,意乐在小乘里,就给他传小乘法;若他是大乘根基,是大乘种性者,意乐在大乘,就给他传大乘法。同样,若他喜欢显宗,就给他传显宗;若他喜欢密宗,就给他传密宗。机缘成熟很是很重要的,若是机缘不成熟,很难利益到众生!虽然佛法很伟大,佛法是利益众生的,但若是机缘不到,众生的根基和意乐不在这里,也很难利益他,很难改变他。所以应机说法、传法是很重要的。
此处强调的两处:第一,传法的对象要是法器;第二,一定要以大悲心传法。发心是很重要的。讲经说法要以慈悲心去做,这样才能利益他人,才能把法融入众生的心里。若是你以大悲心说法、传法,才能真正利益众生,否则再怎样精通,讲得再流利,也无法利益众生,无法感化众生。发心很重要。以慈悲心和清净心去接触众生,给众生传法、说法,才可以感化众生,才可以真正利益对方。
说法、传法是法布施。如果自己有能力,可以转法轮,若是没有能力,可以按佛的教理去引导众生,去解除众生心灵上的障碍。比如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以后,才有了这个能力,才能转法轮。很多大德高僧以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以佛的教言去传法。这里不能掺杂自己的分别念,要按佛的教言、佛的教理去引导众生,去解除众生心灵上的问题。
如果自己没有这种能力,也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诸如印经书、印光盘,通过互联网,以微信等方式传播、转发、转帖等。但做这些时,都是要观察的。如果内容是正确的,对众生只有利没有害,可以转发,可以转帖。如果对众生有害,就不能转发。
有的人在微信上什么都转,这样会影响他人的相续,如果让他人生起一刹那的恶念,罪过也是非常严重的,对众生的伤害也是非常严重的。你打他一下或是骂他一句,对他的伤害不大;如果你让他生起了邪念,生起了恶念,直接会染污、破坏他的相续,对众生来说,是极大的伤害。即使你打他一顿,骂他一顿,也许对方能忍受,不会生气,也不会跟你计较,什么事也不会有。尽管自己生起了嗔恨心,自己有罪过,染污自己的相续,但是至少没有伤害对方。然而,前面讲的这种行为是直接伤害他人的,是要注意的,大家千万不能随便。
正确地转载、转帖,这种方式也是一种法布施。比如说我们每天都转微博,转法语,都是短句,众生一看,心里肯定会稍微亮堂一下、舒服一下,稍微生起了一刹那的善念、正见,这叫种善根,这样对他的利益也是非常大的。给他种下了善根,就相当于上钩的鱼一样,早晚都能捞上来,意义非常大。大家还可以印经书、刻光盘等。
如果前面的这些能力都没有,也可以在不影响别人,不扰乱他人的情况下,念一些经、咒给无形的众生听,这个发心很重要。只要你发心了,就能利益到他们。他们都能听到,都能种下善根。这也是一种法布施。如果自己有这样的心,谁都可以做得到。
如果你有传法、转法轮的能力,但是没有听众、没有弟子,也没有事,你可以自己在屋子里讲,观想来了很多无形的众生,然后给他们传法,这样串习。你这样做,很多无形的众生都会来。我每天讲法之前,都会邀请这些无形的众生来听法。很多众生都有这个兴趣,也有这样的意乐,肯定会来听的。你不是没有听众,也不是没有弟子,而是有很多无形的弟子,那你就厉害了!有时候办一些事情,就让他们办,那更快了,力量就更大了。这是开玩笑的哦!法布施是谁都可以做的。
第二,财布施。财布施分为三种:舍施、大舍施、极大舍施。
舍施:舍施的前提,第一是众生需要,第二自己也有这个能力。虽然众生需要,但若你没有这个能力,然后勉强做,会同时给自己带来很多障碍,这是不好的。若是对方不需要,跟你没有这个缘分,那也不要去做了,否则也许会带来很多的烦恼。若是众生需要,自己也有这个能力,就要做布施。一般的施舍,就是布施吃的、穿的,包括金银财宝等。
大布施,如果众生需要,可以舍施自己最喜爱、最亲的儿女。极大布施,如果众生需要,可以施舍自己的血肉,乃至生命。
财布施分上述三种。若是做大布施和极大布施,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而且要求有一些境界的人才可以做的。尤其是做血肉供养、生命布施,要求比较有境界的人才能做,比如一地以上的菩萨,他们不会有疼痛而生烦恼等,这种人才可以做,一般凡夫是不能做的。大施舍也同样要求要修到一定层次,有一定境界时,才可以做。但是一般的布施,普通的众生都可以力所能及地做。
其实,布施并不是有钱的人才能做的,也不是有能力的人才能做的,所有的众生都可以做。比如说对乞丐,你只是给他一块钱、一毛钱,他都很高兴,这也是布施。做布施时,发心很重要。有些人做布施时,没有什么发心,这样做没有多大意义。还可以用大米小米等喂鱼喂鸟,若是有施舍心,这些都是布施。包括我们吐痰、排泄时,都可以做布施。因为恶道的众生需要这些。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里讲过一个公案。有一次嘎达亚纳尊者到饿鬼道,一个饿鬼母跟嘎达亚纳尊者说:您若是去卫藏,帮我看看我的丈夫,他去卫藏找食物已经好多年了,但是到现在还没有回来。您若是遇到他帮我捎个信,让他赶紧回来,我们母女快要饿死了。嘎达亚纳尊者到了卫藏,有一天看到很多饿鬼都在抢一碗洗碗水,这是一个比丘吃完饭后发心做的布施。尊者在这群饿鬼中找到了饿鬼母所描述的具有那些特点的饿鬼。嘎达亚那纳尊者就把饿鬼母的话捎给他。那个饿鬼对尊者说,他到卫藏好多年了,但是没有找到一点食物。这时他伸开了紧紧握着的手,手里有一口痰。这么多年,他仅得到这么点食物。这口痰是有一次一位比丘吐痰时候发心布施的,他因此就得到了。
对饿鬼道的众生来说,这都是很珍贵的东西。我们每天吐痰、刷牙、洗漱、洗澡,包括洗碗、刷锅的水,都可以布施给恶道的众生。虽然是污水,但是恶道的众生看,那都是美食,能解决他们的饥渴。其实我们每天都有很多机会做布施,但是都浪费了。你洗澡、冲澡用那么多水,如果不发心,也是浪费。你上洗手间时,若是会发心、会转念,都是修行,都可以做布施。
自己若是有这种发心,有这样的一个窍诀,都是修行。很多人都求窍诀,“上师,给我点窍诀。”你上洗手间别白上!这就是今天给你的窍诀。真的,真正的窍诀就是这些。以前我们寺院有位成就者,他给弟子们传大圆满窍诀的时候,就让弟子看那个装青稞的袋子。告诉弟子“看那个袋子就可以了,这就是窍诀”这就是传法。其实这就是窍诀。看着装青稞的袋子,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刚才我讲的那句话,你看,更是窍诀了。你上厕所,可以发心做布施。你吃饭也可以发心,吃饭前先供养一下,这些吃的、喝的食物都成为佛菩萨赐予你的加持品了,这样你吃的都是甘露、甘露丸。大家都求甘露水、甘露丸,没有!这就是!若是你自己发心,心清净,每天吃的这些饭菜就是甘露丸,每天喝的这些茶、水、饮料等都是甘露水。
其实修行真不难,这么一讲,太简单了,太容易了。这样我们可以时时积累资粮,对相续的改变,对生命的改变是非常大的。只要是稍微懂点佛理的人,就想改变心态,因为改变心态就可以改变命运嘛。但是,如果你想改变命运,改变心态,就必须有这些方式方法,否则是不可能的事。无论是吃饭的时候,还是上洗手间的时候,就这样发心做布施,同时能积累资粮。你的资粮越多,功德就越大;你的资粮越到位,内心的境界就会越高。
第三,无畏布施。暂时而言,暂时救脱病魔等,让众生脱离病魔之苦,也可以说是保护众生的生命。这种无畏布施,不仅仅是拿钱买牦牛、买鱼去放生,不是仅仅依靠这样的一个行为、一件事情,平时我们都可以做无畏布施。平时在生活中,你想保护众生的生命,比如下雨时路上全是蚯蚓,你把它们送到安全的地方;蚊子、苍蝇来了,你也不去伤害它们,如果实在不愿意跟它们共同生活,就想办法逮住它,然后把它们放到外面,它自由了,你也解脱了。这些都是保护众生的生命嘛。修行有很多方便,通过这些方便我们可以做布施。
究竟而言,救离轮回,让他们脱离轮回,脱离痛苦,这是一种究竟的无畏布施。我们学佛修行的目的,即自己解脱、成佛了,还要帮助众生解脱,帮助众生成佛。
我现在日不缺讲,只要有时间、有机会,就给大家讲这些佛理,讲这些真理。就是为了让众生明白这些道理,增长智慧,这才是真正的利益众生。我在山上的时候,基本每天都有课。我也要求在山上的所有人,无论是义工还是闻思班、实修班的人,都要来听。大家基本上都是奔着我来的,解脱、成佛的愿望都寄托在我身上,那我的压力就大了,那怎么办?我就得讲,能讲多少就讲多少,会讲多少就讲多少。大家明白了一点点,内心的境界、智慧提高了一点点,解脱或成佛就有希望,才能解决身体、心灵上的很多问题。所以,讲法、闻法是很重要的。
如果真正要解脱烦恼、痛苦,真正要成佛,让自己的福德和智慧达至最圆满的层次,就一定要明白这些真相、真理,一定要让自己内心的智慧增长、知识增长。
布施度就分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行为固然重要,但最主要的是自己内心有施舍心。有这种善心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做供养和布施时,心里没有这种施舍心,仅仅跟随着别人做,或者糊里糊涂地做,这样不会有布施波罗蜜,不会有任何功德。若是有施舍心,对自己的受用等世间的福报没有任何贪着,这样可以说布施度圆满。行为有没有都行,主要是内心里没有贪着,对世间的福报、受用、善根等一切都能真正放下,这就是布施度圆满。
“以断心持三戒律”,这是持戒度。
本体:具足四种特法的断心,想防护罪业的善心及其种子,就是持戒度,也可以说持戒波罗蜜多的本体。四种特法,即远离违品,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摄持,具有满足他众意愿的作用,成熟三菩提果。“断心”是断除违品之心,也可以理解成防护罪业之心。这样的善心及其种子,是持戒波罗蜜多的本体。
定义:梵语“谢拉”,意为不被损恼所害,获得清凉。自己的心相续获得清凉,没有烦恼的染污,这就是持戒波罗蜜多。
分类:持戒波罗蜜可以分三种:严禁恶行戒、摄集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严禁恶行戒在前面已经讲过,现在讲的是摄集善法戒。
其实戒有很多,比如说三皈五戒、菩萨戒、密乘戒。此处讲,断除违品之心,就是持戒度的本体。它的作用是不被烦恼所害,获得清凉,内心清净。比如,你通过三皈五戒这样的一种仪式或修法,令内心变清净了,就是有持戒的功德了。我们通过受菩萨戒、密乘戒,内心变得更清净了,这就有戒学的功德了,也可以说有持戒波罗蜜多了。
但是有些人受戒以后,内心的烦恼更多了,贪心、嗔恨心、傲慢心、嫉妒心更大了。虽然你受了很多戒,诸如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等等,在表面上看,受持得很好,也很清净,但若是内心没有变化,相续不清净,还是没有戒学的功德,相续中还是没有持戒波罗蜜多。
你受戒、持戒后,相续就要变得越来越清净,贪心、嗔恨心、傲慢心、嫉妒心等都变小了,这样就行了,你受戒、持戒就有功德,就有意义了。现在很多人受了别解脱戒、菩萨戒或密乘戒,但是内心的贪心等烦恼越来越重。也可能是什么都是如此,越控制越爆发。很多人的贪心越来越重,要这个要那个,贪这个贪那个。嗔恨心也越来越重,有一点点不顺心,心里就仇恨得不得了,甚至已经无法安抚了。傲慢心更不用说了,谁都不放在眼里。嫉妒心也特别强烈。道友或其他人得到了一点点利益,得到了一点点赞扬,自己心里就不舒服了,就难受了,这就是嫉妒心。
一般而言,居士都是受居士五戒;出家人则有很多戒,沙弥、沙弥尼戒,比丘、比丘尼戒等,这都属于别解脱戒,还有菩萨戒、密乘戒。虽然受的戒很多,但还是没有戒学的功德。自己要观察,你虽然受了很多戒,但若是相续没有变清净,就没有功德,没有意义了。
“当忍怨害苦深法”,这是安忍度,也是从本体、定义、分类三个角度来阐述。
本体:具足四特法的清净善心及其种子。四特法在前面已经讲过了,此处不再重复。主要是能忍受的心态,这也是一种善心。这种善心及其种子,是安忍波罗密多。
定义:梵语“坚达”,意为忍受痛苦等,故称安忍。能忍受就是安忍。
分类:忍耐怨害之安忍、不畏深法之安忍与承受苦行之安忍。
第一,忍耐怨害之安忍。当怨敌进行伤害时,能忍耐。
首先,可以忆念嗔恨心的过失。嗔恨心的过失是非常大的,若能忆念嗔恨心的过失,则对怨敌的伤害就无所谓了,也不会再计较了。他人伤害你的时候,心里想“我不能生嗔恨心,嗔恨心的过失非常大”,这样就能不计较,也无所谓了。这是一种方法。
其次,当对方进行加害的时候,也可以从因果的角度修安忍。今生今世他来伤害你,这说明你曾经伤害过他。比如,有人欺骗你,抢你的东西,抢你的位置,抢你应得的利益,你要提醒自己:自己是相信因果的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不虚假的。之所以今生今世自己遭遇了这些,肯定是前世伤害过他人,伤害过众生的缘故。从因果的角度修安忍,这个力量更大。
反之,如果他加害你,你怨恨他,报仇报复,这就是“冤冤相报何时了”,这叫轮回!今天他怨恨你,伤害你,然后你怨恨他,再伤害他;他又怨恨你,伤害你,你又怨恨他,伤害他……这叫轮回。若是你想摆脱轮回,就不要再继续怨恨、伤害了。心平气和地承受,这是自己应该承受的,是应得的果报,心里没有丝毫怨恨,就更不用说要报复了,这样这个缘就了了。我们经常讲“了缘了债了生死”。就这样了缘,了债。缘了了,债还了,生死就了了。时时这样面对,这样做,这叫了缘了债。所有缘都了了,所有债都还了,就彻底了生死了,就可以解脱了。从因果的角度去思维,去修安忍,更殊胜。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把对方当成是殊胜的对境来修安忍,这样就能圆满安忍波罗蜜。安忍波罗蜜能圆满,其他波罗蜜也能圆满,这样就可以解脱,就可以成佛。他来伤害你,这是给你对境,若是你能心平气和地接受,内心如如不动,你不就提高自己的境界和智慧了吗?这也是把一切当作修行的对境。
其实学佛修行就是在对境中学修,最后才可以解脱成佛,这是最好的对境,也是学佛修行良好的机会,是提高自己、成就自己的助缘,坏事也就变成了好事,不清净的变成了清净,不圆满的变成了圆满,这多好啊,这叫转为道用!这多殊胜啊,以这种方式可以修忍辱,修安忍。
第二,对空性等甚深法义不生畏惧。对大空性、大光明不生畏惧。一切有为法都是虚妄的,都是空的,也许自己现在还不明白,还无法领会,但是心里要想:这是自己的根基不成熟,智慧不圆满,而诸佛的实相肯定是这样的。佛在《金刚经》中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自己可能困惑,“怎么说是虚妄呢?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感受,怎么能说是虚妄、空的呢?”尽管如此,也不能对此生起畏惧心,不能生起邪见。
还有大光明的境界,讲“都是佛,都是菩萨”,自己也许无法理解,“怎么是佛?怎么是菩萨呢?”应该这样思维:一切显现都是清净的,都是佛,都是菩萨。自己之所以感受不到,不明白,是因为自己的内心不清净,所以显现的就是不清净的;自己内心不正,因此所见都是不正的。
在座各位中,有些人在山下就听说“这里是清净刹土,这里有如佛般的上师”,但是来了一看,心想:哪里是清净刹土啊,跟我们那里一样嘛,还那么简陋;这哪里是佛啊?长得又丑又黑,脾气又不好。这都是因为自己心不清净,所以显现的都是不清净的。其实,不仅是这个地方,所有地方都是清净刹土;不仅是我,所有人都是佛,是菩萨。所有人都是好人,所有事都是好事,在显宗里也是这样讲的。若是你内心清净,都是清净的;若是你内心圆满,都是圆满的。若是你内心不圆满,到哪里都不圆满,即使把你送到极乐世界,把你送到阿弥陀佛的法座前,睁开眼睛一看,也是不清净的。
显宗和密宗的区别就是清净观,这是密宗的特点,也是密宗修法的基础。我们作为密宗弟子,要有清净观,一切都观为清净。住处清净,人清净,水也清净,都是清净的。这个地方是清净的,人也是清净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清净的。如果有不清净的,都是自己的业障,都是自己的烦恼。
也许很多人刚开始无法理解,也根本体会不到大空性、大光明这些真理,但是要相信佛说的话,相信上师说的话,都要观清净,观圆满。要相信都是无我的,都是空性的。不能对甚深法义生起畏惧心,生起邪见。
第三,承受苦行之安忍。为了究竟的无上安乐,不对暂时修法苦行等痛苦生厌烦,而是欣然接受。
在修法的过程中,在学佛修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违缘,会遇到很多障碍,这些都要忍受。有内心的障碍,可能也有外在的违缘障碍。比如,刚学佛的人,要盘腿一两个小时,忍受不了……也要忍。有时候身体不舒服了,头疼、肚子疼了,也要忍,忍一会儿就不疼了。你越想越疼,越坐不住;如果你不想,可能就没有事了,这也要安忍的。我们现在每天修法、闻法,时间很长。尤其是我,一讲法就讲两三个小时,有人心里想:怎么还在讲?怎么还不结束?这样不好!心里不能生厌烦之心,提起精神,专心而听。若能专心而听,时间过得特别快,两三个小时一会儿就过去了。否则,自己总在想“什么时候结束啊,什么时候讲完啊”……你越这样想,我这讲得越兴奋,然后你就烦恼了,“怎么还讲啊,怎么还不结束啊”,这样不好!应该忍。若是自己有这样的念,一定要去对治,去忍受,这也是修安忍。
山上冬天特别冷,有人天气一冷就跑了。虽然山上冷,也没有取暖条件,冬天不下山的那些出家人,脸都冻了,但若是自己能忍受,也能因此消很多业,积累很多资粮,所以要忍受,这也是一种修安忍。有时候,尤其是夏天在外面听法,不要怕太阳晒,晒就晒,黑就黑,去忍受。能听法,能得到法,这就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晒点儿就晒点儿,黑点儿就黑点儿,这都是修安忍。
此外,家人、朋友也许会制造障碍。比如参加百日共修或者出家修行了,他们也许会给你制造一些障碍,对此也要忍,要坚持,最后什么事都不会有。当时看有事,而且很严重似的,其实过后什么事也没有。一切都会过去的!这句话听起来很平凡,但是意义非常深,这都是修安忍。
我们讲《二规教言论》的时候也讲过,自己的选择没有错,自己的决定没有错,就要去坚持,即使遇到违缘障碍,也要坚持,要忍受,这样你就会胜利,就会成就。
“擐甲摄善与利他,即行此三之精进”,这是精进度,也是通过本体、定义、分类三个方面来阐述。
本体:具足四种特法欢喜的善心及其种子。四特法,此处不再赘述。对善法,对属于出世间的功德有欢喜心,叫精进。这里主要讲欢喜心,这本身就是一种善心。这种善心及其种子,这都是精进波罗蜜多。
定义:梵语“布雅”,意为坚强不屈奉行殊胜道理,故称精进。我们主要是对善法生欢喜,对诸如清净的戒律、无伪的慈悲、广大的智慧等出世间的功德生起欢喜之心,就是精进波罗蜜多。“殊胜道理”,既有小乘里讲的,也有大乘里讲的;既有显宗里讲的,也有密宗里讲的。若是对这些道理有欢喜之心,就肯定会学修。
分类:包括擐甲精进、加行精进、利他精进三种。
擐甲精进,主要是自己心里想:在未将一切众生安置于圆满佛果之前绝不舍弃精进。这样发心,叫擐甲精进。犹如我们要上战场,先要穿盔甲。自己在心里思维,令所有的众生都要安置于佛果,让所有的众生成佛,此前我就要精进,这种发心,是擐甲精进。
加行精进,即经历五道十地而摄集一切善资,心不怯懦,不以稍许修行为满足,不被外缘所退,以恭敬恒时而精进。即稍微明白一点点,稍微有一点点精进时,心里也不满足。不被外缘退转,以恭敬恒时精进,这叫加行精进。
利他精进,就是欢喜成办二利之因,修持利益他人之事,而倍加勤奋,就是利他精进。
这是精进度,也就是精进波罗蜜多。
“修世出世之静虑”,这是静虑度,也从本体、定义和分类三个角度来阐述。
本体:具足四种特法一缘专注善心及其种子。心专注于一个所缘或者一个境而不散乱。心专注于一个所缘,一个法,一个道理,不散乱,这本身就是一种善心。这种善心及其种子就是禅定波罗蜜多。
定义:梵语“得那”,意为心相续不散乱他处,故称静虑。“心相续”就是心的连续。心相续不散乱他处,专注一缘,专注一个境,不散乱他处,就是静虑。
分类:可以分世间的静虑和出世间的静虑。一种是世间的静虑,比如四禅八定;还有一种是出世间的静虑,比如三乘各有自己的等持,这是出世间的静虑。
此外,也可以依据《楞伽经》所讲,分为三类:
第一,未入道者相续中色界无色界的凡夫行静虑。还没有入大乘道,但是他有禅定(静虑),是属于世间的四禅八定,也就是四禅的心,都是属于世间的静虑(禅定)。
欲界也有一些禅定,这里主要讲色界和无色界的禅定。色界就是有一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些禅定,无色界也有四种禅定,共有八个。我们经常讲“四禅八定”,都属于世间的静虑。这是凡夫行静虑。
第二,入资粮道和加行道者的义分别静虑。这是已经入道了,即大乘的资粮道和加行道,但都属于凡夫地,这时他们所具备的禅定(静虑)是义分别静虑。
第三,见道以上圣者的缘真如静虑。见道以上十地菩萨,包括十一地(佛果),他们的静虑(禅定)是缘真如静虑。这些是已经见性的圣者相续中的禅定。
静虑有很多,这里分了三种:凡夫行静虑、义分别静虑、缘真如静虑。只有缘真如静虑才有对治二障的能力,其他的静虑都没有。凡夫行静虑,即四禅八定,虽然他们能修出神通,但是没法断除烦恼障、所知障。色界和无色界的这些众生也是有烦恼,他们虽然有禅定的功德,但是内心当中还是有烦恼。这些世间的静虑不能对治烦恼障和所知障二障。凡夫地的义分别静虑,虽然比世间的静虑要高一些,但也只能压伏烦恼障或所知障,无法彻底断除二障,因为那时候还没有见性,没有真正见到诸法的实相。
这就是静虑度。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