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乙一、暇满难得

《系列三.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讲记一-听闻轨理》 ︱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

内收过度的人,由于他的紧张,会死死抓住一方面,欠缺灵活性,对于频频到来的事情无法应付。一旦陷入紧张状态,心就不再灵活、不再宽阔,严重影响行事时的自在发挥。甚至会陷入暗钝、僵直、迟钝、疲惫等状态。不善调心的人总是会出现这些过失。

再说心神紧张就不灵光的情况。一种是处于头脑空洞的状态,遇事不能及时反应;另一种是会出现错误反应。很多人紧张过度时发生一连串的错误,只好说:今天真倒霉,过度紧张怎么出这么多错!因为紧张不是正常的状态,本有的能力发挥不出来,本来会应付的也不会应付。或者是因为附加了一层紧张状态,导致反应出错。可见,内收是个急需断除的大障碍。只有在安然、自信的状况下,人心的灵性才能自然发挥,所以我们应该要相信自己。

同时,不宜过分地去抠一两个字。说法是一连串地传递下来,我们接一下心意就好。如果只是抓取其中几个字,前前后后没听到,又如何会出现连绵不断的整体意境呢?怎么能汇聚法师的心意呢?有些人长期以来养成了一种紧张性格,一听课就紧张,抓着笔拼命写,生怕写不完。结果写了一部分就忘记另一部分,甚至整堂课当中三个小时的句子、法义,前前后后什么都没领会到。只因为心不肯放松,紧张使他处在不良状态,没办法领得心意。

又譬如两个人谈话,双方都心地宽松而安然时,交谈才能和谐地进行。如果其中一个人过度紧张,心不正常的缘故,肌肉绷得紧紧的,瞳孔都变小了,脸上的神经都僵硬了,如何还能敏捷地反应呢?自然会影响交谈效果。

尤其在听法时一定要会得法义。心紧收时处于内缩的状况,不能敞开心胸,也就无法纳入法义,无法使法义在心中显现;同时,紧收的心会使视野缩小,对于前前后后不能一次性兼顾。相反,心散乱时又无法“聚焦”,也同样不能接受法义。

外散者缺乏专注力、难以切中要害,是由于心的过分晃动。如同很多外向型的人散漫惯了,语言也非常零散。别看他遇到事情的时候很大胆,能说东说西,其实没有一句切中要点,这就是外散的过失。

止观修行过关的人从早到晚都不累,记忆力强,而且面对四面八方的任何事情,他都能够不出差错地轻松反应。这是什么原因呢?一个人怎么能从容做那么多事?又怎么能处理得如此恰到好处呢?无非是因为心的状态良好,心神灵光、毫不胆怯才能应接自如。

此处再次强调,内收是心态上的一种障垢,这种染污状态尚未消除之间,心就不能清明、遍照,也就不可能有对从前到后的所有法义产生无误认知的机会。过分紧张的心难免取得一者就忘记其他。这时候我们应该放松下来,恢复自然,进入正常状态。

好比前些年的十字路口,全靠交警快速地指挥应付庞大的交通流量。交警的心理素质一定要特别优秀,因为他面对的是四条路上的车,需要超强的反应能力来随时做出指挥的手势。只有处于非常静定的状态,才能对于车况随时反应;假设紧张,就容易马上出错,后果不堪设想。

又好比战场上的大将,他有满腹的韬略,而且能够观照自方、他方前前后后的一切情况。如果紧张的话,麻烦就大了,他没办法对全场情景做出恰当反应。又好比能够正常把握全局的足球教练,需要观察到整个场面的情况,而不是紧张地只看一处。

假设精神紧张的人去做大事,日理万机、应酬八方,必定会非常困难,因为内收太过,缺乏遍照的能力。又譬如高考,过分紧张就发挥不出应有的能力。记住的知识会忘光,反应不过来,看到题也不晓得该怎样做,或者写作文也没有灵感等等,都是过分紧张所引起的障碍。

可见内收的过患非常严重。如果放松下来,让心自由发挥,或许是在一瞬间就能做出反应;不断出现情况,都能不断地反应。我们本来具备这种能力,但以内收过紧成为障蔽。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多放松心态,就能反应得更灵敏。同样,讲法师说出的每一个句子,我们以自然、如法的听闻来应接,用一颗宽松、宁静的心,让它自然反应,就很容易对法义产生了解。

从前,阿难教室缕那修行时,时而太猛、时而太缓,以此生不起真修境界。请问世尊。世尊问:“具寿,汝居家时善弹琴否?”白言:“极善。”佛问:“汝琴声为弦太紧时所发,抑太松时所发?”白言:“二者皆不是,松紧适度乃能发音。”佛说:“汝心亦当如是。”后遂证果。

过去阿难教导室缕那修观,后者的状态一直欠佳,有时候太猛,有时候太缓。特别是修无常观时,无论如何也修不出真实的观照,于是室缕那向世尊请教。

佛问他:“具寿!你居家的时候擅长弹琴吗?”

他说:“非常擅长。”

佛说:“你弹的琴声是当弦非常紧绷的时候能发出,还是很松驰的时候能发出来?”

他回答说:“两个都不是。一定要松紧适中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佛说:“是的,你的心也应当如此。”

这个譬喻非常恰当。我们有一根心弦,太紧时不会发出美妙的音声,太松时也发不出美妙的音声,不紧不松时才会弹奏出一首首动听的旋律。也就是说,无论做任何事,只要心弦不紧不松,它就能非常灵巧、全面地不断反应,让我们应付自如。

无论看书、走路、交谈,还是处理各种问题,都需要一种松紧适度的心。从而使所处理的事情都成为一种艺术品,从前到后不断地浮现灵机。听法、修法、讲法等当然也都是如此。

室缕那得到佛陀的教导以后,他调整了状态,再修无常等,很快就证得阿罗汉果。

又如拉准母云:“紧以提照,松以放怀,彼中有见要。”

以“紧”来提起观照,同时以“松”来放怀、放下,其中蕴涵了见的关要。

此处“紧”并不是紧张,而是紧密、绵密、不漏失。如同说,“一念不在,如同死人”,观照不在,自己必定就涣散、松懈了,所以要时时以观照来保护自心。此处“松”也不并是松懈,而是放怀、放下、不著于任何边。以如是紧而松的修行要点和方法,能够安住于觉照,所以叫做“彼中有见要”。

我们应当了知,任何上好的状况都是来自不紧不松。例如有些修行人长年累月紧张地精进行持,后来师父让他调整,他偶尔能放松时,修行马上有大进展,甚至于当下开悟。虽说这是从大方向而言,但小事情也无非是同样道理。如果我们调整一下心境,自己的事业、学习、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的状态都会得到转化。也就是说,偏于外散的人需要逐渐专注,偏于内收的人要学着放开,时时处在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当中。

依照此义,过分紧提时则勿内收,当令松紧适度,诸根安闲而住。

依此而言,心太紧张、精进时,尽量不要内收,要让它松紧适度,诸根安闲而住。

有的人热忙而散乱,很容易陷入浮躁状态;有的人太紧张、执著,也失去了修法的最佳状态。因此,“安闲”特别重要,古德语录当中也经常可见“安闲”两字,时时能有淡然、安闲,会很容易成就。

思考题

22、关于外散:

(1)嘉色仁波切对过去事、未来事、现在事及后得时分别是如何教诫的?数数思维而断除妄想分别。

(2)月称父的故事说明了什么?反复思维并反省自身状况,而歇下对未来的妄想。

(3)我们应如何依止念、知、不放逸而断除外散?掌握此法后如理调心而作断除。

23、关于内收:

(1)什么是内收的状态?从生活、修行等方面反省自己是否具有此垢染。

(2)结合自他实际情况及譬喻等,观察内收所产生的三种过患,引生定解并发起欲断之心。

(3)室缕那公案中,弹琴的譬喻说明了什么?

(4)拉准母云:“紧以提照,松以放怀,彼中有见要。”

①这一句开示了怎样的修行教授?

②心不紧不松是怎样的状态?如是在修行、做事等时所产生的效果如何?

(5)我们应如何对治内收的垢染?掌握此法后如理调心而断除此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