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二、明示关要相同

《辩答日光论选要讲记》 ︱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智圆法师.译讲 ︱

这就需要架设梯子接他上去。怎么架梯呢?从他的八个识上看,只有在第六意识上下手。前五识就像傻子,只会单纯地取色法、声音等,只有第六意识具有观察的能力,因此利用意识观察的作用,来引导它趣入。

如何引导呢?先在第六意识上安立二谛,就跟他讲:心前显现的这一切清净、不清净相,确实有其现相和作用,这叫世俗谛。然后设问:这些现相真的像显现的那样存在吗?随后运用正理无论怎样观察,都无法成立它们是实有,这时意识就开始认同“无实”了,开始信受所现的相就是空性,空的也就是这个现相。信解了现空无别之后,再引导他:这是分别、语言能缘到的吗?他稍微做观察,就能信解离四边、离戏。这样就把他引到了关键点上。

虽然最初分别心不能相信,但它有个特点,就是信服道理。如果以理抉择得非常断定,它就会开始信服。在信服之后,就可以对它宣讲真胜义。心的状态已经到位,此时也就能领会了。

总之是要设立方便,先在众生的分别识上安立二谛:显现的生、住、灭等的相叫世俗谛,而在胜义中是无生、无住、无灭等。从此他的分别识就开始别别缘取:一个是现相,一个是现相的体性——空性。然后第六意识就针对现相不断地观察,观察到量之后才相信,心前现的一切相确实是虚相、毫无实法,由此转而缘取“此现相是空”、“彼现相是空”……之后再教他轮番地做抉择,也就是,现相不可得,所以不落有边;但有个相,所以不落空边;也不是亦有亦无,因为真实的“有”和真实的“无”合集在一法上就成了自相矛盾;又不是非有非无,因为这等于亦有亦无。经过轮番地抉择,就能信解离四边的大空性。这时就达到了目的,其心开始信受了。再讲身口意的行境统统是戏论,马上就能相应。

可见要懂得“渐趣”和“仅在分别前安立”的意思,懂了就知道这只是方便,但确实非常善巧、非常奏效,经过几步就能带到离戏大空性的要点上来。但必须明确:“无实分”假胜义只是以接引为目的,在众生心前立出的一种假法。

下面讲第二段:除了只是在分别意识前安立之外,于圣者离分别的入定智心境双泯的心前,哪里有假胜义驰骋的机会?

首先注意“双泯心境的心前”,这里有两个心,其中前者指妄心,后者指真心。佛法讲心有很多层次,凡夫心境相对的心,比如眼识、耳识、意识等,全都是妄心,不是真心。它们只是由习气力现起的妄识,眼见色、耳闻声等也都是二现的戏论。

然而在圣者离分别的入定智慧中,眼识不起,有青黄赤白吗?耳识不起,有风声雨声吗?鼻识不起,有香臭焦霉吗?舌识不起,有酸甜苦辣吗?身识不起,有冷热软硬吗?像这样,一切五尘的现相都没有。意识不起,有意识前的影像吗?也没有。这就称为“心境双泯”,称为“绝待的真心”显露!没有能、所(即“二”)对待!万法即是真心,哪有什么心外的法?这也叫“一真法界”、“遍一切处的法身”或“如来藏”、“圆觉”。

这是绝待的真心、无二的真心,法界即是心,心即是法界,假胜义的影像哪有机会在这不二的真心前驰骋呢?就像轮王的宝座上,衣衫褴褛的乞丐无权安住那样。此处不是他的坐席,因此无权安住一刹那。

总之,所谓的假胜义只是众生分别心前的法,而圣者心境双泯的真心前根本没有它。所以在对“胜义是否是心的行境”抉择等时,唯一是针对真胜义。针对假胜义而说则毫无意义。就像讨论狮子的威力如何时,一定是针对真实的狮子,否则对狮子的画像讨论显然毫无意义。

以上“无实分无有机会显现在圣者定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点,需要完全断定下来,之后在解释“胜义非心境”时就可以将“无实分”排除在外。

怎么才能完全断定下来呢?单凭上面的讲解,也许很多人还生不起定解,所以下面继续以正理做具体、透彻的抉择。

其义如何?即在圣者学道定中无有显现、隐没心境而现前空性之时,其前既不显现有法瓶等,也无取著所遮的谛实相,则彼无实分如何成为境呢?所谓无实相状之境,是观待遮遣所遮之实有后,方现识前,不可能以自在立出的方式而显现,因为:若不观待有法和所遮而现境,则是自性成立胜义,便成他空、应被遮除。

对这段论文分成四步做解释:第一步、解释关键词 “有法”、“所遮的谛实相”、“取著”、“无实分”的涵义;第二步、认定圣者定中无有“无实”的境相;第三步、以正反两面的道理成立这一点;第四步、结合例子进行说明。

第一步、解释关键词“有法”、“所遮的谛实相”、“取著”、“无实分”的涵义

“有法”,是指心前现的身体、心识、器界等现相。

“所遮的谛实相”,是指对于这些有法现相,一般分别意识认为它们实有,实际上现相本身并非谛实。实有是分别意识增益出来的,因此成为否认的对象,叫做“所遮”。比如眼前现的桌子,实际上它自身并不存在谛实,但第六意识认为它谛实,这就是增益,必须遮除。

“取著”,是指一般人从不审察自己的想法,百依百顺地听信第六意识。第六意识认为是实有的法,心就随之取著这些法实有的相。比如意识判定这场电影真的好看、这首歌真的好听、海滩的风景真的好美、开车兜风真的好潇洒,心就完全相信这些是真实的,然后不断地取著。凡夫的心已经串习成习惯,一接触到显现时,自然像糊涂虫似的认不清假相,反而取著为实有。

如上摸清了分别、执著形成的原理之后,再看反面的情况:如果对于“各种现相为谛实”这一点做出了断定的否认,就能说服自己的心。而心被说服之后,就生起否认现相实有的反面之心,这时就出现“无实”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