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以关要相同成立自宗无过

《辩答日光论选要讲记》 ︱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智圆法师.译讲 ︱

答复上说不受违害之理:

“上说不受违害”指对于“胜义非心境”的“心”字,解释为不加能所二现的简别,一概断定胜义并非任何心所行的境,这种解释并不会招致教理的违害。即不会得到“胜义非圣者所证”、“胜义等同不可思议之我”、“无有圣者现证胜义而生起断证功德”等过失。

以下是具体的答复:

虽然就有、无二现之心区分其行境差别后阐述,无有过失,但按前代未改论文的方式而讲解,与其他讲法关要相同,各自所许宗义无有过失而能成立,故见无正理可破。

在《般若品》中,有一开宗明义的偈颂:“世俗与胜义,许此为二谛。胜义非心境,心者是世俗。”对此,藏地前、后代中观论师解释的方式不同。

后代论师认为:前二句是以所知作为二谛的分基,承许所知有世俗、胜义二类,数目决定为二。后二句则是安立二谛的体相。如何安立二谛的体相呢?有能所二现之心的行境或所知,为世俗;无能所二现之心的行境或所知,是胜义。如是将心分为二种,针对二种心的行境差别而安立二谛,这并没有错误。

但按前代论师直接不变动原文而讲解(即解释成:胜义非心境〔为所立〕,心者是世俗〔为能立〕),这与前一种解释在所表达的关要上完全相同,两代论师所许的宗义都能成立。以在关要上相同、能够成立的缘故,见到前代论师的解释并非以正理可破,而是完全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