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第二篇 自证抉要
《辩答日光论选要讲记》 ︱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智圆法师.译讲 ︱
“自证抉要”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辩答日光论》中的一个重要篇章。通过这次讲闻和深入地研习,相信很多人能明确“自证胜义中不成立,名言中无欺有”的要义。论文说到:
一般而言,中观应成派承许六识聚及未建立自证识等,明显见于彼论,然而为何仅以彼论中未在名言中承许,就必须了知其在名言中无有呢?例如应成派论中无需提出本初心性、大乐等名言,但此等并非名言中不合理。
一般来说,中观应成派承许六识聚和没有建立自证识等,在《入中论》、《入行论·般若品》等应成派论典中能明显地见到,但是为什么说这些论没有在名言中承许,就一定证明它们(自证识等)在名言当中没有呢?
应成派抉择的重点是直接透出离戏,除此之外,无论说东谈西、缘此缘彼,都一概遣荡无余。但是,应成派没有在名言中承许,不代表名言中没有或者不能安立。比如应成派的论典中不必要提出本初心性、大乐等名言,但并不代表这些名言不合理。旧译《六界续》中说到的“本初心性”、新译《时轮金刚续》讲到第四灌时指示的遍空虚空金刚大乐(无迁变的大乐),应成派都从来没说过,但这并不代表名言中不能安立。
应成派的论典只有屈指可数的几部,如果凡是这几部论没有说到的名言就决定在名言中不能安立的话,那么请问:应成派的论典中有几个密教名词呢?一个也没有。那么是不是所有密教中的名言都不能成立呢?不仅如此,还应成除了这几部论所说的名词外,其他一切佛教名言都不能安立。
若说:这两者哪里相同?因为直接明显、郑重地遮遣了自证的缘故,名言中遮自证应是应成派的特点。
对方说:这两者哪里相同呢?像本初心性、大乐等这一类名言,虽然应成派没有建立,但是也没有破除。而自证的情况与此不同,因为《入中论》等应成派论典直接对其明显、郑重、不遗余力地作了遮遣。所以,名言中遮遣自证应当属于应成派的不共特点。
驳斥:中观论中虽有细致遮自证,但此等只是胜义中遮,名言中则无法遮,如同他证。
驳斥:虽然在中观论典中细致地遮遣了自证,比如在《入行论·般若品》中运用圣教、正理、譬喻作了多番破斥。圣教方面:经中说:“如剑不自割,指尖不自触,如是心亦尔,不能自见自。”正理方面:观察以什么来证知存在实有的识。如果是以其他识证知,则将犯下“证知者无穷”的过失;倘若以自己证知,那么在它上面必定能分出别别的能证、所证,但是实有的识不应分出不同的部分。随后,该品又依次遮破了唯识师所举的灯光自明和琉璃自然青色的几个比喻。
虽然有像这样很细致地遮遣实有的自证,但这只是在胜义中否认;名言中假立的自证谁也无法否认。这又如同他证的情况,虽然在胜义中作遮遣,但在名言中无法否认。
胜义中确实无法成立他证。比如观察“识证知境”在时间上只有三种情况:一、识在前,境在后;二、识和境同时;三、识在后,境在前。首先,无论识在境前或在境后,识都没有所知的境,又怎么能现量证知它呢?其次,如果识和境同时发生,那么前一刹那两者都没有,后一刹那同时生,谁也不需观待谁、识和境别别独立。既然是离境的独立识,它有什么了知境的体性呢?既然是离识的独立境,又怎么成立是所了别或所知境呢?所以识、境同时也不成立。由此在胜义中否认了他证。
但是名言中,也就是在众生的妄识境界里,明明以眼识见到青黄赤白等颜色,以耳识闻到风声、雨声等,可以无欺建立他证;如果名言中没有他证,那么见色、闻声等就都不能建立了,难道我们都成瞎子、聋子等了吗?从这个例子看出,某个名言的事件在胜义中被否认,并不等于名言中不能建立。
问:何故无法遮?
这时对方提问:为什么如同无法遮遣他证那样,在名言中也无法遮遣自证呢?
答:若遮则成名言中也无有,需要如常声、作者自在天等,有被名言量直接违害,而自证不可能有此之故。
我们回答:如果一个法被名言量遮遣或否认了,那就成了纵然在世俗名言中也不存在的法(也就是在众生妄识的境界里都根本没有这样的事),如同常法的声音和万物的作者——自在天等,被名言量直接违害。但自证不是这样的情况,它不可能被名言量违害。
因为,凡是名言中无欺有的显现,无法以名言量违害;名言中根本没有的事,必定被名言量违害。
举例来说,外道承许有常住的声音,这决定被名言量妨害。不管是在瑜珈现量还是正理面前,都成立不了一个声音能安住到第二刹那以后。名言当中,凡是有为法都是因缘所作、观待因缘而起,所以只能在因缘和合时显现一刹那;过后因缘已灭,这显现也不会无因独自安住。因此必定是刹那灭的自性。因缘现起的声音也不例外,显现一刹那就灭尽了,常住的声音在名言中根本不成立。
其次,所谓的作者自在天也无法成立。因为自在天并不具足作者的体相,不管承许它是常住、周遍、或者思维之后造物等,都被正理所害。其实在名言中,自己的心才是万法的作者。有心才会造业,有业才变现一切器情万法。名言中承许“万法的作者是自在天”,在正理面前无法成立,也不符合名言的事实,所以必定被名言量违害;
但是自证却不会被名言量违害。以名言量(无论现量或比量)观察,决定要承许自证。就现量而言,每个人生起贪、嗔等烦恼,信心、悲心等善心,或者身心的种种苦乐感受等,自己直接就能分明了知,不需借助其他证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