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丁二、于他无励生悲

《般若品释解义疏》 ︱ 全知麦彭仁波切.撰释︱ 智圆法师.疏解 ︱

(三)观见三有中长夜无明、苦海无涯而兴悲

彼三有中,有极多颠倒欲、痴、爱的险地;

在这三有世间中,有极多颠倒欲、痴、爱的险地。比如在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里,都有使人堕落的险地,一旦进入其中,便会引发贪欲、陷入愚痴、生起爱恋等。不断地生起和增长欲、痴、爱,人心会由此变得颠倒迷乱,造作种种恶业而沦落,故称为“险地”。

心识颠倒地执取所缘,计非乐为乐、计不净为净、计无常为常、计无我为我,由此趣入邪道,故称为“颠倒”。

又彼三有中,以我见为性,妄执颠倒事为谛实,真实性本非如彼,彼复相违故,三有中无有见此真实,如暗夜无光。于彼远离见真实性光明之三有,也是居于无有时方边际之自性、无法言喻之难忍苦海中。

此段揭示三界凡夫都以我见为习性。普天下凡夫的共性是无始以来一向执著五蕴为人我、一切事物为法我,久久串习成性,不须刻意便任运发起人法二种我执,心心计我、口口说我、事事为我,故谓之“以我见为性”。

“妄执颠倒事为谛实”:“颠倒事”指人我与法我,或实有的人与法。本来真实中无有人、法,而凡夫心前却现为实有的人、法,妄执这颠倒的人我、法我为“谛实”。心一直这样虚妄执取而不放舍,称为“妄执”。

因为诸法真实的体性并非如凡夫所计,而且,智慧与愚痴一是正见一是倒见,彼此相违,所以在三有众生内心执持我见期间,将不会见到诸法无我的真实性,如同黑暗中不会有光明。

在这远离见真实性光明的三有世间,也是住在以无有时空边际为特征、无法用语言和比喻描述、令人难以忍受的无边苦海中。

以下再按轮回流转的十二缘起作具体观察:

由于根源上远离见诸法无我真实性的智慧,而陷于愚蒙当中,便以此无明一向妄执有我,由此发起种种行业,即造作种种非福业、福业与不动业;以造业的因缘,便熏成因位识;以因位识成熟(即果位识)之力的牵引,便在三有诸生处中受生,而形成蕴身的最初位——名色;名色逐渐变异,长成具六根之身——六入;六入与色等六尘及眼等六识和合而生触;以触为因缘,生起苦、乐、舍三受;以受为因缘,便起不离爱与乖离爱;由此便为爱驱使,而不断贪取;以取为因缘,则生起势必引生后有之业——有;以有为因缘,将再度受生;以再度受生为因缘,又迎来新一轮的老死。

如此周而复始,以前前为因辗转引生后后,造成无边无际的轮回苦海。“无边”,指轮转的时间与方所都没有边际。时间上,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时分。空间上,遍穷十方世界任何三有中的生处。深陷在这横遍竖穷、无边无际的轮回苦海中,不知有多少血泪、多少辛酸,每一种苦合计起来,不必说亲身领受,连耳闻目睹都触目惊心,因此说“难忍”。

在这过程中层出不穷地变现出种种苦,受苦无有时间、方所的边际,苦的数量及程度无法计数、衡量,所以说“无法言喻”。

(四)观见众生不得正法光明、死后仍众苦辗转相续而兴悲

彼中众生为三有强力惑业所制,行善之力羸弱;行善所依暇满人身,寿命又极短促;短暂存活期间,又为长寿而作种种养生,依止去病之因的药物等,饥饿、疲惫、睡眠、种种内外侵害、接触凡愚等,以无义利的作业使生命于无意义中迅疾流逝。

世间众生由于被强大的惑业力所控制,行善的心力非常微弱;而且,行善所依止的暇满身,寿命极其短暂;在短暂的存活期间,还要经营各种世间事务,巨大的生存压力令人疲惫不堪,各种杂染因缘使人迷惑退堕,由此造下无量流转轮回的业……像这样,大量时间都浪费在毫无意义的生死活计上,短暂的一生便迅速虚度而过。

又,解脱三有之因——以智慧观察真实性义极为难得;于彼轮回险处,串习散乱的势力,猛烈如江河奔涌,如此焉有顿时遮止之方便?

下面再作正反面观察。三有的根源是妄计有我的萨迦耶见,由此根源而不断起惑、造业、受生,因此解脱三有的主因即是以智慧观察诸法无我真实义。这是因为:对诸法无我真实性迷蒙不知,则会以二我执造业,生死不已;反之,了悟诸法原本虚妄不实,便能放下妄执,止息轮转。

而做到以智慧观照真实性义极其难得。“难得”,指成就此慧观的因缘极难圆满聚合。成就慧观要具足以下因缘:首先要有大的善根发心学佛修道;其次要有足够的福德因缘,具备修学佛法的内外顺缘,并且如法地依止善知识,长期精进闻思,对空性生起定解;之后要以希求解脱与菩提的大愿力摄持自心,恒时观照诸法性空。如果因缘不具备,就很难做到最后这一步,因此说“极其难得”。

像这样,不能以智慧恒时观照诸法无我真实义,则无法遮止心沉迷于幻相耽著、攀缘。无始以来不断这样串习的散乱习气极强有力,如同脱缰的野马或奔腾的江河,极其粗猛而难以调伏。散乱习气既然如此强大顽固,哪里有顿时就能止息的方便呢?这样制止不了妄心奔驰,则仍然不断地攀缘造业,造成相续不绝的轮回。

非但如此,彼中为令世人堕入恶趣,魔及魔眷亦精勤为害,复有断、常见等诸多邪道,且无力引生正道——拣择所缘及行相的定解,而难从疑网超出,断疑之内外缘难得之故。

“非仅如此”,指不仅自身上散乱恶习难以调伏,而且外境上遍布种种魔障歧途,行者稍不留意便颠倒堕落。

在三有中,为将世人引入恶趣,第六天的魔王及其眷众每天都向人射出五种毒箭,使其生起贪、嗔、嫉、慢等烦恼,又有断见、常见等诸多邪道,内心一旦着魔而误入邪道,则成为魔的眷属,千生万劫难以回头;而且,没有能力引生真实之道——拣择所缘和行相的定解,而难以从疑网中超出。(修行时心里的所观,称为“所缘”;内心观此所缘时观行的相状,名为“行相”。真实之道即是对“所缘如何”、“行相如何”的定解。对所缘和行相生起定解,便能趣入正道;不能引生定解,则难以超出疑网。)原因是断疑的内外缘极难集聚。

举例来说,“三世因果真的存在吗?”“三宝真的能作救护吗?”“真能从苦海中解脱吗?”“诸法真的是空性吗?”“轮回的根源真的是我执吗?”一般人很难断除诸如此类的疑惑,因为断疑的内外缘极其难得。外缘上,很难遇到明眼善知识,得其指点;即使遇到明眼善知识,自己也难以做到如法依止。内缘上,自己能长期稳重、殷重精勤地闻思修的善根和福德难以具足。只有内外因缘圆满聚合,通过长期地闻思修,才能对深广的佛法引生定解而断除疑惑,但这些因缘极其难得,所以一般人很难从疑网中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