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三、彼应如何依师之理 分二
《如何依止善知识》 ︱ 益西彭措法师.编述 ︱
【《猛利问经》亦云:“长者,若诸菩萨求受圣教及求读诵,若从谁所听闻受持,施戒忍进定慧相应,或是集积菩萨正道资粮相应一四句偈,即应如法恭敬尊重此阿阇黎。”】
“求受圣教”,指求受圣教的传承。“求读诵”,是求学经文的读诵。“相应”即具有,译师随顺古译,译为“相应”。“施戒忍进定慧相应,或是集积菩萨正道资粮相应一四句偈”,即具有布施等六度的所诠义,或者具有集积菩萨正道资粮所诠义的一个颂词。
佛在《猛利问经》中也说:“长者,若菩萨求受圣教的传承和经文的读诵,而从某人处听受了一颂法义,其中说到六度或集积菩萨正道资粮的涵义,则菩萨就应如法恭敬、尊重此位阿阇黎。”
下面以比喻显示“法恩难报”。
【“随以几许名句文身开示其偈,假使即于尔所劫中,以无谄心以一切种利养恭敬及诸供具,承事供养此阿阇黎。长者于阿阇黎作应敬重阿阇黎事,犹未圆满,况非以法而为敬事。”】
首先假设一种广大供养:
供养的时间,是“尔所劫中”,即阿阇黎开示了多少颂法义,就在这么多劫的时间中供养。
供养心,是“无谄心”。真心诚意,是无谄;表里不一,心不敬重,外表敬重,是有谄。
供养物,是“一切种利养恭敬及诸供具”。比如:御厨烹制天下所有美味供养皇帝,是“以一切种美味承事供养”,此处则以一切种类的利养、恭敬和供养具作为供养物。
如此承事供养是否足够呢?佛说:“即使这样承事供养,弟子尚且不能圆满本分应做的敬重阿阇黎之事,更何况不是如法恭敬承事。”
我们往往觉得不必承事供养阿阇黎,或者稍作承事供养便感满足。
大家应对照经文,逐项反观自身:
一、自己在善知识座前听过多少法?
比如,一天听二十颂,一年就有六千多颂。
二、善知识对自己的法恩有多大?
善知识开示解脱道的恩德无法衡量。
三、身为弟子,自己曾作过多久的承事供养?
也许连一百天也没有。若和比喻中的时间相比,自己承事供养的时间则可忽略不计。
四、自己是以何种心态承事供养?
或许是表面应付,无可奈何地作一点,或者根本没想到承事供养,都不是以无谄心供养。
五、自己曾作过何等承事供养?是否以一切种利养、恭敬、供具承事供养?
《猛利问经》说:对善知识以比喻中的广大供养而作承事,尚且不能圆满报恩,何况我们根本无法如是供养承事,就更难以报恩了。既已了知法恩浩大,便要彻底断除分别善知识的过失,时时忆念善知识的恩德和功德。
比如:在你穷困潦倒时,有人送你一亿美金,那么他就是你的大恩人。若不知恩念恩,反而观其过失,甚至四处宣扬,则是忘恩负义之辈。我们不能在佛法中忘恩负义,对于曾经有过法恩的善知识,下至只听过一颂法义,都要思惟善知识的功德,不能分别过失。
有些人怀疑:“上师还是有差别的,有些是主要的上师,有些只听过几次法,他们对我的影响也不一样。”
这是没有辨明在何处无差别,何处有差别。
在何处无差别呢?在“只观功德、不观过失”上无差别。对曾有法恩的善知识,皆应只观功德、不观过失,这样才能远离一切成就的障碍、修集一切成就的因缘。又在何处有差别呢?恩德有大小、加持有深浅,所以善知识还是有主次的差别。比如,那洛巴主要依止帝洛巴,阿底峡尊者以金洲大师为恩德最大的上师等。
【第三,随念深恩者。】
随念善知识的深恩,是为了发起恭敬、尊重之心。“敬重”是重要的亲近意乐,应当由念恩来引发。如何念恩呢?须按《十法经》和《华严经》所说,结合实际,对照经文具体忆念。
【《十法经》云:“于长夜中驰骋 [1] 生死,寻觅我者;于长夜中为愚痴覆而重睡眠,醒觉我者;沉溺有海,拔济 [2] 我者;我入恶道,示善道者;系缚有狱,解释我者;我于长夜病所逼恼,为作医王;我被贪等猛火烧燃,为作云雨而为息灭。”应如是想。】
《十法经》说:
当我在漫漫长夜中,奔走于生死旷野时,是谁以慈悲的双眼将我寻觅?是我敬爱的善知识!
当我在漆黑长夜中,被愚痴覆盖而陷入沉沉迷梦时,是谁将我从梦中唤醒?是我敬爱的善知识!
当我沉溺在三有苦海中苦苦挣扎时,是谁如船师般救拔我?是我敬爱的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