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丙一、所依善知识之相 分四

《如何依止善知识》 ︱ 益西彭措法师.编述 ︱

丙一、所依善知识之相 分四:一、略说  二、上等法相  三、中等法相  四、下等法

【今初。】

丁一、略说

【总诸至言 [1] 及解释 [2] 中,由各各乘 [3] 增上力故,虽说多种,然于此中所说知识,是于三士所有道中,能渐引导,次能导入大乘佛道。】

论中这样认定本论所指的善知识:

总的在诸经论中,虽然按照各乘自身的情况,宣说了许多种上师的体相,但此处所说的善知识,是特指在下中上三士所有的道中能够渐次引导,之后能将学人导入大乘佛道的善知识,即能于三士道中渐次引导学人的上师。

归纳起来,上师可分为传戒上师和教授上师两种。传戒上师的法相,将在后文(受菩萨律仪)宣说。关于教授上师,按小乘《戒律三百论》所说,必须具足六种德相,按《入行论》须具二相,按《戒律根本颂》须具二相,按《菩萨地》须具八相,按《事师五十颂》须具十四相。本论则按弥勒菩萨的《大乘庄严经论》讲述上师的法相。

以下分别从上等、中等、下等三个层次来抉择 上师的法相。

丁二、上等法相

【如《经庄严论》云:“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是说学人,须依成就十法知识。】

按照《大乘庄严经论》所说,学人必须依止成就十法的大乘善知识。“十法”即:一、调伏;二、静;三、近静;四、德增;五、具勤;六、教富;七、善达实性;八、具巧说;九、悲体;十、离厌。

此十法可分为自利功德和利他功德两类,即:前七法除“具勤”之外,均是自利功德,其余四法是利他功德。

以下分别解释。

【此复说为自未调伏而调伏他,无有是处,故其尊重能调他者,须先调伏自类相续。若尔,须一何等调伏?谓若随宜略事修行,于相续中有假证德名,全无所益。故须一种顺总佛教调相续法,此即定为三种宝学,是故论说调伏等三。】

为什么善知识必须具备“调伏”、“静”、“近静”三种德相呢?

自己尚未调伏而能调伏他人,绝无是处。因此,能够调伏他人的上师,首先必须调伏自相续。那么,需要何种调伏法呢?如果只是随便稍作修行,相续中只有虚假的证德名称,则对他人毫无利益。所以,必须具有一种随顺佛教调伏相续的证法,这决定是戒定慧三种宝学,因此《大乘庄严经论》中首先讲述了“调伏”等三种德相。

经云:“己犹未度,能度他者,无有是处。”《维摩诘经》云:“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人?”《佛子行》中也说:“无戒自利尚不成,欲成他利诚可笑。”因此,善知识应具调伏自相续的三学功德。

【其中调伏者,谓尸罗学。】

“调伏”,指尸罗学或戒学。《大乘义章》云:“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炎,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

调伏相续必须依靠戒学,依靠其它法则难以成办。比如:耽著现世会增长身语恶行,依止戒学就能禁止这些恶行而获得调伏。又如微细的犯戒,可依戒律发露忏悔而得以清净。

【《别解脱》云:“心马常驰奔,恒励终难制,百利针顺衔,即此别解脱。”】

《别解脱经》说:“心的野马日夜不停地奔驰,即使长期努力也难以驯服,而能调伏心马的百利针顺衔,即是别解脱戒。”

“百利针顺衔”,是具有一百支锐利铁针的衔。必须使用具有锐利铁针的衔,才能调伏烈马,以此比喻只有凭借别解脱戒,才能制伏心之野马。

“别解脱”之义,如《义林章》云:“别别防非,名之为别,戒即解脱,解脱恶故。”

【又如《分辨教》 [4] 云:“此是未调所化衔。”】

又如《毗奈耶经》中说:此别解脱戒是制伏尚未调伏之众生的铁衔。

【如调马师以上利衔 [5] 悷马,根如悷马随邪境转,若其逐趣非应行时,应制伏之。学习尸罗调伏心马,以多励力制令趣向所应作品。】

如同驯马师以锐利的铁衔调伏烈马,同样,六根如烈马一般随着邪境流转,当它趣向非理的行为时,应及时制伏。学习尸罗调伏分别心的野马,应当通过多次努力制驭心马,使它趣向应当行持的如理行为。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大乘庄严经论》注释中说:“以增上戒学禁制相续,故诸根调伏。”

【寂静者,如是于其妙行、恶行所有进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发起内寂静住所有定学。】

“寂静”,即对善行和恶行的所有取舍之处,通过依止正念正知,使心发起内在寂静安住的所有定学。

唯有依止正念正知,才能寂静内在的烦恼散乱,以心外之法根本无法获得寂静。全知麦彭仁波切说:“以定学寂静烦恼散乱。”

【近寂静者,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观择真义,发起慧学。】

“近寂静”,即依靠内心堪能的奢摩他观察抉择真实义所引生的慧学。

全知麦彭仁波切说:“以慧学寂灭烦恼分别念。”

为何在具足三学的基础上,还要具有“教富”、“善达实性”此二德相呢?论中说:

[1] 至言:佛经。

[2] 解释:论典。

[3] 各各乘:声闻、缘觉、菩萨等乘。

[4] 《分辨教》:《毗奈耶经》。

[5] 衔:马嚼子,置于马口中,用以驾驭烈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