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破我品第十
《中观四百论讲记(二)》 ︱ 圣天论师.造 ︱玄奘大师 法尊法师.译 ︱ 智圆法师.讲授 ︱
前面戊一这一科,已经分别破除了外道各自所许之我,接下来的戊二,就要特别破除妄计我为作者。这里的作者,就是创造世界的创世主的意思。一般来说,外道所许的作者大致有两类,一是作者又是受用者(如胜论派所许的我);二是作者不是受用者(如数论派所许的自性)。
戊二、别破计彼为作者 分二:一、带破数论派所许之自性;二、正破计我为作者。
数论师所承许的造世主,不是他所承许的神我,而是他所承许的自性。因此,首先在本科中附带先遮破;其次破除胜论师所承许的作者的我。
己一、带破数论派所许之自性
数论师说神我仅仅是境的受用者,而不是世间万物的能造者。能造者是以平衡的忧喜暗三德为体的自性,但自性不是心法,所以不是受用者。这种观点显然是矛盾的,圣天菩萨对此驳斥说:
若德是作者,毕竟无有思,
则彼与狂乱,应全无差别。
唐译:
(若德并非思,何能造一切,
彼应与狂乱,俱痴无所成。)
颂文直解
如果按数论师所说的那样,能造万物的三德自性,根本没有思或识,那么数论师与心狂乱的疯子,应成全无差别。
(唐译:如果三德之体并不是思,又怎么可能为我造化万物呢?如果体上没有思,而又能造化万物,那么这三德之体与疯子没有区别,都是愚痴,不可能成办任何事。)
释义
这一颂前两句引述数论师的关于自性的两个最基本的观点,后两句指出这两个观点是自相矛盾的,进行遮破。
首先要知道“若德是作者”的含义。数论师说:一切所知统摄为二十五法,其中“我”即是神我,承许为一切变异之能食者或受用者,彼为常存之事,非作者,离三德,无作用。其一切行境从自性生,即忧、喜、暗或苦、乐、舍这三德平衡时,称为自性,这是二十三种变异之因。由自性生起觉或大,从大生慢,慢有变异慢、喜慢、暗慢三种。其中,从初慢生声、触、色、香、味五唯,再由这些德依次生空、风、火、水、地五大;从喜慢生十一根,即眼等五知根,口、手、足、腔门、密处五作根,及共通意根;以暗慢能作其余二慢之助伴。这样就明白“若德是作者”的意思。
其次,“毕竟无有思”,他们承许自性为常法,并且是根本没有心识的色法。
这样的话,了知诸法实相的智者,见到“则彼与狂乱,应全无差别”。为什么说数论师与心狂乱的疯子没有区别呢?这是因为,心狂乱的人,不会如实了知真实义,只会颠倒执著而胡言乱语。同样,数论师并没有如实了知真实义,而自以为已经了知,因此以颠倒的邪见说:自性根本无思,但是又是造一切万物的作者。这是极为矛盾的。为了大家非常清楚地理解这之间的矛盾,所以圣天菩萨说数论师就如同疯子。
在唐译中,疯子则不是指数论师,而是指自性。为什么说自性没有思,就与疯子没有区别呢?这是因为,疯子愚痴无智,他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自性是没有思识的,也同样是愚痴无智,即使自己做了什么,也同样不会知道。所以自性就如同疯子。
接下来,圣天菩萨指出,神我是受用者,但根本不是作者,而自性是作者,又根本不是受用者,这是非常不合理的。偈颂中讲道:
若德能善解,造舍等诸物,
而不知受用,非理宁过此。
难词释义
德:指自性中的忧喜暗三德。
善解:善于了解、非常了解。
造舍:建造房子。
颂文直解
另外,如果说以忧喜暗三德为体的自性,能很善解建造房子等诸事物,却不知于彼等受用,哪里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不合理的呢?
释义
本颂前三句归纳数论师的观点,最后一句是遮破。
建造房子的复杂程度大家都知道,单单是建一个小小的木头房,也要请专门的木匠师傅去造,一般人根本做不好,更不用提建造城市里的摩天大楼了。但是按数论师的说法,这些都是自性造出来的。不但是房子,其他像汽车、飞机、电脑、人的身体等等在内的一切色法,数论师都说是自性造的。可见这个自性应该懂得很多东西,比如机械工程学、电子学、生物学等等的学科,门门都要精通,才有可能造出这些色法。这就是“若德能善解,造舍等诸物”的意思。
但是呢,自性却不知道受用。这个受用的意思,不是说享受、享用,而是用心识去取境。自性有能力造出那么复杂的色法,却对于简单至极的取境,也就是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这些色法,根本没有能力。这是完全不应理的事情。所以说:“而不知受用,非理宁过此。”月称菩萨在《四百论广释》中也说:“说此者与正理相违故,及世间人不许故,较此无更非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