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观器世间庄严成就

《往生论注分段解义》 ︱ 昙鸾大师.著 ︱ 益西彭措堪布.讲述 ︱

是故言,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

由于极乐国土已经成就了“大义门”的功德庄严,因此说“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

问答释疑

一、断除有关“净土有声闻”的疑惑

问曰,案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中言,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知其数者,不取正觉。是有声闻一证也。又十住毗婆沙中,龙树菩萨造阿弥陀赞云,超出三界狱,目如莲华叶,声闻众无量,是故稽首礼。是有声闻二证也。又摩诃衍论中言,佛土种种不同。或有佛土纯是声闻僧。或有佛土纯是菩萨僧。或有佛土菩萨声闻会为僧,如阿弥陀安乐国等是也。是有声闻三证也。诸经中有说安乐国处,多言有声闻,不言无声闻。声闻即是二乘之一。论言乃至无二乘名,此云何会。

若问:依据在王舍城所说的《无量寿经》,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中说:“如果我得成佛果,我国中的声闻能计算其数量的话,我就不取正觉。”这是有声闻的第一个证明。《十住毗婆沙论》里,龙树菩萨造的《阿弥陀偈赞》中说:“声闻众无量。”这是有声闻的第二个证明。《摩诃衍论》也说到:“有佛国以菩萨和声闻众会为僧,如同极乐世界。”这是有声闻的第三个证明。佛经中宣说极乐世界时,多说有声闻,而没说无声闻。声闻是二乘之一,本论却说下至无有二乘之名,这二种说法如何会通?

以下就分成四段来答复这个问题:(一)以理证成极乐净土不生二乘种子;(二)以理证成阿罗汉只应生于净土;(三)说明称名为“声闻”是沿用前世的名字;(四)“二乘种不生”不妨“二乘人来生”。

(一)以理证成极乐净土不生二乘种子

答曰,以理推之,安乐净土,不应有二乘。何以言之。夫有病则有药,理数之常也。法华经言,释迦牟尼如来,以出五浊世故,分一为三。净土既非五浊,无三乘明矣。

回答:以道理推的话,安乐净土不应当有二乘存在。为什么呢?因为有病才有药,这是一定的道理。《法华经》里说:释迦佛出兴于五浊恶世,以时劫浊恶的缘故,把一乘法分成三乘来演说。但是西方净土不是五浊之世,显然没有三乘。

这里说的“无三乘”是指无究竟三乘。意思是说,二乘往生者生到了极乐世界,首先听佛和风树水响等宣说小乘法,暂证小果,但不会停留于小果,而是渐次升进到菩萨位。譬如两人都做县长,一人只做到县长而不再升迁,就只能称为“县长”。另一人以后会升迁,不决定是县长,因其官职毕竟要改变之故。以此道理,不说极乐净土中有定性的二乘种子,以毕竟升入菩萨位之故。

(二)以理证成阿罗汉只应生于净土

法华经噵(dào)诸声闻,是人于何而得解脱。但离虚妄,名为解脱。是人实未得一切解脱。以未得无上道故。

《法华经》里说:这些声闻人是在哪方面得到了解脱呢?仅是以远离了虚妄或远离了人我执著,而称为“解脱”。实际上并未得到一切解脱,因其尚未证得无上菩提之故。

“无上道”是指现见人、法二无我的智慧。由于此道能寂灭一切虚妄分别,能断除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能证得无住大涅槃,因此是无上之道。与其相比,声闻道只是见到人无我和少分法无我,故只能解脱烦恼障,不能解脱所知障;只能解脱分段生死,不能解脱变易生死。所以说没得到一切解脱。

核推此理,阿罗汉既未得一切解脱,必应有生。此人更不生三界。三界外除净土更无生处。是以唯应于净土生。

依据上述这一点来推,既然阿罗汉还没得到一切解脱,那就应当有生。而他已经断尽了烦恼,不会再应生三界,而三界外除了净土没有别的生处,所以只应生在净土。

意思是说:阿罗汉只证得人空,没证得法空,还有执著轮回为所断、涅槃为对治或微尘、刹那等实有的戏论,以这个无明积集无漏业,故有生。而其生处不是三界,因此是净土。

(三)说明称名为“声闻”是沿用前世的名字

如言声闻者,是他方声闻来生,仍本名故,称为声闻。如天帝释生人中时,姓憍尸迦。后虽为天主。佛欲使人知其由来,与帝释语时,犹称憍尸迦。其此类也。

如果经上有说到“声闻”,那是指他方声闻往生到西方净土,仍沿用他以前的名字,所以称作“声闻”。譬如天帝释在人间时姓“憍尸迦”,后来虽然做了天主,佛想使人知道他的由来,在和帝释谈话时仍叫他“憍尸迦”。称呼“声闻”属于这样的情况。

(四)“二乘种不生”不妨“二乘人来生”

又此论但言二乘种不生。谓安乐国不生二乘种子。亦何妨二乘来生耶。譬如橘栽不生江北,河洛果肆亦见有橘。又言鹦鹉不渡陇西[1],赵魏[2]架桁亦有鹦鹉。此二物但言其种不渡。彼有声闻亦如是。作如是解,经论则会。

又本论中只说到“二乘种不生”,说的是安乐国土不生定性二乘种子,又何妨二乘人来生呢?譬如桔子不生在江北,但不妨在黄河和洛河流域的水果店里见到桔子;鹦鹉不会飞出其产地陇西,但不妨在赵魏人家房檐横木上的鸟笼中养有鹦鹉。这两种东西只是说这些地区不产它的种子,极乐国土有声闻也是这种情况(即:国中虽然不生二乘种子,但不妨二乘人来生)。这样理解就能会通经论的不同说法。

二、断除有关“净土无三种讥嫌之名”的疑惑

问曰,名以召事,有事乃有名。安乐国既无二乘女人根缺之事,亦何须复言无此三名耶。

问:名字是为了称呼事物而安立的,有事物才有名字。安乐国土既然没有二乘、女人和根缺者的事实,有何必要说无有这三者之名呢?

答曰,如软心菩萨,不甚勇猛,讥言声闻。如人谄曲,或复儜弱,讥言女人。又如眼虽明而不识事,讥言盲人。又如耳虽聪而听义不解,讥言聋人。又如舌虽语而讷口(jiǎn)吃,讥言哑人。有如是等根虽具足,而有讥嫌之名。是故须言乃至无名。明净土无如是等与夺之名。

回答:譬如软心菩萨不太勇猛,没有志求无上菩提、普度众生的大心,被人讥讽为“声闻”。又如男子内心谄曲,或软弱无能,被人讥讽为“女人”。又有眼睛虽然明亮,内心却不能识别事物,被人讥讽为“盲人”。又有耳朵虽好,却听不懂话语,被人嘲笑为“聋人”。又有舌头虽能说话,但口吃结巴,被人讥笑为“哑人”。诸如此类,虽然具有诸根,却遭到讥嫌的称呼。所以有必要说“乃至讥嫌之名亦无”,表明净土没有这一类的“与夺之名”(“与夺”是指给予和夺走。给予具根者“根缺”等的名字,而夺走他“具根”等的名字,称为“与夺之名”)。

总之说到净土无三种名,是表明净土不仅没有二乘、女人和根缺者的事实,连加之于人的这三者的讥嫌名字也没有,或者连与此三者类似的现象也没有。

三、断除有关“极乐净土以声闻众多为奇特”的疑惑

问曰,寻法藏菩萨本愿,及龙树菩萨所赞,皆似以彼国声闻众多为奇。此有何义。

若问:查阅法藏菩萨的本愿和龙树菩萨所作的偈赞,都像是以“佛国声闻众多”为奇特,这有什么深义?

答曰,声闻以实际为证,计不应更能生佛道根芽。而佛以本愿不可思议神力,摄令生彼。必当复以神力生其无上道心。譬如鸩鸟入水,鱼蚌咸死。犀牛触之,死者皆活。如此不应生而生,所以可奇。然五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佛能使声闻复生无上道心,真不可思议之至也。

答:声闻本来以“实际”为证(以证得人无我而息灭五取蕴为究竟),不应当还能生佛道根芽(即得少为足,发不起志求无上菩提之心,由此不能入大乘之门,故不生佛道根芽)。而佛以本愿神力摄受他往生净土,定当再以神力使其生无上菩提心。

譬如鸩鸟飞入水中,鱼蚌都中毒而死,而犀牛以角触到水,已死的鱼蚌又都复活过来。像这样,不应生的还能生,可称奇特。如同《大智度论》所说,有五种不可思议(众生数量不可思议,业果报不可思议,禅定力不可思议,龙力不可思议,佛力不可思议),其中以佛力最不可思议。佛能令声闻再生无上菩提心,真是不可思议之至!

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

此二句,名庄严一切所求满足功德成就。

这二句是说极乐国土已经成就了“一切所求满足”的功德庄严。

佛本何故兴此愿。见有国土,或名高位重,潜处无由。或人凡姓鄙,悕出靡路。或修短系业,制不在己。如阿私陀仙人类也。有如是等为业风所吹,不得自在。是故愿言,使我国土,各称所求,满足情愿。

佛在因地为何兴起此悲愿呢?是见到很多国土中,众生有愿不能实现,有人名高位重,想隐居过普通人的生活,却不得自由;有人出身卑微、秉赋一般,想出人头地,亦无法实现;又有寿命长短随业所系,丝毫做不得主,如“阿私陀仙人”就是一例。有如此种种为业所牵不得自在的苦,因此兴起悲愿:愿我当来成佛的国土,人民各随所求,称心满愿。

这里发愿的缘由是:法藏菩萨见到芸芸众生都有被业力系缚而毫无自在的苦,更彻底地说,三界中的一切法都是随惑业他自在转的行苦性。

“阿私陀仙人”的公案是说:当悉达多太子诞生时,净饭王请来相师为太子占相。其中有位五通仙人阿私陀,在给太子看相时,老泪纵横地说:“如果太子留在世间,会成为转轮王;如果出世修行,将成就无上佛道。”旁人问他为什么哭泣,他说:“我已经等不到这一天了!”所以五通仙人也丝毫主宰不了自己的寿命。世间的事都像这样无可奈何!

是故言,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

由于极乐国土已经成就了“一切所求皆得满足”的功德庄严,因此说:“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

比如在极乐国土里,一切受用自在,随意现前;在莲花池中沐浴时,想听什么法,水就宣说什么法;在宝楼阁里,想见哪方刹土,都如愿而现;想去他方世界供养诸佛,也能如愿到达;需要哪种供养具,都随愿化现;愿生十方世界普度众生,想在那里住世多长时间,无不随心自在。诸如此类的现象,就是得到佛力加持,所求皆能满足,因此极为殊胜。

是故愿生彼,阿弥陀佛国。

此二句,结成上观察十七种庄严国土成就,所以愿生。

这二句是论主天亲菩萨总结说:透过以上观察十七种国土功德庄严成就,便能产生胜解,发起欣求往生净土之心。

“是故”二字也是在教导行人引生净土切愿的根本途径,也就是对以上总说的国土清净功德和别说的十六种功德如果能一一具体观察,就会对净土的超胜、圆满、穷微极妙引发胜解,从而欣求往生。

释器世间清净,讫之于上。

极乐世界器世间清净的涵义,至此解释完毕。

[1] 陇西:今天的甘肃一带。

[2] 赵魏:河北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