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十、利行满足

《往生论注分段解义》 ︱ 昙鸾大师.著 ︱ 益西彭措堪布.讲述 ︱

第十重、利行满足

△利行满足者。

此科是阐述五念门具足自他二利修行的一切支分,无所欠缺。

复有五种门,渐次成就五种功德,应知。何者五门。一者近门,二者大会众门,三者宅门,四者屋门,五者园林游戏地门。

此五种示现入出次第相。入相中,初至净土是近相。谓入大乘正定聚,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入净土已,便入如来大会众数。入众数已,当至修行安心之宅。入宅已,当至修行所居屋宇。修行成就已,当至教化地。教化地,即是菩萨自娱乐地。是故出门,称园林游戏地门。

在了知“愿事如意成就”后,又要具体了解由五种门能渐次成就五种功德。哪五种门呢?一、近门;二、大会众门;三、宅门;四、屋门;五、园林游戏地门。

此五门明示了入出净土之次第,或者修持净业成就自他二利的步骤。入净土有四相:最初生净土是近相,是说一往生就入于大乘正定聚,从此只进不退,趣近无上菩提,因此称为“近相”;其次生入净土后,便入于如来大会众的行列,成为佛会中的一员;如此入于大会众数后,又应当至于修行安心舍宅,即应入于殊胜寂止的舍宅;入了寂止安心舍宅后,又应当至修行所居屋宇中,也就是当至胜观屋宇。出净土指最后一相,也就是修行成就后,应当至教化地成就利他功德。

教化地是菩萨的自娱乐地。《大乘庄严经论》中说:菩萨入在轮回中普度众生,如同游花园一般。春天季节好时,人们喜欢进入园林游玩,沐浴、聚餐、歌舞、娱乐……菩萨视生死界为园林,在里面显现神变、讲经说法、教化众生,得到极大法乐。因此出门就称为“园林游戏地门”。

此五种门,初四种门,成就入功德。第五门,成就出功德。

这五种门中,由近门、大会众门、宅门、屋门这四种门成就入净土自利功德,依次为:入正定聚,趣近无上菩提;入如来大会众数;入寂止;入胜观,至此圆成自利。次由园林游戏地门成就出净土利他功德。总之,由入、出五门,能圆成自他二利功德。

此入出功德门,何者是。释言。

入第一门者,以礼拜阿弥陀佛,为生彼国故,得生安乐世界。是名入第一门。

这入、出功德门的情况如何呢?

为求往生彼佛国土,至心礼拜阿弥陀佛,由至心礼佛而得生佛的国土,称为“入第一门”。

礼佛愿生佛国,是初功德相。

行者做到了至心礼佛,誓愿往生佛国土,即是最初的功德相。

“愿生佛国”是礼佛的所为(目的),表明行者内心已经有誓生弥陀佛国的切愿,由此发生的行动是虔礼阿弥陀佛,求佛哀愍摄受。若具有此种功德相,便能为佛愿摄受,而得生佛国。若只是为求人天福报而礼佛,因其心中并没有誓生佛国的切愿,如此虽然能增福除障,却不能往生佛国净土。

以古德为例,唐代道绰大师昼夜六时不缺礼敬,宋朝王龙舒居士每日礼佛千拜,都是修持礼拜门的典范。又有净业行者终生坐不背西,也是表明其修行所愿是临终往生西方,故常礼西方、常敬弥陀。如此,平时已发出了真信切愿,常礼阿弥陀佛和西方净土,临终则会往生佛国。

入第二门者,以赞叹阿弥陀佛,随顺名义称如来名,依如来光明智相修行故,得入大会众数。是名入第二门。

若以自口赞叹阿弥陀佛,随顺“无碍光”名号妙义而称念如来名号,由于这是依如来光明智慧德相而相应修行,因此得入如来大会众数,这称为“入第二门”。

“如来光明智相”,指弥陀色身光明以智慧为体,光明无碍,普照十方,若得佛光照触,则能灭除无明、满足所愿。

“相应修行”,指弥陀无碍光明普照十方无数国土,摄取念佛众生不舍,众生若仰体佛慈,至心念佛与佛心相应,由此必为佛愿所摄持,而入于佛的大会众数之中。

相违的情况是:虽口称佛名,心中却对佛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等狐疑不信,如此即使愿生净土,也只能暂时生在边地疑城,不能直接入于如来大会众中听佛说法。所以,“以信心赞佛功德”相当重要,以此能消除见佛闻法的障碍,直接入于如来大会众中。

依如来名义赞叹,是第二功德相。

行者依于如来无碍光名号妙义,赞叹弥陀不可思议功德,是为第二功德相。

此处应知,称佛名号即是赞佛,以名号诠佛万德故。即梵语“阿弥陀佛”有无量光、无量寿、无量觉等种种义,持佛名号即是赞佛功德。

入第三门者,以一心专念作愿生彼,修奢摩他寂静三昧行故,得入莲华藏世界。是名入第三门。

以一心专念作愿生彼阿弥陀佛国土,修习奢摩他寂静三昧行之故,得入莲花藏世界,这称为“入第三门”。

为修寂静止故,一心愿生彼国,是第三功德相。

行者为修殊胜寂止,而一心愿生彼胜妙佛国,是第三功德相。

这是指,生到具足功德庄严的极乐净土,便能止息一切身口意恶、一切烦恼、一切贪计我心、一切小乘作意,而成就大乘殊胜寂止。为此,一心作愿求生弥陀佛国,即是行者已具足了第三种功德相。

入第四门者,以专念观察彼妙庄严,修毗婆舍那故,得到彼处,受用种种法味乐。是名入第四门。

以一心忆念、观察国土、佛、菩萨妙庄严德相,修习毗婆舍那之故,便能生到彼净土不可思议功德庄严之处,受用种种法味妙乐,这称为“入第四门”。

种种法味乐者。毗婆舍那中,有观佛国土清净味,摄受众生大乘味,毕竟住持不虚作味,类事起行愿取佛土味。有如是等无量庄严佛道味,故言种种。是第四功德相。

“种种法味乐”,指于胜观中有观佛国土功德庄严清净味,有摄受众生大乘味,有佛力毕竟住持不虚作味,有仿效佛国庄严事而发起妙行、愿摄取佛土味。有如此等无量庄严佛道味,故说“种种”。此即是第四种功德相。

出第五门者,以大慈悲,观察一切苦恼众生,示应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戏神通,至教化地,以本愿力回向故。是名出第五门。

以大慈悲心,观察一切苦恼众生因缘,普应机缘而示现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戏神通,至于教化地,如此回入生死,是由因地以愿力回向的缘故。这称为“出第五门”。

这是指因地恒常修习回向门,以所集一切功德回向愿与一切众生同生安乐国,同圆一切智。以回向之力绝无空耗,在净土成就自利功德后,便自然随本愿力而出第五门。

示应化身者,如法华经普门示现之类也。游戏有二义。一者自在义。菩萨度众生,譬如狮子搏鹿,所为不难,如似游戏。二者度无所度义。菩萨观众生,毕竟无所有。虽度无量众生,而实无一众生得灭度者。示度众生,如似游戏。言本愿力者,示大菩萨于法身中,常在三昧,而现种种身,种种神通,种种说法,皆以本愿力起。譬如阿修罗琴,虽无鼓者,而音曲自然。是名教化地第五功德相。

这段文是解释论中“示应化身”、“游戏”及“本愿力”的涵义。

一、“示应化身”:《法华经》所说,观音普门示现,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包括现佛身、菩萨身、比丘身、宰官身等等。

二、“游戏”之义有二:(一)自在义,指菩萨度众如狮子搏鹿,轻松自在,毫无困难,犹如游戏;(二)度无所度义,即菩萨观众生空无所有,虽度尽无量众生,而实无一众生得度者。这也显示了度生犹如游戏。

譬如幻师幻出象、马等事,其心中明了象、马等相毫无实性,菩萨观众生犹如幻相,虽度无量众生,实无一众生得度者,故说犹如游戏。

三、“本愿力”三字显示大菩萨于法身中,常在三昧,而现种种身、种种神通、种种说法,都是以本愿力而起。犹如阿修罗琴无人弹奏,自然而现种种乐曲。这称为“教化地第五功德相”。

“修罗琴”喻出自于《大智度论》。论中说:法身菩萨变现种种身,为众生说法,而心无分别。如同阿修罗琴常常自然出妙音,随人欲闻而作此音声。虽出妙音,无散乱心,也无收摄专注之心,唯是由福德力所生,随人意愿而出音声。法身菩萨亦如此,无有分别,无有散乱,亦无说法之相,唯是以无量福德、禅定、智慧因缘之故,自然现身说法、神通变化。

菩萨入四种门,自利行成就,应知。

当知,菩萨入于上述四门则是自利行成就。

成就者,谓自利满足也。应知者,谓应知由自利故,则能利他。非是不能自利,而能利他也。

“成就”指自利功德已修证满足。“应知”是交代应了解:以成就自利之故,则能成办他利;并非不能自利而能利他。

总之,先须从自心中开出智慧与慈悲光明,才能化导众生,与乐拔苦。不能自利,焉能利他?如自身不具光明,岂能破他黑暗?自身不善游泳,岂能拯济他人?《大智度论》云:“菩萨若不能自度而欲度生,无有是处。”

菩萨出第五门,回向利益他行成就,应知。

当知,菩萨出第五门入生死界教化群生,即是回向利他行成就。

成就者,谓以回向因,证教化地果。若因若果,无有一事不能利他。应知者,谓应知由利他故,则能自利。非是不能利他,而能自利也。

“成就”二字说的是以“往昔回向功德与众生同成佛道”此一正因,而证得教化地果。无论回向之因行或教化之果行,无一事不能利益众生。“应知”是交代要了解:由于利他,则能成办自利;并非不能利他而能自利。

此义是说,为求利益众生,而发起誓取佛果的无上菩提心;以发起菩提心,而受菩萨戒修持六度万行;以修六度万行,成就自身无量无边的功德。为了利益法界一切众生,发起如同虚空般广大的菩提心,由此下至布施旁生一抟之食,也获得无量无边福德。又,以利益众生之故,能消除尘沙惑,成就报化二身及庄严净土,成就广大的智慧、方便、事业。因此说:以利他故,则能成就自利。

菩萨如是修五念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菩萨按照这样修持五念门妙行,首先以前四门成就自利,之后以第五门成就他利,则能速得成就无上菩提。因此五念门是速疾成就佛道之法。

佛所得法,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得此菩提,故名为佛。今言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得早作佛也。

佛所证得的法,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证得无上菩提之故,称其为“佛”。现在说:“修持五念门行,速得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指能够早成佛道。

阿名无。耨多罗名上。三藐名正。三名遍。菩提名道。统而译之,名为无上正遍道。无上者,言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何以言之。以正故。正者,圣智也。如法相而知,故称为正智。法性无相,故圣智无知也。遍有二种。一者圣心遍知一切法,二者法身遍满法界。若身若心,无不遍也。道者,无碍道也。经言,十方无碍人,一道出生死。一道者,一无碍道也。无碍者,谓知生死即是涅槃,如是等入不二法门无碍相也。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译为“无上正遍道”。“无上”是指此道(菩提)彻穷理体,尽证性源,更无余法超出其上。何故呢?以正故,遍故,无碍道故。

“正”指圣智。圣智全如诸法实相而知,故称为正智。以法性无相故,圣智无知。这是指法性离一切相,非青黄赤白,非长短方圆,非内、外、中间,非过、现、未来,非此、非彼、非任何相。法性既无相可得,圣智便无有取相之知。以圣智如实知故,称为正智。

“遍”有二义。一、圣心遍知一切法;二、法性身遍满法界,无论圣心、法身,悉周遍。其实,圣心即法身,法身即圣心,本非二事,只是为方便理解起见,而说成两分。法性身本是灵明本性,此即是万法本源。以法性身遍一切法之故,灵明本性亦遍知一切法。

“道”,即指无碍之道。经中说:十方证得无碍之人,都是由一道超出生死;这一道即是无碍之道。“无碍”是指了知生死即涅槃,由此而入于不二法门无碍相。

总之,因为菩提妙智如实见知诸法实相,遍知一切法,知生死即涅槃,无著无碍,故说“穷理尽性,更无过者”。以此赞叹为“无上”。

问曰,有何因缘,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问:为何说“由修持五念门能速得成就无上菩提”?

答曰,论言修五门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然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他利之与利他,谈有左右 (语序相反) 。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自众生而言,宜言他利。今将谈佛力,是故以利他言之。当知此意也。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

答:如论中所说,修持五念门能成就自利利他之故。然究其根源,应是以弥陀本愿力为增上缘之故。无论往生抑或往生后成就功德,都是依仗弥陀本愿力为增上缘。为何这样说呢?因为若无佛力加持,则四十八愿应成虚设。

今的取三愿,用证义意。愿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得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轮转之事。无轮转故,所以得速。一证也。愿言,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缘佛愿力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必至灭度。无诸回复之难,所以得速。二证也。愿言,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缘佛愿力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以超出常伦诸地行故,所以得速。三证也。以斯而推他力为增上缘,得不然乎。

现在取四十八愿中的三愿以证明此义。

第十八愿说:若我成佛,十方众生至心好乐,欲生我国土,下至发十念心念佛,若不得生,我就誓不成佛,唯除五逆和诽谤正法。因此,以佛愿力摄持之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以得往生之故,即免除三界轮转。以无轮转之故,得道迅速。此是一证。

又,第十一愿说:若我成佛,国中人天不能住正定聚,决定至于涅槃,我就不取正觉。以佛愿力住持之故,一得往生便住正定聚,永无退转。以住正定聚之故,必定至于涅槃,期间有退转之难,因此得道迅速。此是二证。

又,第二十二愿说:若我成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欲去他方度化众生,则随其本愿,自在度化众生。为利益众生之故,此等菩萨披大愿铠甲,积功累德,度脱一切。在十方佛国中游行,广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开导教化无量众生,一一将其安立于无上菩提之道。此等菩萨超出通常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行海。若不如此,我就不取正觉。因此,以得佛愿力摄持之故,超出从一地升至上一地的常伦之行而有顿超之事,因此说得菩提迅速。此是三证。

由以上三愿可以推断:修持五念门速成佛道的原因是得佛力增上缘的加持。

上面是举出三条大愿,以证成修持五念门能速成佛道。实际上,弥陀愿海有无量无边的支分,一一都是为使众生速成佛道而设立的。当法藏菩萨福慧资粮圆满成就佛果之时,愿海无边神力便成为有缘者成佛的极强增上缘。例如:以本愿神力加持,一往生便获得清虚之身、无极之体,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且必定开发极广大的智慧、神通、三摩地、陀罗尼等,能疾速证得无生法忍,遍游十方、上供下化……在在处处见到以弥陀愿海为增上缘,能迅速开发功德、圆满资粮、登清净地乃至成佛,因此是行者速成佛道的根本助缘。

当复引例示自力他力相。如人畏三途故,受持禁戒。受持禁戒故,能修禅定。以禅定故,修习神通。以神通故,能游四天下。如是等名为自力。又如劣夫,跨驴不上。从转轮王行,便乘虚空,游四天下,无所障碍。如是等名为他力。愚哉,后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这是再举喻例,以显示自力、他力的差别。譬如有人以怖畏恶道之故,受持禁戒。以守持禁戒之故,便远离过恶,而能安心修持禅定。以得禅定之故,便能住于静虑修习神通。以得神通之故,便能周游四天下。如此,自己由渐次进修证得神通而达到周游四天下,叫做“依自力成就”。

又有力量弱者连驴都跨不上,但他随从转轮王而行,坐在轮王轮宝上,则能飞行虚空,周游四天下,而无所障碍。如此依仗轮王福德力而达到周游四天下,叫做“依他力成就”。

后代学者听到有佛力可资助,应生信心,莫再局限于自力,而拒绝佛力的加持!

无量寿修多罗优婆提舍愿生偈略解义竟。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略解文义至此完毕。

经始称如是,彰信为能入。末言奉行,表服膺事已。论初归礼,明宗旨有由。终云义竟,示所诠理毕。述作人殊,于兹成例。

任何佛经都以“如是”二字开始,以彰显有信心才能趣入佛法。又都以“奉行”二字结尾,表明闻法后都能信受奉行。菩萨造论是为显明佛经的密意,所以在造论开始都归命礼敬世尊,表明全论的宗旨源自世尊言教。最后说到“义竟”,是交待造论诠显佛经的义理完毕。由于述者和作者有此差别,致使经论首尾的格式有所不同。

即:阿难尊者等结集佛经者属于述者,是把自己从前在佛前听闻到的经语都复述出来,所以在佛经的开始都标明“如是我闻”,在佛经的最后都殿以“皆大欢喜,作礼而去”。而菩萨是造论者,目的是开显佛经的密意,所以造论一开始应当归命、礼敬世尊;造论结束,应当标明解释佛经的义理完毕。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