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入第一义谛

《往生论注分段解义》 ︱ 昙鸾大师.著 ︱ 益西彭措堪布.讲述 ︱

(三)将一切国土庄严摄入第一义谛中

△入第一义谛者。

彼无量寿佛国土庄严,第一义谛妙境界相十六句,及一句次第说,应知。

以下论注分成两段来解释这一句的涵义:

第一段:“彼无量寿佛国土庄严,第一义谛妙境界相十六句”。

第一义谛者,佛因缘法也。此谛是境义。是故庄严等十六句,称为妙境界相。

以上讲述的十六种国土庄严,摄入在第一义谛中。这第一义谛即是最殊胜之义,无有超出其上者,即是指佛地因缘法。所以将庄严等十六句称为“妙境界相”。

一般来说,有两种安立二谛的方式:一、在第二转法轮或自空中观中所说到的现、空二谛,即:一切清净、不清净的显现为世俗谛,此等显现离一切戏论的空性为胜义谛;二、在第三转法轮或他空中观中所说到的实、现二谛,即:实相现相不同的境与有境为世俗谛,指错乱境界;实相现相相同的境与有境为胜义谛,指无错乱境界。此处应按后者解释。实相现相相同的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此即是佛地因缘法,称为妙境界相。

以下再用比喻显示此义:具眩翳眼见白海螺现为黄色时,所现的黄色并非其真相——白色,此时黄色(境)与取黄色之心(有境)都是错乱法,比喻世俗谛。经治疗消除眩翳,而现前海螺的真相——白色,白色(境)与取白色之心(有境)是无错乱法,显现的相即是实相,叫做实相现相相同,比喻胜义谛。

总之,就佛自身而言,极乐国土的无量功德庄严,总摄即入于第一义谛无错乱之实相或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因此是佛地因缘法。故上述的十六句庄严称为妙境界相。“妙”指法身智慧所现。

此义至入一法句文,当更解释。

“此十六句庄严为第一义谛妙境界相”的涵义,将在讲解论文“入一法句”时再做解释。

第二段:“一句次第说”。

及一句次第者。谓观器净等总别十七句观行次第也。

“及一句次第”,是指观察器世间清净总相和十六种别相总共十七句的观行次第。

这里的“一句”是指“次第”二字。

云何起次。建章言,归命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此中有疑。疑言,生为有本,众累之元。弃生愿生,生何可尽。为释此疑,是故观彼净土庄严功德成就。明彼净土,是阿弥陀如来清净本愿无生之生,非如三有虚妄生也。

在观察这十七句时如何依次第生起呢?首先,论主建立本论宗旨,说道:“归命阿弥陀如来,愿生极乐国。”

对此,有人怀疑说:生是三有的根本,是众多系累的原由。即:有了生,便成为三有因果的所依;有了生,便有老、病、死等众苦系累。现在不契会无生,反而舍弃娑婆之生,愿求极乐之生,如此舍一生取一生,哪能寂灭生而证得无生呢?

为解开此疑惑,是故观察彼极乐净土庄严成就,以明了彼净土是以弥陀清净本愿为缘,于无生法性中显现生,并非如三有虚妄分别显现之生。

(“虚妄”是不如实之义。凡是三界的果报,都是众生妄计我与我所,以妄分别起惑造业而显现。如同人在昏暗中误认花绳为蛇,生起蛇的执著,由此发起种种分别、妄动,全体都是虚妄。)

何以言之。夫法性清净,毕竟无生。言生者,是得生者之情耳。生苟无生,生何所尽。尽夫生者,上失无为能为之身,下䤄(miǎn)三空不空之痼。根败永亡,号振三千。无反无复,于斯招耻。体夫生理,谓之净土。净土之宅,所谓十七句是也。

为何说“此是弥陀本愿无生之生,并非如三有虚妄之生”呢?

答案是:法性清净,毕竟无有生相可得,所谓的“生”只是得生者的妄情(分别)。如果说生本是无生,那么哪是灭尽生而得无生呢?倘若灭尽生,则上失坏无为能为之身,下沉湎三空不空之病,以至招来“根败永亡,无反无复”的耻辱而号振三千。体会这“生”的妙理,谓之“净土”。栖心净土之处就是这十七句。

这意思是说,生和无生原本不二(空有不二),倘若像阿罗汉那样灰身灭智以求涅槃,则上失去无作而普作的法身与色身不二的身(成佛时现前法身与色身不二的果位,称为无住涅槃,若一定要灭尽生才证得涅槃,则堕于偏空);下沉湎三空不空之病。“三空”指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二乘人修习三解脱门时执为偏空,并非与妙有不二之空。但这只是意识缘取之境,并非真如空性,因此说“三空不空”。

“根败永亡,号振三千”,指此等小乘人不契会生即无生,堕在偏空中,败坏成佛根种,不能回归真如,因此呵其为“焦芽败种”。

总之,真空、妙有不二,方为大乘妙谛。有是即空之有,故为妙有,而非实有;空是即有之空,故是真空,而非偏空。空、有本非两物。如此,于无生法性中现起无量庄严妙用,哪是偏在空的一边呢?由了知国土显现万德庄严、繁兴大用,而体会生的妙理,故称其为“净土”。

如同《金刚经》演说离一切相,指示空性无相妙体;《阿弥陀经》演说万德庄严,显明妙体所起大用。体用本自不二,故二经本来一味。正是从无相妙体中,起无量庄严,而起无量庄严都源于真空妙体,非别有自体。

像这样,天亲菩萨在本论中用十七句的纲目来诠表净土妙境界相,已经道出求生净土的原因。具有此等认识,则能发起对净土的深信切愿。

十七句中,总别为二。初句是总相。所谓是清净佛土过三界道。彼过三界有何相。下十六种庄严功德成就相是也。

在这十七句的纲目中,说到了净土总相、别相二种。初句是总相,即所谓的“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那么,有哪些相状“胜过三界道”呢?随后说到“十六种庄严功德成就相”,即是超过三界道的别相。

总而言之,本论是为了显示安乐国土所具的功德庄严,按照“先显示庄严总相、后显示其差别相”的次第宣说。“国土庄严总相”以“清净”二字诠表,总的明示净土具有超出惑、业、苦三杂染的性相。此是随后所说一切差别相的总相或共相。由此总相展开来演说,便有十六种超过三界道的别相。依照总相、别相如理观察,则能认识净土圆具功德庄严,远超三界,由此产生胜解信和求生净土之誓愿。

下面讲解如何从观察国土的量开始,辗转发起其后十五种观察。

一者量。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故。

首先应当观察极乐国土具有何种量功德。所谓“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与三界国土有限有量的状况相比,极为超胜。

既知量,此量以何为本。是故观性。性是本义。彼净土,从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已经知道极乐国土具广大无边的量,又要了知得成此广大无边的量是以何者为根本,或者以何者为根源而出生?因此接着观察极乐国土的体性。“性”是本源之义。彼清净国土是从阿弥陀如来平等正道、无缘大悲的出世善根所生。

既言出世善根,此善根生何等相。是故次观庄严形相。

既然说到极乐净土是由出世善根所生,故又要明了由这出世善根所生的国土是何种形相?因此接着观察国土的庄严形相。即观察极乐全土遍满清净光明。

既知形相,宜知形相何等体。是故次观种种事。

已经明了极乐国土以“遍满清净光明”为形相后,接着应了知如此的形相出于何种体性?因此观察国土中种种事的体性。即观察这遍满光明的形相是以珍宝为体性,众宝合成的万物上具足无量庄严妙相。

所谓的“珍宝体性”,只是以世间的珍宝表示其稀有、贵重、妙好、具德等。实际上这并非世间宝物,而是佛无漏心所现,穷微极妙,无以言表。

既知种种事,宜知种种事妙色。是故次观妙色。

已经明了国土中种种事的庄严,又应当认识这种种事显出的妙色如何?因此接着观察净土万物显现的妙色。即观察国土万物显现无垢、炽盛的光焰。

既知妙色,此色有何触。是故次观触。

已经明了国土万物的妙色,又应了解此等妙色与身根和合时所生的触如何?因此接着观察身触的状况。即观察佛国天人的身根与柔软宝物接触时,唯一生殊胜法喜乐,胜过接触迦旃邻陀时所生乐受。

既知身触,应知眼触。是故次观水地虚空庄严三事。

已经明了佛国天人的身根触及万物时生起妙乐,还须认识眼根所触的状况如何?因此接着观察眼根所触的水、地、虚空这三种庄严事。

具体为:住在极乐世界,眼根所对之处,无论池水、宝地、虚空,都具足无量功德庄严。比如:七宝池中布满了莲花,莲花随风旋转,光色散布在水面上;地上的宫殿楼阁,犹如明镜般显现十方国土的净秽诸相;虚空中布满罗网,在罗网的四面悬挂着宝铃,风吹铃响,发出微妙法音等。总之,眼根所触及的水、地、虚空境界,都具足功德庄严!

既知眼触,应知鼻触。是故次观衣华香熏。

已经明了眼根所触是这般庄严,还要了解鼻根所触的状况如何?因此接着观察虚空中降下衣服雨、花雨等时,妙香普熏极乐全土。当鼻根嗅到妙香时,当即获得犹如比丘入灭尽定的安乐。

既知眼鼻等触,须知离染。是故次观佛慧明照。

已经明了眼、鼻等五根触到色、香等五尘时都能生起妙乐,还要了解佛国天人身心得到妙乐时远离染著。这不同于凡夫享乐时心生染著,因此接着观察佛慧明照。

此处要了知,如来法身妙智所现的光明,明照无边国土,能遣除众生无明痴暗。由此使佛国天人在五根受用殊胜妙乐时,能远离染著。

既知慧光净力,宜知声名远近。是故次观梵声远闻。

已经明了佛智慧现起的光明有净除心垢的力用,还应了解国土名声传播的远近,因此接着观察梵声远闻。即观察极乐国土的名声遍传十方。

既知声名,宜知谁为增上。是故次观主。

已经明了极乐国土的名声遍闻十方,又要知道这名闻十方的净土以谁为增上缘,因此接着观察国土之主。即观察全土以正觉阿弥陀无上善力所住持,具足庄严。

此处应这样思维:极乐国土的名声既然遍传十方,为十方诸佛所共同赞叹,必定有其不可思议的庄严。这一切庄严是以哪位国主为增上缘而成就的呢?答:是以阿弥陀佛为增上缘而成就。即以佛无上善力所住持,故能遍现全土无量功德庄严。

既知有主,谁为主眷属。是故次观眷属。

已经明了极乐全土是由国主阿弥陀佛无上善力所住持,又应了解国主座下的眷属如何?因此接着观察眷属都是从如来清净正觉莲花中化生。

既知眷属,宜知此眷属若为受用。是故次观受用。

已经明了国主的眷属是从如来清净正觉莲花中化生,都是清虚之身、无极之体,又应了解这些眷属日常的受用如何?因此接着观察眷属的受用。即观察净土眷属的受用并非如人类以五谷为食,而是“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

既知受用,宜知此受用有难无难。是故次观无诸难。

已经知道国主的眷属是以法喜乐、禅三昧为食,还要观察此种受用有无障难?因此接着观察国土中无诸障难。即观察国中恒时远离身心恼乱,常享安乐,没有一刹那会因障难而间断。

既知无诸难,以何义故无诸难。是故次观大义门。

已经明了在极乐国中永远没有障难,还要了解是以什么原因而没有障难?因此接着观察国土成就“大义门”功德庄严。即本论所说:“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指极乐国土为纯一大乘善根界,远离产生内外诸魔和扰乱的因缘,因此受用法乐恒无间断。

既知大义门,宜知大义门满不满。是故次观所求满足。

已经明了极乐国土成就了“大义门”功德庄严,还要了解这大义门是否满足(即国土是只能成就部分大义,还是能成就一切大义)?因此接着观察国土具有“一切所求无不满足”之功德。即应了解若往生极乐国土,则能使一切所求如愿实现,因此是圆满大义门成就。

复次此十七句,非但释疑。观此十七种庄严成就,能生真实净信,必定得生彼安乐佛土。

再者,这十七句纲目不但解除了上述种种疑惑,而且由观察这样十七种庄严成就,能引发真实的清净信心,从而决定得生安乐佛土。

像这样的十七种庄严都是依照经教如实而说,以此做观察即是如实的观察。也就是说:这样观察并非把不庄严的国土观为庄严,而是按国土真实具足的庄严,以如实的观察生起认识;由认识国土具足功德庄严,便能产生真实净信(“净”是指远离无知、邪知、疑惑三种垢染)。由真实净信,便能引发求生的切愿。以真信切愿勤修净业,则必定往生。

问曰,上言知生无生,当是上品生者。若下下品人,乘十念往生,岂非取实生耶。但取实生,即堕二执。一恐不得往生,二恐更生生惑。

有人提问:上面说到的“了知生即无生”,应当是指上品往生者。如果下下品人依十念往生,岂不是执取实有“生”吗?若执取实有“生”,则堕在生和无生是别别二法的执著中(即:若能了达生与无生不二,则可泯绝生与无生对立的戏论;但如果执取实有“生”,就有与之相对的“无生”。这样一来,“生”与“无生”就成了对立的两边)。如此执取实有生,恐怕不能往生,而且往生后还会生起执著有“生”的迷惑。

对此,作者以三个比喻做出答复:

答,譬如净摩尼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若人虽有无量生死之罪浊。闻彼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

一、譬如清净的如意珠置于浊水中,水当即转为清净。如是众生虽有无量生死罪垢,以闻信阿弥陀佛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名号投在其浊心中,念念中罪灭心净,以此即得往生。

“至极无生清净”,是相对凡夫、阿罗汉和菩萨而言,如来已证离绝二取尘垢、至极无生清净的境界。在此至极无生清净中成就万德名号,似如意珠,投于众生浊心中,便能使其念念中罪灭心净;以心净之故,即得往生。

又是摩尼珠,以玄黄币裹,投之于水,水即玄黄,一如物色。彼清净佛土,有阿弥陀如来无上宝珠,以无量庄严功德成就帛裹,投之于所往生者心水,岂不能转生见[1]为无生智[2]乎。

二、譬如如意珠以黄布包裹后,投置水中,水当即转成玄黄,与黄布同色(此处以黄布着如意珠投置水中,能加持水,当即变得与黄布同色)。同样道理,彼清净佛土有阿弥陀佛无上宝珠,以无量庄严功德成就的布帛包裹,投在往生者心水中,哪里不能转虚妄“生”见为无生智呢?

这一段的意思是:极乐净土无量功德庄严的黄布裹着阿弥陀佛能赐一切所欲的无上如意珠,投在往生者心中,就能加持其显发同类的功德庄严。例如:花开见佛悟无生,见菩提树悟无生,池中闻法悟无生等等。

又加冰上燃火,火猛则冰解,冰解则火灭。彼下品人,虽不知法性无生。但以称佛名力,作往生意,愿生彼土。彼土是无生界。见生之火,自然而灭。

三、犹如冰面上燃火,火若烧得猛烈,冰便开始融解;至冰融化时,火也随之熄灭。彼下品人虽不了知法性无生,但以称佛名的力用,作往生想,愿生彼土。彼土为无生界,一往生其中,生见之火便自然熄灭。

下品人妄执诸法实有的心如冰层般坚固。以此实执心称佛名号,如同坚冰上燃起火焰。指其内在发出了念佛之心,欲生净土之心。“火猛则冰解”,比喻以实执心勇猛念佛求生净土,三界坚冰遂得化解,而入于净土无生界中。“冰解则火灭”,比喻脱离三界,入于净土无生界中,生见之火则自然熄灭。

总之,以取相的修行也能往生净土,而且往生后自然证得无生。

“观察国土功德庄严”至此完毕。

[1] 生见:计执实有“生”的妄见。

[2] 无生智:见法性无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