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由何道理而归依者

《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六)》 ︱ 宗喀巴大师 造丨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

我们修道应该结合自己当前的阶段、相续程度、应修的法类,应当日日有所进益才是好的相。如果你能够遵循道的次第,按照这里的修心轨则来做,的确它是从最低的一级台阶开始,你的脚是可以踏上去的。这样逐渐地引入,每日都会有所收获。不必说思和修,连闻的时候心上都要转动,这当然是一个很好的现相。因此我们一定要了解整个道的进修原理、次第和各级的差别,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走菩提道成佛是从现前的起点开始,一直要走到无上佛果的一个最极伟大、神勇的工程。如果没有洞察全程的宏远眼光,将会导致各种片面、狭隘、不顺缘起的错乱行为。先前在讲授本论四大殊胜的时候已经做过非常详细的指点,大家应该温故而知新。

此等若作常时修持,心随修转。故于初时修心稍难,后时于彼能任运转。

这是交待修时先难后易的现象。很多事情都是万事开头难,最初必然很生疏,须要特别努力的加功用行,而且效果并不明显。等到已经能转动起来的时候,就会越来越容易,效果也越来越明显,最终达到任运而起时就一切时处都会充满功德。

这样认识以后我们不应为现前的艰难而气馁,应当要知道,只要坚持下去决定能出现好结果。宗大师也是怕我们会退转,因此说到:如果你对此能够长时修持,渐渐地心的势力蓄积上去了,它会形成一种串习的力量,你的心自然就会随着这个修而转,一修了心就跟着转,譬如一忆念功德,信心和恭敬就随着生起。

所以在最初修行稍微有些难,但是后来经过不断地串习,就能任运而转,一点也不难。就好比我们开车,一开始不熟练会有些艰难,但你天天开,克服了这个难关,最终就跟走路一样平常,开得非常轻松自如,无论你要到哪里去都能够非常自在顺利地到达。同样,修心也是需要我们不断地练习,当你练熟了,就能驾驶着这辆道次第的跑车飞快地奔驰,一个个美丽的景点、神圣的殿堂都可以去的。

接着宗大师向我们指示这样修念佛能够得到极大的功德,有发菩提心、昼夜见佛、临终念佛不退失等巨大的功德利益。

又若能念“愿我当得如所随念如是佛”者,是发菩提心,一切昼夜恒得见佛,于临终时,任生何苦,然随念佛终不退失。

以念阿弥陀佛为例,当我们学习《无量寿经》,缘念阿弥陀佛因行果地的功德时,自然而然就会想,愿我将来也得到阿弥陀佛同样的果位,或者发愿在道上也修习同样的誓愿、功德。像这样就是缘着阿弥陀佛引发的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这就是引菩提心的功德。再者,日夜不断地缘念阿弥陀佛的功德,既念名号也忆念功德、恩德,这样就自然生信心和恭敬心。只要有信心和恭敬心,自然就和佛的心相应。阿弥陀佛放无量光明,唯一摄受念佛之人而不舍,当然日日夜夜都在阿弥陀佛的摄受中。由于心逐渐清净,那就昼夜见佛。先是梦中见,之后是白天见,之后刹那不离,这就是心和心感通的缘起,它是以信心为根本的。若人有信心,佛就住在他的头顶或者住在他的心中时时作加持,你有所求都会为你成办,这是不可思议的。那么信心如何开发呢?就是缘念功德,没有第二条路。

再者由于生前不断地相续,时时都处在念佛功德的恭敬和信心中,这样久而久之,串习成性,到了临终的时候,无论有什么苦,他的串习力使得他的心就住在念佛里而不退失。就好比我们在婴儿时期就常常念母亲,到了发生灾难的时候也就喊出一声“妈呀”。为什么会起这一念呢?因为在一切人当中,我们对母亲的依赖非常深。那么同样,如果你对佛的归依心特别深的话,在任何情况下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佛。由于这个念佛的心,当即就得到佛力加持,使心能得安稳,而且摄受你的神识往生净土。

《三摩地王经》云:“教汝应悟解,如人多观察,由住彼观察,心能如是趣。如是念能仁,佛身无量智,常能修随念,心趣注于此。此行住坐时,欣乐善士智,欲我成无上,胜世愿菩提。”

《三摩地王经》说:教导你应当悟解这样一个念佛的道理,就好像人多次观察某一件事,后来他就会自然住在那个观察里,心就能按那样趣向。

所以一切都是随着自心的信心和欲乐而转的,首先不断往那个方面观察,观察久了就会那样想,会趣向那方面。无论正邪都是如此。所谓的正教是教导你这样做有功德、有利益,应当这么趣向。你的心按这样不断地作意,后来果然就这样趣向。所有的广告学的原理都是如此,像子虚乌有的事尚且如此,何况如实的事呢?更是如此了。连邪教都是如此,何况正教呢?邪教只要观念种得深了,他的心果然就那样作意、显现、趣向。所以说“诸法为缘性,枢要在欲乐”。你的心已经对此产生了欲乐就一定要取的,一定会按那样去做的。

我们的心不断地缘念佛的功德,心里有非常大的好乐,往那里趣向。经过多次串习就成了定向、成了惯性,果然就按照心的指令或者缘起的设定如是趣向。所以我们不必担心,认为我念佛真的就会常常住在念佛的性格中吗?这是毫无疑问的,串习深了,不论行住坐卧,做任何事都能念佛。心已经串习到这个地步了,最终会达到日日夜夜常念佛、常见佛、常得佛摄受,这是心上必然的现象。

这一点结合在念佛上来说,就是我常常忆念能仁佛的色身以及无量的智慧,比如阿弥陀佛无量的色身庄严、刹土庄严、眷属庄严,以及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全部都是佛的法身智慧之所流现。阿弥陀佛这么广大无比的事业、这么深重的悲愿、这么不可思议的神力,这样以五智慧度尽了一切众生等等,像这样缘念以后心里就会生起很大的信心。一旦有了信心,就使得你不断地相续“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如果想得深了,会一直沉浸在这样的思维里。像这样时常修随念,心果然就趣注在上面,你只要引上七、八次,心就有了势力。但是一间断就又缘到别的地方,那个势力又消散了。人就是苦在不能相续,如果能有专一的心、相续的心、殷重的心,几个心配合起来,不断地去修它,那么一天修下来,就发现你的心已经有一股势力缘在那儿。你就是不去想,你的口里也在不断地念阿弥陀佛,如果你能再保持个三天、五天,那就还要强。假使能在很多个七里面恒常相续,就能见佛。就像这样,全部都是我们的心怎么做,就会怎么样流向,就会往哪方面相续,这都是等流的原理。

对阿弥陀佛因地是如何发愿修行,以及果地是如何成就功德庄严等等,如果在自己的心里已经熏习得很深入,那就不必刻意,随时随地都能忆念。就像对世间影视熏染得深了,那些个画面在心里就像跑马灯一样层出不穷。因此一切都是由熏习而逐渐壮大成一股极强的力量,我们在念佛上面如果能像看武侠小说、爱情影片那样,心心念念趣注于此,不断地熏染,就一定能在行住坐卧等任何时候,都欣乐于善逝的智慧等殊胜的功德。自己会起一个见佛思齐的心,愿我也如佛一般成就无上的殊胜佛果,这就是愿菩提心。

又云:“清净身语意,常赞佛胜德,如是修心续,昼夜见世依。若时病不安,受其至死苦,不退失念佛,苦受莫能夺。”

又说到:如果我们以最清净的身语意时常赞叹佛的功德,像这样不断地修自己的心相续,最终会昼夜恒时见佛。

“赞叹”应从广义上理解:以心缘念佛的功德,常常住在清净的信心和至诚的恭敬里;以口用美妙的言词至心地赞叹佛;以身由衷地礼拜佛,这些都可以包括在里面。能常时这样赞叹佛的功德,最终一定能恒时见佛。

从反面来说,即使某时生了病,身心痛恼不安,乃至受到死时四大分解的苦,都夺不走念佛的心。念佛在一切念、一切心当中成了最极坚强有力的心,不论遭受什么样的艰难困苦它都能冒出来。就像沙棘这种植物即使是在干燥的沙地或者在寒冷、贫瘠的山石间都能钻出来,生命力极为顽强。同样,念佛串习坚固的时候,即使是正在重病当中,或者临死四大分解极痛苦时,都不会退失,任何苦受都不能夺走。

博朵瓦云:“若数数思,渐能深信,渐净相续,能得加持。”

尊者说:你不要害怕,你只要数数不断地去思维,渐渐就能深信不疑,渐渐就能净化相续,渐渐就能得到加持。

所以,我们在修行路上先要下一番苦功,先苦后甜,往后就能得很多的受用,启发很大的善心,自己也倍感欣慰。我们不断地思维佛的功德、法的功德等等,逐渐会生起越来越深的信心。信心一起来了,就成了道源功德母,一切道就像开源了一样,功德泉流不断地涌出,因此功德的母亲就是它。这样整日整夜都处在功德的相续里那有多好!逐渐我们的心续会得到净化,不像过去那么杂染、糟糕了。有了信心的润泽,心灵的田地会出生无量的功德庄稼,会得到很安乐的受用。而且由心清净、具信心和恭敬的缘故,能够得到佛的加持、法的加持。这在自己当下的身心上就会有体验。

“由于此上获得定解,故能由其诚心归依。若于所学能正习学,则一切事悉成佛法。吾等对于诸佛妙智,尚不计为准洽占卜。”

尊者又开示:最关键的是在佛功德等方面得到定解,就能够真正诚心地归依,非常至诚地归依。就是通过缘念功德,方方面面都真正看清楚了,这时内心就根本不一样,能够发出至诚归依的心。这样有了归依的心以后,佛教授什么就都能真正地按照那样去练习、去随学,这样一切事都成了佛法。因为世尊的教导遍及在身语意的一切处,佛法就是教导你怎么生活、怎么用心。心是万法的根源,一切都是由心成办的。如果心修好了,一切都是佛法,关键在于你要对佛生信心,进而生起永世归依的誓愿。这样由于恒时归依佛就会按照佛的法教来做,时时都能够修学圣教,结果就使得一切都成了佛法。

最后一句是尊者感叹的话:我们对诸佛的无上妙智的信心,尚不如一个准确的占卜。假如今天有一个很灵验的占卜师说了什么你是很相信的。他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要避开什么,你就避开什么。因为你认为他说的话是很灵的,如果不照做就免不了今年的生关死劫。或者他说今年你要倒霉,一定要注意!你马上就会问:我该做什么?他说你今天要做这些事情,你马上就去做,要避免的那些事情你也马上就遮止。假设他说你今年有个寿障恐怕过不去,你就开始紧张,马上就问该做些什么能避免,他一说了,你马上奉行。这都是因为你相信他的话很准。但是对佛的话却没有这样的确信。其实诸佛的无上妙智已经彻见了甚深的因果道理,而我们对于佛的信心不够的缘故,没有诚挚的归依。由于归依不够的缘故,没有励力地依教奉行,就是相信得不深。所以念功德至关重要,如果没有信心,后面的一切都没有,但是现在的信心还不如对一个灵验占卜师的信心,因此奉行的心不够,也就不得很大利益。

此复说云:“譬如有一准利卜士说云‘我知汝于今年无诸灾患’,则心安泰。彼若说云‘今岁有灾,应行此事,彼事莫为’,则励力为,若未能办心则不安,起是念云‘彼作是说,我未能办’。若佛制云‘此此应断,此此应行’,岂置心耶?若未能办,岂忧虑耶?反作是言‘诸教法中,虽如彼说,然由现在,若时若处,不能实行,须如是行’,轻弃佛语,唯住自知。”

又说到,譬如有一个非常准利的占卜师说:我知道,你在今年没有什么灾难。这么一听,你就马上放心了,心马上安稳下来。如果他说:今年你有灾,要做这件事,那件事不要做。你就会马上励力地去办,如果没有办,心还不安,还会起这样的念头:相师已经说了,我还没办,好危险!你会忐忑不安的。如果佛制说,这个应该断,这个应该行,你哪里放在心上了?如果没有办,哪里感觉忧虑呢?反而会这样找理由说:虽然教法上是那样说,但是现在时代变了,无论是时期和地方都不能实行,应当这样来改革一下,应当按这样做。就这样很轻视地舍弃了佛语,唯一住在自己的知见当中。这就是我们内心不敬的相。

这是当代人心续里非常严重的一个现相,往往就是执著:我是这么想的,时代不同了,应该按照我的理解、我的认识、我的观念来做。这都是因为从小熏染的邪知邪见太多、归依心弱所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