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乙一、暇满难得

《系列三.大圆满龙钦宁体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讲记一-听闻轨理》 ︱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

我们首先必须在依止法上过关、在闻法轨理上过关,才能对于上师的教言恭敬奉行,才能把法当成药,一次次地去服用,从而在学法中得大利益,使这次讲授、学习《前行》达到扼要,避免一路错到底。

很多人听法前抱着一种“想看电影”的心,认定是个好东西,我怎么可能不要?看看到底在讲什么,没看到就不甘心,但是一路听下去,又感觉不过如此。其实,治心的方法很快就可以说完,实际修心的历程却最艰难,须要逐步按照善知识的指授去做。又因为从始至终的境缘都是严重对境,这时候如果还不具有正面的四想,就肯定会不断地出现负面的各种颠倒想,从而造下大量的罪业。

很多人学久以后才发现问题越来越大,情况比最初还要糟糕,于是产生了各种负面心理,譬如退失信心、没有感恩心、烦恼依然如故等等。对此应当了知,这些都是因为在关要上没抓住,才导致一路错到底。

依止四想是心力基础,也是发生一切善妙行为、威仪、结果的根本要素。真正能建立四想的观念时,就如同在心中扎下贤妙树根,能从中出现各种贤妙的行为做法,并由此得到极其胜妙的利益。哪怕只是听闻一分法,从初、中、后三者来说,都无时不能取受胜妙的利益,这就在于最初就具备了贤善、如理的四想。

四想的根源是把自己当作病人想。病人对于医生和药方、医嘱,所表现出的善贤态度、做法,以及恭敬、承事、供养、谨遵奉行等等,全部是基于他认定自己确为病人。随后认为医生是恩人,所说的治病方法对自己真正有益,自己要尽快开始治病等等,整个这一系列能使他契入到真心治病的行为当中,之后附带的善行也必然会发生,这些都是基于自身需要解决病苦以及对于医生的感恩心而发起的。

人们往往在苦难当中会表现出一种贤善,以谦卑、求救的心真正为自己的长久大事着想,如是观念越来越深厚时就自然发出善行。相反,如果没有认定自己是病人,就会落于表面上的参加活动,或感受一下佛教气氛,猎取一些新鲜话题,或者想在佛教场合里展示一下自我等等,无非是这些轻浮、薄弱的心态,它不可能扎根,也就不可能出现各种闻法的善行。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根源。

有了根源,就要从中进一步发起六度的善行,如同从药根中继续长出药茎、药枝、药叶、药花、药果。从贤善心中发出的行为必定是完全贤妙,我们要在自己的身心上继续扩展,并延展到各个层面,使自己始终安住于善心、善行当中。法王上师也说:法道的精要就是善心和善行。善心是根源,善行是发挥,由于心善的缘故,闻法从始至终都善妙,我们理应如是把握。

以下就具体宣说,从四想是如何发出六度的善行。

己二、具足六度

具足六度者,如《一切法行要诀现证续》云:“供献花座等,随处制威仪,不损诸含生,于师生正信,不散闻师教,为除疑咨问,闻者具六支。”

如《现证续》所说,我们对于求法、闻法,要启发出六种波罗蜜的妙行。

谓敷设法座,铺陈垫褥,献曼陀罗及鲜花等,即是布施;

首先是布施行,其实也就是指供养,是能舍得放下自己的架子,对于法和法师献上恭敬、承事,以及各种身语的表示。由于重法的缘故,自己为法师铺陈座垫,并且供献曼陀罗、鲜花等等。

要知道,仅仅化身曼陀罗都是代表把三千大千世界里所有的美好供品供献给法和法师,是如此一种极其恭敬之心。如果我们只是表面上擦擦底盘,却从不思维它的代表意义,那简直就成了戏耍、亵渎。因此,应当以极大的供养心,意识到这是我的法身父母,理所当然要做一分贡献的行为,而不是觉得法师给我传得太少、不够高深,或者对别人更好一些等等,否则,作为修行人,就连少许的贤善气氛也没有。

我们首先需要发动供养心,如世尊所说,哪怕舍弃生命、割除身肉都应该去求法。又如同常啼菩萨舍身求法,能把自己当作下贱的仆人变卖,得到钱马上拿去供养法和法师。如是把自己看成严重病人,一心祈求医王给予救治,就自然念及法师给予自己的无比大恩,从而下定决心、尽己全力做出贡献。

随于何处善行洒扫等事,于自威仪制止不敬等,即是持戒;

其次为了受持佛法,在闻法场所尽量守持各种贤善的行为,排除不善行为,叫做持戒。

也就是,认识到自己已经是学法者,为了受持《大圆满前行》的法要,自己已经加入求法的行列,从此以后就要守持戒律,禁止一切恶行,随时随地受持善行。由此心住善法,才最有利于吸收、接受佛法。因为法即是善,有善就与法相应。相反,恶行、业障越积越深重,心变得越来越恶劣,就不可能与法相应。

如果能打扫说法场所或做其他服务,行持种种善行,则如《常啼传》中所讲,求法者为了迎请法涌菩萨说法,提前做许多准备,这些都是出自内心对法的恭敬。并且在闻法时,身心也要远离不恭敬等的态度和行为,一心住在欢喜、诚敬、渴仰等心态当中,即是“持戒”。

乃至微小生命亦不损恼,能忍一切艰苦寒热,即是安忍;

再说,闻法从始至终,乃至对于小动物都不做损恼,属于安忍。比如被蚊虫叮咬,或者爬虫、飞虫落在身上时,都不作伤害,因为伤害就违背了正法的宗旨。

同时,在求法过程中,对于严寒酷暑、辛劳、跋涉等任何艰苦、任何辛劳都能耐受,也属于安忍。

为了求法,犹如常啼菩萨,一直以清净心深深忍可,而不是将心外散到各种外尘上面或因暂时的困难而退怯、动摇等,他有一种坚毅的精神,能够坚持不动摇、不退怯,这就是安忍。

于上师正法断邪见已,生真实信心,愉悦谛听,即是精进;

精进体性即是欢喜勇悍,也就是从始至终都要发起信心和欢喜心。

精进者对于闻法善行不会产生懈怠心,也不会厌烦地想:还要讲啊?我不愿意听。他会如同饥餐渴饮般,一次又一次地饱餐佛法甘露。从自己的内心、表情、外在的状态来说,总把佛法当作是自己最需要的,总把法师认定为最圣洁,我们需要具备这种的心态。从内在发起甚深的信心,每一次都非常愉悦地来听闻,这就是精进。

心不散他处而谛听上师教授,即是静虑;

心非常专注,不散乱于其他方面,如是一心一意倾听上师的教授,就叫做静虑。

“静虑”一词的范围比较广,指思虑心安静下来,不投放在其他方面。此处用“静虑”,指思虑已经寂静下来,不光外环境,即使内在环境也已经寂静。此时好像世上没有别的,只有法句声音,只有教授。如是一心聆听,即是静虑。

为断疑惑等,请问而断一切增益,即是般若。

般若则指受法的当时,如果心里感觉还没明了、有疑惑,就要向法师请教,从而断除一切增益。

增益是指我们内心的胡乱瞎想,其实并不符合法义。但我们自以为聪明地已经习惯于分别心的妄动,往往加上自我的很多色彩、很多理解,相对于真实法义而言,不是增多就是减少或者偏颇,这叫做“增益”。它不是本来的法义,所以无须受持在心,我们只须如实地领取法义来引发般若。

自己可以谦虚地求教:我在这一点上是如此理解,还不吻合法义,或者那一方面我理解偏狭,还有疑惑等等。既然很难当下准确地理解法义,我们就应当及时向法师咨询,去除心中不符合法义的理解。(当然也有天纵之才或者宿世善根深厚,往昔已经多次串习过,这一世再学起来就很容易。但就一般人而言,的确没办法很快摸准佛法义理,在摸索佛法义理过程中的很多偏差、附加,或不到位的地方,都叫做增益,都需要及时咨询而纠正。)

我们最好在闻法时具足般若度,最起码也要获得闻思慧。如何来引发内心的智慧?这就需要向法师请问容易出现增益损减之处。此处“增益”是广义的增益,包括增益和损减,就是不符合法义的分别。法师们经常遇到如是困惑:下面的学生怎么会是这种理解呢?我明明说的是银白,他怎么理解成一种惨白,甚至理解成蓝或者黑呢?这种理解上的偏差,不是来自佛法,而是来自有情的分别心。真实义当中本来没有的偏偏自己去增添很多,叫增益;本有的把它损减,也是增益,都是分别心的作用而已。

如果处在这两种状态当中,就说明并没有出现智慧。“慧”是如实观照之意,事物本相如何就如是来了知。如果事物如此,我们却做出另一种了解,就是增益。以此增益的见解如何能修行成功呢?见解尚且有偏差、在错误的见解上行进,岂不是越来离真实义越远吗?所以,为了生起般若慧,应当三番五次地遣疑、请问。我们心中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理解没有端正,慧心所没有被调正,就很难正确领纳到法义。这时需要进行请问、琢磨、纠正等一番行为。

诸闻法者当如是具足六度。

如上所述,闻法者应当具足六度。如果具有六度,就是真正从“以作病人想为主的四想”此根本当中出生六度的枝叶花果。根是药根,生长出来的也是良药,能使我们非常有吸收力、有质量地取得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