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悟、成就了以后,不是变成塑像那样的东西。行住坐卧一样有,但那是了了分明、如如不动的。知道一切都是自自然然的,一点都不迷惑,这叫了了分明。因为你从心里知道,在一切境相当中,这些显现都是自然规律,来了去了,聚了散了,好了坏了,生了死了,让它自自然然发生。不明白这些,心不可能不动。
一说菩提心和利他心,很多人都误解了:“不能为自己啊?我不为自己谁为我啊?放下自私自利,全心全意为他人,就能感动一切,这才是真正的利益自己。有智慧的人为自己的时候就去为他人;没有智慧的人为自己的时候直接为自己,给自己带来的却是烦恼和痛苦。
现在虽然物质发达了,但是精神却落后了,物质的发展变成了精神的压力。若是你的心超越了,不受外境的影响,面对物质就没有压力了,这就是解脱;若是心没有超越,心跟着外境动了,这叫心随境转,这就是轮回。此岸、彼岸,就是一个转念。念一转就是彼岸,念不转就是此岸。
我们讲如来或者佛能给予一切,讲自性能显现一切,讲一切功德都具备在如来藏之中。而其他宗教讲上帝、天主创造了一切。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所说的佛、自性、如来藏指大空性,而其他宗教讲的上帝、天主不是空性的,是实有的。若是你没有懂得佛的含义,向心外找一个皈依处,那就是外道了。
出离心不是要离开家庭,不是要离开工作,而是要断除对世间的贪着。你可以生活,可以工作,但是不能贪恋这些,否则你摆脱不了烦恼痛苦。“我对世间没有贪恋了,不就没有动力了吗?“尽责任、尽义务,了缘了债,这个心就是动力。贪欲是自私的,“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样你了不了缘,了不了债。
“我到底能不能解脱,能不能成佛?”这个问题不用问别人,问你自己。在修行的过程中,自己要监督自己,自己要保护自己的三门。自己在想什么,在做什么,所做的一切有没有当面和背后的差别,自己都知道。为什么说自己是自己的怙主?因为佛或上师只能教你护持三门的方法和窍诀,真正做起来还要靠自己。
在我们修行的过程中,有时会有妄念分别,心不容易定下来,只有通过不断的磨练,最后才能定下来,练成自在与禅定的境界。寂止是定,胜观是慧,定慧双修才是真正的修行。心态自在,要分别的时候能分别,不分别的时候可以不分别,入定出定自在,没有一点挂碍,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禅定功夫。
证悟空性的人绝对是取舍因果的人。懂得了空性,才能真正了知因果自性。因果不能没有,但是可以超越,你可以不受它的影响。虽然它在变化,虽然它在生灭,但是你的内心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在显现当中如如不动,对你来说,这些缘法发生了就和没有发生一样,这就是超越。
我们在六道里面被束缚,不得自在,这是谁在束缚我们?是不是这些名闻利养在束缚我们?不是。是不是这些清净、不清净的显现在束缚我们?不是。那到底是谁在束缚我们?就是贪着、执着。不贪执,它就不会束缚你,不会伤害你。你去贪执了,它就会伤害你的。
很多人不愿意修加行,想直接修大圆满,这是不可能的。也有个别人看似没修加行,却成就了,其实他不是没有修,而是过去世早已修好了。“我也是这种人吧?”你若是这种人,修加行也不影响。没到那个时候就不要太自信,还是从基础开始扎扎实实地修,不要总想走捷径、占便宜,这种心态会障碍成就的。
我们念佛诵经时不要那么自私自利地念,那么孤独地念。为了治病,为了平安,心量那么狭隘,没有什么意义,力量太小了。可以这样发愿:愿很多有形无形的众生都能听到。这样,在一种语言中可以圆满一切语言,在一种音声中可以显现一切音声。这样念诵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利益到的众生也是无量无边的。
现在很多人认为修行人不应该发脾气,修行人不应该骂人。这是错误的。佛像有忿怒、有寂静,我们也是,需要笑容的时候可以笑一笑,需要忿怒的时候可以忿怒一下。都是在给众生表法,也是恒顺众生。心里没有爱恨,表面上可以有。都是这个必须要把握适度。若是心里起烦恼了,那还是造业的。
解脱不是要离开六道,成就也不是要离开世间八法,这是大乘佛法的特点。虽然在六道里,但不属于六道;虽然在世间八法中,但不被世间八法束缚。其实对一个大乘行者来说,世间八法也是一种修炼的方便,一种度化众生的方便。只要相续没有受世间八法影响,没有因世间八法而心生烦恼、去造业,就可以了。
我们总是在嘴上说“随喜”,但是心里没有欢喜,这不叫随喜。随喜是随着欢喜,随着进行。你生起欢喜心了,就会去做的。比如我们发现别人做了一道很好吃的菜,“哎哟,太好吃了。”这是一般的随喜。然后自己也学着做,这才是真正的随喜。同样,对这些功德生起欢喜之心了,你也一定会去做的。
有些人觉得自己的家不好,一定要往生净土,你这样根本往生不了,因为你的家就是净土。你觉得这个人不好,不愿意跟他在一起,想离开他去念佛修行,你这样已经放弃了佛法。伤害了众生就等于伤害了佛,放弃了众生就等于放弃了佛法。佛法是本性清净,每个众生的本性也都是清净的。
有些人觉得自己的家不好,一定要往生净土,你这样根本往生不了,因为你的家就是净土。你觉得这个人不好,不愿意跟他在一起,想离开他去念佛修行,你这样已经放弃了佛法。伤害了众生就等于伤害了佛,放弃了众生就等于放弃了佛法。佛法是本性清净,每个众生的本性也都是清净的。
看到一些不清净、不圆满的境相是正常的,但是你心里要明白:“一切不清净、不圆满都是因为我心不清净,因为我有业障。”有这样的认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再到外面去找原因了。你觉得“我太冤枉了”,这不叫冤枉,这叫遭受因果。你今天烦恼痛苦了,然后往外找原因,认为是某人造成的,这是冤枉众生。
佛处处都有,但是我们为什么没有看到呢?因为我们只有肉眼,没有法眼,没有慧眼。以肉眼只能看到这个皮囊,感觉好一点就生贪心,感觉不好了就生嗔恨心,傲慢和嫉妒同时存在。我们只有分别心,只能感觉到这些不清净的境相,这些痛苦。以清净心、平等心去感受,才能感觉到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佛度化众生的时候,不是伸手把众生抓起来,然后放到极乐世界、放到现喜刹土;佛帮助众生消业,不是拿水来洗掉众生的罪业;佛让众生证悟,不是将自己相续中的证量移到众生的相续中。佛度化众生,就是给众生讲诸法的实相,让众生明白真理。这就是佛度化众生的方法,也就是所谓的佛法。
现在的人为什么在学校里学习十年、二十年,最后烦恼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长了?因为学的都是知识,不是智慧。智慧和知识有什么区别?真正的智慧是无我和空性的智慧,它是没有分别、没有执着的。若是没有去掉分别,没有放下执着,你所得到的都是知识,不是智慧。再丰富的知识也是属于世间,超不出轮回。
你们也许会有这样的经历:喜欢某样东西、喜欢某个人,喜欢得吃不香、睡不着。如果能这样喜欢佛和上师的功德,很快就能把这些功德纳入到自己的相续中。但是我们不喜欢,所以修行特别勉强。其实积累功德不难,因为功德都是本具的。主要是我们心的力量不够,所以没有把业障消掉,无法启发本具的光明。
我们在求法的路途上,在修行的过程中,遇到一些违缘障碍的时候,遭受一些艰难困苦的时候,有没有看看身边那些人,他们为了什么那么辛苦,起早贪黑,四处奔波?他们为了世间的利益,为了吃穿这些琐事。我们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永恒的解脱,为了究竟的成就。跟他们相比,我们付出这些太值得了!
一切都是自己的心,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包括上师的摄受和加持也不例外。一些违缘障碍,若是你自己认识到了,能视其为一种摄受,一种加持,你当下就解脱烦恼了,违缘障碍就转为道用了,就成为成佛的因了。你要解脱,要成佛,就要消业,就要通过这些磨练习性。
你今天得到好多钱,但没有存到银行里去,而是放在屋里,非常不安全,也许会被偷走。同样,善根若是不回向,也容易被偷走。谁会来偷善根?就是自己的邪见、嗔恨心等。把善根回向给众生,就相当于把善根存到法界银行里。邪见、嗔恨心等都是毁坏善根的因,它们没有能力来闯法界的银行,你的善根就安全了。
现在很多人一听说成佛以后福报广大、神通广大,就动心了;一听说西方极乐世界庄严祥和,就生起希求心了,想离开这个世界去享受。其实这种发心是不究竟的。那些大菩萨为什么留在轮回里度化众生,而不求生极乐世界?这是菩萨广大的发心发愿,也是一种真理:去掉分别心了,平等了,也就成佛了。
若是你真正修行了,就能直截了当地弘法利生了。为什么?你修行了,相续中有佛法了,这叫弘扬佛法。你相续中有佛法了,就能息灭你相续当中的烦恼,能解脱你内心的痛苦,这叫利益众生。所以如法修行本身就是一种殊胜的供养。
心清净则一切清净,心不清净则一切不清净。有执着、有分别,你觉得清净的也是不清净的。若是不去执着、不去分别,你觉得不清净的也是清净的。庄严、不庄严也是如此。放下了,一切都是圆满的;没有放下,一切都是不圆满的。圆满了,就叫庄严。
特意去做一些事情,特意不去做一些事情,这都是没有放下。特意去放下的时候,内心的患得患失仍然存在。真正放下的时候,是自然而然的。一个人你接触或者不接触,一件事你去做或者不去做,自然而然,心态一直是平静的。就如我们经常说“随缘”,让它自自然然的发生,你不要动心,不要受它的影响。
我有时候也经常反省,为什么我们经常犯错,不精进?主要是四外加行修得不坚固。四外加行学修好了,还能懈怠吗?还能经常犯错误吗?学佛修行这么多年,连出离心都没有生起来,这都是因为没有深信轮回。若是大家真想成就,就好好学修四外加行的内容,认真地思维观察,一定会得到法益。
一讲造恶业的过患都不愿意听,一讲修善业的福报都愿意听,这个心态是有问题的。学佛修行就要对着习性干,不能随着习性。不愿意听的要听,不愿意做的要做,最后怎么都行了,就练成了。无论在顺境当中还是在逆境当中都一样,如如不动。喜欢顺境、追随顺境,不喜欢逆境、逃避逆境,这还是没有达到如如不动。
法门平等,没有高低之分,没有殊胜和不殊胜之分,因为万法只有一个体。殊胜不殊胜是针对个人讲的。和自己相续相应的叫殊胜,和自己相续不相应的叫不殊胜;自己受益了就是殊胜,自己不受益就是不殊胜。所以修行要靠一心,心态能放下来,能保持平静,这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