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中士道 十二缘起

  • 作者: 宗喀巴大师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3189
  • 分享到:

寅二、由十二缘起思惟分四:一、支分差别 二、支分略摄 三、几世圆满 四、此等摄义

第二由十二缘起门中思惟分四:一、支分差别;二、支分略摄;三、几世圆满;四、此等摄义。

缘起是佛法最重要的一个课题,它的意义是“此有则彼有”,一切内外诸法都是缘起法,此处特以无明等十二支来说明内有情流转的缘起。

了解十二缘起,就会明了生死既不是无因生,也不是自在天等非因生,而是十二支以前前支为因缘引起后后支,环环相扣地流转延续。

为什么要思惟十二缘起?因为只要不了解流转的缘起规律,就会一直存在执著轮回有我、有安乐、有实义的愚痴,由此无法趣入解脱道,如果能了解十二缘起,就可以认清自己真实的存在状况,不会认为轮回是安稳、安乐之处,从而生起希求解脱之心。

外道也有苦苦、坏苦、粗无常等教法,而十二缘起则是佛教的不共法,在《般若经》、《稻秆经》、《缘起经》、《缘起心要颂》、《瑜伽师地论》、世亲菩萨的《缘起经释》、《俱舍论》、功德慧的《缘起经广释》、莲花戒的《稻秆经释》等大经论中都有阐述十二缘起的法义。

佛陀初转*轮,首先宣说四谛十二缘起,其目的何在?《陀罗尼自在王经》中有则比喻,摩尼宝师想要开发宝性山中的摩尼宝,首先是要以方便除去粗垢。其喻义是:佛陀见凡夫个个乐著生死,就宣说四谛十二缘起,让凡夫认识轮回的真相,由此激发他的厌离心,使他转入解脱道。凡夫之所以无法遣除耽著生死之心,就是因为没有通过观察,认识生死真相。如果能在缘起上透视生死,一定可以引起出离意乐。

总之,思惟十二缘起,目的是要引发希求解脱的心。重点是观察前前支引生后后支的流转方式。

卯一、支分差别分三:一、总说 二、分说 三、摄义

辰一、总说

十二缘起支中。

十二支的每一支以及以前前引生后后的生起次第我们相续中本来就具有,自然应当结合自相续来思惟,而不是脱离自相续去另学一种知识。例如,学习“受缘生爱”这一条,就要观察自己身心上是不是按这种方式生起。比如,物质世界的规律,并不是物理学家发现之后才存在,而是本来就蕴含在物质世界中,但人们不去思惟,也就不能了解。同样,生死流转的规律始终运转在凡夫人的身心中,而且是无数次发生过,但我们从来不在身心上如理如量地观察,因此都不认识。现在佛陀开示了这个流转公式,关键在于自己能否通过思惟认识到,只有以这种方式才能真正认识佛法。

辰二、分说分十二:一、无明 二、行 三、识 四、名色 五、六处 六、触 七、受 八、爱 九、取 十、有 十一、生 十二、老死

巳一、无明分二:一、无明体性 二、无明差别

午一、无明体性分三:一、大小乘共许的无明体性 二、持萨迦耶见为无明的宗派所许无明的体性 三、承许无明与萨迦耶见不是一体的宗派所许无明的体性

第一支,如大黑暗般的无明,分成体性与差别两部分,其中体性又有三种不同的承许,首先按照大小乘共许的观点,宣说无明的比喻与意义。

未一、大小乘共许的无明体性

初无明者,如《俱舍》云:“无明如非亲实等。”

《俱舍论》中以比喻如是描述“无明”:无明如同非亲或非实等,“非亲”是指怨敌,“非实”是指虚诳。

以下具体解释这个比喻。

此亦如说怨敌、虚诳,非惟遮无亲友、谛实,及异亲、实,是说亲友、实语相违所对治品。

所谓“怨敌”,是指亲友的对立法,并不是遮除亲友之后的余法,也不是与亲友不同的法,比如,陌生人是亲友之外的法,但不是怨敌。“虚诳语”也是指真实语的正对治品,而不是真实语之外的语言,因为真实语之外的绮语、柔软语、粗恶语等并不是虚诳语。

以下宣说意义。

如是无明,亦非仅遮能对之明及明所余,是明相违所对治品。

如是无明也不是只遮除了能对治的明以及排除明后所剩余的法,而是与明直接相违的所对治品,因此应当这样定义:所谓无明,即明的违品或对立法,而不是明之外的法。

明是指了达无我义,在明之外还有一类法,比如布施、了达暇满、粗无常的智慧等,既不是无明也不是明。因此,“明”是指了达无我义,而“无明”是指不了达或倒执无我义,这二者犹如光明与黑暗般,是无法并存相克的关系。

另外须知,无明的释词:“无”不是指没有分别心而是指没有它的能对治,“明”也不是指明分而是指智慧的明,即无明不是指没有分别心的明分,而是指没有能对治——智慧的明。

未二、持萨迦耶见为无明的宗派所许无明的体性

此中能治明者,谓正明了补特伽罗无我之义。此相违者,谓补特伽罗我执萨迦耶见。

此中能对治的明就是真实明了人无我的意义,其违品就是补特伽罗我执的萨迦耶见,也就是缘多分无常的五蕴执著是常、一、自在我的萨迦耶见。

此乃法称论师所许。

法称、法护、清辩、月称等论师,根据《十地经》与《月灯经》的观点,对无明承许有见与非见两种,其中将萨迦耶见承许是有见。

未三、持无明与萨迦耶见不是一体的宗派所许无明的体性

无著论师兄弟则许倒执实义、蒙昧实义二中后者,总谓邪解、未解二心之中,为未解心。

无著和世亲二兄弟以及大多数小乘有部宗论师,根据《稻秆经》、《辨别经》等,承许无明是倒执实义与蒙昧实义这二者中的蒙昧实义,总之,是指邪解与未解二心之中的未解心。

然此相违能治上首,则同许为觉无我慧。

但以上两派都一致承许,与无明相违的主要对治是了达无我的智慧。

在中观论典和《释量论》等中,都承许真正能破无明的是了达空性的智慧,其它慈悲、布施等只是助缘,单凭布施等法不可能直接破除无明。比如,以承许萨迦耶见与无明是一体的宗派来说,以智慧现见我唯一是多分刹那的蕴,并没有常一的法相,这样了达人无我,自然就会破除倒执五蕴为我的无明,犹如光明自然破除黑暗一样,此外再没有能破无明的正对治。

总之,法称等论师承许无明是和了达人无我的智慧相违的颠倒邪解,无著兄弟等则承许无明是愚蒙不了解无我真实义的心态,仅仅是一种未解的心识。虽然他们界定无明的体相有所不同,但一致承许无明的对治是空性慧。

午二、无明差别

为什么要认识无明的差别呢?因为了解清楚了无明的差别,才能辨明恶趣与善趣流转的源头。

又此愚蒙,《集论》中说略分二种,谓业果愚及真实义愚。

无著菩萨的《集论》中,将无明体性的愚蒙略分为业果愚与真实义愚两种。其中业果愚是指不知道业果,真实义愚是指不知道无我,此二者是衰损的源头。

我们首先要了解造成轮回大苦海的根源,如果不了解,就不会以强烈的希求心去寻求了解业果与空性,即使修行也只是在枝末上绕,不能直接在根本上用功。相反,若能认清楚生死的源头,就会全力以赴对治根本。比如,知道恶趣的源头是业果愚后,就能决定下士道修行的重点是通过思惟业果,对业果产生深忍信,这是转生善趣最重要的基础,是一切白法的根本,如果不能遮破业果愚,则必定会堕入恶趣。修习中士道是要出离整个轮回,道的核心就在通达人无我空性,抓住这个要点用功,才是从根本起修。

以下宣说无明的作用。

初能招集堕恶趣行,后能招集往乐趣行。

以业果愚必定招集堕落恶趣的业,以真实义愚能招集转生善趣的业。

业果愚就是不了解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何种后果,由于不了解,就会盲目造作堕落恶趣的业。在十二缘起图中,无明是以盲人行走在山道上来表示。凡夫如同盲人,每天都在愚蒙的状态中不停地造作。

这业果愚具有巨大的能力,能造集堕恶趣的行。比如,当今社会,几乎全民都落在业果愚中,因此,相比以往任何时代,现代人行持杀盗淫等更具有能力。

如果破除了业果愚而没有脱离真实义愚,它会造作什么行呢?在真实义愚的掌控之下,所造作的必定是往生善趣的福业与不动业。以外道来说,外道从未想过对治我执超出三界,他们执著自我真实有,在我执的推动下做各种修行,但无论如何在真实义愚的支配下,时时都处在集顺生死业当中,没有一刻能趋向解脱。因此,真正了解到轮回是行苦的本质,才会义无反顾地出离世间,如果再能生起无我空慧,就可以截断轮回根源,这时才不会以我执造集有漏福业与不动业。

巳二、行分三:一、行之体性 二、行之差别 三、无明缘行之理

第二支行,就是能造作自己果的五取蕴或后有的行。换而言之,能感召后世五取蕴身的因就是行。

午一、行之体性

行即是业。

行就是业。

午二、行之差别

此有非福业能引恶趣,及能引善趣业。后复有二,谓能引欲界善趣之福业,及能引上界善趣之不动业。

此处分析了三种行,业粗分为能引恶趣的非福业与能引善趣的业二种。能引善趣的业又分二种,即能引欲界人天的福业与能引色无色界的不动业。

名言之中,辨明差别极其重要,有了辨别才会正确取舍。要结合自心来认识业的法相,重点观察平常自己是造了非福业、福业还是不动业,这样细致观察后,才能清晰了解未来的前途。比如,若希求善趣,就应衡量自己造业的状况,如果白业多于黑业,就有希望转生善趣;若希求解脱,则要衡量自己有多少趣向解脱的业,如此便知有没有希望解脱。能引出世间的业,唯一是以无伪出离心或无我智慧所摄的业,如果不具足这种业,就不可能趣入解脱。可以说,在没有产生出离心与无我智慧之前,我们的相续中一直在密密麻麻地造集能引生死的业。

十二缘起图中,行是以陶工表示。一位勤劳的陶工每天一早起来投入工作,在他的作坊中有泥、水、绳子、火等,他不断地制作各种形状的陶器,日日如此。其实,凡夫人就是轮回工厂中的陶工,三门就是造作的工具,随着各种因缘的显现,会造作种种语言、动作与心念。

午三、无明缘行之理

现在重点观察无明与行的关系。造作的起因就是无明。我们每天在无明推动下,动很多念头、说很多话、作种种行为,这些造作的根源确实是无明。比如,由于对业果愚昧,认为这样做没有关系而造下恶业,虽然有时会布施、持戒、闻思等,但也没有远离真实义愚,造业时念念有个我,总认为我做得如何,这样最多造集能感欲界人天的善业,连不动业也谈不上。

再观察这个世界,人们的行为都是被业果愚推动。比如,都市人每天的工作就是以三门制造种种非福业,这样大量、猛利、加速度造作的动力源头就是业果愚。

从反面观察也完全成立,一旦对业果生起胜解信,就会遮止非福业。比如,只要发现自己为了名利造业的结果唯一是堕入恶趣,自然就不愿意再依此方式毁坏自己。因此,只要人们能深信业果,这个世界无数的行业就会自然关闭。破了业果愚,自然就遮止了非福业。

此外,如果能认识到本来无我,则分判自他、缘自起贪、缘他起嗔又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要念念以我而造作善业呢?这没有任何必要。因此,一旦遮破了真实义愚,就会止息福业和不动业,每天在生死中勤作的陶工,也会从此休息。

总的须认识一条缘起:以无明为缘产生行,相反无明灭则行灭。

巳三、识分二:一、识之体性 二、识之差别

午一、识之体性

识者,经说六识身,然此中主要,如许阿赖耶者,则为阿赖耶,如不许者,则为意识。

第三支识是了知别别境的心,经中说到六识身,即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此处的识,按照承许阿赖耶识的唯识宗而言,主要指阿赖耶识,小乘有部、经部或某些中观论师不承许阿赖耶识,则主要指第六意识。

午二、识的差别分二:一、受生恶趣的因位识与果位识 二、受生善趣的因位识与果位识

识分为因位识和果位识:因位造业之后第二刹那熏于识田中的种子识是因位识;习气成熟而受生时的识是果位识。因位识在种子位,果位识在异熟位。

未一、受生恶趣的因位识与果位识

此复若愚从不善业起苦苦果,造作增长诸不善业,此业习气所熏现法之识者,是因位识。

此段是按无明生行、行生识的生起次第来解释。“无明”就是对“从不善业生起苦苦果报的道理”愚昧,由此业果愚自然会造作增长不善业,在造业的第二刹那,业的习气留存在识田中,这个以业习气所熏的现法识称为因位识。

由依此识,未来世中于恶趣处结生之识者,是果位识。

由此因位识的功能成熟,来世在恶趣结生时的识称为果位识。

例如,自己受贿时不知道以公谋私会引生恶趣苦果,这是业果愚。虽然收下贿赂后,业在第二刹那就息灭,但黑业习气留存在心中,法尔具有引发苦果的能力,当时以业习气所熏的识,称为因位识。死后现前中有,又见有人送礼,赶紧收取,由神识受拘碍而生嗔,从而堕入饿鬼胎中,当时结生的识就是果位识。实际上,造下黑业的第二刹那,因位识上已经具有变现饿鬼根身器界的功能,在果位以识的功能力将会无法遮止地显现饿鬼的身体、受用、器世界等。

以上宣说了受生恶趣的因位识和果位识,以下再讲受生善趣的两种识,也是要认识如何由无明而生起行,再以行如何熏于识,这是缘起链,有前前必定会引生后后。

未二、受生善趣的因位识与果位识

如是由于无我真实义愚增上力故,未如实知善趣真苦,妄执为乐,即便造集福、不动业。尔时之识,是因位识。

受生善趣根源是真实义愚。虽然了解业果,远离了业果愚,但是对无我真实义蒙昧,以这种无明力的作用,心识被障蔽,不了解轮回圆满是苦的本质,而妄执是真正的安乐,以这种心推动,就会造集福业或者不动业。造集业的第二刹那,业的习气会留在识上,这个因位的业习功能,称为因位识,也叫种子。

由此可见,只要不了解欲界的欲乐和上界的乐受、舍受是苦的自性,就无法消除心对这种法的执取。换句话说,只要对苦谛愚昧,所造之业肯定不会超出三种情况:一是内心希求后世欲界的五欲安乐,以此动机行善,造集的是有漏福业;二是认为受用五欲的乐受短暂而没有大义,只希求定生乐受,这样努力修习禅定,造集的是不动业;三是连定生乐受也厌离,希求一种定生舍受,造集的是四禅和无色界的不动业。这些都是以真实义愚而引起有漏业,不能趣向解脱,在造作的第二刹那,就会在识田中播下种子,能引将来善趣的受生。

由依于此,遂于欲界上界善趣结生之识,是果位识。

由依于因位识,当习气成熟时,就会在欲界和上界的善趣中结生,正结生时的识就是果位识。

因此,要全面准确地观察轮回,如果眼界狭小,无法拓开见识,往往会认假为真,心中实际寻求的只是有漏法,却误以为是在修解脱道。

缘起图上,识是以猴子表示,我们的心识如猴子般无法静止,永不停息地带着各种业因在六道中辗转,故以猴子表示识。

巳四、名色

名色中名者,谓受、想、行、识非色四蕴。色者,若生无色,惟有色种而无实色,除此余位羯罗蓝等色,如应当知。

第四支名色,名是指受、想、行、识非色的四蕴,色是指色蕴,名色就是指五蕴。如果受生在无色界,其色蕴只有色种子而没有实际的色。除无色界之外的其它生处的羯罗蓝、安部陀等色,应当按照相应阶段的体相分别理解。

为了表示名色,在缘起图中画了一条船,船上有很多人,船是代表色蕴,众多乘客代表受、想、行、识四蕴。此图还表示了名和色的关系:船无人不能行,人不依船也不能进,二者缺一不可,互相起作用。同样,单有神识而不依精血,也只是中有身,无法转成取蕴身;而没有神识参与,父精母血只是一种色法,不会形成具足眼耳等六根的生命。当心识与精血结合成名色时,名和色彼此成为助缘,一方面由于阿赖耶识的功能力,精血会逐步发育成胎中五位,另一方面随着色蕴的演变,名也会相继出现受想行三者。

巳五、六处分二:一、真实义 二、遣除疑惑

午一、真实义

六处者,若是胎生,由其最初识入精血,为羯罗蓝,与名俱增,成眼等四处,身与意处,于羯罗蓝位而有。

六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如果是胎生,在识进入精血成为羯罗蓝之后,诸根随着名的受想行识与日俱增,逐渐转成眼耳鼻舌四处,身和意这两处早在羯罗蓝位就已经形成。

一颗种子看似微小,然而有了水土、阳光各种俱有缘的配合,会逐渐长出根茎枝叶花果。内缘起也是如此,父母精血与识和合,这是新生命的最初位,随着时间和各方面因缘的变化,会逐渐成长。在最初结生后的第二刹那,已经具足身根和意根,但此时只是名色,不叫六处,等到经过了胎藏五位,胎儿的眼、耳、鼻、舌四根成形之时,才叫六处。

若是化生,结生之时,诸根顿起,无此渐次。

化生不经过母胎,也不是卵生与湿生,它是结生时就诸根顿起,没有渐次长成的过程,比如,天人是化生,这边死殁,那边小天人的六根就一时而显现。

卵生湿生,惟除住胎,余者悉同。是《本地分》所说。

湿生是借助暖气和湿的因缘而受生,卵生则是蛋生,这两种除了住胎方式不同之外,其它都相同。以上是《本地分》所说。

午二、遣除疑惑分二:一、断除体性的疑惑 二、断除界的疑惑

未一、断除体性的疑惑

有人怀疑:名色是五蕴,六处也含摄在五蕴之中,二者有什么差别?

由是因缘,成就名色得身自体,成就六处成身差别,是为成就能受用者。

这两者有“得身自体”与“成身差别”的差别。比如,一颗花种播入土地的同时,已经得到了花的自体,但还没有形成花的差别,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会显现出花蕊、花瓣、花枝等支分,这时才成就花的差别。同样,成就名色是指最初得到新的取蕴身的自体,而成就六处则是真正形成了身的差别,成就了能受用色声等五尘的能受用者。

未二、断除界的疑惑

又有人问:无色界有情有没有六处呢?

五有色处者,于无色中无。

五有色处是指眼根乃至身根的五有色根。无色界没有色蕴的实体,所以不可能显现五有色处。此处,十二支中的六处支主要是针对人道而安立,其它的生命形态会有某些的差别。

缘起图当中,六处是以空屋子表示,这间空屋有六扇窗户,无人居住,给人一种空荡荡的感觉,这表示在六处最初形成时,六识尚未产生,如同屋中没有主人一样,到后一刹那,六识顿然生起,这时才能了别外境,如同屋中有主人居住一样。

巳六、触

触者,谓由根境识三种和合,取1诸可意、非可意、中庸三境。

第六支触,就是以根境识三者和合而分判境界,境界包括可意境、非可意境、中庸境三种。

《本地分》说:“眼触云何,谓三和所生,能取境界净妙等义。”(所谓眼触,就是以根境识三者和合所生,由此能取净妙等境界之义。)比如一朵花显现,我的眼根没有损坏,又具足眼识,三者聚合立即就会判别颜色、形状等,这叫眼触。其他耳触乃至意触,应当随各自的境界来了解。

在缘起图当中,触是以男女交合来表示。

说六处缘者,亦表境识。

经中说“以六处为缘生触”,这是省略的说法,完整地说,应该是以根境识和合为因缘产生触。我们可以观察:一、境不现前不能生触,比如,没有喝龙井茶,就不会有舌触;二、根有损坏也不能生触,比如,盲人观看球赛,不会产生分别球场竞赛场面的眼触;三、识不现行也不能生触,比如,进入梦乡后,五根识暂时不现行,即使在睡者的耳边响起音乐声,也不会生起耳触。

巳七、受

受者,谓触取三境2,顺生三受,谓苦乐舍3。

第七支受,就是以根境识和合分别三种境为因缘,随即相应生起苦乐舍三种感受。以触生受无法避免,如果触之后不生受,缘起就不能成立。缘起是此有则彼有,取境之后,受便随之而来,而且取了可意境,就生起乐受,取非可意境生起苦受,取中庸境现前舍受,丝毫不会错乱。

比如,高度近视者观看电影,没有戴眼镜,看不清银幕上光影,这时以触会产生苦受,如果戴上眼镜,能够清楚地分别精彩的表演,乐受就会随之生起。因此,当境现前时,由分判了别,随即就会引发受,而且分判何种境,分判得是否清楚,直接决定了受的状态。比如,藏族人听汉人说话,虽然根境识和合了,但他无法判别话义,以这个触会生起不苦不乐的舍受,如果判别得知这是骂他的粗语,苦受就随之生起。再比如,品尝一道好菜,鼻根、识与菜的香气和合能分别香,尝在口里能分别味,这时乐受就会生起,如果患重感冒,对味香不敏感,乐受就不强烈。以上宣说了“以触缘生受”的缘起规律。

以前世的烦恼和业,我们的身心天天会有很多感受,饥寒引生苦受,生活舒适就起乐受。比如,有人白天流浪街头,晚上睡在漏风的房屋中,这些不悦意境界以他的自业所显现,心识了别之后,苦受就生起。这都是过去无明缘行熏发了种子,以种子力而自然引发起来,没有那种无明、行和因位识,想显现也不可能。比如,忽然胃病发作,身根、身识和体内的境界一和合,就生起疼痛的苦受,而这份苦受,别人根本无法代替,这就是缘起而受。

缘起图当中,受是用箭刺入眼球表示。眼睛很敏感,箭刺入眼球的苦受特别强烈,以此显示受的行相。

以下总结从识到受五支缘起:以三世因果而言,识、名色、六入、触、受这五支是以前世的因所感召的现世果报。投胎时,果位识携带了过去种子的功能力,以此推动,不断地现前身、受用等果报。名色是身的自体,六入是身的差别,触是境界受用,苦乐舍受是异熟受用,以身与受用包括了一切果报内容。身有高矮、美丑,根有明利、迟钝、健康、残缺等;受用方面,如果过去造善业多,则生活圆满、身心快乐,如果恶业多,则会有很多身心苦受。像这些都是以过去的无明、行、因位识造成今身果报的差别。俗话说:一娘生九子,九子皆不同。同一父母所生的孩子,他们的受用、相貌、性格、能力等都不相同。这些差别如果不是因为过去造业熏发的种子不同所引起,以其他道理根本无法解释。而由十二缘起,就能知道前世因缘和今世果报有必然的关系。

巳八、爱分三:一、爱的体性 二、遣除爱因缘的疑惑 三、爱的差别

午一、爱的体性

爱者,谓于乐受起不离爱,于诸苦恼起乖离爱。

第八支爱有两种相,一般而言,以乐受为缘会引起不离爱,以苦恼为缘会引起乖离爱。

《本地分》说:“以受力故,于相似境,或求和合,或求乖离。”由于受的力量,领纳现前的境界时,如果生起乐受,就会对此境生起不离爱,希求将来再享受这样的乐受;如果生起苦受,则会对境界生起乖离爱,希求将来不受这种苦受。以这个道理,经中说“以受为缘生爱”。再反观自心,在乐受生起之后,不离爱是否随之而来?相反,如果没有快乐感受,心里会不会贪恋?比如,在寒冬腊月时,有两间房屋供你选择,一间烧着钢炉,特别暖和,而另一间很冷,你是否就不愿离开温暖的房间,而在寒冷的房间中一刻也呆不住。这说明随着受,就会立即生起爱。人与人接触也是如此,如果某人能带给你快乐,就乐意与他接触,如果有人让你难受,就不想见到他。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比如,欣赏一部精彩的电视连续剧,一集播完后,还恋恋不舍。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贪爱呢?原因是有过乐受的经验,就会产生希求不舍的心理。假如表演拙劣,令人痛苦,你一看到,立即就会转台,这些心理的产生决非偶然,都是受缘起规律的支配。因此,应当看清楚内心的缘起规律,即何处有乐受,内心必定不想舍离,何处有痛苦,必定不愿接受。这就是以“受缘生爱”。

如果深入体会由触而受、由受而爱的过程,就会发现爱并不真实,只是一种缘起而生的虚妄分别。凡夫首先是以无明力不自在地执取外境实有,然后对此产生感受,又由不同的感受产生不同的情绪。按一般人的逻辑,能带给我乐受就是好,我就喜欢;能让我痛苦的就是坏,我就排斥抗拒。我们的颠倒就在此处,完全是以主观评判好坏而引起贪嗔,始终不知这是以自己的执著而生起的烦恼。爱是迷乱的情绪,并不是清净之法,当爱生起时,要清楚它只是缘起法,不能信以为真,一旦顺从了爱,后面的取有就会随之而来。

午二、遣除爱因缘的疑惑

说“由受缘生爱”者,是从无明和合触缘所生之受而能生爱,若无无明,虽有诸受,爱终不生。

所谓由受缘生爱,是指从无明和合的以触缘所生的受能够产生爱,如果只有受而没有和无明结合,爱毕竟不能生起。

从爱这一支开始,我们可以有主动权,由受生不生爱,所生之爱是强是弱,都要观待无明。如果受的同时,非理作意强,则爱也会强烈生起。相反,如理作意得力,在爱生起的同时,就能遮止它的增长,进一步如果具有空性智慧,即使以习气力我爱现行,也能象强力制服羸劣一样进行遮止。

《入行论·智慧品》中说:“何时无受者,彼时受亦无,彼时见此已,云何爱不退?”因此,以无明和合触所生的受,才会生起染污爱。相反,能安住受者空或受空的境界,即使感受强烈的苦乐,也不会引起贪嗔等。

由是因缘,触是境界受用,受是生受用,或异熟受用,若此二圆满,即为受用圆满,

触是境界受用,受是生受用或者异熟受用,触与受这两者圆满,就是受用圆满。“触”是根境识和合而分别种种境界,所以是境界受用,“受”是由触引生的内心种种感受,是真正的异熟受用。

其实真正的受用是异熟受用,比如,一位富人虽然能享受到超级的五欲境界,但只有这种境界受用并不算是真正的安乐受用。真正的乐受要观待内心感受,如果内心愁苦,即使住在天宫中,还是感受痛苦;相反,有人虽然吃白菜,穿布衣,但只要内心安乐,也是安乐受用。因此,生受才是了义的真正受用。我们应当寻求的唯一是内心的快乐。

午三、爱的差别

其中三界有三种爱。

就三界而言,爱有欲爱、色爱与无色爱三种。

《本地分》说:“欲爱云何?谓欲界诸行为缘所生,于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欲界苦果。色爱云何?谓色界诸行为缘所生,于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色界苦果。无色爱云何?谓无色界诸行为缘所生,于无色界行染污希求,由此能生无色界苦果。”(欲爱如何呢?从因相而言,欲爱是缘着欲界五欲境界而生起;从自相而言,对欲界五欲染污希求,此希求相就是爱的相;从果相而言,如果不断除欲爱,只要能生欲界的功能成熟,就会生起欲界的苦果。因此,欲爱的作用是引起欲界的后有。色爱、无色爱依此类推而理解。)

以欲界人类来说,以受用五欲为因缘,生起乐受,之后内心会渴求这种乐受,这就是欲爱,相反,以苦受为因缘必然会生起乖离爱;到了色界,会退失欲爱,希求更高层次的定生乐受,但仍然落在爱中,以味著禅定安乐仍然会引起后有;更进一层,对定生乐受也厌舍,希求的是定生舍受,还是不离开对受的耽著。总之,三界的爱都是耽著受,而且都成为生死的根源。

缘起图中,爱是以酒鬼表示。喝酒到一定量有了感受时,就会对酒希求。凡夫如同酒鬼,遇到好的境界,有些享受,心就粘在境界上,这就是贪爱的状态。从酒鬼之相广而推之,有种类繁多的贪爱迷,比如球迷、歌迷、饮食迷、衣服迷、名声迷、汽车迷、洋房迷等,三界到处充满着贪爱。

巳九、取分二:一、取的体性 二、取的差别

午一、取的体性

取者,于四种境起四欲贪,

第九支取,是指取后有。取的体性是对四种境生起四种欲求贪执。

午二、取的差别

谓欲著于色声等欲尘,及除萨迦耶见余诸恶见,恶见系属恶戒恶禁,及萨迦耶见,是为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

取的差别有四种:欲求贪著色声等的欲尘,是欲取;欲求贪著萨迦耶见以外的其它恶见,是见取;欲求贪著与恶见相连的恶戒恶禁,是戒禁取;欲求贪著萨迦耶见,是我语取。其中,欲、见、戒禁、我语是所取,四种欲贪是能取。

以爱为缘生取,缘起图中是以猴子想摘取果实,表示由贪爱产生了求取的心理。比如,小孩子每次和母亲逛超市,见到玩具,都会爱不释手,以这个爱的加强,最后要求母亲一定要买,如果母亲不答应,就会撒娇哭闹,不肯离开,这样一种想要得到、占有之心就是“取”。吸毒也是如此,当吸到生起快感时,就会生起爱,然后生起取,在毒瘾强烈发作时,不惜倾家荡产、卖身求取毒品,这就是取。

如果以爱耽著某种思想或邪见,一旦坚固了就会成为取。许多入邪教的人,受邪师、邪论的熏染,在领受的同时就产生了耽著爱,再发展到将邪派见解执著是最殊胜,这就成为见取。另外,在行为方面,效仿猪狗的行为,修持很多无义的苦行,当内心将邪禁邪行执著为最殊胜,就成为戒, 禁取。

执持不舍萨迦耶见的我语取,每个人俱生就有,人们常常说我如何如何,谁对我如何。天天把“我”放在心上、挂在嘴边,这就是我语取的表现。

巳十、有分二:一、有的体性 二、有的释词

午一、有的体性

有者,谓昔行于识,熏业习气,次由爱取之所润发,引生后有有大势力。

第十支有,往昔造种种业,在识田中熏发了业的习气,这是因位识,只具引发后有的功能,还没有现前果报,此后经过爱取的润发,对引生后有具有强大的势力,这时就是有。《瑜伽师地论》说:“由此爱取和合滋润,令前引因转名为有,即是后有生因所摄。”

以比喻而言,以行在识上熏发习气,如同稻种播在大地上;业习气经过爱取的滋润,已具有必定感召后有的势力,就象稻种经过水土的润发,到了非生不可的地步。比如,造了地狱之业,让它作而增长,一旦经过爱取的润发,使势力强大到无法遮止的时候,那就必堕无疑。很多人造恶之后,一直不知道忏悔回头,等业习势力加强到“有”支时,谁也无能为力。比如,癌症初期还能设法遮止,一旦癌细胞扩散到了晚期,则就无药可救,只有等死而已。

午二、有的释词

是于因上,假立果名。

“有”是指因位之法,还是果位之法?是指因位之法,以因的势力已经强大到必然要感生后有,所以对因假立果的名称,叫做有。

缘起图上,是以孕妇表示有,孕妇虽然尚未生产,但是已经具有了生子的势力。

以取为缘会转成有,好比种子经过水土的润发,必然会到“果实非生不可”的阶段。《本地分》说:“由取力故,即令彼业于彼彼生处能引识名色等果。”

巳十一、生

生者,谓识于四生最初结生。

第十一支生,就是胎卵湿化四生中,识最初结生的刹那,也就是四有当中的生有。以胎生来说,中有众生见到父母行房生起爱取,随着“有”的势力趣入精血而结生的刹那,称为生。当然菩萨以愿力或三摩地受生、诸佛示现化身等,不属于此处的生缘起支。

缘起图中,生是以妇女分娩表示,由于有的势力,时辰一到,立即开始分娩,丝毫也不会耽搁,这是缘起的规律所致。

巳十二、老死

老死中老者,谓诸蕴成熟转变余相。

第十二支老死,从广义来说,老是指受生后第一刹那直到死前的本有。结生之后,随着业力的推动,五取蕴刹那刹那都在成熟,转变成其他相,此即“老”的涵义。从狭义来说,老是指身心衰变,如《本地分》所说:“依止变坏、须发变坏、充悦变坏、火力变坏、无病变坏、色相变坏、威仪变坏、无色诸根变坏、有色诸根变坏,时分已过,寿量将尽。”

死谓弃舍同分诸蕴。

死是老的终点,一期生命走到尽头,再也无法住持,就会弃舍同分诸蕴。

“同分诸蕴”:指五蕴。色身刹那刹那在相续,心也如此,因此称为身相续和心相续。临终时,心相续仍然继续,身体则被舍弃在此世,这就是死亡。

缘起图中,是以背尸体的老人来表达老死的意义。

以结生为因缘,必定无法逃出衰老与最终的死亡。这是铁定的规律。《无常集》说:“住于何处死不入,如是方所定非有,空中非有海中无,亦非可住诸山间。”

辰三、摄义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这样解释缘起次第:“诸愚痴者要先愚于所应知事,次即于彼发起邪行;由邪行故,令心颠倒;心颠倒故,结生相续。生相续故,诸根圆满。根圆满故,二受用境。受用境故,若耽著,若希求。由希求故,于方觅时烦恼滋长。烦恼滋长故,发起后有爱非爱业。由所起业滋长力故,发起后有爱非爱业。由所起业滋长力故,于主趣生死中苦果生。若果生已,有老死等苦。谓内身变异所引老死苦,及境界变异所引忧叹苦、热恼之苦。”(愚痴的众生首先对所知愚蒙,然后对它生起邪行;以邪行,使心识颠倒;以心识颠倒,导致结生相续;以结生相续,诸根圆满;根一旦圆满,现前触和受两种受用境界;由于受用境界,生起耽著希求;因为希求,在正追求之时,将使烦恼滋长;再以烦恼滋长,将生起能生后有的爱非爱业;由于所生起业的滋长力,在五趣生死之中出生苦果;以苦果出生,必定有衰老、死亡等痛苦来临。)

如此一轮缘起结束后,又再来一轮,仍然是从无明到老死,这就是轮回,凡夫月月年年都在这十二支中轮转,这就是凡夫生命存在的状态。

以下根据《集论》和《本地分》宣说支分略摄的内容。

卯二、支分略摄分三:一、按《集论》归摄为四支 二、按《缘起心要》归摄为三道 三、按《稻秆经》归摄于四因

第二支分略摄者。

十二缘起可以从多种角度解释,因此,遇到解释有不同之处,也不必认为是相违。以下将十二支摄为四支,就有特别解释的方法。

辰一、按《集论》归摄为四支分六:一、归摄为四支 二、别别宣说 三、遣除疑惑 四、引的道理 五、生的道理 六、成办之义

巳一、归摄为四支

如《集论》云:“云何支分略摄?谓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

按照《集论》,十二支可以归摄为四支,即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

巳二、别别宣说

“能引支者,谓无明、行、识;所引支者,谓名色、六处、触、受;能生支者,谓爱、取、有;所生支者,谓生、老死。”

能引支有无明、行、识三支;所引支有名色、六处、触、受四支;能生支有爱、取、有三支;所生支则有生与老死两支。

巳三、遣除疑惑分二:一、提出疑问 二、解答疑惑

午一、提出疑问

若尔,引生两重因果,为显有情一重受生因果耶?抑显两重耶?

这样归摄为引和生的两重因果,究竟是为了显示有情一重的受生因果,还是要显示两重的受生因果?

若如初者,则已生起果位之识,乃至于受,后生爱等不应道理。

如果是要显示一重受生因果,以能引支已经生起了果位识、名色、六入、触、受,后面又说生起爱、取、有乃至生老死,这不合理,因为一重因果已经宣说圆满,后面又加五支,犯了重复的过失。

若如第二,则后重因果中缺无明、行及因位识,前因果中缺爱、取、有。

如果是要显示两重因果,后一重的因中缺少无明、行和因位识,前一重的因又没有爱、取、有。换句话说,后一重的因中没有无明、行以及因位识,直接出现爱取;前一重的因中虽然有因位识,但没有经过爱、取的润发增上势力,也不会现前名色等,因此都有次第不完整的过失。

午二、解答疑惑分二:一、答第一问 二、答第二问

未一、答第一问

答:无过。谓能引因所引之法,即能生因之所生起。所引已生,即于此立生、老死故。

答:没有犯重复的过失。以能引因无明、行、因位识这二支半所引的法,就是依靠临终之前,能生因爱、取、有三支圆满而得以生起,而且当所引的种子性已经生起时,就安立它是生和老死,并没有重复的过失。

若尔,何为说两重因果耶?

对方:如此应当将无明、行、因位识和爱、取、有放在一起,将名色、六入、触、受和生、老死放在一起,这样不是更简明吗?又何必宣说两重因果?

未二、答第二问分三:一、为了显示果的差别 二、为了显示因的差别 三、以教证说明

宣说两重因果有两种必要:一是为通达所引果苦谛与所生果苦谛的差别;二是为通达引生彼果之因——能引支与能生支作用的差别。因此,施设两重因果是一种善巧方便,容易让人领悟到生死流转的方式。

申一、为了显示果的差别

答:为显引果苦谛,与生果苦谛相各异故。

果上安立所引和所生两支,是为了显示引果苦谛和生果苦谛的体相互不相同。二者体相有什么差别呢?

前者于所引位惟有种子,自体未成,是未来苦。后者已生苦位,现法即苦。

所引苦谛是在所引位只有种子,自体还没有成就,只是将来会感受的苦。比如花种,现在虽然具有种子,但还没有形成根茎枝叶等自体。同样,由无明起行,以行在识中熏习气,这只是现前了能引后有的功能,所以果位识乃至受只是引果的苦谛。而后者生和老死是已经生苦的阶段,现前了果位的身体、受用以及二者的差别,现法就是苦。

总之,以上两组就苦谛之相而言,有未来苦和现法即苦的差别,以阶段而言,有种子位与成熟位的差别,因此有必要以所引和所生来区别。

以下再宣说安立能引、能生两支的必要性:

申二、为了显示因的差别

又为说明果之受生有二种因,谓能引因及此所引生起之因,故说二重因果。

因上分成能引、能生,是为了说明果的受生有两种因,即能引种子之因以及能令种子所引果报直接生起的因。比如,开花有两种因素:一是能引生花种的因素;二是能令花盛开的因素——水土、阳光等的润发。同样,无明、行、因位识是能引种子之因,爱取有则是让种子所引果报直接生起的因。

总之,为了显示果和因的两种差别,所以宣说引和生的两重因果。

以上解释出自《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下文引出教证。

申三、以教证说明

如《本地分》云:“问:识等至受及生、老死,若是杂相,何故说为二种相耶?”

提问:果位识、名色、六入、触、受,跟生和老死,如果是此中含彼、彼中含此的混杂之相,为什么要说成二种相呢?说为一类不是更清楚吗?

“答:为显苦相异故,及显引生二差别故。”

有必要分成两组:一是从果来说,为了显示果位所引苦谛与所生苦谛的行相不同;二是从因来说,为了显示引与生两种作用的差别。一者的作用是能引,只是有可能会产生,另一者的作用是能生,是必然要产生。具有这些差别的缘故,需要分开来安立,否则就不能清晰显示。

又云:“问:诸支中几苦谛摄,及现法为苦?答:二,谓生及老死。”

《本地分》中又有提问:在十二支中,有几支是苦谛所摄,并且现法是苦?

回答:有生和老死二支,是现法为苦的苦谛。

“问:几苦谛摄当来为苦?答:识乃至受诸种子性。”

再问:有几支是属于当来为苦的苦谛?

回答:识乃至受这五支的种子性,属于当来为苦的苦谛。

以下再断除对爱与受的疑惑。

是故能生之爱与发爱之受,二者非是一重缘起。发爱之受,乃是余重缘起果位。

因此,能生后有的爱和发起爱的受这两支不是一重缘起。爱是一重缘起的因位,而发起爱的受却是另一重缘起的果位,以因位与果位不同,不属于一重缘起。

巳四、引的道理

四相当知能引所引。

就是通过四相准确把握能引所引的因果关系。四相:“何为所引”、“以何而引”、“如何而引”、“所引之义”,就是哪些是所引?以什么法能引?以能引如何引发所引?所引的意义是什么?这样从因推到果、由果寻找因,不断衡量的目的是要建立缘起的观念。

一何为所引,谓果位识乃至其受,共四支半。

第一,哪些是所引?即果位识这半支,加上名色、六处、触、受四支,总共四支半。如前面所说,这四支半在所引位只有种子,还没有成就自体。

二以何而引,谓依无明之行。

第二,以什么法能引起果位识等种子?即依于无明所产生的行。这是由果寻找因,比如,根身、器界、受用等种子,是不是无缘无故而产生?如果不是,是以什么而引生的?即以无明为缘所生的行,因为如果业不依于无明,就不会引发感召三有的种子,只有无明而没有造业,也不能引,所以能引是“依于无明的行”。

三如何而引,谓于因位识中熏业习气之理。

第三,能引是以什么方式引起所引?这引的方式就是在因位识中熏发业的习气。

虽然造业的第二刹那业已灭亡,但是业的功能留存在因位识中,这样就引出了所引。比如,电视节目中间不断插播广告:“脑白金,脑白金,送礼就送脑白金。”无意之间已在观众心里熏发了种子,等某天到超市买礼物时,“应当买脑白金”的念头会忽然冒出来,如果过去没有熏发种子,怎么会凭空起念头呢?比如,从来没有听过“脑白金”的藏人,也就不会想到买脑白金,他只会想到送一块好酥油。这就说明,造业之后必定会在识田中熏发种子,由此便具有未来遇缘而现行的功能。因此,“熏业习气”就是引的方式。

四所引之义,谓若遇爱等能生,堪能转成如是诸果。

“爱等”是指爱、取、有三个能生支。“诸果”是指果位识、名色、六入、触、受这四支半。

第四,所引的意义如何呢?就是识田之中所熏的业习气,具有感果的功能,一旦遇上能生因爱取有,就一定会转成果位识、名色、六处、触、受诸果。就象种子遇上水、土、阳光等能生支,很快就会转成果实一样。

例如,有人生活困难,向你借钱,你却以悭吝心故意不借,这样由无明推动造下悭贪业,造业的第二刹那就会在识田中熏发业习,播下了饿鬼种子,它具有能变现一切饿鬼果报的功能,能变现饿鬼的果位识,丑陋、可怜的身相,种种饥渴的苦受,外界饿鬼器世界,冬日冷、夏月热等种种颠倒的境界。如果这个种子遇到爱等能生,这些饿鬼的果报就会真实现前。

此例中,悭贪业是能引;所引是能变现饿鬼根身器界受用的种子;引的方式是当时缘着钱财执著不舍,在识田中熏了业习气;所引的意义是此种子一旦具有能生支,就会具体转成各种饿鬼的果报。一般人不知道一粒种子之中蕴含着一个世界,往往不在意一粒种子,这是对缘起愚昧,其实一粒种子具有变现无量法的功能,遇缘成熟时,就会变现出一个世界。

《安士全书》中有这样一则公案:

冀州有个小孩,经常掏鸟蛋吃。一天,来了一个人对他说:“某地有很多鸟蛋,你可以随我去取。”于是带他到了一片桑田中。小孩忽然见到路的左边有一座城市,城中热闹异常。他惊奇地问:“什么时候出现了这座城市?”同行的人让他不要说话,牵着他就进了城。

进城之后,城门忽然关闭,只见整个城市都是烧红的铁和火焰,小孩的脚被烧得痛苦不堪,他大声呼叫着奔向城门,他跑到南门,南门已经紧闭,再跑到北门,北门也已关闭,东西二门都是如此,根本逃不出去。

这时候有个采桑人看见小孩在田地里一直哭叫着奔跑,以为他发了疯,就回去通知他父亲。父亲赶来叫他的名字,他这才应声倒地,城市和火也顿时消失了。再看孩子的双脚,膝盖以下全被烧烂了。小孩述说了经过后,父亲抱他回家,请医生治疗,但是以后膝盖以下都变成了焦枯的骨头。

对此安士先生精辟地评论说:小孩听到有鸟蛋,这是自心所现的无明蛋;桑田边有城市,这是自心所现的冤业城;满城烈火,这是自心所现的烦恼火;四门紧闭不能走出,这是自心所现的牢狱门。所以地狱不远,就在眼前,都是随各自的业报而显现。

由此可知,一念嗔心起,在识田中熏下习气,便具有能显现刀山、剑树、烈火、油锅等一系列痛苦境界的功能,这就是所引种子,再遇爱等能生,地狱的境界就会一一现前,无法逃脱。

通常,一粒种子被播在田地中,长成的果实要比种子大得多,同样,我们心田中不断播下的微小业种,将来遇缘引发的果报,与种子完全不成比例。我们不可忽视这个道理,应当“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任何时处都要防护自心,不要在心田中播下恶种子,要知道一粒种子蕴含了一个世界。

巳五、生的道理

三相当知能生所生。

即应当以三相来认识能生和所生的因果关系,三相是“以何而生”、“何为所生”、“如何而生”,也就是能生的主要因素、所生的内容与生的方式。

一以何而生,谓以爱缘取。

第一,以什么法能生后有?即以爱为缘所生的取,能生后有。这个“取”是引生后有的关键。

比如打仗,如果能掌控咽喉重地,就能阻止敌军长趋直入,如果关要之处扼止不了敌军,那就会引起大祸患。同样,认识到成办后有的关键是取之后,应当提前对治不让爱发展,一旦发展到取,就无法收拾。凡夫人免不了会对境生爱,刚萌生爱时,就应当及时对治。“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如果念头初起时就能觉悟,就不会被牵入生死。

二何为所生,谓生老死。

第二,什么是所生呢?就是生和老死。

三如何而生,谓由行于识所熏业习润此堪能,令有大力之理。

第三,能生是如何产生所生?生的方式就是由行在识田中熏染业习气,当所熏的业习气被爱取滋润到具有引发后有的大势力时,就会引生后有,这是生的方式。

比如,对花种不断浇灌,开花的势力积累到临界点时,就不得不开花。这就是因缘聚合必然生果的道理。又比如,屠夫的杀业在因位还可以通过戒杀、放生等方便遮止果报成熟,但如果他不改杀猪的恶行,以爱取大力滋润杀业习气,到了临死显现猪相,这时谁也无能为力。再比如,当年释迦族惨遭劫难时,佛坐在树下想救族人,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将释迦族人举到星宿之际,但此时“有”支已成,谁也无能为力。这些都说明:所引种子一旦经过爱取之水反复润发,具有引发后有的大势力时,就一定会生起后有。

以下是对所生的不同解释:

《缘起经释》中,以生一支为所生支,老死则为彼等过患。

在世亲菩萨的《缘起经注释》中,仅仅将生这一支作为所生支,而将老死安立为结生的过患。

巳六、成办之义分二:一、如何以恶业引、生恶趣 二、如何以善业引、生善趣

归摄为四支后,可以将十二缘起结合四支,进一步分析如何引、生善恶趣的生死。

此处“引”“生”与业差别中的“引”“满”意义不同。所谓引满,“引”是指能引总的果报,“满”是指能圆满差别果报。此处能引是能引总别两种报,能生是能生总别两种报。

以下先宣说如何以不善业引生恶趣,论中配合十二支,分成能引、所引、能生、所生四段,清楚描述了由不善业引生恶趣的次第。

午一、如何以恶业引、生恶趣

由是由愚业果无明起不善行,于识熏建恶业习气,令其堪成4三恶趣中果时之识乃至于受。

由对业果愚蒙的无明,发起身口意的不善行,造业之后不会没有影响,而是在识田中无间熏起恶业习气(这是能引),使得有可能成为恶趣中果位时的识、名色、六处、触和受,已经引发了能感恶趣的种子(这是所引)。

次以爱取数数润发,令彼业习渐有势力,于当来世恶趣之中感生老死。

然后如果以爱取之水反复润发恶趣种子,令这种业习气逐渐具有势力后(这是能生),就一定会在未来世的恶趣中感得结生与老死(这是所生)。

学人平常应当结合自相续观察:自己是否正在这条缘起链上。如果是,则要及时切断。比如,精通养生术之人观察自己正在制造病因,就会立即遮止、调整。同样,认识了引生恶趣之相后,若观察到自己正在引生恶趣,就要立即对治,事先遮止堕入恶趣。对缘起愚蒙的人,常常造作三恶趣的因,自己不但不能警觉,反而还不断加强业习。事实上,造下一种恶趣的能引支后,就已经种下恶趣根身器界的种子,一旦具足能生支,就必定会堕落。

午二、如何以善业引、生善趣

又由愚无我真实义无明,起欲界摄戒等福行,及上界摄奢摩他等诸不动行,于识熏习妙业习气,令其堪成欲界善趣及上界天果位之识,乃至其受。次以爱取数数润发,令其业习渐有势力,于当来世诸善趣中生起生等。

善趣分成欲界与上界,首先宣说善业引欲界善趣的过程。

“由愚无我义无明,起欲界摄戒等福行,于识熏习妙业习气,令其堪成欲界善趣果位之识,乃至其受。”

由于对无我义愚蒙,发起了以欲界所摄的持戒、布施等福行,行善之后在自己识田中留存妙业的习气(这是能引),此时已具有成就欲界善趣的可能,也就是具有能变现欲界人天果位识、名色、六入、触、受的种子(这是所引)。

以下宣说如何以善业生欲界善趣:

“次以爱取数数润发,令其业习渐有势力,于当来世诸欲界善趣中,生起生等。”

然后再以爱取反复润发此妙业习气,就是越来越增上持戒、布施等善法欲和精进,这样使识田中的妙业习气逐渐具有势力(这是能生),一定会在未来世的善趣中生起生和老死(这是所生)。

比如,一位善士不知空性义,但他行持很多布施等善业,行善后在识田中留下妙业习气,如果他坚持行善,而且很有意乐,如此强烈润发相续中的妙业习气,逐渐形成巨大的势力,临终之前圆满了爱取有三支,结果天乐鸣空,天子迎接,安祥而逝,命根才断就现前天人的身相、光明、神通和众多欲妙享受,以后天福享尽,又会显现衰老死亡。

以上说明欲界善趣都是以因缘而引、生,既没有天生的天子,也不是以某种主宰的力量创造出来。因此,了达缘起,就可以打破无因生、不顺因生等邪见。

以下宣说以善业如何引生上界:

“由愚无我义无明,起上界摄奢摩他等诸不动行,于识熏习妙业习气,令其堪成上界果位之识乃至其受。次以爱取数数润发,令其业习渐有势力,于当来世诸善趣中,生起生等。”

由于对无我愚蒙,发起了上界所摄的奢摩他等不动行,造下不动行,在识田中熏发妙业习气,就有可能转成上界的果位识乃至受,也就是具有了引果的功能,如果再不断以爱取润发,使业习气逐渐具有势力,就会以有支直接生到色界或无色界,以后引业穷尽,仍然是死亡。

由以上分析可知,十二缘起是精确描述三界如何流转的公式,普遍适用于三有一切地域、时间、众生种类的大公式。

以下根据龙猛菩萨的《缘起心要论》,将十二有支摄为惑业苦三道。

辰二、按《缘起心要》归摄为三道

如是十二有支,复于烦恼业苦三道,悉皆摄尽。如龙猛菩萨云:“初八九烦恼,二及十为业,余七者是苦。”

龙猛菩萨这样归摄:十二有支中,无明、爱、取这三支属于烦恼,行、有属于业,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这七支属于苦。所以十二有支归摄起来,就是惑、业、苦三道。

辰三、按《稻秆经》归摄于四因

《稻秆经》说:“十二有支摄为四因,谓无明种者,于业田中下识种子,润以爱水,遂于母胎生名色芽。”

《稻秆经》中将十二支摄为成就果实的四因,即种者、田、种子和水,分别比喻无明、业、因位识、爱,母胎中出生名色则以苗芽比喻。整个比喻是:如种田者般的无明,在业田中播下了因位识的种子,之后再以爱水润发,就会在母胎中出生名色的苗芽。

对生死如何流转的方式,要花时间思惟:首先要认清每一支的体相,然后思惟相邻两支的因果关系,再归摄成四支、三道以及四因而观察,从点到线,从线到面,最后认清整个生死引、生的方式。此教法极其珍贵,如果只是简单地听一听,一知半解,错过珍贵的教法,则非常可惜。

卯三、几世圆满分六:一、真实义 二、没有作者和受者的我 三、不知唯法诸支产生之理的过患 四、如是了知的必要 五、宣说业和烦恼二者,了知烦恼是主要怨敌 六、能作三士道之基

辰一、真实义

第三几世圆满者。

从无明到老死的十二支或者说能引、所引、能生、所生四支,需要以几生才能完成?快则两生圆满,慢则三生圆满。

能引所引支之中间,容有无量劫所间隔,或于二世即能生起,无余世隔;其能生支与所生支二无间隔。速者二生即能圆满。

能引支与所引支二者之间,长则间隔无量劫,短则两世就能生起,没有间隔其他世;能生支与所生支之间没有间隔,一旦具足能生——爱取有三支,必然会引生果位。因此,快则两生就能圆满一轮缘起。

以下举例说明两生圆满的情况:

如于现法新造天中顺生受业,即于现法满二支半,谓无明行及因位识,临终以前圆满爱取及有三支,于当来世圆满所引四支及半,并圆所生二支分故。

比如,今生新造了要生天感受果报的业,即在今生圆满了无明、行、因位识这两支半,而且即生之中,又以爱、取不断滋润,临终之前圆满了爱取有三支,则第二世就会在天界圆满所引的四支半与所生的两支,这就是以两生圆满一轮缘起。

一轮缘起是由能引、所引、能生、所生四支组成,所引摄在所生之中不必要另计,剩下能引、能生、所生三支,如果一生中就完成能引与能生二支,第二生一定会产生所生,因此两生就圆满了一轮缘起。

以下宣说最迟三生圆满:

迟久亦定不过三生,谓其能生及一所生并三能引,各须一生,诸所引支于所生支摄故,能引能生中间,纵为多世间隔,然是其余缘起之世,非此缘起之世故。

一轮缘起的完成最迟不超过三生,即能引、能生、所生各须一生完成,所引摄在所生中,不必另外计算,即使能引和能生间隔很多世,但这都是其它缘起引和生的时间,不属于这一轮缘起,所以一轮缘起最迟是以三生圆满。

比如,从种子到长出果实,总共包括播种、以水土等滋润和结果三个阶段,无明、行和因位识相当于播种,已具足能引名色等的功能;以爱取有滋润,表示助缘具足;因缘和合现前果实,这是所生。因此,最多是以三世圆满。

此未别算中有之寿,

此处没有特别计算中有的寿量。

辰二、没有作者和受者的我

如是已生诸果支时,然而全无实作业者及受果者补特伽罗之我。

这十二支都是以缘而起,所以无我。

不论在因位、果位或由因生果的时刻,始终没有实有造业者我,以及受果者我,只是十二支不断以前前法转起后后法而已,所谓作者、受者其实都是唯名假立。

以下观察十二支是否有我的存在。比如,无明是不是我呢?这要观察无明是否具有常一自在的体相。无明若是常法,就不会有变动,永远是无明,但无明随着因缘加强或减弱,而且现前对治法时,可以被破除。另外,若是常法就不会有作用,无法产生果,但以无明会引起非福业、福业、不动业,因此不是常一之我。

再观察行是不是我?也不是我。行以无明为缘才能产生。比如,将对境增益为可爱相,就会引起贪欲,无明力越深,贪欲也会越炽盛;如果将对境观为不净相,就会止息贪欲,而且会转为厌离,可见这种贪欲是随无明因缘而起的不自在之法,而我是自性成立,不必观待因缘的法,以体相不同之故,不能承许“行”是我。

再观察因位识是不是我?造业时一直令心缘着境界转动,这样才在心识中留下业习气,没有造作怎么会留下影响呢?所以因位识是观待行而生起的法。比如,以嗔心骂人,心识一直缘着不可爱境转动,在识上留下习气,这个因位识是随着嗔骂刹那刹那地造作而不自在地现起,根本不是常一自在的法。

依此类推便知,十二缘起的后后支都是观待前前支而生起,观待而生的法必定不是自性成立,因为有因缘才显现,无因缘则不显现,丝毫不见有独立的自性。因此,漫长的生死流转,实际只是十二支不断缘起的过程,此中始终没有一个自性成立的我。

辰三、不知唯法诸支产生之理的过患分二:一、唯法因支起唯法果支之理 二、不知此理之过患

巳一、唯法因支起唯法果支之理

如前所说从惟法因支起惟法果支。

整个生命的流转,仅仅是从一个个唯法因支生起一个个唯法果支的过程,并没有一个实有的我从此处转到彼处,仅仅是缘起而显现。

什么是唯法呢?虽然在名言中不能说有“我”,但是存在五蕴相续,五蕴各有各的体相,色是变碍,受是领纳,想是了像,行是造作,识是了别,再细分每一蕴,受又有苦乐舍等各种行相,想又有了别黑白青黄等相,色蕴又有地水火风等体相,但是这上面根本没有一个“我”,因此是“无我唯法”。

另外,没有“我”才会流转,有我如何流转?常一之法不可能不断流转,因此,唯一是从唯法因支起唯法果支,以前前因缘不断转为后后,此中就是, 没有我。

以下正式宣说不了解缘起的过患,就是执著我由此不断惑业苦循环的过患。

巳二、不知此理之过患

由不了知生死道理,于彼愚蒙妄执有我,求我安乐,故造三门善不善业仍复流转。

由于不知道生死唯缘起无我的道理,对缘起法妄执有我,既然执著有我,就念念追求让“我”安乐,所以三门造集善不善业,在感果的同时又集业,仍然不自在地随业流转。

故从三惑起二支业,及从彼业出生七苦,复从七苦而起烦恼,又从烦恼如前而转,故三有轮流转不息。

因此,从无明、爱、取三支烦恼,生起行、有二支业,又从行、有二支业出生识乃至老死的七支苦,完成一轮缘起之后,并没有就此结束,又从苦起烦恼,从烦恼造业,从业感苦,所以三有之轮不断流转,从来没有停止。

有人问:“为什么从苦又会起烦恼呢?”因为取蕴身是行苦的本质,有无量烦恼粗重随逐,所以,不可避免地遇悦意境起贪,遇不悦意境生嗔,遇中庸境起痴。换言之,在领受果报的同时,又缘苦生起烦恼,再以烦恼造业,以业感苦,真是一条无休无止的生死链。

因此,不必幻想轮回会自动停止,相反它只会越走越复杂,以此观点而言,如果获得人身只是修集有漏的人天之因,那也很可怜。试想三界乐受哪里是真安乐呢?其后际只有无量的痛苦,因此,必须出离这个三界。一般人只能看到轮回短小的片段,看不见生死如何由来,未来又如何轮转,所作所为都是生死之事,真是可怜悯的对境。

龙猛菩萨云:“从三出生二,从二而生七,从七复生三,数转三有轮。”

龙树菩萨说:从三烦恼——无明、爱、取出生二业——行、有,又从二业出生七苦,再从七苦出生三烦恼,如此循环往复,轮转不息。

辰四、如是了知的必要

若正思惟,由如是理,漂流生死,即是最胜厌离方便。

如理思惟从三支烦恼起二支业,从二业出生七苦,又从七苦出生三烦恼,这样不断漂流在生死大海中的道理,就是引发厌离心最殊胜的方便。

辰五、宣说业和烦恼二者,了知烦恼是主要怨敌

从无量劫造集能引善不善业,异熟未出,对治未坏,今以爱取而为滋养,由此增上,则当漂流善趣恶趣。

时间是无始至今生的无量劫,能引是安住在相续中的有漏善不善业的习气,数量是无量无边,这些能引还没有出生异熟果,又未以对治——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慧损坏,如果现在再以爱取滋养,由此增上成为“有”支,后世必定还要轮转在善恶趣中。

诸阿罗汉昔异生时,虽造无数能引之业,然无烦恼,解脱生死。

从造下的能引业而言,阿罗汉以前在凡夫位时和我们一样,造下无数的能引之业,为何阿罗汉能解脱生死呢?原因是“无烦恼”。换言之,虽然有无数的能引业,但因为破了我执,不会再以爱取滋润,因此真正从结生相续中解脱了。

透过以上正反面的思惟,再次了解感召生死的核心因素是烦恼。因为虽然有无数的能引业,只要没有能生支的烦恼,必定不受后有,而既有能引业,又有能生的爱取,则必定会漂流生死。所以,解脱生死的重点就是对治烦恼。

若于是理获决定解,则于烦恼执为怨敌,于灭烦恼能发精进。

如果对烦恼是生死要因的道理,能获得坚固的定解,则会将烦恼执为大怨敌,对灭除烦恼能引发大精进。兰仁巴说:“在生存的道路上,对长远祸福的选择,就要看能否消除烦恼,人们理应针对烦恼开战。”

辰六、能作三士道之基

此中朴穷瓦大善知识,专于十二缘起有支净修其心,思惟缘起流转还灭,著道次第。

“十二缘起有支”之“有支”是指缘起而有的支分,以说明不是自性成立的法。“思惟缘起流转还灭,著道次第。”此句应改为“依道次第,思惟流转还灭。”

噶当派的大善知识朴穷瓦,一生专门思惟“十二缘起”这个内容,按照道次第思惟如何遮止和进入。这是修行的关键。

比如,如果希求后世增上生的安乐,就应思惟如何遮止增上生的违品、趋入增上生的正道;如果希求解脱生死,就应思惟如何遮止随顺生死的集、进入解脱道;如果希求佛果的安乐,就应思惟如何遮止下劣作意和法我执、趋入大乘方便和智慧的道。因此,若始终在缘起上思惟遮止与进入,则能让自心转入三士道。

以下具体宣说思惟十二缘起能成为三士道的所依基础:

此复是说,思惟恶趣十二有支流转还灭,为下士类。

进一步说明“依道次第思惟流转还灭”之理。何种思惟是属于下士道的法类呢?思惟恶趣十二有支的流转与还灭,是下士道的法类。

“恶趣十二有支的流转”即前文所说:“由愚业果无明起不善行,于识熏建恶业习气,令其堪成三恶趣中果时之识,乃至于受,次以爱取数数润发,令彼业习渐有势力,于当来世恶趣之中感生老死。”

追溯恶趣生死的源头就是业果愚,由于不认识以黑业感生不悦意果的道理,身口意随无明力不自在地缘黑业而转,再以爱取滋润,就会现前恶趣的根身器界。相反,知道恶趣的根源是业果愚之后,破除业果愚,自然就会关闭恶趣之门。因此,下士道的核心就是思惟业果,如果不对业果生起胜解信,就无法遮止心缘黑业而转的势力。相反,如果相信业果,内心畏惧,连小恶也不敢造作。总之,从恶趣还灭的道理,即:业果愚灭,非福业灭;非福业灭,引恶趣习气灭;引恶趣习气灭,恶趣名色等灭,如此从恶趣流转中还灭。

次进思惟二善趣中十二有支流转还灭,为中士类。

“次进”以动机而言,不仅要超出恶趣,还要出离生死;以内涵而言,不仅要思惟恶趣的流转还灭,还要进而思惟两种善趣中以十二有支流转与还灭的道理,这是中士道的法类。

为何要思惟流转与还灭?其作用是认识了流转善趣的因缘,就能针对引、生的因缘遮止,而且抉择了从善趣还灭的因缘,就能如理趣入解脱道。

流转善趣的因缘有能引和能生二支:能引是真实义愚——对人无我愚蒙,以它造福业和不动业,导致在心中熏业习气;能生就是爱取有三支。

凡夫的特点是以受缘生爱,这个爱是导致流转的关键。前文世亲菩萨具体列出了引生二种善趣后有的方式:缘来世五欲乐受耽著,增长福业,就转生欲界人天;缘定生乐受耽著,增长不动业,就转生色界一至三禅;缘定生舍受耽著,增长不动业,就转生四禅天与无色界。

如何才能遮止流转呢?只要能灭流转的关键——爱,就能遮止流转。灭爱的方便有两个,一是要认识“受即是苦”,不论是五欲之乐、定生乐受、定生舍受都是行苦的本质,这样生起厌离,才能遮止缘受生爱。二是要思惟、观修“人无我”,众生都是由我执增上贪嗔,集有漏业而受生,它的能断唯一是对内外法的五蕴等了知无我。也就是在因位并没有集业的作者我,只是以烦恼与业集业,在异熟果位也没有受者我,仅仅是苦而已。若能了达无我,破除我执,贪爱自然会止息,由此遮止能引与能生。因此,以出离心与无我智慧摄持,才是真正趣入了解脱道,从此能渐渐远离生死、趣入涅槃。

如是比度自心推想曾经为母有情,亦皆由其十二支门漂流生死,发生慈悲,为利彼故,愿当成佛,学习佛道,为大士类。

这一句道出了思惟十二缘起成为上士道所依的道理。其实大乘菩提心七支因果的修法,都含摄在十二缘起中。

自己对苦有了切身的体会后,应将心比心,观察他相续,就能体会三界有情的苦,推想曾经是自己母亲的有情都是由十二有支的流转门,相续不断地漂流生死。透过思惟诸母有情生死之苦,一定会在相续中真正生起大慈大悲。有了慈悲心,不忍舍弃诸母有情,就会发心救度他们出离无边的苦海,而要达成这一目的,就必须成佛具足圆满的智悲力。因此以大悲为因,就会生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愿菩提心。以愿心摄持修行六度四摄,就是修学行菩提心。以上是属于上士道的法类。

思惟苦谛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是引生大悲的因,若对苦谛认识不够,认为苦谛只是苦受,不知乐受是坏苦,就更难认识行苦的微细行相。试想:若自己还不能体会诸受是苦,仍然耽著其中,又怎么可能普缘三界有情平等生起悲心呢?《大乘庄严经论》中说,真正的大悲要具有平等的体相,如果只缘具有苦受的有情生起悲悯,而对具有乐受或舍受的有情生不起悲悯,这不是平等大悲。菩萨应观见有情不论感受苦乐舍何种受都没有超出三苦,从而悲悯有顶有情如同无间地狱众生,这才是平等大悲。

我们思惟十二缘起,如果能对苦谛产生真切的认识,再缘其他有情观察,就会明白三界有情都是以十二缘起不自在漂流生死的苦相,这样将心比心,就会生起慈悲。比如,自己患有关节炎,感受过关节炎发作的痛苦,再看其他关节炎患者,就能体会他的苦处,愿意帮助他。如果自己对这种痛苦毫无感受,就很难生起由衷的怜悯。所以,首先要在自身上认识凡夫是如何受缘起链的支配,从无始苦到今生,还要苦到未来,如此才能悲悯周遍虚空的三有有情。

有了慈悲心之后,就不忍众生一直漂流在茫茫苦海之中,想度他们出离生死,发起如《金刚经》中所说的大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但是有情种类繁多,根机与意乐也各不相同,单凭愿力而没有能力也无法实现大业,所以为了利益众生就要发心求证佛道,由这股动力推动,精进修学六度四摄,这时就成为上士道的法类。

卯四、此等摄义分三:一、应珍爱能生出离心与正见从而苏醒证果习气的方便 二、对此显密教典都有宣说 三、以往昔因缘证明

第四此等摄义者。

归纳十二缘起支分差别、摄为四支、几世圆满的内容意义。

辰一、应珍爱能生出离心与正见从而苏醒证果习气的方便分三:一、如何修行 二、如此修习的利益 三、摄义赞叹

以下藏文是长句,可以分成两段宣说:一是如何修行;二是如此修习的利益。

巳一、如何修行

如前所说,由业惑集增上力故,生起苦蕴生死道理,及特由其十二有支转三有轮,于斯道理善了知已,正修习者。

此处归摄了前面由苦集门中思惟以及由十二缘起思惟的内容。

第一,须思惟由集谛业与烦恼力生起本质是苦的五蕴身,这个流转生死的道理。

“苦蕴”二字极其重要,重点不是在外法上理解苦谛,而是要认识到自己的取蕴身是苦的自性,一切三苦、六苦、八苦都要结合自己的取蕴身不断思惟,在蕴身上透视到苦的本质,这是关键。

五蕴身为何是行苦的自性呢?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蕴身被业与烦恼控制。此蕴身遇到三种境就会现起贪嗔痴三毒。为什么会如此?这是由取蕴身特殊的自性所决定的,即五蕴有能引烦恼的粗重种子随逐,它在感果的同时,也携带有无数业和烦恼的粗重种子。由此就能断定:只要没有现前对治道,必定是不断地遇缘生起贪嗔痴,再造业再受后有。让人可怕的是:乃至没有摆脱取蕴身,就会不断地结生相续,感受无尽痛苦,即便是在一期生命之中,各阶段的痛苦也是层出不穷。因此,只要一天没有放下取蕴重担,苦惑就会不断随之而生,这是取蕴身苦的本质。

取蕴身有无量的粗重随逐,具有无量的能引支,是一种无比杂染之法,擅长制造痛苦。所以,“苦蕴”就是指本质是苦的五取蕴。此苦蕴又从何而来?它是以集——业和烦恼的力量而感召的。

第二,特别思惟以十二有支如何转三有轮。从前前有支显现后后有支,始终不停辗转延续,这称为轮转。如果没有发心出离,此轮子会无休止地转下去,半点也不由自己,这便是生死的可怕。

如是结合十二缘起思惟轮回,前文所说种种苦相的意义就会鲜活起来。因为数数结生苦、数数高下苦、不定过患、无饱足过患、无依靠苦,那么多的投生、那么多的血泪、那么多种类的支分苦,归根结底就是从结生相续而源源不断地涌现,正是一直被十二缘起链牵拉结生,才造成了轮回痛苦的大海。试想,如果任凭这缘起链继续牵拉下去,其间出现的三苦、六苦以及八苦将会是何等深广无量。如是见到生死苦长之后,就明白必须出离生死,今生不出离,往后的痛苦无有穷尽。

我们的眼光必须远大,才能化解短浅的执著心。如果能对十二缘起思惟透彻,就能打开心量,眼光不仅可以看到后世,而且能观照无尽生死之流。有智慧的人看清楚生死的前因后果以及无尽的流程之后,了达了生死的本质是苦、是欺诳性,从此不再希求而彻底放下。所以应当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再由面铺开统观,只要能看清楚轮回的面目,就不再受假相蒙蔽,必然会出离。

须知,此处没有出离与不出离二项任人选择,而是为了解脱痛苦必须出离三界。不然,似乎佛是最无情的人,要把我们从如此深爱的世间家庭、名利中拔出,这是多么不尽人情。事实并非如此,《法华经》说得好,小孩子在火宅里生活,熊熊烈火正在燃烧,却玩得不亦乐乎,根本不考虑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三界就是这样看似太平、实际没有刹那安稳的大火宅。所以佛来到人间,首先宣说四谛十二缘起,如果没有这个教法,就无望转变众生乐著生死之心,如此就会永沉苦海,万劫难出。因此,四谛十二缘起的观修是解脱道的入门,和我们永生永世的前途息息相关。

决定了思惟的内容之后,应当如何修持呢?就是“于斯道理善了知已,正修习者”,对上述道理不是模模糊糊或者错误知晓,而是应正确、清楚地通达,在此基础上不断串习,这就是正修习。所谓修,就是将自心串习成那种体性。比如,遇到悦意境自然就生起贪心,认为此境清净美好,这是很自然的心。为何如此呢?就是因为非理作意串习到一定势力时,无间就会起来。现在要转换这种颠倒心,变成如实观照轮回之心,最终达到一见轮回就显现苦、不净、没有实义之相的境界。

巳二、如此修习的利益分三:一、能破愚暗 二、能除邪见 三、能生起出离心的感受

午一、能破愚暗

能坏一切衰损根本极重愚暗。

“极重愚暗”是指不了达无我的愚昧,之所以说是极重,是因为无始至今一直没有突破,在漫长得不见前际轮回中,每一刹那都在加强这种愚蒙,当然是极重的黑暗。

这种极重愚暗是一切衰损的根本,透过思惟十二缘起,就能发现一切轮回的苦难确实都源自于无明。月称菩萨在《入中论》中说:一切轮回的过患都是从萨迦耶见出生。以念念执著有我,一切过失就随之而来。《释量论》说:有我才知有他,有了自他差别,就会贪著自党、嗔恚他党,由此产生无尽烦恼、无边恶业、无量轮回的血泪辛酸。如果有一天,能破除人们的无明,这个世间一切纷争灾难、恶趣痛苦都会自然消失。

真正的黑暗是内心的愚暗,因为没有了知缘起,无始至今,我们内心一直处在愚蒙之中,当务之急,一定要破掉内心的愚痴,才能拯救自他一切有情。世尊成道之后,四十九年不辞辛劳为众生转*轮,佛陀的慈悲,就在他以智慧光明照亮众生的内心,让众生逐步产生缘起正见,从而解脱轮回的系缚。所以学习十二缘起极其重要,一步步深入下去,就会通达无我,这种破愚暗的力量来自它是无明的正对治。

以前我们愚昧,不知万法的来龙去脉。学习十二缘起后,才知道人是如何以过去的因缘造就现前的身体和受用,而以现在的行为又如何引生未来的果报。没有缘起教法的启迪,我们确实非常愚蒙,生不知从何处而来,死不知往何处而去,既不知如何造就自己的未来,又不知如何遮止恶趣轮回。因此,应当精勤了解十二缘起,不仅是了解字面,而要将每个法相、道理、生起次第,结合自己的身心,观察是否如此。这样以自己的五取蕴作为观察对象,不断认定、串习,就能通达缘起,破除愚暗。

午二、能除邪见

除遣妄执内外诸行从无因生及邪因生一切邪见。

这是说破除邪见的利益,邪见包括与缘起相违的无因生、邪因生等邪见。

“内外诸行”,即内有情世界与外器世界。此等内外诸法是从何而来?有人认为这是自然而有。比如,小时候问母亲:“我是怎么来的?外面为什么有太阳和月亮?”母亲会说:“你别想这么多,能吃能睡就行。”她认为这不是问题,所以遮止你提问。其实这是生死大问题,只有从十二缘起的教法中才能得到圆满的解答。

一般人执著无因生,比如,具足财富者以为自己天生有福气;相貌姣好者认为自己天生丽质;智慧出众者认为自己是天纵之才,他们只看眼前的一段,认为没有前因,非常愚昧。

邪因生也叫“不随顺因生”,比如,有些宗派认为大自在天、上帝或者真主是能生因,以他们的力量创造万民,以他们的意志支配人的苦乐沉浮。

佛教的缘起论主张此有则彼有,既不会因为布施而堕为饿鬼,也不可能以他人意志把你扔入八寒地狱。佛法完全随顺了真理,佛从来不说以外在主宰的力量可以支配人的死活,唯一是说一切从自己的因缘出生。对十二缘起有所了解后,就能看清楚器情世界的来龙去脉,同时也就破除了无因生、邪因生的一切邪见。

午三、能生起出离心的感受

增盛佛语宝藏珍财,如实了知生死体相,便能发起猛利厌离,于解脱道策发其意。

“佛语宝藏珍财”可以理解为出离心。真正的宝藏就是佛语,而不是外在的黄金、钻石、珊瑚等,这些外物并不可贵,可惜人们往往颠倒执著,对外物珍宝百般珍爱,却将佛语视若瓦砾。试问:从古至今的成就者们,是不是依止佛语而成就?一切佛教的宗派是不是以佛语为所依?一切闻思修的所缘是不是佛语?佛语是不是具有引德除过的作用?信受奉行一偈佛语,是不是会引发无量利益?透过这些观察,才知道佛语超胜外在宝藏无量倍,而在这无量的教法如意宝当中,有一种珍贵之财,就是出离心。

“增盛”是指只要能按四谛十二缘起的教法如理修习,心中的出离意乐将如海水高涨般,不断扩大增上。

“如实了知生死体相”就是真正透视到生死的体相。我们现在身心迷惑,智慧眼未开,往往感觉外在的妙欲美好、温馨、幸福,造成这种颠倒心的原因,就是内心愚蒙,不知生死的体相。另外有种人,口中也会说三有犹如火宅、苦海、罗刹洲,但这些比喻只是佛菩萨说的,自己有没有真实的体会?说食数饱毫无用处,所以还得依靠自己如理观察串习这些法义,才能真正透视到生死的自性。

只要能这样如理修习,“便能发起猛利厌离”,有了猛利厌离心后,无须他人鞭策,自己自然会生起强烈的求解脱心,提起心力勇猛地修行解脱道,这就是“于解脱道策发其意”。

巳三、摄义赞叹

是能醒觉诸先修者,能得圣位微妙习气最胜方便。

如此观察修习苦集、十二缘起,是能够苏醒诸先行者内心能证四圣果位微妙习气的最殊胜方便。

古往今来,不可计数修行人舍弃世间的家庭、王位、财富,全身心地投入于修行,他们当时为什么能毅然决然地走这样一条不归之路呢?原因就是他们透过观察,真正了解到生死唯一是痛苦的自性,从而苏醒了内在能够获得圣果的微妙习气。

透过思惟四谛十二缘起,以教法的力量,能苏醒声缘种性者心中潜伏的证果习气,再经持续地修习,就会现证圣果。更优秀的大乘种姓,经过这样的润发,很快就会趋入以救度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大乘菩萨道,再经过持续修习,就会成就佛果。所以,这个世上并没有天生的释迦、自然的弥勒,都是由凡夫成就四种圣者果位,不同之处就是他们有幸值遇受持了教法,唤醒了内心深处成圣成贤的微妙习气。

《宝性论·如来藏品》有这样两偈:“倘若无有佛种性,不能厌离轮回苦,及不希求于涅槃,亦无希欲之愿心,于彼轮回及涅槃,观见苦乐之功过,此依具有种性有,何故于无种性无。”每一位有情都具有如来藏,只要能借善缘激发,必定会苏醒。透过对轮涅的如理观察,看见了苦乐功过,此时自然就会厌离三有痛苦,由衷希求涅槃的安乐功德,从此走上生命觉醒之路。

辰二、对此显密教典都有宣说

如是亦如《妙臂请问经》云:“于愚痴者,以缘起道。”

密宗续部的《妙臂请问经》中说:以缘起道对治愚痴。《时轮金刚续》也是这样宣说。

《稻秆经》说:“善见缘起,则能遮除缘前后际,及缘现在一切恶见。”

《稻秆经》说:“善巧了达缘起,就能遣除缘前际、后际、现在的一切恶见。”

缘前际的恶见,就是不知道某个果法是从前面的因缘而来,认为此法是自然而有,或者是从非因产生。不知缘起的世人都是这样愚昧,比如,虽然知道色法上一分缘起的道理,但问他人是怎么来的,他认为是从受精卵分裂而来,至于前世则一概否认。

缘后际的恶见,就是不知道以现在造因将来会感召何种果报,认为一死永灭或者死后永远升天。认为一死永灭的人最是可怜,他的人生浑浑噩噩,活着就是为了及时行乐,认为人活一世就是吃穿二事,不会观察自己的生活行为与未来苦乐的关系。

缘现在的恶见,就是对于现在的一切,既不知前因也不知后果,在这种恶见推动下,一切行为取向都以自己的迷乱感觉来决定。

可以说不懂缘起,人们时时处处都是增上恶见,没有缘起之光的照耀,整个世界就是一片漆黑,表面上,现代的大都市都是耀眼辉煌,其实人们都生活在内心的黑暗之中。如果能如理思惟缘起善见,就可以彻底破除这些恶见黑暗。

龙猛菩萨云:“此缘起甚深,是佛语藏宝。”

龙猛菩萨说:此缘起法非常甚深,是佛语库藏中的珍宝。这个法界无量时空极其微细、广大深邃的缘起,唯有佛才能彻底了达,其他人无法完全通晓,所以说是佛语宝藏中的无上珍宝。这也告诉我们,应当随顺佛语来思惟缘起,其实学习佛法的过程,就是不断深入认识缘起的过程。

辰三、以往昔因缘证明分三:一、宣说生死轮的缘起 二、介绍生死轮的组成及意义 三、以公案策励精进

巳一、宣说生死轮的缘起

毗奈耶教中说第一双5所有现行,谓时时中游观五趣,游观之后还赡部洲,为诸四众宣说彼等所有众苦。

在《律本事·宅舍事》中,说到当年佛陀弟子中的第一双——智慧第一的舍利子和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二人经常到轮回的五趣中游观,返回南赡部洲之后,就以现量所见为四众弟子宣说轮回的众多痛苦。

诸有共住6、近住7弟子不乐梵行,即便引彼付第一双,请为教诲。二人受已教诲彼等,得教授已,爱乐梵行,便能证得殊胜上德。

有些共住近住的弟子不乐梵行,修行懈怠,就将他们交给第一双教育。第一双接受之后,就给他们宣说轮回的痛苦。这些弟子得到教授后,认识了苦谛,心想:“生死这么苦,今生一定要把握机会出离生死。”自然就爱乐梵行,如此就能修行证得殊胜的功德。

大师见此,问阿难陀。

佛陀见到这么好的现象,就问阿难:这些人为什么转变这么大?”

启白其事。

阿难就向佛汇报,原来是第一双的教育方法很好。

佛曰:一切时处,不能遍有如第一双,应于门房画生死轮,分为五分,周围当画十二缘起流转还灭。其次乃兴画生死轮。

佛陀说:教育方法是很好,但是不可能一切时处都有象第一双这样的好老师现身说法,所以应当在寺门的房屋外墙画生死轮,总共分成五个部分,在生死轮的外圈和圈外应当画十二缘起流转还灭的表示图。从此以后,才兴起画生死轮。直到现在,西藏很多寺院的外墙上都有生死轮的图像,这也是根据佛言,如是而行。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三十四卷》说:“尔时世尊告阿难陀,……是故我今敕诸比丘,于寺门屋下画生死轮,……应差比丘于门屋下坐,为来往诸人婆罗门等,指示生死轮转因缘。”(世尊吩咐诸比丘在寺门的房屋下画生死轮,而且应当派比丘坐在门屋下,为来往的人们,指示生死轮转的因缘。)

下面简单介绍生死轮的组成部分,以及各自表示的意义。

巳二、介绍生死轮的组成及意义

生死轮图总的是要表示四谛:生死轮的主体表达的是苦谛与集谛的含义;左上方的月亮,表示灭谛;佛陀以手指向月亮和两首偈的偈文,则表示道谛。

生死轮的主体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生死轮最内圈画有猪、蛇、鸡,比喻愚痴、嗔恚、贪欲三毒。三毒烦恼是让我们不断轮回生死的根本原因,所以画在最核心的部位。

在旁生中,鸡的特征是贪欲强、不知满足;蛇是嗔恚的象征,只要轻轻碰一下蛇,它马上就会发怒、咬人还击;猪是表示愚痴,没有认识辨别所知法的能力,猪不会辨别好坏净秽,只会狼吞虎咽地吞食所有东西,这是愚痴的相。

另外,画中蛇和鸡都被猪咬住,从猪的口中出来,这是表达贪嗔源自愚痴的含义。由于我们愚痴,耽著自我,这样才会对可爱境生起贪欲,又在得不到所欲时生起嗔恚,这就是贪嗔由愚痴出生的道理。

生死轮的第二圈是由黑白两个半环的部分组成,是表达有关生死与中有的教法。

第三部分,在黑的半环中,画有受生旁生、饿鬼、地狱道的中有,背景是黑色,表示这三种中有的显色如阴暗夜色,这些生前造作黑业的中有都是眼睛向下倒着走,这是将堕落受生恶趣之相;另一半环,画的是善趣天、人、阿修罗的中有,这些中有的显色如白衣光或者晴明夜色,所以背景画成白色,他们头部向上,表示造白业将会向上受生在善趣中。

第四部分,黑白圈的外圈描述了轮回的处所——六道的情形,图中分成六格,每一格画的是六道某一道的景象。

第五部分,生死轮的最外圈,画有十二缘起的表示图。十二个图各自比喻的意义,上文已经宣说过,此处不再重复。

整个生死轮被死主阎罗王控制,他用双手抓住、用口咬住,表示一切六道众生上至有顶下到地狱,都逃不出死主的掌握,即:只要不能断除贪嗔痴,就无法脱离生死之轮,必定会相续不断地结生。

生死轮之外,画有十二缘起还灭,也就是道谛和灭谛的内涵。左上方的月亮表示苦和苦因寂灭的灭谛境界。佛以手指向两段偈文和月亮,这是引导我们按照偈文中的教法行持,最终就能如佛一样达到如月亮般诸苦寂灭的涅槃。

两段偈文写到:汝当求出离,于此法律中,于佛教勤修,常为不放逸,降伏生老军,能竭烦恼海,如象摧草舍,当尽苦边际。

你们应当寻求出离生死,精进修持佛法,常常不放逸地持戒、修定、观修无我空性。依靠戒定慧三学就能降伏生死魔军、枯竭烦恼大海,就象大象一脚踩坏苦惑业组成的草房,从此脱离生死苦海,抵达苦的尽头。

对应十二支的还灭来说,以证语法性的智慧断除无明之后,业和烦恼五支还灭,这是道谛。苦的七支在真如当中寂灭,就是灭谛。

巳三、以公案策励精进

又为仙道大王寄佛像时,于下绘写十二缘起流转还灭而为寄之。大王受已,至天晓时,结跏趺坐,端正其身,住对面念,善观缘起二种道理而证圣果。

以前佛世时,印度有位仙道大王,当时影胜王给他回赠礼物,送了一幅佛像,在佛像下方画了十二缘起流转还灭的表示图。这位仙道大王得度的因缘已到,他得到礼物后,在天刚破晓时,自己结跏趺坐,对着十二缘起图思惟法义,善观缘起如何流转、如何还灭的两种道理,由于他以智慧观见此法,而证得圣果。

“住对面念”中的“念”,就是相应如理作意的正念,以这样的正念,能够遮止黑法、现前白法。比如,生起非理作意时,就会引起贪嗔痴等黑法,相反,如果通过自己的思惟、讨论,引生相应如理作意的正念,就可以增上白法。

1 取:藏文中有分判的意思。

2 三境:可意境、不可意境和中庸境。

3 苦乐舍:苦受是指非适悦受,乐受是指适悦受,舍受是指非适悦非不适悦受。

4 堪成:有可能成。

5 第一双:舍利弗与目犍连。

6 共住:同住一室。

7 近住:邻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