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法

中士道 希求解脱

  • 作者: 宗喀巴大师
  • 文章来源: 网络
  • 点击数: 3186
  • 分享到:

辛二、于共中士道次修心分三:一、连接文 二、真实义 三、摄义

壬一、连接文分三:一、敬礼句 二、须修中士意乐 三、对于轮回圆满不修厌离则无解脱,故应勤修

癸一、敬礼句

敬礼胜尊具大悲者足。

此处宗大师敬礼的目的,是为了希望能圆满撰造共中士道的修心次第,真实利益众生。

所顶礼的对象,是胜尊具大悲者足,也就是大悲具足的道次第所有传承上师足下。

癸二、须修中士意乐分三:一、归摄下士道内容 二、为引生菩提心、趣入上士道之故 三、不以下士道为足的理由

子一、归摄下士道内容

首先承前启后,扼要归纳下士道的内容,即:四个修法——修念死无常、三恶趣苦、共同皈依与黑白业果,和一个目的——获得善趣果位。其中四个修法当中,依靠前二者能生起下士意乐,依靠后二者能获得后世义利。

如是随念当死及思死后堕恶趣之道理,能令其心厌舍现世,于后善趣发生希求。

通过思维即将死亡,而且死时今生的身体、受用、眷属等法毫无利益,能令自心厌舍今生;其次,通过思惟死后若堕入恶趣,所受痛苦极其深重而漫长,而令自心对后世善趣生起希求。由这二种修法,能将希求今生为主的心,转换成希求后世善趣为主的心。

这样生起的就是下士的意乐。

次由共同皈依及由定解黑白业果,励力断恶修善,则能获得善趣妙位。

然后进行皈依,皈依后对善恶业果规律生起确定的信解,再遵照规律努力断恶修善,后世就能往生到善趣。

要避免来世堕入恶趣,首先,必须知道唯有三宝才能救护自己,所以要寄希望于三宝,一心皈依具有救护能力的三宝。而皈依的重点,是按照佛陀所开示的教法行持。对于共下士道来说,这个教法就是业果,即:清晰辨别黑白业果,而且对此产生定解之后,努力断恶修善,这样必定能获得善趣果位。

“定解黑白业果”是见,“励力断恶修善”是修行,“善趣妙位”是果。若要获得善趣果位,除了致力于遮止恶趣之因、修习善趣之因以外,再也找不出其它方法。对此生起恶定解才会精勤取舍业因,如此才能真正获得善趣果位。所以这个道理是真现实,毫无迷信、虚假的成分。

下面再来分析,在整个菩提道上,修习共下、共中二道的究竟目的何在?为何在下士道之后、上士道之前,必须修习共中士道的意乐?

子二、为引生菩提心、趣入上士道之故

然非以此 便生喜足,是令发起共下士之意乐及发共中士之意乐,厌舍生死一切事已,依此因缘而发大菩提心,引入上士。故于此中 ,须修中士之意乐。

然而,修行人并不应只以得生善趣就满足。在道次第的引导中,是依次生起共下士意乐和共中士意乐,厌舍轮回中的一切事,以这一因缘,生起大菩提心,而最后引入到上士道。所以,在这个道次第的引导中,修行人必须修习中士的意乐。

这一段的要点是:从整个道次第的引导来说,如果将下士道作为究竟的追求,那么就是唯下士了,但修行人究竟的追求是无上菩提,最终必须趣入上士道。因此,不是以下士道和中士道为究竟,而是以下、中二道作为引生菩提心的准备阶段,如论中所说:“厌舍生死一切事已,依此因缘而发大菩提心。”“此因缘”就是缘自己修苦而引发无伪的求解脱心,以此作为方便可以助发菩提心。具体来说,在共下与共中二道当中,是缘自身而思惟苦谛,深切体会到自己的痛苦之后,将心比心,再缘整个三界有情而思惟苦,自然引生出大悲,发起度脱一切有情出离生死的誓愿。相反,若连自己的痛苦都没有体会到,尚且不能为了自己而生起希求解脱之心,怎么可能生起救拔一切有情出离苦海的菩提心。所以,为了引生菩提心,必须进一步修习中士意乐。

子三、不以下士道为足的理由

不能以下士道为满足的理由,其要点是:如果一个法究竟是善法,就可以以它为满足;如果一个法究竟是恶法,便不能以它为满足。

所谓虽得人天胜位,然仍未能出于行苦。若即于此执为乐性,实为颠倒。故于真实全无安乐,其后定当堕诸恶趣,边际恶 故。譬如有一无间定当堕于悬险,现于险崖暂为休息。

虽然获得人、天善趣的果位,但仍然不能摆脱行苦。如果将人、天的胜位的本质执著为安乐,实际上是一种颠倒。因此,虽说是善趣,真实看来没有丝毫的安乐。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善趣引业穷尽之后,必将堕入恶趣,最后仍要得到恶果。譬如:有人马上就要从悬崖上堕入谷底,那么现在于悬崖上的暂时休息,就不能说是真实的安乐。

总之,因为最后所获得的仍是恶果的缘故,可以肯定善趣无有安乐。

《入行论》云:“数数来善趣,数受诸安乐,死后堕恶趣,常受极大苦。”

《入行论》中说,已经很多次地来到善趣,很多次地享受了种种的安乐,但在善趣死去后就要堕入恶趣,在长时间中感受各种难忍之苦。

由此可见,善趣也不是真实安乐的地方,要不然,为何最后还会堕入恶趣万劫受苦呢?

《弟子书》中亦云:“诸常转入生死轮,而于暂憩思为乐,彼定无主渐百返,漂流等非等诸趣。”

《弟子书》中也说:那些在生死轮回中升沉的众生,如果把短暂的痛苦停息当作是安乐,那么他注定将没有自主地轮转下去,在善趣和恶趣中漂流不停。

“诸常转入生死轮”:这是指生死的苦相。“常”是说时间长远,从无始以来至今一直相续不断。“轮”有上下不定、旋转不断的意思。此处是以轮比喻众生在烦恼与业的推动下,时而升善趣、时而堕恶趣,相续不断地生死。

“而于暂憩思为乐”:“暂憩”是指暂时获得善趣,就像暂时休息一样。“思为乐”是指执著善趣暂时的圆满为真实的安乐。

“彼定无主渐百返,漂流等非等诸趣”:执著善趣为安乐的人,决定会毫无自在地渐次数以百次地漂流在善恶趣中。“无主”是指不自在。“等”是说与上文的“暂憩”相等,都是指善趣。“非等”是和“暂憩”不相等,是指恶趣,即受猛苦逼迫。

颂中的“定”字很重要,它显示了一种因果关系:因是“于暂憩思为乐”,果是“决定会不自主地百返漂流”。“思为乐”是执著生死为安乐的颠倒心,它的作用是随顺生死,决定不能引生出世间的道。换言之,只要有人执著善趣为安乐,便可断定此人的解脱希望等于零。也就是说,只要执著善趣为安乐,就必定不能生起出离轮回的决心。因为心上的规律是决定的:思为乐的心和思为苦的心相违,贪着生死的心与厌离生死的心相违。两者的作用也恰好相反,即前者引出的是顺生死业,后者引出的是顺解脱业。换句话说,当心贪著善趣的安乐时,完全沉迷其中,根本不会有出离轮回的远见,更不可能将全身心投入对治轮回之因,所以必将不断漂流生死。

癸三、对于轮回圆满不修厌离则无解脱,故应勤修

故于善趣亦当厌患,犹如恶趣。

因为善趣究竟上是恶趣,所以对善趣也应像对恶趣一样厌离。

《四百论》云:“诸智畏善趣,等同奈洛迦,不畏三有者,此中遍皆无。”

提婆菩萨在《四百论》中说:诸智者怖畏善趣就像怖畏地狱,不畏惧三有 的人,在智者当中根本找不到。

“诸智”:真实通达轮回过患的人。这些智者很清楚生死是如何流转、紧随善趣而来的是什么。换言之,凡是有智慧能观见三有苦谛的人,必定都会生起怖畏。

对此有人疑问:地狱极其痛苦,善趣舒适安乐,二者苦乐悬殊,为何智者却怖畏善趣等同地狱呢?其实,这就如同将毒药放入甜食中,吃的时候暂时感觉安乐,但终究须受大苦。同样,善趣暂时是安乐,可是其后必定会堕入地狱,智者因此怖畏善趣等同地狱。

《摄功德宝》中亦云:“诸具贪生死意恒流转。”

《摄功德宝》 中也说:凡夫若有贪执生死圆满之心,就会恒时流转于生死中。

“贪生死意”:贪爱生死的心。以爱而取,以取而有,以有而转生,如此不断循环,所以恒时流转。从此句可知,不断流转的根源就是贪生死意。

《弟子书》中亦云:“如如于诸趣中起乐想,如是如是痴暗极重厚;如如于诸趣中起苦想,如是如是痴暗极微薄。如如修习净相极增长,如是如是贪焰极炽然;如如修习不净极增长,如是如是贪焰极殄息。”

月官菩萨在《弟子书》中也说:如果有人对轮回诸趣生起安乐想,他的愚痴黑暗就会变得很厚重;如果有人对诸趣生起痛苦想,他的愚痴黑暗就会变得很微薄。如果串习轮回清净之相的习气力增长,贪欲的火焰便会非常炽盛;如果串习轮回不净之相的习气力增上,贪欲的火焰便会止息。

此段是以对比的方法,显示出非理作意与如理作意二者在作用上的差别。

以下接着解释这两颂的要义:

此说从无始来,执著三有盛事为乐,增益串习诸净妙相。能治此者,若修苦性及不净相,彼等便息。若不修习,便增痴贪,转诸有轮。故修诸有过患为要。

这是说众生从无始以来都是非理作意,执著轮回中圆满兴盛之事为安乐,又对轮回中的圆满增益并串习出种种清净美好之相。能对治此非理作意的,就是数数如理作意,串习苦相和不清净相。这样愚痴、贪爱便会止息。相反,如果不这样串习,任由非理作意增上,再三地以苦为乐、以不净为净,就会增上愚痴和贪爱而流转轮回。因此,修习三有轮回的过患非常重要。

《宝性论》中也作了相关宣说:“依于非理之作意,生起诸业及烦恼,依于业及烦恼水,生起有漏蕴处界。”

壬二、真实义分五:一、正修意乐 二、彼生起之量 三、除遣于此邪执分别 四、此等摄义 五、抉择能趣解脱道性

中士道次修心分四:一、正修意乐;二、彼生起之量;三、除遣于此邪执分别;四、决择能趣解脱道性。

癸一、正修意乐分二:一、明求解脱之心 二、发此之方便

初中分二:一、明求解脱之心;二、发此之方便。

正修中士意乐分二,即认定求解脱之心以及生起求解脱之心的方便法。

子一、明求解脱之心分三:一、认定解脱 二、认定求解脱之心 三、遣除对解脱的增益

丑一、认定解脱

在认定解脱时,首先要知道系缚的体性,这是关键。

今初。

言解脱者,谓脱诸缚。

所谓解脱,就是脱离种种系缚。

此复业及烦恼,谓于生死是能系缚。

而将众生系缚在生死之中的,唯是业和烦恼。

以下具体宣说系缚与解脱的体性:

即由此二增上力故,若依界判,欲界等三;以趣分别,谓天趣等或五或六;依生处门,谓胎等四。即于其中结蕴相续,是系缚之体性。故从此脱,即名解脱。

也就是说,由于烦恼和业增上的缘故,如果按照

“界”来划分,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若依“趣”而分,就是天趣等五趣 或者六趣;若按“受生处”来分,就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众生就是在这三界、六趣、四生当中结蕴相续,此即系缚的体性。所以从此系缚当中脱离,就叫解脱。

所谓结蕴相续,就是由业和烦恼,使心相续与蕴身紧紧结合而不断受生。《摄大乘论》中译为结生相续。《无性释》说:“连持生故,名为相续。摄受生故,名为结生。”

丑二、认定求解脱之心

欲求得此,即是希求解脱之心。

想从结蕴相续中求得脱离,就是希求解脱的心。

丑三、遣除对解脱的增益

如果安立“解脱就是生而息灭”,有什么过失?

又此解脱,非为惑业诸行生已息灭。以诸生法,于第二时定不安住,不待修习能治等缘,则不须励力,一切解脱便成过失。

另外,解脱并非指烦恼与业等诸行生起之后息灭。因为一切依靠因缘所生之法,在第二刹那必定不会安住,这并不需要依靠通过修习获得所获得的对治法这些因缘。如果生而息灭就是解脱,便有“不须励力,一切有情自然解脱”的过失。

故若未生对治,当于未来结生相续。由其发起对治力故,结生相续即便止息。

因此,如果没有生起烦恼的对治力量,将会在未来结生相续,流转轮回,这就是系缚。相反,由于发起烦恼的对治力,结生相续就会止息,这才是解脱。

比如:森林起火时,大火刹那生灭不住,如果未加以对治,便无法止息火的相续。只有加以对治,止住火的相续,才是从火中解脱。同样,乃至未现前出世间的对治,今生死后转为天身,天身五衰相现前,又入驴胎,如此一个五蕴紧接着一个五蕴,始终脱离不了结生相续,这就是系缚。只有真正生起烦恼的对治,使三界烦恼断尽而不再转生三界,这才是解脱。所以,阿罗汉成道时说:“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子二、发此之方便分二:一、连结文 二、真实义

第二,发此之方便者。

正修中士意乐当中,第二发此之方便:

“发此”即发起希求解脱之心。“方便”是指观见取蕴苦性的过患。在这一引导中,应着重观察五取蕴苦性的过患。由此关键处入手,便能引起求解脱心。

丑一、连结文

譬如,欲得止息渴苦,由于渴逼,见非爱相。如是欲得诸取蕴苦寂灭解脱,亦由观见取蕴苦性所有过患。故若未修三有过患、于彼发起欲舍之心,则于苦灭不起欲得。

比如,想要止息口渴的痛苦,就必须依靠见到干渴逼迫的不可爱相。换句话说,只有体会到干渴的种种不可爱相,才会发起止息渴苦的欲求。同样,想获得五取蕴痛苦寂灭的解脱,也要依靠见到取蕴痛苦本性的所有过患。所以,如果没有修习轮回的过患、对轮回发起想舍离的心,那么对于灭苦也不会生起想要获得的心。

总之,生起求解脱心的方法,就是观察取蕴的苦性。

“诸取蕴”:色、受、想、行、识五蕴。《俱舍论颂疏》说:“有漏名取蕴者,烦恼名取,能执取生死故也。蕴从取生,故名取蕴,从因为名。”因烦恼能执取生死,所以称为“取”。五蕴是从取而生起的,所以从因上安立“取蕴”的名称。比如,由水力所发的电,从因上取名为“水电”。

《四百论》云:“谁于此无厌,彼岂敬寂静,如贪著自家,难出此三有。”

《四百论》说:如果有谁对取蕴不生厌离,他怎么可能希求寂灭取蕴苦的解脱。比如,有人贪着自己的家,就不会离家去往他乡。同样,如果有人贪着三有的取蕴,就很难出离三有。

丑二、真实义分二:一、由苦集门中思惟 二、由十二缘起思惟

希求解脱方便分二:一、由于苦集门中思惟;二、由于十二缘起思惟。

生起希求解脱之心有两个方法:一是从四谛中的苦集进行思惟;二是从十二缘起的流转门进行思惟。这样思惟的目的,都是为了真正发起希求解脱的心。

首先宣说以四谛 而言,如何才能引生希求解脱的心。

寅一、由苦集门中思惟分二:一、思惟苦谛生死过患 二、思惟集谛流转次第

初中分二:一、思惟苦谛生死过患;二、思惟集谛流转次第。

分享到: